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强丨创世纪神话碎片之我见——浅论大禹政变的一种借口(中国图像学苗圃) - 世说文丛

王晓强丨创世纪神话碎片之我见——浅论大禹政变的一种借口(中国图像学苗圃)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引言:中国创世纪神话出自楚帛书。楚帛书通常也叫楚缯书或楚绢书,是1940年代在湖南长沙东南郊子弹库战国楚墓出土。出土不太久即被美国人考克斯(John Hadley Cox即柯强)以借拍清晰照片为名骗走,他带到美国后又几度易手,现存放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物主是亚瑟·M·萨克勒(Dr. Arthur M. Sackler)。由于是盗掘,流传国外后其行踪亦十分隐秘。
楚帛书上下高38.5厘米,左右宽46.2厘米,中心是书写方向互相颠倒的两段文字,一段13行,一段8行,可分为甲、乙编。四周是作旋转状排列的12段边文,其中每三段居于一方,四方交角用青、赤、白、黑四木相隔,每段各附有一种神怪图形。另外帛书抄写者还用一种朱色填实的方框作为划分章次的标记。全篇共有900多字,它的考释论著甚多,但各家注释则有差异。我不是体制内学人,甚至无曾得见清晰的图片,只能靠着书刊里的转载图片“瞎子摸象”。也仅能依靠我图像学的一点点知识,对其“碎片”说说自己的看法。我的看法有异于他人,所以一点一点地写出来,有待有机会拼凑成一个令人信服的中国创世纪神话。
我“碎片”之见,不同他人之处是:1.伏羲女娲的原生态地之一,可能在今天日照莒县浮来山山下的凌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这个遗址对接北辛文化时代,北辛文化是少昊氏文化。2.炎帝氏是伏羲女娲族群的一代精英,他是伏羲女娲族群继续的领袖。3.炎帝氏出自“重黎氏(亦即祝融氏)”,重黎氏的主要后人成为太阳家族,成为了“四神”,甚至成了夏天的太阳神。4.共工氏是帝舜氏政变帝尧氏的依靠族氏,共工氏与大禹的斗争,看似为了“平治水土”的主持权,实则是“炎黄争帝”的余脉,是大禹政变帝舜有虞氏的进行状态。

