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本丨新圣女公墓 - 世说文丛

陈瑶本丨新圣女公墓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墓地,在我的印象中的是坟头累累,荒草离离,一片凄凉景象;夜色降临,墓地就成了各种鬼怪故事的背景地,成了恐怖的渊薮,无人敢于问津。2012年5月30日,跟随旅行团来到莫斯科西南郊的新圣女公墓,我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没有坟头,没有墓碑,满眼是鲜花和绿树掩映中一座座精美的雕塑。
新圣女公墓占地7.5公顷,有2.6万多个墓,安葬着对俄罗斯历史有过重大影响的人物。有党政领袖、军事将领、科学家、艺术家、英雄、模范以及各界精英、要人。如赫鲁晓夫、叶利钦、果戈理、契诃夫、马雅可夫斯基、卓娅、乌兰诺娃、加加林等等都长眠于此。这里还有一对中国人,那是客死他乡的王明和他的夫人。革命家、政治家王明1956年叛逃苏联,1974年3月27日在莫斯科离世,两口子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 
公墓中每一个墓穴上都有一座雕像。这些雕像多出自艺术家之手,所以几乎每座雕像都是一件出色的艺术品。有的雕像是写实的,把逝者生前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见像如见其人;有的是写意的,用一个形象概括逝者一生的事业或成就。 
果戈理的墓在这里。他写下了《死魂灵》《钦差大臣》等文学作品,他成为当时俄罗斯伟大的语言艺术家。另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也是他的崇拜者契诃夫葬在他的近旁。有这样志同道合的邻居为伴,想来二人在地下也不会感到寂寞了。 
叶利钦安葬在公墓中央的一个过道上,位置十分显要。他的墓碑不仅大,而且是常人不可能享受到的俄罗斯国旗造型。想到此人不寻常的一生和他对俄罗斯今天的影响,感觉俄罗斯人民对他的易帜行为还是采取了肯定的态度!
赫鲁晓夫墓的设计特点鲜明。七块黑白两色大理石,参差地拼接成一块近于长方体的墓碑,赫鲁晓夫的头像从中间探出,专注地望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倾听他们对自己的议论和评价。艺术家的这种独特的设计,形象地表达了赫鲁晓夫极其矛盾的性格和毁誉参半的一生。他是唯一没有葬在红场墓地的前苏联最高领导人。    
白色的大理石上,“小天鹅”脚尖立地,短裙飞扬,舞姿翩翩,婀娜动人。浮雕描述的这位跳芭蕾舞的女士,是芭蕾皇后乌兰诺娃。看了墓碑,让人立马想起她昔日舞台上的辉煌!乌兰诺娃动人的形象定格在大理石上,冰冷的大理石也仿佛有了动感。她曾两次获得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52年和1959年两次访问中国。雕像下面插着一束鲜艳的玫瑰,看来是她的“粉丝”不久前放上的。
在卓娅墓上,深灰色的大理石像再现了她被绑赴刑场裸出左胸引颈就义的壮烈瞬间。卓娅的雕像十分动人:她扬起脸把头伸向德军的绞索,倾斜着的身躯富于动感,彰显出姑娘的赴死前的无畏。一个美丽刚毅的少女英勇就义的形象震撼人心。
卓娅是苏联卫国战争时的女英雄,在焚烧德军马厩时不幸被捕。德军不仅强暴了她,还在绞死她之后残忍地割去她的一只乳房。她牺牲时年仅一十八岁。斯大林听到消息后非常愤怒,命令把杀死卓娅的德军部队的番号通知所有部队,凡是属于这个番号的德军,只要捉到,不许投降,格杀勿论。英雄牺牲后,响彻战场的口号就是:“为卓娅复仇!”她弟弟舒拉(牺牲于苏联卫国战争的战斗英雄)和她母亲柳·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一书的作者)安葬在她的墓旁。 
死后能够有幸葬于新圣女公墓的人,生前会找一位自己中意的雕塑家为自己雕一尊最能体现本人人生价值的作品,是墓主人的形象、人格与雕塑艺术的巧妙结合。待到“百年”之后,把它安置在自己的墓穴上。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独特的墓碑,向世人讲述着他们各具特色的人生故事。人们来到这里追寻伟人的足迹,领略他们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公墓饱含着俄罗斯文化韵味,赢得参观者的惊叹和赞美。雕像前有游客或市民为他心仪的逝者献上的鲜花。 
公墓里绿树掩映,花木扶疏,芳草萋萋,雕像精美,既是一处风光秀丽品位高超的雕塑公园,也是一座俄罗斯各界名流和前苏联伟人的形象博物馆。 
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彻底颠覆了我头脑中关于墓地的概念。衰草斜阳、荒塚累累的墓地,原来还可以是这般模样!
亲爱的读者:留下两个谜。你有兴趣探讨一下吗?
1.赫鲁晓夫是唯一没有安葬在莫斯科红场的苏联最高领导人。为什么?
2.果戈里墓中只有身躯没有头颅。他的头哪里去了?
图片1.png
赫鲁晓夫墓
图片2.png
乌兰诺娃墓
图片3.png
卓雅墓
摄于2012年5月30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陈瑶本丨新圣女公墓》 发布于2020-4-27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