保罗丨闯山东(长篇小说选载-15) - 世说文丛

保罗丨闯山东(长篇小说选载-15)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第十七章  告别大集

回东北这趟可以说是衣锦还乡。不过李德信还是尽量保持着低调。家里头也简单:厂子正式垮了,弟弟德福也正式下岗了,安娜是待岗,唯一的儿子小白在上高中,可以转学,已经办好,就安置在新成立的蓝岛五十八中。再就是亲戚朋友们,听说李德信回来了,仿佛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在他们眼里,李德信是发了!
房子都交给七叔搭理。然后是打包,给爹娘的坟头烧纸上香。李德信突然觉得自己这次胜利大逃亡仿佛是背叛了祖国,伤感,故土难离啊!这片黑土地养育了他,从小是在这里长大的。他的泪像断了线的珠子。
可是一回到火车上,那股兴奋头叫他一晚上愣没睡着。他渴望着,他恨不得立马插上翅膀飞回李村。就像新婚小别的爱人,大集是他另一个家。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他每天都离不开赚钱。
他特意叫店里人安排开车去接,为的是叫安娜高兴。“嘿,哥,你现在都置上车啦,真成老板了啊!俺们跟你真是沾光啦!”四个人挤在李德信刚买的“松花江”微型面包车上,那是当时最普及的微型面包车,便宜,弟弟德福按捺不住兴奋,高兴地说。
“那还用说吗?”李德信这时心也飘起来,“大小也是个老板。不过德福啊,来了山东讲话可别‘俺们俺们’的,叫人听着笑话!改改啊!”
“瞧你,人家德福都二十六七的人了,还用你教啊!”安娜一听就不乐意了,在后面推了一把李德信说。
“我不也为了他好吗?这说话它土啊!”
“土也不用你教!”
两人拌了一下嘴。李德信不言语了。“嗳,改,改!”德福倒是机灵,急忙爽快地应着。心里却撅开了嘴。

滨河路的东头,东北庄刚开发了一片新楼。李德信买了一个套二,又租了一套,一样的结构,隔着非常近。这样就把买的这套给了德福住,自己一家三口住租的。德福还没有女朋友。
小白给送到了学校,五十八中都有学生宿舍。这样就都安排妥了。从德福那儿一出来,夫妻两人就回到了自己的家。
“你这一来,就把我儿子给弄学校里去啦,你也太狠啦!”进了门,安娜就嚷嚷了起来,嗓门能把房子给鼓了,“嗨,你说你这当爹的,出去都四年了,四年跟儿子也见不了几回。这一见面,又把儿子给打发了。你怎么想的啊!”
“锻炼锻炼嘛!学校那儿条件不错,再说了隔着也近,就在河对岸,想啥时候看,就啥时候过去看就是啦!”李德信倒是不同意。
“那也不能一见面就安置了呀!德行!”
“我这不没时间嘛!市场上好多事儿呢!”
“好多事儿、好多事儿!那你不想儿子呀?你就先在家,让他住一段日子呗!你不想,我可想儿子哩!”安娜说着眼泪流出来了。
“行行行,赶明儿就接回来,住几天,听你的!”李德信哄安娜道。
安娜这才破涕为笑。李德信压抑不住心里的兴奋,就想把这几年自己的收获分享给媳妇。他把安娜领到了阳台上。
“瞧,这视线多好,五楼,第一排,清清楚楚的。下头这河,你看,对岸就是五十八中,原来叫崂山一中,蓝岛市最好的学校哩!”
“好什么好,这赶集呢,全是人,乱哄哄的!”
“大集好啊,不瞒你说,就是大集才叫咱发起来的。我愿意看大集,习惯了大集。大集天天赶才好哩!”
“去!这么多人,把人都吵死啦!咱那儿多安静啊!都是一个家属院的,也认识。这儿乱七八糟的,什么人都有!找个人唠个嗑都麻烦!”
“你想唠个嗑还不容易!这集上,百分之四十,都是咱东北老乡,有黑龙江的,有吉林的,东北那边人多了去啦!这儿呀,就像到了咱自己家,一点儿不陌生。再就是边上,租的这些住户,全东北人。这地方,你马上就会喜欢啰!”