天鼋雹〔䖒〕。“取(娶)”“㪥迡〔氏〕女”
学者们多释“鼋”为“大”的下部一个“能”字,“能”是三足熊。三足熊是大禹的图腾化身,大禹鸣世的时代正是它与共工氏斗争的时代,共工氏是伏羲女娲族群在龙山文化时期的继承人,例如伏羲氏后人“黑齿”姜姓,姜姓出了炎帝氏,炎帝氏的后人共工氏。炎帝氏的后人,在有虞氏、商王族时代崇拜、供奉的稷神是炎帝之子柱,而夏后氏供奉的稷神是姬稷(周王族的祖先后稷),“民不祀非类”,显然三足熊图腾的族群和共工氏、炎帝、伏羲氏不是一个族群系统。
我斗胆定“天鼋雹〔䖒〕”,是因为《国语·周语下》“我姬氏出自天鼋”的记载——请注意:这里的“天鼋”是指天鼋星土,“天鼋星土”曾经是少昊氏的活动范围,“我姬氏出自天鼋”不是《国语·周语下》字面上明说的“我皇妣大姜之姪伯陵之后,逄公之所凴神也”。实际是要说的“我姬周祖先是少昊氏”。换句话说,我姬周是华夏最早的文明氏族少昊氏传人,并非无缘无故抢夺了商王族天下的无名之辈。夏后氏自称是少昊氏出身的颛顼氏之后代,其实他们是黄帝氏之后,黄帝氏显然不是华夏伏羲女娲族群的土著,是“外路子神”。再如:秦王族、楚王族皆是大昊伏羲氏的子孙,因为畏惧姬周憎恨商王族而及于憎恨大昊伏羲氏,于是秦王族、楚王族皆不敢称自己出身自大昊氏,而改称少昊氏之后。子弹库出土的帛书是周人创作的,所以作者只能称大昊伏羲氏为“天鼋”伏羲了。更何况伏羲女娲皆出自少昊氏——伏羲氏出自“少皞氏四叔(淑),女娲氏出自颛顼氏,而颛顼氏是‘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乳养(孺)出来的族氏。如果我的推理合理,大家可以笑笑,为了统治权执掌的合不合理,一直是一个集团的注意焦点。
“天鼋雹䖒”,就是伏羲氏出自少昊氏的意思,而不是出自鲧、大禹的意思。
伏羲又名“雹〔䖒〕”。华胥氏子。娶“㪥迡〔氏〕女”。
似乎“㪥迡”是“㪥挙”的另一种读音。“㪥”“举”可读“莒”。
“莒”在商代即已立国,但文献失传。殷商甲骨文中有“虘”方国名,蔡运章先生认为“虘”为方国名。“虘”即为莒国商代的名字。
《莒县文物志·第二节·商周金文》载商代有“㪥挙”铭文的青铜器多件,多藏于北京市博物馆〔1〕。可能少昊氏有“㪥”“虘”族名。女娲出自帝颛顼,颛顼出自少昊。“㪥挙”的“举”读音大概也近似“㪥迡”。说女娲为“㪥迡〔氏〕女”,就可能是说她是少昊氏之莒地的女子。今莒县大汶口文化遗址,其凌阳河遗址极有可能就是伏羲女娲族群的一处原生地。我怀疑莒县“浮来山”就寓藏着伏羲的名号,“浮来山”的“山”就该是伏羲的“国”。
莒县是少昊氏后代在周朝的国家。我怀疑莒国的君王从今青岛胶州海边的计斤(又称“介根”)迁址莒县,有“落叶归根”的意思。今青岛胶州的计斤、介根,本来在今莒县的西南。其实“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在长江以南的许多沿海之地,都出现了大汶口文化以前的文化在地,这些地方都距今6000—7000年以上,就图腾特征来说,他们都是鸟崇拜,而且鸟的生态特征应该是海鸟。大汶口文化特征是鸟鬶,鸟鬶应该是拟形水鸟——长颈的拟水鸟,大汶口的也应该拟水鸟。山东烟台之长岛出土了凫鸟形的鸟鬶,将它对照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雕水禽,和商代妇好墓出土的长颈蛇腹甲玉雕水鸟之玄鸟,可以证明我说的“少昊之国”的鸟崇拜之主鸟种是海鸭之类(图1)。
伏羲又称“重氏”,是少昊氏的后人“四叔(淑)”之一。伏羲女娲合称“重黎氏”,传说二者“兄妹兼夫妻”,他们是同族,名字不可区分为每个各人。从商朝到汉朝,伏羲女娲画像就未曾拆开过,所以我们知道,提起他们的名字任何一个,都意味着提到了他们俩人;他们二者彼此不分。《初学记》卷九引《帝王世纪》:“女娲氏……承庖牺制度,亦蛇身人首。一号女希,是为女皇。”“承庖牺制度”,就是女娲氏承袭伏羲氏图腾崇拜,也承袭了“蛇身人首”图腾相貌。既然伏羲女娲图腾一致,那么“雹䖒”的“䖒”,也可能读类似“㪥迡”“㪥挙”。“雹”读作“匏”,指葫芦。伏羲女娲其图腾有葫芦。
“华胥氏”应该就是少昊氏的某一族氏。伏羲女娲受颛顼之托司天理地,可见伏羲女娲都出自少昊氏。
在水域之中,最古老的救生器就是葫芦。

伏羲女娲“是生子”,“是襄天地,是各叁化”。
“以晷景考周天里数。”(王蕃《浑天象说》)。《左传·昭公十七年》载“由颛顼以来,不能紀远”,也就是说,少昊氏之末,伏羲女娲与颛顼氏曾一同活动在同一个时空当中,是有据可查的。这个时空,就是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交接之时。《左传》已记载了少昊氏有了分、至、启、闭的气象法令,而颛顼已经委派伏羲(重氏)女娲(黎氏)分管司天司地工作,那么伏羲女娲生了日月,一定在少昊氏完成了以“晷景”测量分、至、启、闭的工作之后,所以伏羲女娲生“四子”的时间是追述伏羲女娲尚在少昊氏作为各族群领导的时代,也就是说,日月尚未生自伏羲女娲时代,伏羲女娲在少昊氏集团里的位置,已经成了信仰级的精英。那时的时间节律全靠伏羲女娲生的“四子”——春秋分、冬夏至来完成——它们守着四方。
这时,在东方有青木,在南方有赤木,在西方有白木,在北方有黑木。春青,夏赤,秋白,冬黑,每个季度分孟、仲、季三个月,所以“是襄天地,是各叁化”——“襄”,助理的意思。“各”,甲骨文象形人向穴居而去,会意欲到之处。“叁”,即“三”。或认为这是“参”, “三化”,天地日月一季度多种变化。一季有三个月的变化。
“是各叁化”,金沙遗址出土过“玉璧形器”,器似可以转动物件,也许它的转动有助于一个季度时光的变化(图2)。这个“玉璧形器”上铸造了三只鸟,在象征天空的圆中飘荡。三星堆遗址二号坑出土了三只特大蟹目翅耳日头,这三个日头就是“是各叁化”商末周初的形象解释(图3)。
“四子”的形象见于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金箔。金沙遗址是三星堆被周公旦摧毁以后,随即建筑起来的祭祀太阳神之道场。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金箔,太阳作十二芒,“四子”作四只可能是被太阳火焰烮去毛的鸟,浮在在太阳的上、下、左、右。从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立人像头戴的太阳轮冠之光芒的转向来看,转向是自右至左。青铜立人像的太阳光芒是十三个,可见到了金沙遗址出现时代已经有了闰月:十二个月加一闰月,共十三个月,于是青铜立人像的太阳光芒冠有十三个太阳金芒(图4)。

