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基亮丨父亲孙德庭(2) - 世说文丛

孙基亮丨父亲孙德庭(2)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2.求学

父亲髫年随丁东斋(1873-1938)、丁叔言(1888-1946)两位先辈学画。1933年,那次丁氏学校师生拍照后,父亲结束了近十年的教书生涯,结伴于希宁,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上学。于希宁进中国画系,父亲进艺术教育系,俩人一起生活三年,同乡同学加“同志画社”社友,结成一生三同情谊。

父亲在丁东斋《二湘图》一画题字:“嗟我东斋师,谢世三十年,今日睹此帧,依稀立案前。”父亲1976年曾写《潍县画人名录》,其中画家名录第一位,就是丁东斋。

1-孙德庭在丁东斋《二湘图》画作的题字。.png
孙德庭在丁东斋《二湘图》画作的题字。

2-孙德庭早期临摹的山水.png
孙德庭早期临摹的山水

去上海前,学习山水画技法,章法布局,皴擦晕染,墨色浓淡,随形敷彩,峰峦叠嶂,飞瀑流泉,农舍田园,打下基本的笔墨功底。

入学那年,新华艺专刚获教育部批准立案,师生群情大振,处于发展高峰期。校长徐朗西,教务汪亚尘,校董于右任、蒋百里、徐悲鸿等人,均社会名流。校方广揽名师,前后有黄宾虹、潘天寿、颜文梁、张善孖、诸乐三、贺天健、弘一法师、吴湖帆、倪贻德、父亲一生恩师俞剑华先生等。艺术教育系,受教于黄宾虹、潘天寿、俞剑华等先生。多年来,父亲画画,笔洗里的水,不太清,黑浑浑的,用这种浑水,烘染山石,层层染之,烘染出来,变化无穷。这种方法,就是当年跟黄宾虹老师学的,黄老用此法,父因袭之,养成习惯,沿用至今。父亲画松,树干先画圈圈,再层层皴擦,蔥蔥郁郁,老气勃然,此乃鱼鳞皴法,是跟俞剑华先生学的。特别松针,淡墨浓墨,互相叠压,似小竹叶,又像雏菊,韵味别致,也是俞剑华先生的教诲。

所以,毕业时曾获黄宾虹先生署名的山水画,汪声遠等画家的画作,俞剑华先生没断了给学生寄画,除平时外,还在关键点,七十岁、八十岁,给父亲寄画。收到寄画,父亲必仔细研究,加以临摹。诸如《黄山迎客松》、《雪山初探》、《云山泼墨》、《八十山水》等,有幅皴法奇特,称“丝瓜瓤子皴”,写
道:“天下之山水变化无穷,画亦变化无穷;古今之画家无穷,法亦变化无穷。画不能变便是印板,法不能变便非活法。”结果,父亲也画过“丝瓜瓤子皴”的画。父亲对俞剑华的画是亦趋亦步。

3-左俞剑华发明的新皴法“丝瓜瓤子皴”,右孙德庭模仿新皴法画的。.png
俞剑华发明的新皴法“丝瓜瓤子皴”

4-.png
孙德庭模仿新皴法画的。

俞剑华先生原配夫人,也是博山人,其父在济南也做古董,他们的父辈相识,所以,父亲称俞夫人为钱大姐,和俞师多有接近,并常出入于寓所,或餐食或面授机宜,当面受教于俞先生,获益良多。直至最后,始终将俞剑华视为恩师,除了书信来往,只要俞师来山东,父亲都要去会面。俞剑华老后,白内障严重,来济南做手术,父亲听说,立即乘火车赶往济南,看望慰问。还让我和刘树庆去南京看望俞师。俞师寄来的画,父亲视为范本,多次临摹,吸收其特点,《黄山迎客松》、《雪山初探》、《云山泼墨》、《八十山水》等等,父亲都曾多次画过。这种师生关系,淳朴而纯粹,是师生情谊的典范。

5-孙德庭画松 绢本 88x40cm.png
孙德庭画松 绢本 88x40cm

父亲和于希宁租住一间亭子间。俩人在亭子间练画,因废画太多,溢出纸篓,堆积门后,致使开门受阻。还因穿潍县靛蓝布袍,不及上海时髦,被上海小姐嗤笑的尴尬事。1973年秋,父亲经于希宁介绍,到博山美术陶瓷厂,指导设计人员画山水,曾在一幅临摹贺天健的画上写道:“余居沪时常客业师俞剑华家,俞师与贺天健先生为挚友,常相过从,因以呼之为师。沧桑人世,倏已三十余年,今天健先生已患瘫痪不起,不复能作画,殊可悲也。玆翻阅画册五九年之作,乃临其梗概,愧为能似也。一九七三年穐末孙凝宗时在博山。”由此可推想彼时一斑。

最近发现1934年夏,徐培基老师和孙德庭共同书画折扇一把。这是近年发现的少有的父亲的画痕。
上图为孙德庭山水,下图为徐培基书法。

“步壑风吹雨,看松露满身”甲戊夏日以应纯浓先生之嘱 孙德庭。

“纯浓先生雅致,甲戊秌初 徐培基。”临摹封龙山碑,“天作高山,寔惟封龍,平地特起,霊亮上通,嵯峨竦峻,高麗無雙。”最近得知,纯浓先生,真名王蕴章,商务印书馆编辑,参与编刊《词源》、《小说月报》、《上海新闻报》等,大学教授,工书法,通诗词,鸳鸯蝴蝶派主要作家,《西神小说集》、《玉台艺乘》等,开辟中國近代文学史的一个时代,颇负时誉。

