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杰丨“打发”与“差遣”(读经点滴) - 世说文丛

阿杰丨“打发”与“差遣”(读经点滴)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经常读经的弟兄或许会注意到,圣经里有大量的“打发”一词。
在日常生活中,“打发”一词有多种含义且使用场景丰富。如“打发时间”,这是最常见的表达。当人们处于无聊状态时,会说“我没什么事,就看看电视打发时间”。像在候机、等车或者闲暇的午后等场景下都可能用到。“打发人走”也很常用。比如有人来拜访但主人不太想接待,可能会说“你去跟他说我没空,打发他走吧”。也有用“打发”表示用钱财等使对方满足(多含贬义)的意思时,如“打发乞丐”,这种用法相对较少,因为涉及到社会现象且带有一定的道德评判性。
这样一本神圣的典籍,何以会大量使用这个看上去有点随意和普通的词语呢?
如:“当神毁灭平原诸城的时候,他记念亚伯拉罕,正在倾覆罗得所住之城的时候,就打发罗得从倾覆之中出来。”(创世记 19:29)
“耶和华神便打发他出伊甸园去,耕种他所自出之土。”(创世记 3:23)
“故此,我要打发你去见法老,使你可以将我的百姓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出埃及记 3:10)
“耶利哥王打发人去见喇合说:「那来到你这里、进了你家的人要交出来,因为他们来窥探全地。」”(约书亚记 2:3)
据统计,包括旧约和新约在内66卷经文里,出现“打发”一词的,有353次之多(“创世记”最多,有36处)。而从英文版看,与“打发”使用同一个英文单词sent/send的“差遣”只有前者的一半多一点(173次,历代志下和耶利米书各有18处)。
我的疑问是,为什么同一个英文词sent/send,却要翻译成两个不同的中文词“打发”和“差遣”呢?
sentsend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做动词时表示送、寄出,引申出送来、发来、送到、派遣等意思。
追根溯源,找到了其源头,有一个希腊词“ἀποστέλλω”(apostellō)或“πέμπω”(pempō)和希伯来文中“שָׁלַח”(shalach)。前者可译为“打发”,确实有其特定的神学和语言背景,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派遣”或“差遣”;而后者在希伯来文旧约中,常被用来描述“差遣”,但带有权柄和目的性的意味。这些差别在现代英文版圣经(如NIV、ESV、KJV等)中通常被简化为“sent”或“send”。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是因为现代英语缺乏与希腊词汇完全对应的细微差别词汇,现代英文版圣经通常将两者统译为“sent”或“send”。
例如:
Therefore the LORD God sent him forth from the garden of Eden, to till the ground from whence he was taken.(Genesis 3:23)
耶和华神便打发他出伊甸园去,耕种他所自出之土。(创世记 3:23)

 And Jacob sent and called Rachel and Leah to the field unto his flock,(Genesis 31:4)
雅各就打发人,叫拉结和利亚到田野羊群那里来,(创世记 31:4)

 These twelve Jesus sent forth, and commanded them, saying, Go not into the way of the Gentiles, and into  any city of the Samaritans enter ye not:(Matthew 10:5)
耶稣这十二个人去,吩咐他们说:「外邦人的路,你们不要走;撒马利亚人的城,你们不要进;(马太福音 10:5)

 这其中,不仅是派遣,也赋予了使命和权能,更是隐含权威性的决定。
这种用法在新约中以“差遣”的含义得以延续,尤其是耶稣的使命,如:“但我有比约翰更大的见证;因为父交给我要我成就的事,就是我所做的事,这便见证我是父所来的。”(约翰福音 5:36)But I have greater witness than that of John: for the works which the Father hath given me to finish, the same works that I do, bear witness of me, that the Father hath sent me.(John 5:36)

观察一下“打发”在古汉语中的意思,它不仅指“派遣”,还隐含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吩咐(如主人打发仆人)。这与圣经中神或耶稣的差遣逻辑一致。
英文的“send”较中性,而“打发”更强调使命的完成(如“打发人去拿”)。上帝常常打发使者或先知去传达他的旨意。如,上帝打发摩西去埃及,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为奴之地(出埃及记3:10)。这里的“打发”带有一种神圣的差遣意味,表明被差遣者承担着上帝赋予的特殊使命。这种使命往往与拯救、引导、警示等目的相关。先知们也被上帝打发到以色列民众中去,如以利亚被上帝打发去对抗当时以色列国中的偶像崇拜现象,他通过一系列神迹彰显上帝的权能并传达上帝对以色列民回归正道的期望。
还有,耶稣“打发”门徒去传道(太10:5),包含对他们的权柄和指示。浪子的比喻中,父亲“打发”仆人去拿袍子、戒指(路15:22),体现主动的恩典行动。
也有不同意见,认为“差遣”更正式,多用于神圣使命如“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来的,名叫约翰。(There was a man sent from God, whose name was John.)”(约翰福音1:6),此处“差遣”侧重神圣计划。而“打发”可用于日常场景,但保留权威性。例如:马可福音6:7:“耶稣打发十二门徒去”,强调耶稣对他们的具体吩咐。
早期的中文和合本受文言文影响,“打发”是当时更自然的表达,也不排除主要翻译助手王宣忱山东人的方言背景。现代新译本改用“差派”或“派遣”,但“打发”因其历史性和语境契合度仍被保留。
还有观点认为,“打发”在圣经翻译中并非随意选择,而是为了传递希伯来和希腊文化中的权柄、使命和目的性。这一用词帮助读者更贴近原文的语境,理解神或耶稣的差遣不仅是“派人”,更是赋予身份、权能和具体任务的行动。
综上可以说,英文通过统一“sent”简化了两者的差异,但可通过上下文(如“the Father sent His Son”)保留神圣使命的核心含义。
这只是初步解读,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学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阿杰丨“打发”与“差遣”(读经点滴)》 发布于2025-5-14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