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知秋丨欧洲随笔(之一) - 世说文丛

落叶知秋丨欧洲随笔(之一)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巴黎掠影

法国人坚信他们拥有最好的生活方式,他们的祖国则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度。
因陪同外孙女萱萱去法国巴黎参加一个国际少年组的钢琴比赛,2011年3月25日,我和女儿、萱萱一家三代人从上海乘坐晚上11点50分的航班飞赴巴黎。航班行程是12个多小时,但减去7个小时的时差,到达巴黎戴高乐机场时正是巴黎凌晨5点。
下来飞机天色未亮,空旷静寂的机场上晨雾迷漫寒气袭人。闪烁的灯影中,机身上不同标示的大型客机在跑道上频繁地升降起落,一群群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在这里来去匆匆。巴黎春天的昼夜温差大,当天预报的气温是13至23摄氏度,此刻正是最低温度,亚洲人多穿冬装。剽悍的黑人只穿短裤背心,更有体态肥胖气势生猛的雪肤女士身上紧裹吊带裙,围一条洒着香水的缕花大披肩,可谓要风度不要温度。这些不同肤色、身穿不同季节服装的旅客们来到海关大厅排队办手续,然后拉着行李箱四散分流。
戴高乐机场是法国最大的机场之一,乘车从机场环行路上绕行了20分钟才离开出口。天已破晓,霞光穿透薄雾照射着巴黎郊区,街上看不到行人,只有各种车辆来来往往。街两边的树木后面排列着一幢幢田园牧歌式的低矮楼房,楼房间距都有修剪整齐的草坪花木。
眼前的巴黎虽不是我想象中豪华,但它毕竟是巴黎,是我十岁的外孙女来参加国际钢琴比赛的音乐殿堂!想到这里我心里一阵酸甜——我十岁那年在乡下读四年级,在手工劳动课上老师教我们用芦苇秸、大杏核做哨子。我心灵手巧一学就会,我做的哨子不仅结实好看,吹起来也很响亮——那回荡在田野上、如同麻雀和乌鸦混合鸣叫的哨音就是我童年快乐的音乐世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女儿十岁生日时,我夫妻俩省吃俭用、花了五块八毛钱钱给她买了一只“星海牌”口琴。那时我们每人的月工资才三十块钱,还要赡养老人买计划外粮食,能买口琴实属不易。女儿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里自豪地用口琴吹奏着“我们的田野”“红蜻蜓”等歌曲,直到口角溃疡才忍痛割爱。而今我们十岁的萱萱已拥有五年的琴龄也考过了钢琴八级。她对这次参赛充满了快乐和自信——是上苍的怜爱还是命运的巧合?借助哨子口琴钢琴变奏出我家三代人的童年音乐梦,遥远苦涩甜蜜而又转瞬之间。
约一小时后我们进了巴黎市区,住进了共和广场附近的一个宾舘。
由于航班时间对“倒时差”非常有利,在飞机上酣睡了漫长一夜的我丝毫沒有倦意,而且胃口特好,坐在餐桌前手执刀叉,面对美味的面包、烤肉、鱼子酱、水果,生菜沙拉准备大显身手。深知我吃相的女儿警告我一定要斯文,不要把在家时的凶猛表现出来——这关乎到国民形象啊!在此警告下,我努力效仿那些餐厅内的绅士淑女们把奶酪在面包上抹匀卷好,把烤肉切成小块,蘸着番茄酱慢慢咀嚼;悄悄喝咖啡,把煮鸡蛋用勺子轻轻敲开……
吃罢饭回到房间拿出地图查看:法国是个“六边形”国家。其六边形地理与六个国家相邻:南部西班牙,北部比利时,东部阿尔卑斯山脉与意大利和瑞士相接,与德国隔着莱茵河,与英联邦隔着英吉利海峡——群山大海的环抱使这个六边形的国家风光旖旎气候清新,充满了多元化艺术魅力。
9点,司机兼导游小魏来接我们逛景点。车在繁华的巴黎市区行驶。餐馆超市都开始了营业,一些女士先生习惯地坐在了商店门口抽烟喝咖啡消磨时间。众多的上班族则肩挎背包、手里拿着一只夹着火腿奶酪的面包在街上边走边吃。令我们惊叹的是:街上车让人,而不是人让车。当我们站在路边准备过马路时,几辆车竟然在我们身旁停下,司机向我们注目示意——我们以为触犯了什么交通规则,一时竟不知所措,后来从司机友好的挥手中才明白了其用意,赶忙快速冲过马路——何时我们国家的司机们也能有这样的素质?
