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白波丨世纪沧桑忆九中(二) - 世说文丛

张白波丨世纪沧桑忆九中(二)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峥嵘岁月 

我在校的那段年月,伴随着社会的动荡波澜,真是经历了不少事。

初中入学第二年,就赶上“反右”运动。

懵懂之中看到礼贤楼屋里屋外贴满了大字报,点名批判一些老师。许多给我们上课的老师,特别是我们觉得教课好的老师一夜之间,就被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打倒了。像给我们代过课的非常潇洒的物理刘宝树老师(著名大右派束星北的高足),声音洪亮的教历史的郭泽生老师,特别是在市里很有些名气的教我们图画的陈起惠老师等一些名师,不是被开除就是被劳改了,从此在学校消失了。这场运动好像学生没有参与,只是老师们写大字报点名批判一些人,我们只是好奇地去看。不过这也在同学的心里留下了一道政治阴影,同学们之间很少提及这个话题,甚至回避这一话题。后来临初中毕业时我才知道,我周边的不少同学家长也是“右派分子”,不少同学有“家庭出身不好”等所谓“政治问题”。政治,已经在少年学子心中刻有痕迹了。

随后,就是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举国翻腾,学校也跟着折腾不已。

先是“除四害”。1958年春,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即要消灭包括苍蝇、蚊子、老鼠、麻 雀在内的“四害”。其中消灭苍蝇、蚊子、老鼠好说,麻雀会飞,怎么办?于是全市各单位组织职工、居民上街对着天空各显其能地“消灭”麻雀。我们停了课,带着饭,全校学生列队走到汇泉的太平山下,分散开来敲着脸盆,呼喊着轰赶麻雀,一整天不让麻雀落脚,要把麻雀累死。

版画 队日_副本.png
队日(版画) 1965

到了1958年夏,党中央又号召全国人民大炼钢铁,当然学校也不能落下。初三上半学期一开学,在校院靠德平路的后操场上,各班划分了地块,每班纷纷用捡来的砖头垒起几个小高炉(也就1米多高),状如倒置的细水缸,顶部开口插一截烟筒。学校发动同学们出去收集了“废铁”,其实也就是拆些公共设施上的铁件,铁丝网之类,还有就是一些同学从家里拿的火钩子,煤铲子之类的铁器。开炼了,先在炉子里点上火,把煤、废铁都扔进去,拉着风箱咕哒咕哒地烧。为了连续作战,同学们分成几班倒着干,干完了的在教室里把课桌对起来,在上面盖着报纸睡觉。炼呀炼,直到感觉“炼”得差不多了,就一脚将“高炉”踹倒,把里面那块煤和铁烧结在一团的像炉渣似的“硫钢”取出来,再垒起来炼下一炉。由此,这种“高炉”就有了一个雅号叫“一脚蹬”。等到炼的“钢”攒多了,学校就把这些“钢”扎上大红绸子花,敲锣打鼓地到区委去报喜,炼得多,就号称“放卫星”了。当年停课炼钢,真好玩。

那段时间,为了配合“大跃进”,学校教学秩序完全打乱了。“上面”来了任务,经常停课“搞运输”,或是到码头卸货,或是到工厂扛包倒库。记得有一天在华阳路段给面粉厂搬运面粉,各班同学人与人拉开距离,流水作业式抗着成袋的面粉传送,干了大半夜。学生是“无价”劳动力,随便调动。学生老实,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且还得积极“表现”,知道干得卖力是证明“政治进步”,可以“入团”(加入共青团)。

大跃进的年代,各中学都要开展“勤工俭学”,倡导“半工半读”,于是大搞校办工厂。

为了培养“又红又专”的革命接班人,学生每学期都要轮流参加校内校外的工厂劳动。记得当时九中的“机械车间”有几台车床生产螺丝帽;有个“纱包线”车间专门加工缠电机的铜线;特别记得还有一个“玩具车间”,由曾教我们几何课的王练百老师负责,专门生产玩具娃娃。以木粉和粘合剂为原料,用模具压制出了个洋娃娃脸,喷上色漆后,画出眉眼。因为我画画好,干的就是画脸蛋的工序。

上高一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同学叫王齐祥,他永远是学习成绩名列全级部第一的学霸。因为他家曾开电料行,所以他精通无线电电器方面的知识,就提出要仿制生产“钟声810录音机”。这种电子管的钢丝录音带的录音机在当年可是国内的通用产品,于是我们班就在班主任老师的支持下成立了科研小组,因为我学习成绩好,也是小组成员,每晚加班试制。王同学太有本事了,经过苦战,从家里拿来一些电子管、变压器等,基本安装成功了,只是因为录音磁头须人工缠绕,质量总不过关,最后只好放弃了。不过这也体现了当年倡导的“敢想敢干”的大跃进精神。

九中3_副本.png
在礼贤楼前拍摄的初中 59 届毕业照
老师:第二排左起:1王显秀(美术)、2窦织云(音乐)、3梁允石(语文)、4朱子赤(数学)、5王广文(语文)、6郭淑华(历史)、7徐杰(地理)、8王练百(几何)、9李绍广(物理)、10李澍恩(化学)、11曲师傅(花匠)、12王堃(体育),第三排右1张以忠(汉语)
学生:前排坐地学生右1为本文作者张白波(待续)
 青岛秀色_副本.png
青岛秀色(版画) 1980
 
张白波,1944年10月出生,1956—1962年初中、高中就读于青岛九中。曾执教于青岛六中,系青岛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历任山东版画家协会副主席,青岛版画研究会会长,青岛市美协副主席,青岛美学学会副会长,青岛画院副院长。为青岛市首批拔尖人才、终身接受政府津贴的青岛市高级专家,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评委。连任4届市政协委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美展,并获金、银、铜、优秀等多种奖项。1999年荣获中国版画最高奖“鲁迅版画奖”。


张白波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白波丨世纪沧桑忆九中(二)》 发布于2020-7-18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