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一见丨异乡日子(2024年4月27日星期六) - 世说文丛

管窥一见丨异乡日子(2024年4月27日星期六)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早晨不到七点就醒了,掌柜的认为我是马上要回家激动的,其实他们都不懂我的内心里的想法,到了这把年纪就不想再去说什么,怎么去想都可以,只要自己不乱方寸就好。其实人生活在哪里都一样,这里有这里的特点,家里有家里的习惯,在哪里住长了都是故乡。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心里面的需求会慢慢改变,年轻到退休前算作中年时期,喜欢热闹,当然自认为不甘寂寞的原因,就愿意找朋友一起玩,无论是读书,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娱乐,觉得在外面自由自在挺好,回到家里那种精神压力也只能维持十个小时,一旦离开家就觉得彻底放松了,知道这是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做法,可年轻人怎么会想到这些。
四十年前喜欢上文学、喜欢上交往有学识的朋友,这就让自己原本比较内敛的内心想法在特有的环境下迅速膨胀,一发不可收拾,就像我曾经写的那样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有家室的人,要对老婆孩子负责任,一时间自己糊涂到认为家庭里面的那些琐碎纯属于俗事,唯有读书和听老师讲课是正事,包括本职工作也觉得特别烦人,要不是单位发给自己工资,估计也早就辞职不干了。
任何事情你只有沉下去亲自去体验和观察你才会发现自己曾经的那些想法的幼稚和偏颇,在这个不养闲人的大社会里面,读书写作是一件特别危险的事情,搞不好真的是倾家荡产,除非你有特别大的灵气,你的作品被认同,不愁发表,那就是另当别论,反正是靠文字吃饭的人可以说百分之九十八的人不工作的话境遇都很悲惨。
自己身边太多这样的作家和艺术家,他们苦苦咬牙支撑着,因为他内心里面那种自己总会出名的信念还没有熄灭,即使已经是奄奄一息,只要还燃着那就是他的精神支撑,但是他们的生活确实一地鸡毛。
我从浑浑噩噩中醒来的事情非常简单,我也写过这个被现实惊醒的梦,你是看到一个比一个更加窘迫的作家和艺术家的生活现状,为了生存一筹莫展,跟家里面的亲人争吵不休,完全失去了为人师表的尊严。
最初认为这是家属的俗气,不知道为理想献身的难能可贵,但是慢慢从自我膨胀的状态中清醒以后,才发现真正糊涂的是自己而不是家人,因为大家需要果腹,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道理就这么简单,那时候绝想不到这些。
最可笑的是那个时期在这些穷文化人的堆里,我还是经济条件最好的之一,看到周围朋友家的情况都是如此窘迫,自己也会从不富裕的少有的剩余中拿出一点买点吃的跟大家分享,以至于到后来开始想办法向家属去“借”,家人也是百般无奈。
当你感觉到维持家庭稳定的地基摇摇欲坠,工作单位上领导对你的看法感觉岌岌可危的时候,也是你开始反省的时候,记得很清楚自己有一次狠狠哭了一场,跟老师和那些依然自我陶醉的文学里的朋友说要离开一段时间,自己回到了单位,回归了家庭,后来发现工作之余并不耽误你读书学习,只是没有那么热闹而已,就这样一路走下来,也没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倒是那些不向“世俗”低头的人呈现出一地鸡毛的现状。
其实这跟自己当下的心境一样,到了老了生活在哪里都一样,最终的结果就是“百年孤独”,面对自己的现实,你谁也指望不了,只能靠家人和自己,所以我在写给现任单位领导的信中谈到了这个年龄才知道阖家团圆的必要性,感受亲情的那种暖融融的感觉。
