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在上高中阶段,自己并没有参加任何兴趣小组,但是在梦里面自己参加了阅读兴趣小组,而这个小组真的没有过,只有物理小组和化学小组,那时候自己学习一塌糊涂,根本没心思去兴趣小组,一门心思就是玩,用现在的形容“娱乐大王”,各种玩的项目都感兴趣。
在梦里面兴趣小组开会讨论看到的作品,好像是大家谈《艳阳天》的读后感,其实自己并没有阅读过,但是看过介绍,仅凭着这一点自己就在那里海阔天空地胡说起来,而且又从这本书谈到了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自己说这些故事情节都是为了大环境需要编出来的,与现实中的完全不同。
这些观点在那个时候不可能有这样的认识,我多次写到过,上高中期间同学说小说的只有极个别的人,而且还是在书中寻找能刺激感官的情节,特别是男女之间的那种暧昧的关系,就是这样的细节觉得看得那么兴奋,后来知道那是荷尔蒙不断地增加产生的效应。
梦也不靠谱,一上来是阅读小组的事情,接着又变成了在第一个单位的青年活动上,我再跟大家讲述阅读的体会,居然还谈到了《十日谈》和《纳尔奇斯与格特尔蒙》,特别是黑塞的作品谈的更多,一句话在告诉年轻人殊途同归的道理。
从梦里醒来后回想梦的情节,应该是看到网上的那些有关世界读书日消息,各地的读书组织发表的读书活动消息,包括小城的书城和新闻出版局的活动,朋友参加的职工读书节活动,自己受了影响,在梦中表现出来。
其实在学校期间根本就轮不到我发言,记得很清楚我们的男班长那一阵子像着迷一样地开始阅读,而且围在他身边的同学经常听他讲述书中的很多精彩片段,所谓的精彩片段就是男欢女爱的那些情节,到后来才知道这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引起来的一种渴求。
到了工作以后,住进单身宿舍,遇到了同宿舍的大青年,他们看书也是如此,看完书,睡觉前的那段时间,他们交换阅读体验,也都是男女之间的那些事情,自己在这种大环境的耳闻目睹下,慢慢知道了本能的需要往往会用很多假象来掩盖,其中阅读就是一种。
我在今年小城记者采访我的过程中谈到最初阅读图书的动机,毫无保留地说道:“不瞒你说,最初阅读的动机,就是满足虚荣心,年轻时,可以在别人面前拽几句外国文学名著上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名字,装成一个爱读书,有文化的样子,那时候所谓的有文化的界定很宽泛,读几本书,能说几句书中的内容,再添枝加叶,那你就成了单位里的“文化人”。
更关键年轻时的阅读是有目的性,是“钓”适龄未婚女青年上钩的手段,那时候女青年除去喜欢有一技之长,老实本分的男青年之外,对有文化、爱读书,能神侃的年轻人同样是喜爱有加,让自己在那些热爱文学女青年中选择最佳人选。”
曾经年轻的那些年也把自己读书说成是为了改变自己和改变世界做准备,后来知道那种答复太可笑了,作为一个平民百姓,通过阅读能提高自己就很不错了,更多时候会因看走了眼,犯低级错误,书看不好的结果就是满盘皆输。
而在梦里面谈论读书的时候又回到了年轻时那股子傻劲上了,又开始喊口号,讲一些自己都没搞清楚的大道理,后来知道那不过是东施效颦而已,居然自己的正儿八经的胡说能够引来掌声,自己内心里感觉很享受,满足了虚荣心的需要。
在梦里给单位讲课的地方是我们单位专门为疗养员开放的图书室,过去了四十多年,早就不存在了,可是梦里面记忆犹新,在疗养大楼的三楼南边,图书室是隔出来的一个房子,外面就是阅览室,疗养员大多在那里读报纸和借阅杂志,图书也有不少,但看的人不多,即便这样也不借给职工看,为了搞好跟图书室的师傅的关系,自己每次去都会装出非常虔诚的样子,帮他收拾阅览室的卫生,在得到信任后,才同意按照规定时间借我书籍阅读,从那时候起自己就有了想法,等自己有钱了,一定自己买书,摆脱“寄人篱下”的境地,自己有了书,像怎么看都行。
也正是鉴于这种想法,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可怜的工资中,也可以说从自己的嘴里面省出部分钱用于买书,结果是越买越上瘾,跟吸了毒成瘾一样,一发不可收拾,现在想一下觉得自己太蠢笨,不开窍,为什么不把买书的劲头用在读书上,去图书馆借阅多好。
