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本丨费瓦湖泛舟 - 世说文丛

陈瑶本丨费瓦湖泛舟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微信图片_20210218091209.jpg

尼泊尔第二大城市是博卡拉。博卡拉西侧有个费瓦湖。费瓦湖面积6平方公里,是尼泊尔第二大湖,也是博卡拉风光最迷人的地方。湖的南岸有尼泊尔国王的行宫,这里曾经是尼泊尔皇家的度假地。

2019年11月23日8点,我们来到费瓦湖畔。此时,晨雾尚未散尽,湖上一片朦胧,费瓦湖仿佛是一位蒙着面纱的女子,让人看不清她的真容。湖边停泊着一排色彩艳丽的小船。我们旅行团23人,4人一组,分别登上6艘小船。划船的尼泊尔汉子,用桨在岸上轻轻一点,小船就冲开梦幻般的水面荡入湖中。湖水清澈碧绿,静静的,柔柔的。小船在水中滑行,湖上的景色如同一幅幅秀丽的山水画在你面前逐次展开。 

岸边是起伏的山峦,上面郁郁葱葱长满了绿树。山顶上有博卡拉的标志性建筑——雪白的世界和平塔;高高的白塔倒映在碧绿的湖水中,圣洁而神秘。喜马拉雅山连绵不断的雪峰矗立在北方天际,鱼尾峰、安娜普纳峰的倒影又会勾起游人多少遐想。湖上静悄悄的,薄雾荡漾,如梦如幻,只有划水的浆声在耳畔咿呀。两只白鹭掠过水面,又呼扇着翅膀优雅地向远方飞去。早晨的费瓦湖静谧、悠远、深邃、清丽,像是一位淡雅娴静的少女;岸边的野花是她鬓角的装饰,水面的薄雾是她柔曼的轻纱。 

微信图片_20210218091308.jpg

小船划向湖心,我们登上一个近于圆形的小岛。岛上长满了大树,绿树掩映下一座小庙,两层建筑,金色的尖顶,导游说那是瓦拉西印度教寺庙。为了去神庙祭拜,上百名印度教信徒,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多数赤着脚,排起了长长的队,几分钟才前进一两步。他们静静地等待,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没有人喧闹,没有人插队。从他们虔诚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我们团的女士们在一棵盘根错节的大树下,摆出各种姿势,拍下许多照片;一会儿正面,一会儿侧身,一会儿独拍,一会儿合影,变换着姿势,演绎着表情,把美的瞬间定格为永恒。我绕小岛转了一圈,一抹翠绿,满目清幽,湖光静美,山色空濛。随着太阳升高,薄雾渐渐散去。阳光洒向湖面,湖上变得明丽。山更青了,水更蓝了,树更绿了,花更艳了。我拍下照片发给朋友,朋友大惊,问我:“太美了!这是哪里?”我让他猜。“杭州西湖?”“不是。”“台湾日月潭?”“不是。”“瑞士琉森湖?” “不对!”“……什么地方?”“回去我再告诉你!”

微信图片_20210218091311.jpg

返回的路上,有风了,湖上起了涟漪。小船儿轻快地在柔波上是滑行,风儿吹得人浑身舒畅,清澈的水下可以看见鱼儿游动。军人出身的滕先生昂立船头,模仿着首长阅兵的姿态,庄重严肃地向过往船只上的游客挥手高喊:“同志们好——”对方先是一愣,然后会心一笑,回答:“首长好!”惹得湖上一片欢笑。大家互相给邻船的旅友拍照、撩水,你来我往,欢声笑语,寂静的费瓦湖一时热闹起来。

面对着眼前的旖旎风光,我想起了面积跟费瓦湖差不多也是贴在城市西侧的杭州西湖:西湖的亭台楼阁,西湖的桃红柳绿,西湖的游船画舫,西湖的车水马龙。眼前的费瓦湖却别是一番韵味:她是姿容是那么清丽,她的神态是那么静谧,她的山水是那么纯净,白塔和雪峰是那么神秘,处处展现着原生态,像是一块未经人工雕琢的璞玉。如果把杭州西湖比作妩媚娇艳风华绝代的贵妇人(苏轼诗曰:“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故西湖又名西子湖),那么,费瓦湖就是一位天真未凿清雅脱俗的美少女。

微信图片_20210218091316.jpg

其实费瓦湖和杭州西湖也有相通之处。作家李国文说:“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市廛云集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未必多么感兴趣……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浆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才是最美的西湖。”是啊!褪去繁华,露出真容,这不正是眼前的费瓦湖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陈瑶本丨费瓦湖泛舟》 发布于2021-2-18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