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香丨诗意策划,让历史告诉未来!——著名房地产策划人徐敬亚访谈 - 世说文丛

胡香丨诗意策划,让历史告诉未来!——著名房地产策划人徐敬亚访谈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三年前曾经预言“点子大王”时代结束了的他,今天再次预言:策划大师的时代已经结束!
当人们还在为房地产泡沫是否形成、房地产市场是否热过头争论不休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将目光投向波澜壮阔背后的另一个满目疮痍的战场……--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一处处狼藉遍地的建筑垃圾,谁来对历史负责?谁来为未来买单?

徐敬亚.png

从著名诗人,评论家,到著名房地产策划人和全国存量楼盘交易服务联盟执行主席,徐敬亚的名字,在中国文化界和房地产界是同样的响亮和受人尊敬。但是,对于媒体,他却一向比较低调。
2003年12月初的一天,刚刚参加完“全国青春诗会”和2003年“住交会”的徐先生,因为一项尚不便公开的商业活动飞抵西安,并于当天活动结束后,欣然接受了本刊的独家采访。

目前中国社会结构中,企业界无疑是活力四射的一个层面。生命在这里演绛着无数惊心动魄的场景。现在企业的内部“动力主体”是一批最具活力、最具生存梦想的年轻人,梦想,是生命层面中最活跃的因素。

记者:首先感谢您接受本刊独家采访。跟大多数读者一样,我最早知道和熟悉的您,是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崛起的朦胧诗派中最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诗人、评论家之一,尤其是您的诗歌评论《崛起的诗群》,影响非常深远。后来您开始介入企业活动,并很快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房地产策划人之一。在创作活动和企业活动以及两种身份之间,无疑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您是怎么在这二者之间做到游刃有余和取得同样成功的?还有,这种角色转换对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有没有什么大的影响或改变?

徐敬亚:1997年我正式进入公司,但是从九十年代初我就开始接触房地产,编过书,写过报告文学,又办房地产报多年,都是业余不上班。大概从2000年以后我就不大写诗和诗歌评论了,也很少参加文学会议。
大概文化人总会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文化领域比较清纯、干净、高雅。而企业呢,苟苟营营,属于形而下范畴,里面的人层次比较低,只为了商业利益。没进入企业以前,我也是这么看的,但是进入企业内部,感觉不是这样,甚至相反。
如果把人类一切活动都看做生命体验的话,企业里的生命活动最活跃、最剧烈、最兴奋。企业照样高深莫测,里面的能人多如牛毛。现在,商务活动规则越来越严密,也并不全是肮脏的、龌龊的、欺骗的。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在中国企业的内部动力主体是一批最具活力、最具生存梦想的年轻人。梦想,是生命层面中最活跃的因素,即便欺骗也会让人兴奋。因此我认为目前中国社会结构中,企业界无疑是活力四射的一个层面,生命在那里演绎着无数惊心动魄的场景。如果我们不从道德层面上判断对错好坏,企业里面进行的,恰恰是一系列比较健康的、充沛的生命活动。
相反,在文化领域,在相当一部分文人那里,人类高峰体验并不绚丽。有很多文人在做着类似挣扎一样的写作。由于本身的生命力不活跃,有些人生活得很不好、很消沉、很惨淡,观念也没有转变过来,认为自己的价值没被承认。因此情绪很扭曲,很悲愤,很不平衡,基本处于一种哀鸣的状态。所以,要让这样一些生命力不活跃的人写出来东西给最活跃的人看,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吗?文学最本质的动力是生命。我最近在深圳青春诗会上说:生命大于诗。诗歌与文学只能在生命范围内发生。所以,中国文化人应该做一些调整,能接触一下企业,至少不会有什么坏处。

在近三五年来,中国策划人在房地产界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有声有色的戏剧,也确实创造了很多成功的范例,甚至一些奇迹。但是,我现在想说的是,策划大师的时代将要结束了,或者说已经结束了。

记者:好像是在2000年,您就“何阳事件”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过一句让人记忆深刻的话,您说“何阳事件”标志着中国策划业点子时代的结束。那么现在,三年多之后,您怎么看待目前国内策划业?它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目前又是怎样一个状态?