“哎,我说德信,你不是说咱买的新房么,怎么这房子是装修过的,二手房呀?”安娜突然四下里瞅着家伙什,怀疑起来,“你在这里养了一个小啊?”
“说什么了、说什么了,嘿嘿!”李德信马上又哄安娜,“这不这套,是租的嘛!买的那套,这不给德福住了嘛!也是二手的!咱住这套租的。”
“嘿哟,你要是敢骗我,我可是能杀了你啊!”
“你个老娘们儿!嘿嘿!”
“好好好,那就给德福,先住着!”
“为什么把房子给了弟弟,咱自己住租的房子,主要是为了咱爹咱娘。咱们呢,都老夫老妻啦!等以后再买。你说呢!”
“嗯呢,行!你说了算!”
“安娜,你刚才怀疑我在外面养小呀,那你不查查呀?”李德信忽然盯着安娜的身子,不怀好意地说。
“回家都已经查了,放心!”安娜没听出李德信话里的意思,有点儿大老粗。
“不想再查查呀?嘻嘻!这几年,我看你真变成俄罗斯大妈啦!瞧你,腿都跟大象腿似的了。”
“去,你坏!”安娜吐了下舌头,朝李德信扮了个鬼脸。
“你个老娘们儿!”李德信上前一步,不由分说,一把就抱住了安娜。安娜大声尖叫了起来。李德信抱起安娜就走进了卧室。
两个人都很激动。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十几年前,刚结婚的时候——都是这几年攒的公粮,李德信终于都交上了。
二十分钟后,夫妻俩躺在了床上。
彼此都没有什么话,但都在打算以后的日子——新生活。
旁边床头柜上的“大哥大”响了,李德信拿起电话。在电话里,李德信跟市场服务中心的人约了明天见面。
“他们找你干啥?”安娜忽然发现李德信的脸色不对,不由担心地问道。
李德信的确有些忧虑,“嗯,说想把咱的摊子都盘过来!明天上午见个面,谈谈!”他皱起了眉头。

这时,在旁边那套买的房子里,弟弟德福和儿子小白也正在说房子的事儿。
小白是想从学校里出来转转,对李村熟悉熟悉。没敢回家,就来到了德福这儿。
“你爸这几年发展得挺快的,都买上房子买上车啦!”德福眼睛发亮,他摸着厨房里的冰箱,羡慕地说。
“我爸把好房子都给你了,他自己住破的。就怕我妈别有意见。”儿子小白倒是挺细心。
“他得照顾咱俩呗。特别是你,你妈能有什么意见?你妈不还得听他的?咱家,你爸是老大呀!”德福的语气里带着不满和揶揄。
“行了,叔,当初爷爷和奶奶都有病,又都死得早。我爸从小操持这个家,也够辛苦的,你就别有意见啦!”
“我能有什么意见?”德福不屑地看了小白一眼,“我还敢有意见么?”他又顿了顿,“说起来操持家,他不操持谁操持?他还得给你和我每人买一套房子呢!你是他儿子,我是他弟弟。你忘了你奶奶临咽气的时候怎么说的吗?要照顾好我!明白吗?”
小白没接话,脸上却露出了愁容。
“好啦好啦,我的大侄子,”德福这时才意识到了刚才说话冲,于是上前拍了一下小白的肩膀,“咱现在是正式的蓝岛人啦,下一步,还要在当地娶个媳妇呢!你在学校里要好好地学。等我娶上媳妇了,就让你那个蓝岛的‘嫂子’啊,给你也找一个女朋友,也是当地的!呵呵,你等着啊!”