漫步走进居民老区内的狭窄街道。街两边拥挤着古旧的复式楼房,楼房阳台上鲜花开放,斑驳的外墙上爬满了绿萝。有些楼房门口有多个门牌,标记着以前的街名和楼号,门道内还标记着以前楼层房间内曾居住过的主人姓名——即使多年前的房屋主人搬走了,邮递员仍可根据地址找到主人下落。这既是对住过的房主一种尊重,也表现着老巴黎人的岁月情结。试想,当一个搬走多年的人怀旧回来之时,仍能看到当年住过的楼房上记有自己的姓名,该是何等感动!浪漫多情而又崇尚自我的法国人把这些带有世纪印迹的人文生态完好地保留下来,成为现代巴黎的老城区艺术。对此我感触颇深——我曾有多次搬迁,从童年的乡村到城市,从老城胡同的土屋老房搬进了有水暖电梯的楼房。每一次搬迁都是一次感情的割舍,都是人生足迹的更新,故居也成为岁月中的珍藏版。而今在现代化的城市乡村中,在喧嚣浮躁的人海中,故居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尘封记忆中只有一颗漂泊的心,却不知乡关何处。
人群最多的地方是十八世纪拿破仑建筑的巴黎国家歌剧院。白天这里是证券金融中心,夜晚歌剧院和俱乐部华灯璀璨欢歌劲舞,拉开了巴黎夜生活的帷幕,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此潇洒。此时歌剧院门口宽大的石阶上坐满了晒太阳的老年人。这些银发族穿着考究,神态悠闲,有的在看杂志,有的在吃冰激凌。他们像上班族按时报到,又像幼儿园里的大孩子们在这里很守纪律地排排坐吃果果。
小魏说:“这些老年人都有足够的社会养老金。他们衣食无忧,每天就是在休闲聊天中打发日子,歌剧院门口和教堂是这些人最集中的地方。”
这些生活在高福利社会中的银发族乐哉悠哉地享受着高品质的晚年。令人羡慕啊!
景区和广场上都有雕塑,多是些神话人物和武士。其中一座持剑少女塑像引人注目。小魏说:“这是圣女贞德塑像。十四世纪中叶到十五世纪中叶的一百年,英军侵略法国,史称百年战爭。这期间又有黑热病流行,法国陷入了严重灾难。1429年,只有十七岁的平民少女贞德率领民众起义反抗英军。她发现英军主力部队进攻巴黎而驻地总部空虚,于是率领军队乘机攻下英军总部驻地,又将匆忙赶来救援的英军杀败,使法军大获全胜,并协助查理七世登基。1431年英国人宣称贞德是巫婆,将她抓获烧死。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勇敢智慧的少女,将她称之为圣女贞德而永载法国历史。”
小魏赞叹圣女贞德在这次战役中成功地运用了中国孙子兵法中的《围魏救赵》之计,使法军取得历史转折性胜利。
车子沿着塞纳河行进,途中望见高耸的艾菲尔铁塔。小魏介绍说:“这座高324米的铁塔是当年法国人为迎接1889年的世博会、同时也为纪念法国大革命胜利百年而修建的,如今作为世界最高建筑物已成为巴黎标志性的景观。”
路过奥赛博物馆没有下车,而是直奔巴黎圣母院。青少年时,曾不止一遍地拜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每次读都流泪——为那个充满野性美丽激情的吉普赛女郎爱丝美拉达,为那个面目丑陋却爱憎分明的钟楼怪人卡西摩多,为那些挣扎在乞丐王国的社会最低层小人物。而今梦游般来到这真实的巴黎圣母院,眼前依然浮动着那个惨死在绞刑架上的吉普赛女郎,耳边依然回荡着乞丐王国的愤怒呐喊……
我含泪低头默默祈祷——为书中和现实中合为一体的巴黎圣母院,为数十年珍藏的梦想能在老年实现。我擦净鞋子,整理好衣衫背包,跟随参观队伍从主入口走进教堂。教堂主厅开阔明亮,迎面是高拱状中堂,唱诗班席位和圣坛。墙壁上的系列油画描绘着圣经故事。通向四面八方的甬道两旁闪烁着白色小蜡烛,烛光排列成晶莹线条。穿戴整洁、不同肤色的善男信女们在烛光甬道中神情肃穆地缓缓走着,一切都来不及细看、跟着队伍走出了圣母院,来到圣母院广场。广场上铺着平坦光洁的石板,周围是绿茵茵的草坪和树木。一棵棵大树高耸,舒展的枝叶如一朵朵绿云映在蓝天下。成群的鸽子飞来飞去咕咕叫着,时而在草坪上散步,时而飞到树上栖息,它们在碧丛中如朵朵盛开的白玉兰,与芳草花木一同散发着春天的馨香。在这里,每天的遊客如行云流水,唯独可爱的鸽子是永久留守伴侣。