徐敬亚:据我所知,在国外是没有策划这个独立行业的。从点子大王到策划,是一个飞跃。当然,从没有点子到有点子,更是一个飞跃。中国人最开始进入商业活动时,各种规则都没有建立,这时候“点子大王”出现了。点子大王的特点是,他善于把各类商业因素的交叉点或者层面,通过“点子”连接起来,把产品与客户,把订单和消费、把开始和结束这两个终端嫁接起来,这是一个很大的超越。其实“点子大王”就起这么一个作用,他不通过国家经济环节,最快地把产品送达消费者。
2000年时,我说“点子大王”时代结束了。因为它仅仅是一个“点子”,仅仅是一个小谋略、小招儿、小主意,不能代表整个商品流通的一个层面,不能代替企业的正常运作。点子的弱势,正是因为它一定是以超越某些规则为前提才能称为“点子”。
“点子大王”时代寿命很短。可以说从它诞生的那天起,一些点子在实现,一些规则也在促进它的消亡,一些专业策划人也在应运而生。
策划人的特点就是更专业化。策划人往往是积累了一些专业的背景知识,他只在一个特定的专业领域里工作。现在人们说得比较多的,大概就是两类策划。一是社会性策划,比如招商引资,大规模演出等;另外一类,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说是房地产策划,对后代人来说,这是一个如火如茶的,不正常的年代。近三五年来,中国策划人在房地产界可以说是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有声有色的戏剧,也确实创造了很多成功的范例,甚至创造了一些奇迹。但是,我现在想说的是,策划大师的时代又将要结束了,或者说已经结束了。
我认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不应该存在策划大师。代替他们的,应该是各领域普通的专业化人士。职业白领人才是正常规则内的能人,他们应该默默散布于各领域的固有角色之中。中国盛行大师,说明了我们的民族具备如诗如画的造神能力,同时也证明了社会角色以及规则上的软弱。如果一个社会很多事情不是由专职角色来完成,而要靠一些客串的大师来替代,这个社会正常吗,那大概是一个巫师的社会。
从无点子,到点子大王,到策划大师,最后回归于、分散于分工精细的上班族,这四个阶段可能是历史必然。
历史在建立功勋的同时,也产生遗憾,产生罪恶。中国近20年来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是人类造房史上的奇迹,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起来的。这种“大跃进”的结果是,我们也为后代遗留下无数丑陋的垃圾和赝品,这些恶果,在现时会极大地拖累市场,在将来要受到惩罚。

记者:您最新担任了一个职务是“全国存量楼盘交易服务联盟”执行主席,能跟我们谈谈您对中国房地产的宏观看法吗,特别是目前全国存量楼盘市场的情况,“存量交易联盟”是一个怎样的机构?它如何介入存量楼盘交易市场?