一上来就发了这一通感受,好像是自己没有做梦一样,其实梦已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没有梦的日子倒觉得不自在,梦变得习以为常,而且自己认为这些梦也是我另一种写作的方式,把梦记录下来是从大脑的“草稿纸”上抄写到电脑上的过程,也是一种创作的过程。
昨晚上的梦仍旧在工作岗位上的事情,而且是在第一个单位工作期间,自己在梦里面继续干采购,管理员告诉我让我去买,不同型号的螺丝帽和螺丝,还要买不同型号的铁丝,在梦里面自己的那种感觉还是在计划经济年代,听到这些就有点犯难,因为铁丝是需要有计划,而单位不是企业没有铁丝的计划,但是自己知道交给你任务就是要考验你干采购的能力和本事,自己二话不说骑着自行车就走了。
最有意思的是梦并没有按照管理员的指令直接去五金店,而是跟当年那样骑着车子先去了中山路上的古籍书店,那里离小城天津路上的市南五金店不远,那时候已经染上了买书的病,路过书店不进去基本上不可能,至于买不买另当别论,但是进去转一圈,跟熟悉的店员,特别是女店员拉近乎,假象精神满足后才能离开。
在书店里面看到了酒友,也是那个店的临时负责人,跟他说,你这两天有没有时间,咱们一起喝点散啤,酒友听我这样一说,笑着说,我全天候有时间,你说什么时候都行,我又说,依然喊着你那两个酒友,他说一点问题没有。
其实这个约喝酒的事情,并不是跟他,而是昨晚上跟小城的一个老朋友约好了四月三十号晚上一起坐坐,而且商定好有谁,就是这样一个情节被张冠李戴,当然这个负责人二十多年前跟他喝了不少酒,也跟他沾了不少光,买了不少好书。
在梦里跟这位负责人说完话,又看到了另一个熟人,这是一个女同志,后来离开那个书店,自己独立做书店,做的规模很大,在小城很有影响力,不仅如此,她跟一个搞音乐的人,后来成为“中国著名诗人”的大学毕业生结为连理,这个人我也比较熟悉,也算作是小城名人,当然这不是今天谈的话题。
我问那个熟悉的姑娘,有没有新书,她说,你跟我们领导这么熟悉,你直接问他多好?我说,县官不如现管,你离书更近,不问你问谁?感觉这句话让她感觉挺受用,便从柜台里拿出几本书来让我看,自己在那里还没有翻阅,边上的一个人就问我,你这些书要不要,不要的话我买了,我扭头一看,居然是我非常熟悉的一个文学圈的朋友,我说,你没这些书吗?这些书我并不感兴趣,你可以买走,说完跟女店员说,这是我的朋友,你买给她吧,很显然女店员有些不高兴,说,这是留给熟人的,你要给他你跟负责人说一下,听后说道,没问题,说着自己就去找负责人。
可笑的是进到办公室,居然不是熟人的办公室,直接到了五金店,看到了那个一脸严肃的服务员,人们都愿意喊他“严肃李”,估计他有什么不愉快的前半生,让他一直保持着愤懑不乐的状态,但是这个人对我还不错,我跟他说,能不能帮我买点铁丝,说这话的当口,我左右看看没人,顺手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瓶金沙酱香酒塞给他,“严肃李”心领神会,把酒收下,顺手放到柜台里面,跟我说,你要多少,我说三十斤,他听完后就进去了,里面有一个仓库,不让人进去,他自己进去称重。
自己还为顺利完成任务而高兴的时候,居然出来的是书店里的负责人,见到我就喊,你怎么这样,拿着兄弟们的情谊不当回事,那是给熟悉业务留的书,你送了人情,我答应给另外的几个书友,你看怎么办?听到这里自己傻眼了,跟他说,我真不知是这样,要不然今晚上你叫上你的这两个书友一起吃饭吧,说到这里负责人又露出笑容,说道,还是大哥看事,并伸手拍我的肩膀,这一拍我从梦里醒了,看了一下表早晨五点五十分。
回想起来自己这个梦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梦中的人物除去市南五金店的那个“严肃李”不知见不见在,古籍书店的那些人自己知道都健在,那个酒友负责人很长时间没在一起喝酒了,他的几个关系不错的朋友也不知道干什么了,多年前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
现在来看小恩小惠绝非改革开放以后兴起的,只能说送礼的风越来越肆无忌惮,到了不送都不行的程度,而且烟酒都不算什么了,不如直接送钱送购物卡,既轻便又不招人眼,最关键不占地方,花起来方便。