夋(帝俊和阴帝女娲)生日月。
这时,伏羲女娲生了太阳、月亮。太阳十个,月亮十二个。十个太阳是十个天干,十二个月亮是十二地支。天空以太阳为象征,大地以月亮为象征。大地的生命是水,所以月亮和潮汐联系在了一起,女娲有了水神、水母的名号。
《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说明共工氏“平治水土”的世职,是作为水神的女娲氏传承给予的。鲧以“堙土”建筑大土台子之“治水”的方法比共工氏“堙土”治水,按逻辑关系来看,当然不算合法。我想,大禹有可能为了证明鲧“平治水土”的合法性,会想尽办法,傍大款,傍女娲所出之颛顼氏。
“夋生日月”,是指伏羲女娲自少昊氏时代就参与了日月天数的累计和观察,得出了分至启闭的时间(如“玄鸟氏司分”等。见《左传昭公十七年》),并不是吹牛分娩出了日月。

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
炎帝乃祝融,准确地说,他是祝融氏的一族人。祝融氏是伏羲女娲合称的“重黎氏”的另一种写法,“祝融氏”是伏羲女娲被他们的拥护者尊为太阳月亮之父母的一部人的族号——这一部人应该是伏羲女娲有迹可循的祖先,抑或是对社会有大功绩、可赖以增大族系威势的精英人物。“祝融氏”可谓“太阳家族”的成员,自然界许许多多和太阳有关的气象、物候都和他有关系。
按古书上说,炎帝是大汶口文化向华夏龙山文化过度之间的伟人,他的族系是由大汶口文化凿齿族群演化成“黑齿”的(染黑牙齿,代替凿齿)。他的部族曾和黄帝氏爆发过争夺天下各族群领袖的战争,这场战争以黄帝氏在今天留下了陶寺遗址为一种结果。
陶寺遗址的末代领导者是帝尧氏。帝尧氏因为任用帝舜氏司管天象而被帝舜氏政变。当时司管天象是一项是非常高难度的技术工作,可谓社会的信仰所在。史传“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蚩尤明乎天道”(《管子·五行篇》)。这个“蚩尤”就是指背叛了帝尧氏而依靠“天道”政变成功的帝舜。上古时代,凡背叛者多都被命名为“蚩尤”(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详论)。帝舜政变了帝尧氏,他就是那个时代的“蚩尤”,含贬义。
帝舜氏的根据地是“共工国山”,所以后来黄帝的后人大禹,称共工又叫“蚩尤共工”(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详论)。
“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这一句话说明炎帝是祝融氏之族系精英,是伏羲女娲族群一支族系,“四神”是炎帝主持伏羲女娲族群时代整个时段当中“以四神降”的精英人物。“降”,《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六卿三族降听政,因大尹以达。”杜预注:“降,和同也。”炎帝已是祝融氏族系的一精英分子,当他当政之时,自然成为了祝融氏的发号行令之人,然而他却成了“四神”之一。换句话说,祝融这时已死,上升到了神的位置。《左传·昭公十七年》:“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四神”,东方青木神,南方赤木神,西方白木神,北方黑木神;这时候炎帝死后化身为南方赤木神,从此炎帝就以火神祝融而名世,成为了主管夏天的太阳神。这就是《吕氏春秋·夏》载:“其帝炎帝,其神祝融”认定的时间,这时间在炎黄争帝时代,这时段大概是炎帝被黄帝杀死的时间段。或者说炎帝自这个时候成了“四神”的头头。
应该说“四神”的标志,是史前有了青龙、白虎,到了后世,至少是商朝的时候,才有了南方朱雀、北方玄武的。因为北方玄武的图像在商代妇好墓出土了(图5)。据河南西水坡遗址颛顼墓出土的龙虎星宿徽志来看,距今4600余年前的龙虎头北尾南,妇好墓出土的也许是玄武为骨柶之装饰,其龟鳖头朝南(龟鳖身上的龙蛇头向北。图6)。按伏羲八卦方位来看,南方为天,北方为地。

