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龙丨痴人身外更经营 - 世说文丛

阿龙丨痴人身外更经营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微信图片_20201209092937.jpg

淳熙十年(1183),范成大五十七岁,知南京,时常头晕,脚步踉跄,眼花得不行,要么劳累过度,要么中了风眩。夏天的时候,旱灾严重,他奏请开启官府粮仓,赈济灾民流民,下令境内上下驱灭蝗虫,缉拿盗贼,戡乱土匪,维持社会秩序,同时产生了致仕的想法,向朝廷写了辞官还乡的奏折。在宋孝宗赵昚眼里,范成大是治世贤臣能臣,不贪不奸,风骨如梅,灵魂并未交给魔鬼,得留着重用。他把致仕折子扔进垃圾篓,没当回事儿,心里嘀咕了声:“这老家伙……”不曾想范成大这次挺较真,三番五次上折,到秋后赵昚翻开了第五个折子,还是那套“皇恩浩荡”“不想干了”“干不了了”等等说辞,言词恳切,让赵昚由不得反复思忖,心想让这老臣休养几年,等身体好些了重新启用不迟,于是在折子上打了朱砂勾,御书“石湖”两个大字,差人送给范成大,大概意思是爱卿在石湖待几年无妨。
 
致仕准了差不多是官员最好的结局。范成大先喜悦,继而失落,具体因什么和失落了什么说不清楚。他简装简行返回苏州吴县,在石湖东岸的老宅子好睡了一夜。范成大很久没睡这么香的囫囵觉了。他睁开眼,第一个念头是确认自己是否还是朝廷命官。不再是了。普通布衣?不像。渔耕耕织虽不陌生,分明又是生疏的。石湖是他生命和仕途的起点,而今,又必然地成为终点,这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圆圈代表了什么?是一生充实的圆满还是空无一物的虚空?隐士?不过是图谋些什么的雅号,退隐者营造出的另一个江湖。大师?别开玩笑了,上方山的每块石头,石湖的每一滴水都可能成为大师,唯人不能。皇上圣明,“石湖”二字,期待和希望并存,日月和风雨同往。我住在这里,一块上方山的石头,一滴来自太湖的流水,或一个人,一个无所事事无所作为的闲人,但绝非闲云野鹤,就称“石湖居士”吧。一把悬空的锤子瞄准了,不停地敲击范成大的心脏,像朝土墙上楔钉子,阵痛中他心跳不止。他把近几天分裂成许多个的自我重新捏合为一个,放到自己认为合适的位置,才长吁一口气,弯了弯被窝中痒而麻木的脚趾,脚气让他舒服,脑袋也没那么晕了。这时候他的抬头纹纵横出一丝狡黠。
 
石湖东岸稀稀落落几户人家,白墙黛瓦,屋顶飞檐,比柳树、榉树、樟树等矮很多,竹丛黑黝黝的,加上黎明前光线不太好,范成大只能望见一栋房子的半间墙壁,整个村落不像个村庄的样子。这些人家农闲时打鱼,农忙时耕种,算起来都是邻居,少小离家老大归,熟识的乡亲却不多了。湖堤和小时候的样子很接近,相识的是几棵老柳树,更多新栽的有些陌生,垂丝一缕一缕,搂拢晨烟,冬寒的缘故,柳叶卷成蚕蛹状,但还是绿色的,并未干枯,与湖水的碧澄很搭调。湖面烟雾蒸腾,是水气,像雪天奔跑的人不断哈出口气,感觉湖水一鼓一沉,也在呼吸。开阔的湖面过去,对面上方山林木幽幽,山顶的楞伽塔棱角轮廓清晰,晴朗的天气会倒悬水中,很虚幻很留恋的样子,夕阳晚照时如在眼前,伸手便可摘取。范成大在一棵老柳树下站定,肩抗柳丝,面对上方山高举手臂,摆着手,和小时候一模一样,不过手臂长了一截,手掌多了些条纹——晨曦挂上塔尖,梅红色,擎着彩缎,仿佛在呼喊,应该是望见了他。
 