广场上的鸽子们跟随行人散步。我们买了面包吃着,把面包掰碎向它们掷去,刹那间鸽子成群飞来啄食,有一只落到我的手上,它柔韧的小爪蹼勾住我的拇指,迅速衔起一块面包翩然飞走。萱萱正在吃苹果,一只灰羽鸽子不耐烦地用翅膀扫了苹果一下,萱萱惊叫一声,忙把苹果咬成小块撒在地下,马上被围上来的鸽子啄食一空。
广场周边到处是露天咖啡馆及小吃摊,到处是喝咖啡买面包吃的人。有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的中青年巴黎男女,他们面前摆着一杯饮料或一点食品,百无聊赖地手里夹着一只烟,一双灰暗的眼睛漠视着一切——这些人与其说是在这里吃喝不如说是在消磨时间。而那些在这里打工的外地人则身兼数职地忙碌,他们总是很快地吃完自己那份得之不易的面包,继续卖力地工作。他们的奋斗精神和成功因素远远超越了那些慵懒而又充满优越感的巴黎人。
人活着的终极目标就是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的首选是食品。食品是生命中的第一感觉、第一元素;它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生命健壮、精神强大的首要因素,是社会和谐的良好基础。
法国人对食品非常重视。对面包尤其敏感,如果哪一家商店做的面包好,会耐心排队购买。如果吃到哪一家面包不是很好,会立即投诉,召之即来的食品检察人员会对店里所有的食品进行检测。所以面包师在受人尊崇的同时也极其敬业,在制作面包过程中相当严格而且花样众多:香酥牛角面包、全麦吐司面包、奶酪夹心面包、甜面包圈、俄式列巴……最实惠的是法棍面包。这种状如一根栗色棍棒、烤得外层干硬、内瓤松软的面包便于上班族和旅游者携带,尤其小孩子们喜欢抱着玩耍、时不时咬上一口,成为街心公园中常见情趣。
面包店里刚出炉的各种烤面包如缤纷花朵,飘散着诱人香味。人们排队买面包,也在欣赏那个卖面包的黑人少女——她身材挺拔皮肤黝黑,瓜子脸上一双大眼睛顾盼多情。一条玫瑰红缎带束紧了满头乌发,另一条玫瑰红缎带在裸露的颈肩处斜挽了一个颤颤的蝴蝶结。她手持一把银刀,动作极快地切着面包。每当把面包递到顾客手里,就注视着顾客粲然一笑,她甜美的微笑使面包店的生意更加红火。
面包根椐不同种类和大小,每个价格在三到七八欧元不等。一份培根烤肉也才十多欧元。这价钱对于月工资数千乃至上万欧元的法国工薪阶层微不足道,但对于中国人却是高价,人民币同欧元的兑换率是9.5比1。想我从少年时期干童工,为吃饭养家受尽贫苦劳累,却被贴上“资产阶级”标签。而今当初那些大肆批判资产阶级的官员们如今一个个摇身一变,成了腰缠万贯的官商大亨。他们堂而皇之侵占了农民土地,掏空了大大小小的工厂,肆意欺诈纳税人,还披着“为人民服务”的外衣让老百姓们歌功颂德。而我等这些被榨干了一生血汗的纳税人们,每月拿着一千多元、折合两百欧元的退休工资蜗居在陋室内吃着转基因粮食、化肥农药蔬菜、地沟油、注水肉、染色水果、变异海鲜……时不时地还以一颗爱国心呻吟一声:“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啊!”今天当走出国门方知以前吃窝头举拳头、满嘴世界革命口号、口诛笔伐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竟如此发达,那些被宣传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待我们去解放的人们竟在这高福利、高品质的社会之中活的如此滋润,真令我们这些来自东方红国家被弥天大谎所蒙骗的井底之蛙望洋兴叹,望钱兴叹!
