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澳子丨啤酒城淹没了黄酒城 - 世说文丛

胶澳子丨啤酒城淹没了黄酒城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黄酒、啤酒和葡萄酒是世界三大发酵古酒。

现代人只知青岛为啤酒城,而青岛黄酒的历史却鲜为人知。

黄酒在中国古代有南北两个中心。它们分别是古越绍兴和齐城即墨。公元前770年到476年为春秋时期,齐桓公和越王勾践同为春秋五霸,但齐桓公为春秋五霸之首。

史书记载,当时的齐鲁大地黄酒文化可谓冠盖中华。不仅齐桓公以豪饮称著,就连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也“饮酒百斛”。当时的齐鲁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主流。黄酒的产量和消费量大于南方。即墨是齐国的酒城。

黄酒的前身是醪酒。醪(lao),系我国古代对黄酒的泛称。醪字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常用字。古文中将黄酒称为醪醴、甘醪、琼醪比比皆是。如《黄帝内经》中第十四篇的题目就叫《汤液醪醴论》。晋代陶渊明的《饮酒诗》第十八首就有“载醪祛所惑”的诗句。

唐诗中也有很多涉及醪酒的诗句。如杜甫的“浊醪粗饭任吾年”和秦系的“春醪满瓮香”等诗句。

宋朝诗人梅尧臣就有一首诗名叫《春醪》。直到民国时期的文学家梁玉春(1906—1932)的散文集仍命名为《春醪集》。

醪在古汉语中是个常用字,近代却成了一个生僻字。

五四运动以来的汉字简化运动使千年的即墨醪酒改称为即墨老酒,让古齐国的酿酒文化发生了前所没有的中断与空前的自残。

今生即墨老酒其前世本来就是即墨醪酒。

日本的清酒和韩国的烧酒用的都是从中国传入的醪酒酿造技术,其源头在中国。

1903年,德国在青岛建立中国第一家啤酒厂,到今天已经有115年的历史。

饮誉世界的青岛啤酒使青岛拥有了中国啤酒城的美称。

啤酒城里的青岛人早已把青岛曾经是黄酒城的光荣历史忘了个干干净净。黄酒被边缘化到放到吧台底下的位置。

对比日本人虽然很流行喝啤酒,但在日本的酒馆里比啤酒更流行的还是用大米酿制的日本清酒,并称之为国酒。

在青岛啤酒早已淹没了黄酒。啤酒城已经淹没了黄酒城。除了老年人,即墨老酒已无人问津。

数典忘祖的青岛人今天还有什么资格大谈酒文化?

呜呼!青岛醪酒何时归来!

即墨老酒.jpg



胶澳子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胶澳子丨啤酒城淹没了黄酒城》 发布于2020-9-23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