把话题扯远了,梦里面自己在原单位给年轻人讲阅读感受,其实讲的那两本书是九十年代后才有的,不可能在那个年代给年轻人讲这些书,薄伽丘的《十日谈》作为禁书,八十年代后期才被解禁,那才是洛阳纸贵,我曾经写过是花高价从书贩子手里买到的。现在看来书里面的内容与中国古典言情小说差的太远了,很可惜那时候自己脑子一片空白。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的代表作之一《纳尔奇斯与格特尔蒙》在国内发行的更晚,自己从阅读了这部作品后,便成了黑塞的忠实读者,把黑塞翻译过来的作品全部买了下来,包括台湾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版本,不惜高价买回来,现在看看那时候完全处于癫疯状态。
在梦里自己从讲述阅读感觉,情景变化到跟单位后勤的锅炉房的师傅一起研究锅炉内胆使用标准的问题,这个情节也是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但是那时候自己是采购员,负责锅炉内胆的定期更换的事情,因为所谓的内胆就是锅炉的放热层不能有脱落的现象,而且根据需要不定时地就要更换,确保锅炉的安全,每年的锅炉安全检查都要去看内胆的情况。
梦里面自己说了一个尺寸,很多人不同意,嫌我说的型号不好安装,用小一号的耐火内胆更容易安装,我有在梦里面跟他们讲述高温情况下对耐火材料的磨损情况进行分析,居然还拿着计算机精确到每三千大卡热量对耐火材料的耗损失多少,算下来我的型号可以坚持到两年半,而那些人说的型号支持能坚持一年半,我说,一年半就意味着来年冬天开火到春节前就要更换,那是最寒冷的季节,停锅炉更换内丹就出大问题了。
在梦里面锅炉房的负责技术的跟我一个姓,他基本上听我的,因为凭实力我跟他接触比较多,而且比较尊重他的意见,他跟我的意见相仿,更换就要最好的,决不能为了省钱,选择那些一般的物品。
而反对的那些人是害怕我说的型号按照起来难度大,耗时长,影响他们夏天的喝大茶、游泳消暑的时间,我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技术负责人也站在我的一边,那些想偷懒的人不敢跟我对着来,知道我在领导那里有说话权,便朝着懂技术的那个人去了,没想到他们几个人几句话没说好就扭打起来了,还没等着我看明白谁胜谁负,刚才扭打在一起的那群人四散而逃,那个搞技术的人满脸是血,手里握着一把菜刀,站在那里一面摸着脸上的血,一面说,有种的别跑,跑了也没用,我非跟你们拼了,说着就往外跑,我顺手一拉,没拽住,自己从梦里醒了。
后来想了一下,那个搞技术的人满脸是血也不是空穴来风,这个人技术上没的说,对锅炉很内行,但有一个缺点就是嗜酒如命,每天都要喝几口,喝多了还会耍酒疯。有一次喝多了,忘了回锅炉房还有台阶,一步从台阶上迈了下去,把头给磕破了,他用床单捂着头来单身宿舍找我,看到他一脸血吓得我不轻,他说,不知道怎么回事,眼一黑,再醒来觉得脸上热乎乎,一摸有血,就来找你了。我带他去疗区找大夫护士给她做了包扎,第二天听总务科的人说,那天喝大了,人家要送他回锅炉房的宿舍,他不让,说一点事没有,没想到忘记那个十几阶楼梯脚一软滚了下去,他那满脸血的记忆保存到现在。
早晨起来已经七点了,听到女儿已经把孩子抱出来了,我也不能开电脑了,直接出去帮助掌柜的一起照顾孩子,女儿今天要去公司上班,在外孙今天去幼儿园之前,我和掌柜的全权负责,最关键是孩子他爹感冒了,一个劲喊冷,估计是感冒发烧,所以女婿就不能指望了,今早晨见到他问他肠胃怎么样了,他摇头,知道还没有恢复过来,掌柜的给诊断是肠胃型感冒。
外孙早饭吃的很好,估计是他有预感,早晨吃完早饭就抓住我不放,到后院玩起来不回来,我抱他回来哭闹,但是上午九点前要送到幼儿园,外孙在哭闹中被掌柜的跟女婿强行带着去了幼儿园,自己清楚知道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就是不愿意受压抑,喜欢在家里面当小皇帝,指挥的家人团团转,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快感。
掌柜的回来跟我描述了送外孙的经历。说,车一停到幼儿园的停车场,外孙的大颗眼泪夺眶而出,但没有哭出声来,孩子他爸爸领着他进幼儿园,依然只是掉泪,但是当交给幼儿园阿姨的手中,外孙开始号啕大哭,阿姨无奈抱起孩子,孩子他爹也不敢马上离开,在那里陪着带了一小会,趁着外孙不注意的节骨眼赶紧溜走。
不要以为孩子忘了这些事情,下午我跟女婿四点去接他,情绪始终不稳定,回到家过了很长时间才把情绪调整过来。想想下周孩子要去幼儿园四天,也感觉真的难为孩子了。