徐敬亚:今年春天,深圳成立了一个“全国房地产存量楼盘交易服务联盟”,因为我个人没有实体,时间上比较自由一些,就多做一点。但我的基本身份是那种即将消失的独立策划人。
不论是作为昔日的诗人、评论家,还是作为房地产市场前线的狗头军师,我一直对中国房地产宏观局势有一种巨大的置疑。
也许国人可能会感到骄傲,近20年来中国人掀起了自己民族形成以来最大规模的、也是当今世界各国中最大规模的造房运动,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造房冠军。但是我们造过了头,个别地区房地产的投资额占到了整个国民经济投入的30-40%,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比例。
一哄而起,的确是我们的一个传统。50年代,我们大搞农业。那时候的中国人是见到一块地方就开荒。60年代我们大搞工业,看到一个地方就建高炉建工厂,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人见到任何一块土地两眼就放光——盖房子!
我一贯认为,历史在建立功勋的同时,也常常产生遗憾,甚至产生罪恶。中国20年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是人类造房史上的奇迹,但是,西方有一句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人类的居所,一个城市或者一座村镇的建设,不仅需要砖石,更需要人文的沉积,民俗的形成,以及建筑审美的提升等因素的缓慢积累,这些都需要漫长的时间。这种类似“大跃进”的结果是,我们也为后代遗留下无数丑陋的垃圾、赝品,甚至数亿平米生不如死的建筑僵尸……
多年以来,中国商品房的空置率都一直超过国际警戒线。国际警戒线是9%,美国商品房的空置率约为7%,香港约为3%—4%,台湾约为15%,而我们保守的估计在26%左右,最大的估计是50%。也就是说你半年吃剩下的饭在那儿腐烂着呢,你现在还要做饭吗?你想哪一个家庭会剩了半年的饭还要继续做饭,甚至昨天刚刚做出来的饭又剩了。
我觉得,中国房地产经过了高潮和豪华后,应该安步当车地停顿一下,房地产需要有一个小小的低调时期。失败的人、成功的人,在低调中冷静思考回味,然后再继续前进。一个人有时要低调,不能永远高歌猛进,一个行业也是这样。
存量联盟的成立恰逢其时,在反思时代正在或者将要来临之际,我们来做这个事情。主要任务和出发点就是希望能够建立起一个综合型的组织平台,建立起一个包括房地产的评估、融资、策划、金融、法律、建筑等多方面的一个多学科的综合平台,把整个中国房地产的智力资源、政府资源、社会服务资源、法律资源、资本资源等几大资源加以整合,目的是促进中国房地产存量市场和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对接。这种对接应该是历史性的。
一方面,中国房地产市场有一个巨大的存量,即存量房地产,而另一方面呢,在资本市场上,也同时存在着大量的存量资金。比如有的上市公司,手里拿着几个亿不知该怎么用,许多民间的游资,包括国外的一些基金,也有存量性质。其实,只要资金在这儿放着,没有进入循环,就视为存量。那么,存量房地产和存量资金,为什么不让他们两方面对接呢?我们希望从南方做起,从中国存量楼盘受害最大的重灾区开始做起。希望能作出一些模式,然后在全国推广,我希望中央政府能对此给予支持,也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参与到这个事情中来。
西安,是个诱人的城市。像一个人,他渊博、儒雅,既有学问,也有偏才,还有性格,再加上一点儿落魄与陈旧。但是他的身体里正在不断生出新的臂膀与头颅。目前西安的房地产开发从数量、质量、价位各方面来考察的话,还没有进入全国一流房地产市场的水准、所以西安还有很大潜力。他的背后有广阔的腹地,他的一肚子学问早晚要发酵出来。
高新区是西安的一只眼睛。我相信,西安不久会睁开另一只眼睛。

记者:您好像不是第一次来西安吧?能谈谈您对西安的城市建筑和房地产业的印象与评价吗?

徐敬亚:我对西安有一种敬畏之情,多次来过,还觉得摸不透它,它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如果把城市比作人的话,北京是一个官员、上海是一个商人、深圳是一个小姐,海南是一个导游,西安则是一个儒士。
这样一个有文化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乡土底蕴的城市,它的房地产业至少应该更优美、更有韵味。但是,我所看到的西安有很儒雅的传统,但是还没有看到儒雅的小区,至少是不多。
在西安楼盘开发中,紫薇系列大气磅礴,无论是规划还是推广,在全国来说都属于第一流。
还有西安的高新区,是在内地不多见的一个“小香港”。这表明了西安的质量和潜力。西安如果能有10个这样的高新区,那么西安就会比现在高10倍,落魄的儒雅之士就变成了一个现代大儒了。
我最早来西安是1984年,现在的城市已经不再是我看到的西安了。残破、衰微的景象没有了,古色古香的滋味也快没有了。
另外我知道西安房地产界有一件大事情叫“曲江宣言”。去年来西安的时候,恰逢“曲江宣言”横空出世。当时我看了之后很振奋,感觉气势很大,很少能看到那么优美的文字、那么雄浑的气魄,这次来,看到曲江那边已经轰轰烈烈地干起来了,那么,就衷心地祝愿曲江吧。

记者:据说您这次来西安是受邀进行一个大型项目论证的?有什么能透露的吗?

徐敬亚:我刚才说过高新区,它是西安的一只眼睛。现在我只说一句:我相信,不久西安会睁开另一只眼睛。


原载《新西部》2004年第1期


胡香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胡香丨诗意策划,让历史告诉未来!——著名房地产策划人徐敬亚访谈》 发布于2022-9-25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