一年前为官任上,苏州友人捎信来说,石湖西北角跨越来溪新建一座石桥,取名越城桥,单拱券顶,全部花岗岩砌筑,像多半个赭黄色月亮凸于水面,越来溪穿过桥洞,蜿蜒迂回桥北的水田,逗留够了,才潺潺缓缓流去横塘,如此这般,越来溪就诞生了一个明确的起点。来信还说,越城桥连接东岸,又修长堤与北渚的行春桥相接,堤上栽柳,当然都是垂柳,借风摇摆,无风自摇,远看如长虹卧波,玉女梳妆,尤其初春,疏影清淡,煞是好看。这神来的一笔,把静谧清幽的石湖搞活了。范成大闭目构思,脑海中仿佛有桥影落水晃动,脸颊骨痒痒的,像有柳枝携风拂过,心生无限惬意。他思想的是:若有一天返回石湖,再不用坐小木船从东岸到西岸了,只需扯着衣衫,一步一步过桥踱堤左顾右盼即可览遍石湖盛景,岂不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但是,若抓捕石湖飞虫,还数坐小船入湖,荡进深处,升亮纱罩灯,看流萤乱飞的好。
 
越城桥比范成大的想象高一点儿,桥洞为满月的三分之二,足够中等个头的渔船往返。富有意味又望眼欲穿的是在石桥拱顶,脚尖尽量顶上花岗岩的桥栏板,立为鹤姿,朝南眺望石湖,把视线放到越堤之外,试试能否瞧见太湖明晃晃的大水以及附着于水面的众多漂浮之物,例如吴越古战场行将消尽的战争硝烟,范蠡携手西施隐遁越去越小的白帆,直到今天依旧生机盎然的渔耕图——网撒出去了,阳光用网眼吹出气泡,闪现亮色,那是时间的颜色,很轻地触上水流,本来倒悬湖水的楞伽塔一荡而碎,哗哗塌掉一般,消失无形,不多会儿,渔家拉上来数条鲤鱼鲈鱼,手臂似的长鲤不甘心被捉,瞪眼张嘴,尾巴猛力拍打舱板。这个幻觉是范成大幼时记忆的映像,投射到偌大的湖泊。现在的湖面除水雾和几块葑田,空荡荡的,晨曦擦白了湖水,波面纹理隐约,相互推送着向极远去。比起越人挖石成湖的说法,范成大更愿意相信是追赶日头的后羿大步跨越太湖时踩出的一个脚印,他现在正站在巨大脚印的后跟上,道不明为了什么望眼欲穿。但因此他想横出几滴泪水。
 
转向北,由拱顶迈数步,脚尖便顶上北侧的桥栏,目光沿穿桥而过的溪水逡巡过大片水田,燕儿低飞,麻雀结群,上演的是农家四季相衔的耕织图。总有几根田野小径穿行其中,琐碎的石子嵌入黄土的路面。总有柳树、香樟、朴树、榉树孤零于地头道边,像零散世间欲行欲止的旅人。“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这是范成大的乡间。恍惚间,一头水牛仿佛从山石缝中钻出来的,垂首上了行春桥,朝几十米远的越城桥来,牛背上的玩童扬高手握的柳枝,绿绿的丝条冲他旋转着摇晃,神情诡谲,待定睛细看,柳枝突然幻化为梅枝,雪天的暮色中,粉粉的花苞堤岸上闪耀,眼见就要绽开。范成大恍然玩童便是自己。没错,是自己。而那梅花,一个古老的意象,大团的红,大团的白,大团的粉,迷乱他的眼。他像又被悬锤击中,浑身颤抖,头晕目眩。握锤子击中他的是自己幼年的梦想和一次与梅花的偶遇。
 
人生仿佛十年便作个小结似的,范成大猛地意识到那是十年前的事了。如今闲居石湖,十年后会怎样呢?四十年前,绍兴十四年(1144),范成大十八岁,在昆山坚严资福禅寺读书,像蝉卵深埋地下,不知光明何物,黑暗里摸索,潜心诵读,十年后(1154)破土而出,登进士第,别石湖故里,开启了为时三十年的官宦生涯,看似漫长,实际如弹指一瞬,白发早悄悄地爬满了头顶。范成大下了越城桥石阶,向几十米外的行春桥踱步,心中味道怪异,滋长的是十年苦读时的恐惧,难作为的彷徨。天大亮了,行春桥头望湖石狮蹲坐的姿态历历在目,这么多年了,石狮从未变换过姿势,安静地瞭望湖面和远山。湖水仿佛才开始荡漾,被什么力量推送着,卷起浪花,持续地撞击堤岸。远处传来犬吠,柴扉吱扭声中,好像有什么人走出村舍,步伐轻快。
 