看到商场中有很多中国人和非洲人在打工。小魏说:“法国对于有合法身份的临时务工者规定一小时工钱不得低于七欧元,每天八小时,每周双休日。如果加班老板必须多付加班费。这样打工者每月能挣到一两千元左右,吃饭不成问题。租房如果不是市中心也不是太贵。法国的法律还规定:房主不得随意撵走房客。所以在这里租房住还是很划算的。”
“中国人的小时工资和非洲人一样吗?”
“规定是一样的。但中国人语言沟通快,聪明能干,一般也不会打架斗殴,所以大多干些商务、文案、导游之类工作,收入比较高。那些非洲人就不同了,虽然体力好,但智商、语言沟通、与人相处方面远不如亚洲人,大多干些清洁工搬运工体力活,收入相对低些。”
“法国人多是高卢民族后裔,长得高大漂亮。法国地边靠地中海、北海,欧洲各地文化在此汇聚交融。联合国的教科文总部设在巴黎,为各地来的文化艺术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艺术家也在这里获得灵感,专心发展事业。中国人在国内层层贪官们的把持下靠劳动致富艰难,生活质量低下。出国后却耳目一新,意识到按劳取酬的真实存在,劳动致富的受人尊敬,从而埋头苦干为生活拼搏——号称‘中国犹太人’的温州人就是典型,他们在国内曾以造假闻名,现在巴黎建有温州城,集餐饮、服装、皮件加工于一体的连锁店,做出来的产品质量上乘价格低廉,在法国及欧美很有市场,而且他们做的很多服装皮件还被贴上法国品牌高价返销中国,简直不可思议。”
小魏又谈到自己是河南郑州人,在巴黎留学后做中文翻译、导游工作,现在已买房定居,结婚成家,每月有不菲的收入,以后挣钱多了再买套大点的房子,把父母从国内接来一块住。法国是个高福利国家,全民实行医疗保险。医生即使对外来人员也同样先看病治病,患者有錢就交,无錢就免收。尤其孕妇倍受关怀,孕期按时接受查体和母婴保健教育。分娩时,医护人员不仅科学周到地服务,还共同欢庆小生命的诞生,而且一切费用全免。最令人羡慕的是孩子们上学免费受教育!
我向小魏这个聪明能干的小伙子表示祝贺,并由衷地感叹年轻真好——为了能获得纳税人的劳动价值,为了能在日常生活中吃上放心食品,更是为了下一代能无忧无虑地免费上学,可以充满自信地踏遍万水千山追寻梦想挑战自我一一这个美丽的六边形国家科学发达、以人为本、艺术至上。优越大环境为所有勤奋的人提供着机遇,提供着从零开始的公平竞爭。来自世界各地之人纵然在这里举目无亲,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就能被社会视为纳税人得到立足和发展,从而打拼出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落叶知秋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落叶知秋丨欧洲随笔(之一)》 发布于2020-4-7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