但有意思的是我在梦里送给五金店“严肃李”的那瓶金沙酒,并不是那时候的牌子,这个就是昨天小城的某个作家去我熟悉的酒店吃饭,知道我在那里存着酒,要了一瓶白酒两瓶红酒,其中一个朋友发照片给我,白酒拿的是金沙酒,酱香型,问了一下口感如何?告诉我还可以,就这样一个情节被编进梦里了。
三十多年前自己干采购的时候,也有收礼的情节,记得是一个土产店的经理,大高个,姓曲,我经常去他们店里买物品,成为哪里的大客户,他感觉我还行,就特别关照我,有了“紧俏物资”,例如质地不错的竹扫把,还有结实的麻绳,都会跟我说,我也会跟管理员汇报,同意去买,我骑着车子就赶往哪里购买,他帮我把物品绑在自行车后货架上,而且让我先骑上去,之后帮着推一把,看到我骑着走了才回去。
那年春节前,他打电话给我,说让我去一趟,我不知道让我去干什么,问他有什么事吗?他说你来就知道了,自己骑着自行车去了,见到我后说,你在这里一等我马上回来,不一会从里面出来,手里拿这两个纸包,说我们土产店没什么好东西,春节快来了,图个吉利,送给你和领导每人一包鞭炮,别嫌弃。
那时候遇到这样的好事,高兴来不及,哪能嫌弃,千谢万谢,拿着东西先回家放下一件,把另一件装到尼龙袋子里,回到单位趁办公室人不多给了管理员,说这是土产店送的鞭炮,管理员接过东西露出满意的笑容。
没想到送的这个鞭炮,估计是已经属于报废的东西,大年三十除夕夜晚上拿出去燃放,没想到一挂鞭点上后,噼啪了几下就灭了,没办法又去点,同样没响几下又灭了,要知道这是很不吉利的事情,掌柜地说,这是谁送给你的东西,这是不是故意咒你,听到这里也不说话,心里面那才是一个窝囊。
没想到春节上班后管理员问我那个鞭炮是谁给的,我说了那个土产店负责人给的,他多的没说,就一句话,他们店里的东西不能买,丧门人。听到这里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讲了大年三十晚上点鞭炮的经过,管理员听了以后也笑了。
事后我又去了那个店,见到了曲经理,跟他说了鞭炮的事情,他的脸一阵白一阵红,估计送出去的不少,打电话来骂他和指责他的不少,好心办坏事,为了给自己争个面子,跟我说,给我送鞭炮这个厂家我是坚决不要他的物品了,我的声誉彻底让他给砸了。
这件事情影响了我多年,到后来自己做了负责人,同样面对着客户和关键人物送礼的问题,跟办事的人说,一定要把握质量,质量不好就等于适得其反,别花钱赚嫌弃的事情,哪怕贵一点也要让人感觉新鲜和物有所值。
早晨起来原本想把这个梦记述下来,但听到女儿带着他儿子到客厅的声音,女儿在喊他妈妈,我知道很快就会过来,因为掌柜的到后院忙她的自留地。
果然不假,一分钟后,就听到了女儿跟在外孙后面往屋里走的声音,看到外孙还没有解开睡袍,像一个拖着婚纱入场的新娘子,我把外孙抱到床上,逗他玩,孩子他娘去给找衣服,这时候掌柜的回来了。
今早晨掌柜的和女儿负责外孙的早饭,大人的早饭各自为政,掌柜的泡的麦片,我吃的复活节面包,喝的牛奶加咖啡,当然还有一个煮鸡蛋。
吃饭的时候女儿就跟我们说上午全家一起去图书馆还书,女儿的借书证到期了,需要更换,另外,借的书要还,之后去超市买降价的纸尿裤,还有二楼超市儿童玩具大降价去给孩子捡漏。
九点多钟全家人推着婴儿车往超市走,外孙坚持推车走到了小桥,在那里我们看到一只小猫非常的漂亮,也不怕人在桥边上玩耍,女婿过去抱它,它一点不惧怕人,女婿说这是一只名猫,而且是家养的,有身份证明,他以为是边上人家的敲门去问,人家告诉这只猫不是他家的。
那只猫只好暂时待在那里,我们去了图书馆,原以为换卡需要很长时间,没想到不到三分钟就换好了,之后就是外孙在儿童阅览区玩耍的时间,在那里遇到了外孙幼儿园的老师,女儿跟老师聊得很欢,我急着回家方便,主动申请先回家。掌柜的跟女儿说,跟老公去买纸尿裤,买完后再联系。
最后两包降价纸尿裤被我们买走了,之后我们两直接回家了,发信息给女儿,让他带着外孙玩,我们回来做中午饭,我们回到家十一点多,开始忙活中午饭,焖大米饭,中午昨天买的烤肉,在做一个蘑菇油菜,中午饭就这样对付。