小白脸一红。他现在懂事了。他跟德福才差七岁,李德信不在家的时候都是德福领着小白。因此情同手足,几乎就是兄弟了。

第二天一早,李德信如约跟市场服务中心的人见了面。
对这些人他没好感,甚至说还带有敌意。很简单一个道理:他的饭碗给人抢了。从他自己做生意的角度,这简直比砸了他摊子还可恨。
不过他还是去了。他觉得他必须得遵纪守法。他不是以前的小商小贩了。这是政府行为。因为河底的所有权是属于国家的。这一点李德信非常清楚。关键时候他能掉过这个理儿来。
再就是,他还担心自己头上顶着的那顶紧箍咒——伸冤。
这件事龙三之前也早就告诉过他,说工商局管办分离了,成立了市场建设服务中心。市场建设服务中心是专门来发展市场的。山海区,甚至整个蓝岛市的农贸市场都要大发展了。他们对此还津津乐道,把这事儿当成了一个机遇。不过出乎他们的意料:市场现在却要统一收回了。
他懂得割舍。他知道无法扭转。不过他现在脑子里正在琢磨着另一件事。
“李老板,你好你好!”市场服务中心的这两位主任一高一矮,一胖一瘦。胖的这位高个十分热情,一见面就友好地主动握手,看来对他十分尊敬。李德信对他的印象不赖。
落座,沏茶,双方很快就切入了正题。
“这大道理咱就不讲了吧,李老板,是区里的统一政策:工商局呢,以后是管市场。我们市场服务中心呢,就是建设开发市场。按文件的说法,就是实现农贸市场的市场化运作。国家要搞市场经济了嘛!不是原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更不是老的计划经济啦!呵呵!”胖的高个甲主任笑呵呵地说。
“这我理解。不过嘛,就是补偿条件……”李德信瞅了一眼这位甲主任,慢条斯理地说。
“啊,李老板,”甲主任答道,“我正想和你说这个事儿呢!关于摊位补偿问题,你放心,我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又跟区里打了报告。这样吧,你提出的条件,我们完全答应!对你的补偿,就按当初你投入资金的二点五倍进行。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给你增加三万元的安置费。你看这样可以了吧?”
“哎呀,这个标准啊,现在看来是有点儿低呀!”李德信脸上霎时愁容满面,实际他是故意装出来的。他马上在心里拨拉了一下算盘。他觉得对方还能再往上加。
他是想多争取。这是生意,他心说,要讨价还价,也必须讨价还价!
“两位主任,”他又说,“我忽然想起来啦:上次计算,是按照四年以前的,当时物价比较低嘛!可现在呢,水泥钢筋都翻番了呀!所以,我考虑,是不是补偿款能再加一加呢?”
“你想加多少?”
“六万吧!”
“最多四万!”
“四万不行!”
李德信突然觉得自己这时就像古代穷人卖孩子,他的心里颤抖起来。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市场上那些摊儿现在是他的孩子,他舍不得!
可是又必须卖掉。他咬紧了牙。
“最多四万!”
“四万不卖!”
“李老板呀,”甲主任正色道,“咱说实话,政府也不是唐僧肉呀!你看,我们这个市场服务中心刚成立,各方面也需要磨合。前期投入很大呀!像咱河底这个市场,补偿费用,也是建立在专家评估的基础上。所以,还请你多理解。这补偿,不能狮子大开口呀!”
李德信不言语了,他觉得甲主任说的有道理。再就是:这番话叫他心里又有所触动了。
他也希望河底市场的明天能继续好下去。
“那好吧,四万就四万!成交!”他说。
这些市场上的摊子此时又成了他出嫁的女儿!
两位主任相视一笑,在心里都为李德信竖起了大拇哥。
李德信忽然又想起了另一个问题。
“两位主任,这样在补偿方面我就不再有什么要求了。不过,在人员安置上,我还有一个条件,你们可得答应啊!”
“什么条件,李老板就说一说呗。”甲主任笑着说。
“我是东北人,我是靠大集发展起来的。这大集啊,确实对我有感情。可以这么说:是大集养活了我!为什么说大集能养活我呢?它便宜,它各方面都便宜。做个买卖儿它比较容易啊!所以,不知道你看到没有,现在多少下岗的?全是东北人,全东北人啊!都扑着李村来啦,都扑着我来啦!我呢,我也仗义接待,我帮亲戚朋友们安顿。以前相当一部分都是安置在了大集和河底。所以,两位领导,这次,我也希望能安顿好他们。这个要求我觉得不算高。以后,归你们管了,给我们东北人留点儿摊位!东北人优先考虑!帮帮他们吧!”
