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
《第四病室》《家》《寒夜》,等身著作可流芳。
浩劫批判《随想录》,历史反思夜未央。
1.《第四病室》于1946年由良友图书公司出版,是巴金写的日记体中篇小说。叙述了一个陆姓青年因病住进国民政府开办的医院第四病室,见到工人、农民、城市贫民在病室中一个接一个死去。巴金在《后记》中说,这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缩影。
2.《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的首部(其他两部为《春》和《秋》),1931年连载于《时报》,系长篇小说,1933年由开明书店首次出版。该小说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3.《寒夜》也是长篇小说,1947年3月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初版。小说聚焦小人物在战争中的绝望与对社会黑暗的控诉。
4.《随想录》是巴金晚年创作的散文集,共五集,1978年至1986年陆续出版。通过150篇随笔反思“文革”历史,批判极左思潮,以“说真话”著称。
蔡元培
《劳工神圣》震瀛寰,“思想自由”响九天。
邀纳贤良兼任教,革新北大累十年。
1.《劳工神圣》是蔡元培于1918年11月16日在北京天安门前庆祝协约国一战胜利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2.“思想自由”:蔡元培在北大任校长期间,主张“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3.邀纳贤良:1920年代,蔡元培亲自拜访,先后邀请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到北大担任教授和演讲。
写于2025年8-10月
张宣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