女儿全家回来下午一点了,不仅在超市里给孩子买了玩具,回来的路上看到那种走丢的小猫还在,女婿按照猫脖子上的联系电话给主人打电话,他们家离着小桥不远,电话那边说,女儿在家里面但不会给开门,女儿好奇还是按照门牌号找到,固然敲门不开,也没有答应。
女儿一家只好把猫先抱回来,电话告知到家里面来取走猫,对方千谢万谢,那只名贵的猫,绝不怯场,到家里面后主动跟人接近,屋子里面四处乱窜,上桌子、爬沙发,好在下午两点钟那家人把猫领走了。
吃完饭,我回到屋里看手机微信,等着掌柜的回屋里一起午休,看表两点了不见来,出去看了一下,掌柜的还在为外孙吃中午饭,她说,你先睡吧,我等一会再说,我回到屋里睡了半个小时,不到三点就醒了,知道抓紧时间把自己的那个梦记录下来,没想到一坐就到了四点多钟。
外孙女儿哄睡后,抱到我们的床上,他跟老母亲去超市逛逛,一个是给我买药,另一个是昨天掌柜的看好的儿童衣服,让女儿去看一下,没问题的话给孩子买下来,他们走了我就成为留守,负责看护外孙的睡眠安全。
看护外孙是记录梦境最好的时机,孩子一直睡到掌柜的和女儿回来才醒,我看了一下时间是傍晚五点钟,外孙起来后直接去了客厅,知道一定是去找吃的东西,但是孩子的母亲和掌柜的装作不知道的样子,这时候外孙就想起了最好指使的姥爷了,跑过来让我抱着去客厅,帮他找吃的,饼干盒子就放在高处的架子上,绝对满足他的愿望,给他拿下来找出儿童饼干,外孙坐在沙发上高兴地吃着,连吃了三块饼干,把馋虫打了回去,开始跟我去客厅玩,一直玩到该我做饭的时间,交给了孩子他妈吗。
晚饭应我的要求买了一只烤鸡,我做了一个葱拌八代,沙拉菜,还炒了一个培根炒西芹,掌柜的做了地瓜饼,女儿在超市买了各种口味的小冰激凌,说是给老妈过一个简单的生日,因为老妈反对过生日,所以越简单越好。
晚上七点四十吃饭,为了庆祝顺利完成签证计划期内的看护外孙,让女儿感受全家团圆亲情的任务,大家开了两瓶啤酒,外加上提前给掌柜的过一个简单的生日,就这样一起吃了晚饭,吃完饭后来是吃“甜点”,掌柜的做的地瓜饼,收到一致的好评,接下来四个大人分各种口味的小蛋糕,分享掌柜的生日“蛋糕”。
吃完蛋糕后。最后女儿说,给妈妈买了一个小礼物,说完去她的房间把小礼物拿出来,交给掌柜的让打开看一下,是女儿精心为母亲买的一副耳环,女儿帮老妈戴上,掌柜的和我眼里噙着泪花,掌柜的是感动的,有这样孝顺的好女儿,而我则想到了分别,有那么点依依不舍的感觉,特别是有点舍不得好玩的外孙。
吃完饭,收拾完厨房的事情后,我们开始打包,准备明天回程的行李,装好东西让女婿帮助称一下超不超重,随后开始打包,把大号的行李箱放在客厅里面,这时候外孙非让我抱着,非常的奇怪,平时根本不理我,想必是他能感受到最惯他的姥爷要离开,谁去抱他都不让,就让我抱着在屋里转悠,后来我抱着他坐在沙发上,哄他睡觉,孩子他妈妈想接过去,坚决不让,就这样在我的怀里慢慢睡着了,时不时还伸进袖口,小手紧紧抓住我的胳膊,这些举动让我真的感动,强忍着不让泪水掉下来。
掌柜的看我哄孩子睡觉,她开始打扫厨房灶台,将煤气灶和排油烟机罩用洗洁精擦洗了一遍,干完这些又把昨天剩的饺子馅,和了一些面,又把剩下的饺子馅给包成饺子,放到冰箱里速冻,让孩子们随后煮着吃。忙完这些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洗漱回到屋里上床休息。
我继续把这一天的琐碎记录下来,用掌柜的话说,早点睡觉,保持充沛的精力,明天还是要经历凌晨回家的过程。按照以往要去网上转转的想法只能放弃,更何况明天早晨要起来收拾电脑,女儿说,九点半从家里往机场走,十一点之前就到了,听到这些什么话都不想说,主要是想到了外孙有没有人“精心呵护”了,只觉得心里面有些酸楚。
2025.3.5 05:20 澳洲


管窥一见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管窥一见丨异乡日子(2024年4月27日星期六)》 发布于2025-5-14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