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春丨阳春四月已断魂——怀念徐永和先生 - 世说文丛

李鸿春丨阳春四月已断魂——怀念徐永和先生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人生真的很短暂,人生也难得有几个相知相交的朋友,当你闻悉身边的一位朋友突然去世,产生一种难以述说的凄婉哀痛时,那就说明了这位朋友与你的关系,他在你心中的分量。八年前的四月,徐永和先生去世,我就是感到了这种痛楚和悲伤,因为他的去世,标志着我和我们朋友圈内一部分朋友的人生一段另类生活的终结。从那天起,以他为中心的圈子朋友渐渐的淡出了我的视线。三四年后一个偶然机会再会“笔管”“狼”“阿强”“忠义”等等大哥、小弟们,产生的忧伤和悲楚令人揪心地疼痛。
我是八十年代初期与永和相识相交,已然相知到他去世,二十年时光,可以说是挚交契友。他的父亲是青岛解放前中共的地下党,掖县人,习惯开商行作施护,专事军事情报工作。他五十年代中期当海军,曾在潜艇上干雷达兵,转业后一直在青岛质检部门工作,曾担任青岛质检局的负责人。据他讲,因为潜艇部队待遇好,伙食质量高,如定期发牛肉干等等,他就染上喝啤酒嗜好,一直到去世手里也是拿着一罐简装青岛啤酒而轰然倒下,再也没有睁开眼睛。也就是说,他喝啤酒喝了近五十年。他嗜好啤酒,只认青岛、喜力和德国和荷兰几个品牌。他会喝啤酒,喝三分之一酒沫是他博得很多酒友认可的台阶。他喜欢人称他“老啤”、“徐老啤”或“徐啤老”。永和是我的大哥,我是他的啤酒小弟。八十年代中后期,正是青岛餐饮业快速发展之际,几乎每天都有一家大型酒店开业开张,他每每听说就约上我们很快就赶去喝酒品菜。我记得有一次我们三个人喝了70瓶青岛啤酒,每瓶700毫升,那是在台东一位段姓朋友新开张的酒店,从中午一直喝到晚八点。第三届青岛啤酒节我参赛速饮,就是他陪我去的,连喝五轮拿了个季军。奖品也是一箱简装青啤。离开汇泉广场时,这箱奖品二十罐也叫我们几人喝光了。二十年间,我们几乎天天联系,节日、公休相聚必摆上一桌酒席,畅怀豪饮,没有一次不是每人喝上十几瓶啤酒才了然起身的。永和好酒也善烹饪,一手炒菜的好手艺,他的母亲是地道的东北人,每年都会泡一大缸酸菜,春节之时,去他家吃酸菜是那几年很多人得以应邀的荣幸。永和做东北的酸菜,地道讲究,好吃的原因除了他的手艺技术外,所加的调料、辅菜高档,如贝柱、海米等也是一个方面。很多年过去了,以至很多人都把他的家龙山路39号称作“大食堂”,你不管带什么人去,好客的永和和他那善良的老母亲及家人都会欢迎你。他家那张大大的红木圆桌给我留下了无数次温馨而快乐的记忆。青岛地区有一俗语说,喝酒看人品,酒量等于肚量。永和的经济条件是当时圈子里最好的,我有时也怀疑永和接二连三地宴请,他的工资怎么会够呢?他说朋友多,帮忙的事多,一帮上忙不就挣钱了吗?二十多年,我从未在人前人后听说过对他的非议。豪爽侠义,热心好客,助人为乐,这是他的秉性。他又善唱,会拉手风琴、小提琴等多种乐器。苏联的《红莓花儿开》、毛阿敏的《思念》都是他的经典,有时边唱饮,会喝得更多,由此,他的朋友很多。有一年,我和他去杭州,零距离见识到未着妆的刘晓庆,就是他在浙江省广播局任职的大哥安排的,原香港招商局董事长、原青岛市中医学会会长、原青岛围棋协会会长等等都是他的酒友、挚爱相知,现在这些人的年纪都已六七十岁了,不知还健在安度爱年否,作为小弟的我,想念永和,也想念他们。
永和不是名人,在青岛这个不大不小的地方算不上有多大名声,但他的朋友却遍及全国。二十多年间,我每去外地办案,他都会说出那个城市有他的朋友,去了一联系,果不其然,都是很要好的朋友,都是挚友、酒友,一顿上档次的酒席接风是不可少的。如广州、武汉、福州、杭州、天津、上海等等,包括偏远的小城市南通也有他的战友。1996年香港还未回归我去香港公务,他在香港的朋友除了安排一套套二的小房间管吃管住,房间冰箱里鸡蛋、罐头、啤酒要什么有什么,甚至酱油、葱蒜都齐备。后来,才知这样的标准是为接待内地来港副部长级的官员准备的。我的香港朋友阿钟借此大显身手,成了我的厨师采办,为我服务了十天。临走时他的朋友为我送行,在尖沙咀一个大酒楼招待我们两人,很多莱都是第一次尝到,叫我吃得目瞪口呆,结账时三个人花了五千多港币。永和的朋友之多,数不胜数,红道、黑道、白道甚至花道,品类齐全。九十年代初,我承办的刑事辩护案子达到一年办近百件,有三分之一是他介绍或交办的,那时与委托人见面,总是说:老啤说的,老啤要如此如此办,你就得没有二话,夹起皮包就往看守所跑。事后我才得知,很多人与他事先并不熟悉,仅是在酒桌上被他的豪爽的酒品、酒德而感染,两三杯下肚就成了好友。永和仗义,只要别人有难,他总是倾力相助,很少犹像、盘算。很多为朋友办事要宴请官员,都是他垫资或埋单。有一次我陪他在黄海吃饭,结账时钱不够了,尴尬之际,邻座一位韩国人与他只见过一面的朋友,慨然替我们付了账。这样的事,我俩在东方酒吧也碰到过一次,我俩在那喝啤酒,他几番优雅而又豪迈地敬了邻桌一位大肚子德国老头,临走时被服务员告知,我们的账单都被德国老头结清了,原因就是那老头佩服敬仰老啤的豪气。
天不佑圣贤,天也不助贱民。孔老二就哀叹过“泰山坏乎!梁柱推乎!哲人萎乎!”永和殁后,可能不会如多少英雄模范那样光照一代,但总会有许多人日不时会想起他,想起“徐老啤"想起“徐啤老”,想起老啤……
写于2009年4月3日,老啤逝世八周年忌日


李鸿春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李鸿春丨阳春四月已断魂——怀念徐永和先生》 发布于2025-11-27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