艺术教育系不单学画,也学音乐、图案、工艺等。跟刘质平学音乐,家里有笙、箫、笛、琴等乐器,风清月明之时,临窗执箫,一曲《秋水伊人》,哀怨思念,双手捧笙,一曲《渔光曲》,波光渔舟,那意境,那画面,永驻我脑际;家中《图案法(程尚仁编油印本)》《日本图案大系》、《日本招贴画》、《图案资料(俞剑华)》、《怎样画图案(傅抱石)》、《果实玩具制作》、《纸扎工艺》等,成了我经常翻阅的书籍;图案课上画的“黑地葡萄”变形图案,葡萄、枝蔓、叶的变形造型、色彩和排列,留我心中。三十年后,成为我设计生涯的标杆,为纺织部参加英特斯多夫国际衣料博览会,曾以黑地变形郁金香,创作图案;他的画箱、画架、三角凳,也成了我的写生用具,父亲所有,都是我能一生坚持图案设计的兴趣所在和信心依托。

上学期间,父亲曾去浙江雁荡山、无锡太湖、宜兴善卷洞、庚桑洞、苏州狮子林、舟山普陀山都留下他的踪迹。

1934年2月18日上海《申报》报道,以《大有来头》为题介绍东南交通周览会。为宣传东南交通成绩,浙江省建设厅举办交通周览会。邀请文艺名家、画家、摄影家、作家等分赴各地游览考察,并写生摄影,撰述游记,以便宣传。凡应征者,需交作品若干,由黄宾虹、叶恭绰、汪亚尘、王济远、俞剑华等人审查及格方可参加。

前往雁荡山的:王季迁(画家)、赵尊岳(词人)、陈子清(画家)、彭恭甫(画家)、潘博山(画家)、吴辟疆(画家)、蒋叔南(旅行家)、管锄非(画家)、胡友葛(画家)、黄炎培(教育家)、龚叔贤(摄影家)、钱铸九(画家)、孙德庭(画家)、白雪痕(画家)、邓散木(篆刻家)、闫丽川(画家)、洪深(电影奠基人)等等。这些人或为博雅之士,或为青年才俊,或为新近作家。

父亲在王季迁那组,由浙西北转道温州,乘专轮直放雁荡,宿泽前。翌日,经泽前、白溪、净名、灵岩,入大荆,渡蒲溪,登石梁洞。黄炎培一组人,渡蒲溪,登石梁洞,与父亲所在的組会于北斗洞,乐清县长招宴,席间三弦演奏《秋江夜泊》、《思颜操》各一阕助兴。后两组同游龙鼻水、天窗洞,入屏霞庐,观能仁寺元祐大镬,龙湫瀑布。能仁寺内有大镬,高1.38米,直径2.4米,重1万多公斤,为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所铸,烹调器皿。
8-大缸.png
浙江温州能仁寺大镬,右一黄炎培、右二孙德庭,余不识。龚叔贤摄,载于《申报》。

这次浙江雁荡写生归来,收获许多写生稿。《雁荡龙湫》《石梁飞瀑》《二郎山》《大龙湫》等画作,就是依据那次旅行写生创作的。

9-作品.png
《雁荡龙湫》

1946年8月24日,青岛市文化运动委员会举办画展。据《美展专刊》介绍,画展召集人:李华萱,编辑人:葛焕斗,招待人:梁净行,宣传人:孙占群,陈列人:霍奉六,总务人:于希宁。参展的画家,于希宁、赫保真、孙德庭、徐礼达、谭 鎡、葛焕斗、孙占群、霍奉六、姜哦石、鄷济英、王杏东、張叔愚、冯寄禅、梁净行、刘尚铭、马洁泉、宋建昌、王德民、孙玉兰、牟贡夫、霍奉六、邓济荣、张履贤、朱庆才等人。

此次展览能在总督官邸旧址(迎宾馆)开展,这是青岛天字第一号的好房子,刚从日本人手中接回,为抗战胜利后首次,庆幸没有被人随便接收去,也没有被随便批出去,青岛当局大力支援,承蒙市当局准予开放做展场,誠有春风化雨,使民众沐戴之意。皇宫般大厅,内高9米,富丽堂皇,大厅开美展,在青岛画展史上,实属空前绝后。也是相隔十五年,反映青岛书画界动向的盛会,引发岛人瞩目。 “自民国二十年起,至三十五年胜利周岁之日止,其间十五年,青岛艺界书画的波动及趋向,是关心文化的书画界,当所愿意明了。书画家无不視其作品犹如亲生的孩子,天醜也是美丽无比,天笨也是精巧绝伦。此次展览,旨在提倡,故于作家出品之审查殊宽,无计艳媸,瑕瑜并陈,要在掷砖抛瓦,希望引出下次的珍珠玛瑙来。愿同仁等戳力振奋,趁此虎头,虎往之前,虎,虎到底才是英雄好汉。” 

青岛画家群,以山东省内各县人才组成。潍县人丁麟年、李耿煙、赫保真、于希宁、葛焕斗、孙德庭、谭鎡、马洁泉等人,大批潍县书画人士,齐聚青岛,形成“潍县帮”(青岛书画人称)。

1946年青岛市文化委员会举办画展的会场是德国总督官邸旧址。

10-1646年.png
1946年10月16日青岛的《民众画报》同一版面刊载于希宁的詩和治印及照片,
左上孙德庭的画,右下于希宁的像。

在徐培基先生协助下,王乐轩(1909-1942)1940年,在青岛举行个人画展,父亲在《青岛时报》以《王乐轩的画》撰文介绍,专门评论“卖花女”一画,画展受到好评。



孙基亮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孙基亮丨父亲孙德庭(2)》 发布于2020-12-12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