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慕尼黑:青岛啤酒的百年荣光还是金奖证书的世纪遗憾 - 世说文丛

张勇丨慕尼黑:青岛啤酒的百年荣光还是金奖证书的世纪遗憾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9.jpg

1993年6月《青岛啤酒厂志》出版。第二章的“大事记”记载,“1906年 日尔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生产的啤酒在慕尼黑博览会上展出,获得金牌奖。”这条信息的来源,厂志标注的是“日本田原之次郎《胶州湾》”。
实际上,日本人田原天南(又名田原祯次郎)所著的《胶州湾》于1914年12月在大连印刷发行。其中的第四编产业、第二章工业,最先介绍的“麦酒酿造”即为“日耳曼麦酒酿造会社”。小段文字的最后部分提及,“1906年在慕尼黑(州)博览会上出展并获得金牌”。

10.jpg

2008年6月,由金志国、巩升起合著的《一杯沧海:品读青岛啤酒博物馆》在登州路56号的青啤博物馆开业五年后正式出版。该出版物除了沿用“田原之次郎”的别字外,前一句话的“1885年,英德商人在横滨创制了麒麟啤酒。就近代啤酒业发端来说,与青岛有些相似之处”,令人顿生疑惑。
麒麟啤酒早于青岛啤酒,若是相似也是青岛与麒麟相似,而不能说麒麟与十八年后的青岛相似。

11.png

据麒麟啤酒的官网介绍,1885年7月,日本麦酒会社(JBC)设立。其前身是1870年挪威裔美国人,在横滨创办的春谷啤酒厂(SVB)。1888年5月,JBC与明治屋签订独家代理协议,以“麒麟啤酒”的商品名称发售德国风味的拉格啤酒。至1907年2月全面接手JBC业务,遂成立麒麟麦酒株式会社。
《一杯沧海》的这两句话的瑕疵,引发对1906年慕尼黑博览会金牌的质疑。关于金奖证书的“荣归故里”,所见的几则新闻报道如下:

12.jpg

青岛新闻网2004-09-22

标题:于1906年所获慕尼黑国际啤酒博览会金奖证书回归青啤

本报讯 日前,在青岛举行的2004年青岛国际啤酒技术高层论坛上,国际酿造学院院长Geory Zentgraf博士送给青啤一件特殊的礼物,这就是青岛啤酒1906年在慕尼黑国际啤酒博览会上获得的金奖证书。

13.jpg

青岛新闻网2009-07-20

标题:失而复得的1906年金奖证书

很多青岛啤酒的员工都记得2004年青岛啤酒技术高层论坛召开的日子。这一天对青岛啤酒有着特殊的意义,论坛会场很早就挤满了人,青岛啤酒集团执行总裁刘英弟和营运中心总裁樊伟也西装革履地出现在现场,他们都在等待一位神秘来宾的出现。

14.jpg

青报网·档案频道2013-11-13

标题:青岛啤酒诞生记 曾获慕尼黑博览会金奖

1906年,德国慕尼黑啤酒博览会上,日耳曼啤酒公司出品的“青岛”牌啤酒获得金牌奖。要知道,获得历史悠久的德国啤酒行业的权威认可,绝非易事。1906年的这顶桂冠意义非凡:小之,可看作青岛啤酒通往国际品牌之路的纪元;大之,可视为青岛城市打造品牌之都的起点。

15.jpg

《中国工业遗产故事·青岛啤酒厂故事》2022年1月出版

一次偶然的机会,时任国际酿造学院院长的格奥尔格·参特格拉夫博士在进行学术研究的时候,到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亚洲档案馆找寻资料。在翻阅档案的时候,他惊喜地发现了青岛啤酒当年的金奖证书,原来这张意义非凡的证书一直安静地躺在档案馆的柜子中,诠释着时代的独特记忆……

16.jpg

从2004到2025,已是二十一年飞逝。在这个二十一世纪即将过去四分之一的时点,再次回味这段曾经的历史和故事,似乎即刻涌现出一种难以描述的心境和思绪。
以金奖证书为例,当它在2003年8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的青岛啤酒博物馆内向世人展示时,以2024年博物馆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80万人次为参照,如果是万一的概率,那么就应当有180人发现或提出证书上的“巴伐利亚工业、商业和艺术展览会”,到底与1906年慕尼黑国际博览会或慕尼黑国际啤酒博览会之间存在何种差异。
换句话说,巴伐利亚的展览会与慕尼黑的博览会,两者是否可以完完全全画上一个等号呢。

17.jpg

与此同时,对于“失而复得”的金奖证书更是产生下列九点疑问:
第一,1906年获得的是金牌还是金奖证书,或者说两者兼而有之?
第二,获奖详情在德国人和日本人经营期间,是否皆无档案可查?
第三,德国厂长在撤离时,携带金奖证书回国是否为确认的事实?
第四,德国友人在巴州亚洲档案馆发现的证书,其出处来自哪里?
第五,亚洲档案馆除了证书之外,还有什么与之关联的其他档案?
第六,金奖证书若是档案馆唯一的原件的话,回归的是否为原件?
第七,此次展览会,巴州的亚洲档案馆和其他的机构是否有记载?
第八,除青岛啤酒获奖之外,其他参展厂商和颁奖情况究竟如何?
第九,流传甚广的慕尼黑博览会,除《胶州湾》一书还见之哪里?
18.jpg

二战爆发前,一纸《慕尼黑协定》,让城市之名成为国际关系的专有名词。由此,慕尼黑与绥靖政策相连,使得两个带有贬义的政治学概念深深地留在教科书之中。
金奖证书则不然,它至少是一家“非民族企业”的历史印记。当1903年设立、1916年转让、1945年查封,即从最初英德商人合资的香港盎格鲁-日耳曼啤酒公司,到日本占领青岛后被日资收买。从青岛主权回归后依旧保持日资经营的状态,再到二战结束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被国民政府查封、接办、接管,以至企业名称依次更改为青岛啤酒公司、青岛啤酒厂、齐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啤酒厂之后,在1947年前后远销新加坡时体现“侨胞爱护国货,尝试祖国啤酒”广告语时,青岛啤酒才称得上是转体后的真正的民族企业。

19.jpg

不管1906的慕尼黑金牌还是巴伐利亚金奖,它只是德占青岛时期外国资本在中国土地的投资衍生物和经营附属品。
不得不说,能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2009-07-20《失而复得的1906年金奖证书》的结尾段落,可能是可以找到的问题症结:
历经一个世纪的沧桑变迁,2004年8月,收获的季节,这张弥足珍贵的证书终于回到了期盼已久的青啤人手中。她被安置在青岛啤酒博物馆的展厅前,向每一位游客诉说着中国啤酒百年的沧桑和辉煌。她不仅展示了中国啤酒第一次征服世界的光辉历史,更印证了中国啤酒行业领军人物从诞生之日起便熠熠生辉的金牌品质。

20.jpg

中国啤酒的百年沧桑,可从二十世纪的初年算起。但是若论青岛啤酒的辉煌,实实在在要从1949年开始。
只有国家独立,企业才能自主;只有人民自强,生活才能富足;只有民族自信,才能傲立世界之林。
青岛啤酒,百年荣光进行时。知古鉴今,莫留遗憾八万里。
2025.5.14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慕尼黑:青岛啤酒的百年荣光还是金奖证书的世纪遗憾》 发布于2025-5-14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