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祚臣丨西雅图随笔(7) - 世说文丛

张祚臣丨西雅图随笔(7)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华盛顿大学东亚图书馆于1937年接受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开始购置中国文学作品形成馆藏,最初叫远东图书馆。1948年接受了部分日文图书捐助形成了日文馆藏,朝鲜战争期间又收集韩文资料形成韩文馆藏。1976年搬入高恩大厦,也就是现在的位置,改名为东亚图书馆。

1.jpg

早就有意拜访华大东亚图书馆,听说馆长是沈志佳博士,我手里有一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十卷本《余英时文集》,编辑者正是沈志佳博士。我知道,在美国任何拜访都需事先预约,因不知道沈博士的电话,无法预约,只得冒昧前往。

沈博士曾任科罗拉多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和匹兹堡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梁实秋先生早年曾就读于科罗拉多大学,而王小波1980年代留学之地正是匹茨堡大学,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曾在匹兹堡大学任教,做过王小波的老师,而沈博士也曾兼任匹兹堡大学历史系教授,这里面也许有些渊源。

东亚图书馆早上9:00点开门,我看时间尚早,先在华盛顿大学校园里参观。

2.jpg

按照国内的习惯,担心没有证件进不去,后来发现这个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走进有着巨大罗马柱的图书馆大厅,长长的案桌后面坐着一位挂着眼镜的大胡子老人,用中世纪智者形象的老人做前台导引,可能是图书馆的标配。

我向白胡子老人询问东亚图书馆的位置,老头用不容置疑的姿态探出身来,用手指了指右边,说,出门右转,50米便是。

3.jpg

事实上,在美国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是开放的,无需证件便可自由出入,自由阅读。只是要借走图书的话,需要学校的ID,如果是外地来的,也可交押金,依然可以带走图书。

9点多钟,见到了沈博士。沈博士刚刚送走了一个预约实习的大学生,我很抱歉地做了自我介绍,沈博士非常热情,她说欢迎世界各地的学者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如果学者出了学术成绩,只需要提到他们的图书馆就好,她说,图书馆也脸上有光呢!

4.jpg

聊天中得知,沈博士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后又到美国伊利诺大学学习图书馆专业,获硕士学位。原来沈博士也是大陆来的,老家还是济南的,算是老乡了。

那时候我正阅读梁实秋的资料,关于梁实秋,沈博士说图书馆没有特别的资料,但梁实秋女儿梁文蔷曾在华盛顿大学学习、工作过,现已退休。后来我果然在书架上看到了梁文蔷女士的赠书。沈博士说,如果要找她,她可以代为传达。当时觉得有点唐突,就婉拒了沈博士的好意,想不到第二年由于其他的因缘际会,在西雅图与梁文蔷相遇,不过那是后话了。

5.jpg

东亚图书馆占了高恩大厦的三层,但是图书室却有六层,因为高恩大厦楼层都很高,为了充分利用空间,他们把每层楼一分两半,用作图书室,即使这样每个图书室里也摆得满满当当的。沈博士说,他们在另一处图书室还有馆藏,主要是珍贵的善本古籍等,如果需要,她可以派人带我过去。

6.jpg

我自知才疏学浅,拒绝了沈博士的美意。还是做一个静静的读书人吧。


张祚臣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祚臣丨西雅图随笔(7)》 发布于2022-3-24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