乾道九年(1173),范成大以集英殿修撰出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实为贬谪外放。他转道苏州启程,在石湖小住几日,三千里赴任路上择定水路为主,陆行为辅。元月十二日,范成大行至江西樟树市,游历了地方风景胜地芗林和盘园。他看到了什么?一棵盘园的古梅。芗林也有梅树,且不止一棵,在上下的山道两侧,如入梅圃。冬末春早,草木困乏,未及苏醒,加上不时阴雨,举目尽是凄凉,全无曾几、扬无咎早年仙逝的同僚诗句中的美景。但是,点点梅花挂上枝头,晦暗中射出光斑,让人眼目一亮。梅枝犬齿交错,覆盖了山径。范成大拾阶朝上走,穿过梅花搭成的洞穴,顺台阶朝下则踩踏着花枝,梅花朵朵就开放在脚下,人似浮萍,飘飘若仙。这时的雨也没那么讨厌了。芗林东去一里是盘园。盘园者,前湖南倅任诏子严的居所,乃一园林。盘园酒家屋后一棵古梅,大枝盘结向上,小枝髭须繁密,覆盖半亩地。近看那些大枝,因为硕大沉重,用木架支着也摇摇欲坠。满树白花,清香四溢,像鹅毛大雪。树下仰观,静谧成形,尘嚣全无,如遁世外。这棵梅树,这些梅花,一生遭遇一次足矣。诏子严一旁说此乃天生尤物,得之不易。范成大建议在古梅前建凌云阁,阁中鸟瞰梅花,当是另一番天地。他见近地远川,古木森严,盘园确大,短处是缺水,有山无水,灵秀尽失。可怜如此古梅,当立石湖也。这一闪念,他没说出口。
 
三千里路三个月疲乏单调的行程在脑际一闪而过,随官场沉浮逐渐淡忘,唯有那棵古梅时时定格在范成大眼前,那转身即逝的梅花,那短暂的美好生命,那缕不染尘俗的清香,像把重锤,敲击了范成大的灵魂,这个清晨,这个华光四射的早晨,手摇梅枝的牧童意象唤醒了他:
 
昨夜鸟声春,惊闻动四邻。
今朝梅树下,定有咏花人。
……
 
吟罢庾信诗句,范成大不再踌躇,转身想尽快返回宅中。下越城桥时,见桥堍临水的石阶一位早起的村妇正撩水捣衣。村妇年龄不大,三十来岁,发髻高挽,脖颈白皙,圆臀细腰,着苏绣的花袄,灿红若水滨初绽的梅花,身体随手臂的上下挥舞而颤动。他好奇地步下台阶。脚步声惊动了村妇,她起身回看,见一布衣老者捉阶而下,笑盈盈一俯身道了万福:“范大人,您回来了。”范成大上下瞧娇容的村妇,想不起她是谁家的媳妇,或哪家的闺女。
 
十年后,绍熙四年(1193),范成大病逝,生前写就的《石湖梅谱》名闻天下,范村梅园亦游人如织。那位捣衣村妇不仅人雅,且心灵手巧,用苏绣一针针绣成的范大人六十首四时田园杂兴诗歌的锦缎,伴随时间的流逝,同西施登舟石一样,不幸遗失。正所谓:石湖两万六千顷,难留梅花一瓣香。

写于2019年
整理于2020年

作者简介:
阿龙,高密人,生于1965年,大学新闻系毕业。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高密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散文专著《老家三部曲》:包括短篇散文集《发现高密》、中短篇散文集《夷地良人》和长篇散文《五龙河》。单篇(组)散文、诗歌散见于全国各大报刊。获第四届风筝都文化奖,第二届齐鲁散文奖。


参见作者更多作品
参见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阿龙丨痴人身外更经营》 发布于2020-12-9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