共攻夸步十日
“共攻”即“共工”。“夸”,过度、多了的意思。据冯时先生说〔2〕,此指共工移步丈量太阳轨迹,一年阳历多了阴历十天。
这一段文字非常难懂。唯将自己能看懂的几句话,按“共攻(工)”这个名词为导向,加以解释:“晨椲乱乍,乃逆日月”“又宵又朝,又昼又夕”“晨”借代星宿,“椲”因“晨”生义,指行星,行星称“纬”亦即“椲”。这四句的大致意思是:共工氏是伏羲女娲族群的中坚。共工氏继续伏羲女娲“司天理地”的世职,他们建筑大土台子聚拢人民,不仅造成了人间的交通阻断,而且造成了日月星空的混乱。
《国语·周语下》站在大禹后人周王族的立场上,说共工氏建筑大土台子式的城池、居所,是“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雍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共工氏追求享乐,过度的享乐让他们丧失了自己。他们要防止山川河流大水泛滥,甚至用剷低高处土地填埋凹地的方法治水,从而让天下受到了祸害) 。至于他们“司天”的后果,则是“晨椲乱乍,乃逆日月”“又宵又朝,又昼又夕”。
大禹之夏后氏,认为自己是颛顼氏的正宗后代,所以大禹与共工争夺天下,被大禹一族系的人说成共工与颛顼争帝。这才有了共工与颛顼争帝,共工失败而撞到不周山导致“女娲补天”的传说。女娲本是伏羲女娲族群的偶像、祖先,只因她出自颛顼氏,才可以被夏后氏傍大款傍成自己的祖先。再强调一遍: “我姬氏出自天鼋”,其本意在说姬周王族出自少昊之后。所以女娲补天的神话应该是大禹的后人制造的。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大禹胜利了,共工成了罪人,这一下子前女娲成了姬周王族的老祖母,甚至成了夏后氏的老祖母。
我认为,在大禹出现之前的时代,帝舜氏到了今陶寺遗址,渗入帝尧氏族群,并因其拥有“司天”的专业知识而取代帝尧氏,成为以“虞”为号的领袖族群,而帝舜氏的根据地就在今石峁遗址之大禹石城的前身,所谓的“共工国山”,即今石峁遗址之大禹石城的前身。共工氏“夸步十日”所导致的“晨椲乱乍,乃逆日月”“又宵又朝,又昼又夕”应该是指的是由帝舜氏在帝尧氏名义主掌天下时造成的混乱——“共工氏”在子弹库帛书上实际是暗指帝舜氏的“羲氏”“和氏”所代表的伏羲女娲的“司天”技术的继承人。如果“晨椲乱乍,乃逆日月”“又宵又朝,又昼又夕”的混乱就是伏羲女娲的“司天”技术的继承人造成的天象失常,对应了史前的大洪水,这也等于大禹政变帝舜氏之“虞”,领导天下的合法性。
许多学者认为“虞”是夏后氏之夏朝前的一个朝代。《左传·文公十八年》载:“少昊氏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譛庸回,服谗搜㥾以诬盛德,天下之民谓之穷奇。”杜预注:“穷奇”即“共工”——共工这等恶劣的名声,不应该是他“平治水土”直接后果,而是共工氏的族人、伏羲女娲的“虞朝”之后代的代表人物帝舜“司天”的后果,这后果对应了大洪水的不期而至。我认为共工氏在后世的恶名,就是大禹政变帝舜氏之宣传的后遗症。《国语·周语下》说大禹匡正共工之祸,导致的“时无逆数”(韦昭注:“逆数,四时寒暑反逆也。”)——“时无逆数”,显然还是说共工氏“平治水土”惹得天怒人怨,由此可见长沙子弹库帛书说到“共攻夸步十日”,是黄帝氏、夏后氏、姬周的族人写的,其本质是在给大禹政变帝舜氏找出正确、合理的依据。看官,这一点是我们理解史前史的要点,切莫因不才我是体制外的学人而因噎废食。