李德信这番话充满了感情,他自己也没有料到。可就这么巧了,鬼使神差,他把多年的心里话喊出来了。
“这……”甲主任沉吟不语。他看了身边的同伴一眼。
李德信满怀期待地看着他们,盼望他俩能说出“是”来。
“不行!”是那位瘦的乙主任,刚才一直没吱声,这时突然打断道。
李德信看了这位乙主任一眼。
“老李啊,”只听这位乙主任说道,“你的想法好是好,我们也深受感动啊!问题是我们大集和河底摊子不是无限的啊!我们也想照顾到咱们老乡。可问题是,它摊子不等人,不能空着啊!”
“乙主任说的是,”甲主任这时也接话道,“老李,这你能理解。现在来李村创业的实在是太多啦!不但有咱东北那边的,蓝岛郊区的,外地的,比如说潍坊的,太多啦!我们已经准备再开发一些摊位,能暂时缓口气儿。但就怕过了一段时间,还是供不应求啊!”
“不行!”一听这话,李德信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必须得按我的条件来,要不然没法谈!”说着,他头也不回地朝门口走去。
“哎,李老板,别着急嘛、别着急嘛!”后面的甲主任也站起身,离开了座位,“咱们再一起想想办法嘛!”
“那好吧!”李德信停住了脚步。
其实这正是他的计谋,他明知道这两位主任说得句句在理。但是,他就是要挤压他们。他是为了他心中的那个神圣的目标。
两位主任低声商量了一下。
“这样吧,”那位甲主任上前一步,笑着说道,“老李,你的心情我完全理解。现在呢,东北的确是迎来了下岗潮,下岗职工们纷纷涌向蓝岛。不过呢,市场经营也有它的困难。应该一视同仁不是?要不然不好办啊!我看这样:咱们之间可以搞一个联动——咱经常联系着,我这边有了摊位,就及时和你沟通。你那边呢,老乡要来,也提前说一声。咱尽可能地安置咱东北老乡。再就是,我们啊,还可以往别的市场输送!你看,我们除了大集,除了河底,我们还有峰山路的市场,李村东山市场,还有沧口那边的市场,还有楼山后那边的市场。这些都可以帮助安置嘛!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你说呢?”
“这个办法我看行!”后面的乙主任也站起身来说。
“你们说话算数?”
“当然算数啦!”
“可不能反悔?”
“当然不能反悔!”
“好,那就这么办!”李德信心花怒放,他笑了起来。一步就跳过来,紧紧地握住了甲主任的手。这正是他的条件。他的目的达到了。
“就这么定了!”
“成交!”
“不过呢,李老板,市场上一些管理工作,还需要你多支持啊!毕竟你管理了这么多年,有威信,他们都听你的。现在换人了,可不能瞎捣乱哟!”
“你放心,我都答应:肯定支持你们,不会捣乱的!”
“好!说话算数!”
“一言为定!”
回来的路上李德信的心里沉甸甸的,胸中是满满的收获。他忽然想起来要给龙三爷和老邴打个电话,一起喝个酒,庆祝庆祝。两人都痛快地答应了。约好了,放下电话,他的心里又猛然一沉。
他突然觉得心里头空荡荡的。

拿到了补偿以后,李德信现在手头上的钱可以在李村买两套房了。但他心里考虑的不是买房,而是另一套想法。
“德信灯汇”蒸蒸日上。李德信决定把灯具店交给德福打理。
“德福,灯具店这块儿现在经营得不错,我考虑就把它交给你吧。正好你也熟悉熟悉。”这天在灯具店的办公室里,安娜也在场,李德信把德福叫了过来,告诉了弟弟灯具店的想法。
这些日子李德信其实就已经把德福安排在了灯具店,先是卖货,站站柜台。其实把灯具店交给德福,李德信也老早有他的打算了。
“哥,我还是从零开始吧!我年轻,我也想闯一闯呢!”
“闯什么闯?”李德信突然勃然变色,事后他也非常奇怪:怎么突然就来了那么大脾气呢?“我说怎么着就怎么着!”他大声说道,“你刚来想法还挺多呀!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你来李村才几天呀?”
