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维章丨1954,军工厂一支足球队的诞生 - 世说文丛

鞠维章丨1954,军工厂一支足球队的诞生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1954年,胶州湾畔激起一簇浪花,此刻,舰船维修军工厂301(4808工厂),在建厂半个多世纪时诞生了自己的足球队。

这年,五一劳动节刚过,为了迎接大连造船厂足球队来访,十几位刚离学校大门,进厂不久的青年徒工,在崔岱志老师带领下脱离工作岗位,进行了为期十几天的训练。

当时,球队中踢过球的人只有两位。一位是青岛联谊足球队的中坚崔岱志老师,当年尚不到不惑之年,在青岛足球坛是位风云人物。另一位是年轻人孙毅,进厂前是青岛学联足球队队员。

大约五月三十日,星期天,在第三公园,厂队与客队展开角逐。比赛结果可想而知。安殿平说,这支揭竿而起,刚刚搭班的绿林草莽,除崔岱志老师具有现代足球的技术意识之外,就是孙毅凭借自己速度力量在右翼有两次像模像样的突破传中,而其余的年轻人则都是门外汉,是初次踏入正规足球运动场参赛。场面很热闹,球场上哪里有球,大家的眼就聚焦那里,往那儿挤。这样一支队伍,还不成了球技娴熟、经验老到对手的俎上肉,所以被打得溃不成军。比赛结果十一个蛋,不偏不倚,上场队员每人一枚。估计那场球的守门员马承和最辛苦,除了左扑右挡,还需像温布尔登的捡球孩童,忙着从网里拾球。

知耻后勇。首场正规足球赛就惨遭蹂躏杀戮的这帮年轻人,从此工作之余就把汗水洒向绿茵场,踏上称雄岛城足坛之路。随后的年月里,涌现出一大批佼佼者,他们的名字就像优胜者的金杯,在青岛绿茵场上熠熠生辉:崔岱志、安殿平、马承和、李志新、孙毅、戴春范、戚文灏、吕崇贤、矫欣本、刘乃成、张协记、张循记、王维忠、刘建堂、杜华、郁光兴、林维玉、刘国滨、胡晓海、李寿山、陈学勤、刘德路、王新生、康立琛、李玉森、王德章……

建国初期,大连造船厂足球在国内一骑绝尘,这与俄国人爱踢足球有关。俄国人占据大连时间不短,不管是白俄,还是红俄。

这一年大连造船厂足球队的远征,可载于中国足球史册。从5月24日至7月20日,历时60天,先从大连乘船到青岛,然后遍访济南、上海和北京,总共打了16场比赛,胜14场,仅平了中央体育学院(国家队)和八一队;总比分109比7。因此301厂的惨败实属情理之中,因为那是大连船厂巡演的首秀。最后一战到北京,时届盛夏,住在先农坛体育场看台下。酷暑难耐,大连队队员出现中暑腹泻,与八一队的比赛,一名队员回休息室一头栽倒在地。

在与大连队的这次比赛及之前的训练中,崔岱志老师发现了安殿平的运动潜质。第二年,1955年就推荐他随队前往上海,代表青岛队参加全国大中城市分区赛——上海赛区的比赛。

这场诞生301厂足球队的比赛是通过哪些组织部门安排的至今不清楚。当时国家体委尚未挂牌,体育赛事一般通过工会、新民主义青年团或中华体育总会。此次也可能通过“中苏友好协会”牵头。那年头中苏关系正处在蜜月里。当时大连造船厂的全称是中苏友好大连造船公司。霸占人家土地,还美其名曰友好,是不是强盗逻辑?

为什么大连船厂选择这个时间巡访全国?是不是与一年后,即1955年赫鲁晓夫答应将旅顺大连归还中国有关?社会主义国家霸占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土,只有伟大的马列主义者斯大林能干得出来。

选择301厂应战北国足坛劲旅,除了两个企业的类型雷同外,就是崔岱志在青岛足球界知名度高。

改革开放后,工矿企业的足球运动日渐式微,这不是坏事。经济运作的市场化,不允许工厂办成社会。时至今日,4808厂已退休的职工仍在足球场奔跑,参加市里或全国老年人足球赛。实属不易。

1954年,废墟中的西德不用十年就创造了伯尔尼奇迹(指德国队以3比2战胜匈牙利队)。同一年,4808厂也有了自己的足球队。那时二十岁左右初出茅庐的青年,如今都已近期颐之年。那些早期军工厂足球队的创建者,他们的名字虽然早已被人们淡忘,早已被边缘化,但他们开启了历史,铸就一段令人难忘的辉煌。

记住他们的名字吧:崔岱志、安殿平,李志新、马承和、孙毅、王言良、杜兴业、叶树坤、郑琪先、王柞林、刘晓旭……

参见作者更多作品
参见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鞠维章丨1954,军工厂一支足球队的诞生》 发布于2021-1-27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