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作协文坛孙犁甲子马烽 计纬丨一九八四年的孙犁 读陈为人的《马烽无刺——回眸中国文坛的一个视角》,忽然发现这样一条史料:第四次中国作协代表大会筹备期间,贺敬之提出增加两个副主席的人选,一是马烽,一是孙犁,“无论从资格上讲,还是从成就上讲,这两位同志都应该吸收进来”,贺... 阅读(80)评论(0)2025-10-5 赞(0)
阅读 名利抗战文坛孙犁学识 计纬丨从抗战中走来的孙犁 孙犁先生之所以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坛的大家,固然与幼年醉心艺文,至老不辍,淡泊名利而爱书如命等因素密不可分,但成就他的契机,是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抗日战争。我们无论瞻仰这位大师青年、壮年,还是老年的身影,都能够看到他那从... 阅读(154)评论(0)2025-9-27 赞(1)
阅读 文坛孙犁文集消遣神经衰弱 计纬丨孙犁“曾在青岛困病居” 1956年3月,孙犁先生创作《铁木前传》到第19章,突患严重的神经衰弱,一度几乎不起,家人甚至备好了后事。为了治病,他开始了旅行疗养,1958年1月到1959年春节过后,在青岛住了一年多。 康复后,1962年他以“病期... 阅读(169)评论(0)2025-9-26 赞(1)
阅读 古典耐心魅力孙犁铁木真 吴清波丨感谢孙犁 大学时代,我通读了《孙犁文集》(五卷本),这使我受益终生。尽管回首那四年时光,常发一些虚度了的感慨,但是通读了《孙犁文集》且由此多读了一些书,还是颇令我欣慰的,倘若时光能够倒流,我的选择不变。 在高... 阅读(967)评论(0)2024-3-6 赞(3)
随笔 鲁迅隐士涉猎治堂孙犁 计纬丨知堂与耕堂之一:文脉潜通 知堂周作人,1885年生于浙江绍兴,耕堂孙犁,1913年生于河北,论籍贯一南一北,论年龄两人相差了近三十岁。论生平,知堂作了半生北大教授,读书治学,“卢沟桥事变”后附逆,最终在不断的著译中度过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余生;耕堂... 阅读(890)评论(0)2024-3-3 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