早晨吃饭各自为政,掌柜的送完孩子回来,先去了卫生间洗外孙子换下来的衣服和袜子,之后晾晒上后等着我一起去超市买菜,我吃完早餐,把属于自己的那些事情解决完了后,跟着掌柜的去了超市,用掌柜的话说,今晚上包饺子吃,言外之意吃滚蛋饺子,家里面有白菜,掌柜的还想给女儿包韭菜的,再买点肉馅,就这样我们一起去了。
在澳洲超市买了肉馅、牛奶和猫罐头,我觉得后天离开猫罐头不多了,所以买了十个作为补充,掌柜的还买了明天吃的腌好的肉片,结完账去了中国超市。在那里买了韭菜、冬枣、玉米,随后又去了不远处的新华超市,买了孩子吃的扇贝柱和天津大麻花。
回到家十一点多了,我在屋里看微信,到中午十二点十分出去做饭,中午全都吃昨晚上的剩饭,昨晚上就说好的,用微波炉一热就吃了,吃完中午饭下午一点,回到房间继续看消息,到快两点上床睡觉,睡到三点起来,继续趴在电脑上看乱七八糟的消息,四点钟跟女婿一起去接孩子。
接回孩子,自己就成了“全陪”,害怕让他爹再次传染给外孙,掌柜的又在那里一个人忙着包饺子,由于这一天孩子郁闷,刚回来还没有从情绪低潮中缓过乏,所以情绪不稳定,经常用哭闹面对我不了解他意图的抗议。
掌柜地说,分析有两点,一个是情绪问题,再一个是困了想睡觉,所以先喂一瓶牛奶看一下,如果睡了就让他睡一会,就这样抱着外孙喝奶,一瓶奶下去,没有丝毫睡意,居然爬下来满屋子跑,感觉是情绪调整过来了。
女儿晚上七点多钟回来了,外孙听到妈妈回来喊他的声音,他跟我躺在客厅的地毯上玩,他立刻站起身,站在那里看别的地方,等着妈妈进来,装成不在乎的样子,装作听不见,这个小细节真的让我很吃惊,但是觉得也挺感人,像一个懂事的大男孩,才有一岁八个月,要知道把内心里的渴望装作漫不经心,这是怎样的一种情绪控制下的结果,看到这里就理解从幼儿园回来的情绪波动的原因了。
孩子他娘回来,我就算彻底解放了,可以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女儿问我今天是咋过的,是不是想到回家激动的睡不着觉了,我告诉她还好,还不至于急到那种份上,按部就班干自己的事情,中午觉睡得也不错。
晚上七点四十分开饭,两种馅的饺子被女儿和女婿好一顿夸赞,说这是来这里将近三个月报的最成功的一次,女婿虽然感冒发烧,但还是吃了不少,说这次孩子姥姥报的特别好吃,我也吃了不少,但我没有加入表扬的队伍,感觉这才是她正常发挥。
吃完饭陪着外孙玩了一小会,我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回想这一天的零七八碎的事情,上午我们从超市回来,掌柜的用刷子把我们房间和客厅的窗户都冲了一遍,用她的话说,这次来本应是一上来干的事情,没想到拖到走了才干。
掌柜的是一个称职的妈妈,对女儿的培养和教育,对外孙的耐心细致,女儿说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现在外孙跟姥姥的关系绝对非常的紧密,只要掌柜的在这里女儿工作上班非常的放心,而我要是一个人在家里面看孩子女儿是一万个不放心,认为我就没有这样的能力。虽然这次来女儿表扬我在看孩子上有进步,但是与掌柜的相比还差十万八千里,特别是对我管孩子这一点是彻底的不放心。
掌柜的跟女儿说,让外孙跟我们一段时间,听到这些女儿立刻反对,说就从老爸给外孙吃小孩不让吃的饼干这一点,从你为孩子不讲究营养这一点上就不能让孩子跟着你们过,在这里我可以监督,到了国内孩子惯坏了我们可受不了。
仔细想想我们也负不起这个责任人,毕竟他的国籍是澳洲,我们不能用我们的方式去教育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我们负不了这个责,这里的孩子需要的是淳朴和责任心、好奇心,而我们则是满足他们的欲望要求,不管怀了孩子都难。
昨天中午我们从水族馆出来,在马路上看到一个家庭父母两个人带着两个七八岁的孩子,其中一个孩子(感觉像弟弟)在马路上乱跑,差一点撞到电线杆上,两个家长站在那里并没有训斥,而是用严肃的目光瞪着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做过了,全家人就站在那里不动,感觉孩子不做检查是不能走的。
跟女儿说,家长的这种教育方法值得借鉴,女儿说,这里教育孩子的方法都是这样,不像国内很多家长不会因势利导,只会简单粗暴的方式非打即骂,或者连打带骂。在这里别说你打孩子,大声训斥孩子也不行(大人没有素养),会失去抚养权不说,蹲监狱的可能性都有,假如你是移民,马上取消你的绿卡,遣返回去。想想这些就不再想把外孙带回国内帮他们养了。
2025.3.4 05:04 澳洲
管窥一见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