结语
大禹治水是一场史前的政变(这是《竹书纪年》的记载),“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是借女娲氏出自颛顼氏而被傍大款之夏后氏、姬周王族编造出的故事。按古史上的记载,少昊氏之末,颛顼氏成了史前族群的领袖族群,他委任重氏司天,黎氏理地,重氏黎氏同族通婚而有了重黎氏,重黎氏就是祝融氏。公元前2357年左右,帝舜氏以帝俊之继承人的名义政变了帝尧氏,帝尧氏是黄帝氏的后人;帝舜氏成了帝俊族号的再称人,帝舜的族群基础就是“共工国山”;共工国山有重黎氏祖庙亦即太阳神庙。共工氏是伏羲女娲族群在大洪水时代的“平治水土的”族群。因为大洪水,伏羲女娲族群的有些族群流离失所,于是黄帝族群的鲧就率人建筑大土台子式的城池,城池自然收拢了许多人民聚群形成了“国山”;这种因势利导而形成的“国山”有意无意竞争了帝舜氏领导天下的威权,于是帝舜所倚恃的祝融氏杀了鲧,但是鲧造大土台子的成就得到了人民的众心所向,帝舜氏只好让鲧之所建的“复”(有市场的大土台子)里的精英大禹继续以“堙”的形式继续建筑这种大土台子;大禹在这个时候已有“家天下”的心思,于是在“攻共工国山”战争之后摧毁了“共工国山”上的重黎氏亦即祝融氏太阳神庙,建立了今天仍在的石峁石城,建立了夏后氏统领华夏族群的政权。夏后氏、姬周王族发现宣传的作用甚是好用,它也可以颠倒黑白,诚服愚昧的世人,于是就有了共工氏十恶不赦的罪名,更有了女娲补天的神话——前女娲本是帝舜氏“王天下”的合法借口,因为前女娲来自颛顼氏而也被夏后氏、姬周王族傍大款成为祖先,这就是“女娲补天”故时代来历。
原来天塌了是伏羲女娲不肖子孙帝舜氏、共工氏闯的祸,“女娲补天”就等于是女娲正宗后裔大禹治水啊!
在石峁遗址出土了有许多女人骨骼的殉葬坑,这大概就是《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夏后启献上帝(伏羲女娲)“三嫔”(多个美女)的“九辩九歌”以下的“三嫔”(“三”当许多讲),它应该是指大禹建前石峁遗址奠基使用的女性人牲而言——石峁遗址出土了若干女性人牲的奠基坑,这是一个事实。

注:
〔1〕见《莒县文物志》齐鲁书社1993年12月。第247页
〔2〕见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1月。第35页

1.png
图1·左,北辛文化的水鸟形图腾鸟(藏烟台博物馆)。中,红山文化鸮鸟毛角之天鹅(鸮鸟的毛角与天鹅异质同构,说明这时红山文化在崇拜水禽的基础上,开始转向崇拜猫头鹰)。右,商代妇好墓出土的水禽、蛇颈、猫头鹰爪异质同构的玄鸟。这类异质同构的玄鸟,在前掌大商遗址中也有出土

2.png
图2·左,金沙遗址出土过“玉璧形器”,器似可以转动的物件;在当时的主持祭祀的人员来说,也许它的转动有助于一个季度时光的变化。他上面的三只鸟,分别代表一个季度的三个月份

3.png
图3·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分别代表一个季度的三个月份太阳首领;它们都作“日头”状;其本质上都是祝融氏太阳家族里的一分子;它们三个也就是图2“玉璧形器”上的太阳鸟——它们的耳朵,和鸟翅膀异质同构在了一起
 
4.png
图4·左,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轮金箔。金箔上的太阳光芒共十二个,象征着十二个月。太阳光芒外部的太阳鸟,象征着一年四季,这就是伏羲女娲生下的“四子”。右,金沙遗址出土的帝舜调节太阳的青铜铸神像——帝舜头戴的太阳轮十三个光芒,那是一年有闰月则是十三个月的意思

5.png
图5·濮阳西水坡出土的颛顼氏墓葬里的天象之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图。龙虎的头向北

6.png
图6·安阳妇好墓出土的骨柶。骨柶上的纹样应该是当时的天象玄武图。颛顼氏是玄武星神


王晓强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晓强丨创世纪神话碎片之我见——浅论大禹政变的一种借口(中国图像学苗圃)》 发布于2024-4-29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