这话说得太伤自尊。李德信在亲弟弟面前也习惯了在家里的老一套。岂不知一次次的伤害,却为日后埋下了祸根。
原来李德信和德福相差了整十四岁。他今年四十,德福才二十六。所以李德信打小拿着德福就像拿着自己的儿子一般。再加上德福还没有成家。因此当着家人的面,训斥德福,对李德信来讲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德福气得脑门子上的血管一鼓一鼓的,毕竟血气方刚,自然不吃这套。好在他也习惯了在家里挨老大踢,马上不言语了。他低下头,但在心里却攥紧了拳头。
“好啦好啦,”安娜急忙上前安慰德福道,“你哥这也是为了你好,一步步来!你哥就这性子,对自己人,都是直来直去的,他这脾气啊,也该改改了!”说着,安娜故意瞪了李德信一眼,她这是安慰德福,是故意做给德福看。
“嗳,我能理解!”德福一笑,其实他这是阳奉阴违,他的性格非常灵活。他知道,当面顶撞李德信没他好果子吃。他转移了话题,“哥,那河底补偿的事儿,算是谈妥啦?”
“啊,谈妥了吧。”李德信这时的声音缓和下来。其实他心里也内疚。他知道,刚才的话叫德福伤心了。这么对待德福实在是过分,不公平。他想解释一下。可德福马上扭转的笑脸叫他把带着歉意的话又咽了回去。
“其实啊,哥,咱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狠狠地勒他们一下子!他们是政府!再说啦,你市场投入了多少精力啊!钱咱先不说。这倒好,市场上摊位,就这么白白送给他们了?你的要求也放弃了……”
“怎么是白送?有补偿款!我是觉得,市场统一开发是政府的行为,咱不能跟政府过不去是不是?所以,早晚市场和大集都是要交给政府的。这样咱们拿了补偿款就行啦。咱还有灯具店不是?大不了从头再来。至于那些老乡,我又考虑了一下,其实也是给他们市场服务中心添麻烦。人家开市场,摊子不等人,这我完全理解。再说了,谁也不容易。那些来李村创业的,有潍坊人,有咱东北人,还有些南方人,都不容易,都得吃饭。所以啊,机会均等,看个人的运气了。来得早的,摊位早拿,来得晚了,那就没了呗!这是个人的命。所以我才打电话跟他们说,叫取消了。给人家添乱!只要是能公开公正就行。他们说你放心,大家伙都监督着呢!他们那两个主任都挺好的。”
“你哥说的对,”安娜也接口说,“这摊子上的事儿啊,就是不等人。人家不可能叫摊位闲着。再说了已经退出啦,也就退出啦,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管那些干啥?”
安娜说的是实话,不过这话听起来叫李德信又有些伤感。他沉默了下来。
“那你以后打算怎么办啊,哥?”过了一会儿,还是德福打破了沉默。
“以后、以后……”李德信顿了顿,这才虚弱地答道,他忽然觉得浑身上下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从大集上退出确实是抽了他的筋。这时疼痛发作出来,几乎把他给整垮了。他对大集充满了感情。
“没了大集上的摊子,以后日子恐怕不好过啰。”德福又郁闷地说。
“走一步看一步吧!”李德信勉强地撑起身子,“其实我当然不愿意。但是没办法。现在手里剩下的就只有这个灯具店了。所以啊德福,你要好好经营。其实我是想叫你历练历练……”李德信终于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可这话这时说又错过了时机,误会已成,德福已经根本无法领会到李德信当大哥的良苦用心了。
“怎么办,也不能守着一大堆钱……”李德信自言自语着,就仿佛一位老人。他的神色黯然,愁云也开始悄悄浮现在他的脸上了。
“还有这个灯具店的房租!”安娜补充说。
“唉,慢慢再等机会吧!”李德信叹了一口气说。
这时,楼下灯具店的玻璃门突然开了,一条大汉风风火火地走进了店里,是八哥。
“德信哥,区里商业总公司的人来了。说要跟你洽谈合作办市场的事儿!”
“合作办市场?”李德信的眼睛一亮,他腾地站起来,“他们在哪里?快请他们进来!”

在李村京口路,一辆警车停在了利客来大酒店的门前。车门打开,一位穿着西服的人,在一名警察的引导下,走进了酒店。
“请,靳队,”只听那位警察说道,“今天你就住在这里吧。有什么需要的,你尽管说!”
“好,谢谢您啦!”那人用浓重的东北话答道。
是哈尔滨公安局刑警队的靳队长,他是为李德信而来。


参见作者更多作品
参见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保罗丨闯山东(长篇小说选载-15)》 发布于2020-11-19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