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知秋丨庚子年第十三个月圆之夜 - 世说文丛

落叶知秋丨庚子年第十三个月圆之夜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moon.jpg

今天是庚子年腊月十五,阳历2021年1月27日,星期三。想到今晚是今庚子年闰月的第十三个、也是最后一次十五月圆之夜,按乡下老规矩应该观赏拜祭一番。晚上八点多我徘徊在小区的竹林大道上,透过高耸摇动的竹林稍搜索仰望,等待嫦娥仙姑展现花容月貌俯视人间,期盼她这位不老女神以母性的深情大爱向这个被疫情肆虐、灾难深重的年份表示诀别,向那些在疫情中随风而逝的鲜活生命表示哀悼……天空厚厚的暗灰色,云层中有碎碎的波纹游弋浮动,没有月亮没有星光,远近高低的楼房群和树木像些重叠的黑影,依稀有灯光点点闪烁。

晚餐后,绅士淑女们开始遛狗了——那些狗们都被养得肥胖乖巧,见了人总是凝视几秒似乎想表示点什么,但只要主人一声吆喝立马一溜小跑跟了上去。流浪猫们很可怜,从路边的冬青灌木丛中窜出,见了人又忙躲藏进灌木丛中窥探——腊月天它们住在哪里?靠吃什么维持生命?记得小时候在乡下院子的夜晚常有野猫在破墙老树上面咪咪叫着,敏捷地窜跳觅食觅偶,它们总能逮到老鼠或吃到剩饭,见了人也不怕。那时我奶奶常给我们小孩子讲“猫有灵性、猫有九命”不可伤害动物的警告——她在开讲黄狼妖怪猫大仙之前会拍打着我的手很有节奏地唱一段:“月亮奶奶、好(注:读去声,下同)吃韭菜,韭菜齁辣、好吃黄瓜,黄瓜有种、好吃油饼,油饼香香,哈一大碗谷馇(饺子)汤……”那也是个腊月晚上,奶奶唱这歌谣时我哭了,眼泪汪汪地问:“油饼在哪?谷馇在哪?”奶奶眼睛看不见,是因为爷爷被划为富农在批斗会上悲愤吆喝:“老子的家财是靠起早贪黑劳动挣的,不是剥削!”为此我们的家被抄,粮食、被褥被抢走,还把爷爷打残。家里没有了粮食,爷爷瘫在炕上,奶奶哭瞎了眼睛,只能勉强感受到亮光和人影。她撩起衣襟擦着干瘪的眼睛渗出的黏液说:“都在月亮奶奶那里,每到十五晚上月亮奶奶就烙出一个大油饼挂在天上,犒劳那些馋孩子。”

“平常那些弯钩钩月亮呢?是月亮奶奶把油饼咬了一大口吗?”

奶奶无法回答我的疑问,只能许愿到过年时给我包一锅肉谷馇,烙个葱花大油饼。为此我开始在夜晚吧唧着嘴仰望月亮,幻想那个金黄喷香的油饼。记忆中那时的十五圆月都极其明亮挂在深蓝天空,照得原野村庄像一幅奇异的画,那一刻我这个乡下嫚忘掉了饥饿,身心被她圣洁的光华笼罩而惶恐。乡下老人对于月亮很敬畏,把她比作母性,对其称呼“奶奶、孃孃、仙姑”。说月亮每逢十五展现仙容,一年来若是好多个月的仙容都水灵灵亮晶晶得像个奇俊奇俊的新媳妇,这年年景准好。一年若是好多个十五的月亮像个黄脸婆阴着脸这一年准有灾数。我很相信老人们这些话,每逢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十五岁尾送月,就像个跟屁虫跟在大人后面在场院里摆上瓜果馍馍上供拜月,祈求好年景庄稼丰收,家里大人孩子平安……

已经走了好一段路,路旁的竹林树木清晰起来,那棵玉兰树的繁枝上密密缀着花蕾,花蕾是毛茸茸的银灰色,像高低错落的毛笔直指云天。月亮从玉兰枝梢上的云隙中浮游出来,圆圆的土黄色,周围一圈淡淡氤氲。碎散的乌云缓缓飘来将圆月遮住,月亮又挣扎出来但一会儿又被云层吞没,如此反复几次,月亮消失在云海中,只留下一圈光晕。我开始怀念儿时乡下那皎皎明月,又追悔进城后一直为糊口生存疲于劳作,多年不曾留意月亮,更无心拜月赏月,转眼由少年变成白发老妪,悲哉!细想从2019年底袭来的恐怖疫情,也许天时早有预警——记得2019年下半年很少有月明星稀的夜晚。2020年上半年多是宅家,晚上偶尔望月天空灰蒙蒙一片,月亮总是阴沉沉的。八月十五那天,在青岛与文友们相约晚上到海边赏月,一睹“海上明月共潮生”之壮观,傍晚却雾霾浓重,只得宅家。今天在上海虔诚地遵循儿时记忆准备拜祭、欢送庚子年月亮仙姑,谁知她老人家又不肯“赏脸”。

老人们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今庚子年的八月十五没看到月亮,盼正月十五雪打花灯吧——若上元节的正月十五真能雪打花灯一准是个好年景——祈求好年景,但愿人长久!

2021年1月27日夜,上海



落叶知秋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落叶知秋丨庚子年第十三个月圆之夜》 发布于2021-2-3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