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丨闯山东(长篇小说选载-18) - 世说文丛

保罗丨闯山东(长篇小说选载-18)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第五十四章  雪上加霜

李村大集开始搬迁了。这是山海区的大事,也是蓝岛市的一件大事。要知道这个大集经历了几百年,从明朝万历年间就有,一直就开设在李村河的河床上。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又是大集最兴旺的阶段,哺育了两代人,也影响了两代人,在两代人的身上深深植下了根。现在一朝搬迁了出去,虽说就在不远处的曲戈庄。可是这一转身,已经是天涯了。
大集又凝聚了多少人的辛酸与血泪!创业维艰,敝衣褴褛。大集是天上的太阳吗?发出来光和热,燃烧的是自己,温暖的是众生。大集是鲁迅先生笔下的奶牛吗?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大集又是一位母亲,凡是投到她怀抱里来的,不管你是外地人还是蓝岛人,不管你是卖韭菜的还是卖摩托车的,她都无私地接纳了你。只要你是勤劳的,只要你模范地遵守着童叟无欺的准则,她都把属于你的那一碗饭端给你。
李德信这几天就没有睡好觉,一方面是出于复杂的感情纠结。他又安慰着自己:大集又不是没了,无非是顺应时代换了个地方而已。另一方面,他是担心着那些老乡,他就怕一些不明事理的再闹出幺蛾子。他还怕他们搬过去了水土不服。至于他自己,他倒是考虑得不那么多了。
同样几天几夜没合眼的还有另一个人,这就是区委书记朱静安,他更为大集的搬迁捏着一把汗。还是因为搬迁是几百年不遇。他觉得自己肩头是压了一座能压倒孙悟空的五指山。
一早,朱静安就过来找商务局贾局长要情况。
“老贾,大集动迁进展得怎么样了?”
“朱书记,根据上次区委召开的李村大集动迁会议精神,现在早已经分头布点儿地下去做动员啦!具体是商务局抓大头,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利用个人的影响力,齐抓共管!具体通知和动员安置,则由区市场建设服务中心负责。他们的两个市场管理所,从去年年底就已经介入啦!最近更是上满了弦,已经差不多有仨月没歇啦!这帮伙计们都很兴奋——大集搬迁这是大事儿!何况又是要转移阵地了嘛!无论老的小的,都表现得很有战斗力!动迁做思想工作,主要还是靠他们啊!这样河底水产市那边,工作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都同意搬。完全没有问题!贴出去了通知,已经做到了人人都知情。市场上摊位费,从去年也早就停收了……”
“好,各项工作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大集经历了百年,这次一下要从河底搬出去,一些人,特别是市场上的老业户,再就是李村当地的,感情上肯定一时无法接受。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感情归感情,咱不能拿群众的生命财产当儿戏!所以,这次,区委的决定是非常坚决的!要是出了问题,这个责任我担!关键是:咱再也不能出现发大水造成人民群众倾家荡产的事情啦!”
“我明白!坚定不移地执行区委的决定!”老贾望着朱静安的眼睛,他的眼睛开始发亮了。
朱静安也激动起来,“还有07年的那场大火,祖孙三代,娘仨,一个也没跑出来!唉!一想起这事儿来就叫人伤感!揪心哪!咱这到底做的哪门子工作?出了这样的事情,我们坐在办公室里能安心吗,能坐得住吗?所以,这次区委的决心非常大,必须要搬掉!开弓绝没有回头箭!不过,具体做工作动迁,一定要细致,一定要到位!叫咱市场建设服务中心的同志多费费心,多辛苦辛苦。要叫河底的商户充分理解到。最好能积极响应,变成他们自觉的行动。”
“你放心吧,朱书记,这方面商务局已经会同市场服务中心做了多方面工作,新大集免费提供车位,解决了停车难,车位也非常充足。再就是地铺钱、房租,免除了一年半,应该说优惠非常大!一开始可能商户们能不理解,但不出个三五天,肯定都就掂量过来了!做生意的嘛,头脑里那把算盘拨弄得都精着哩!”
“好,那就放手大胆地去干吧。还是那句话:出了问题我负责!抓紧时间,争取就在两集之间的空档里。赶在下一次发洪水前!”
“没问题,朱书记,咱们选的这个时间点儿正好:新大集6月27号开业,正好是下一个集赶集的日子,也不耽误了挣钱。再说了,商户们也担心发洪水呢!”
“是啊,今年的雨水太多啦!”

出乎李德信意料,大集上的商户反倒没动静了。
他每天都去大集,想看看有没有搬的。他更关心别再有闹事儿的,到时候他就要挺身去说服他们。他打定了主意。可大集还是不温不火。大家伙到底怎么考虑的?他纳起了闷儿。大集搬迁成了他一块心病。
第一天河底市场还是照旧,人来人往,做买卖的还是那些人。第二天也是如此。可是到了第三天……
他起得晚了些,当然是昨晚上又辗转反侧的原因。都十点钟了,太阳早已经老高了,他才匆匆忙忙地穿好衣服下了楼。
走到京口路桥头,猛一抬头,他的眼前突然一亮!
眼前的景象顿时叫他惊呆了——大集上的商户们都开始搬迁了!
桥头和河底市场的出入口多了几名城管,是帮着维持秩序。市场服务中心的人都在下面忙着疏通和指挥。一辆辆的卡车开进了河底,发动机“呼噜呼噜”地叫,排气管喷出的青烟让河底充满了柴油味儿。五彩的塑料布片都扯了下来,铺在了地上,踩在了脚下。每个铺子前都两两三三,聚集了好多搬运工。大车小车装了起来,床板,木头床,钢丝床,家具,大衣橱,柜子。锅碗瓢盆,液化气钢瓶,灶具,油盐酱醋。像是搬家。然后是个人买卖儿的:箱子,口袋,又是箱子,大箱子,小箱子。牛叔的杂货铺早已人去楼空,估计是昨晚上就搬了。一些废品回收站也早早得了消息,这回也赶过来凑热闹,旧电视、旧冰箱、旧三轮自行车,总之是旧的,顺带着快扔了吧,那边新房子新场地不需要,再置上新的!穷家值万贯!能发个小财!大集上一片忙碌的景象。
“装满啦!赶紧走吧!快去快回,争取上午就拉完,那边大集还等着开业呢!”有老乡大声吆喝着拉货的司机道。
原来商户们都想通了!
他们,虽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当然这里面还是以山东人居多,还是以东北人居多。那么如果把东北人也看成是山东人的话,那么就都是山东人了。这么说丝毫不为过。或者说,这是一种山东人的文化,即便到了现在的这个年代,在大家都使着手机上网微信、视频聊天的年代,这种文化还是大集上人们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一种淳朴厚道的文化,淳朴厚道也在于人的淳朴。在于对政府法令的尊重,在于自己所能做出的牺牲。这种文化传承了多少年,有着厚厚的历史和人心的积淀。这更是一种仗义。这就是山东人的最伟大之处!
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不管之前怎么喊、怎么闹,但回过头来想一想,良心,从良心的最深处来摸一摸,考虑一下,非常简单:政府的决定是正确的,历史的车轮是不能逆转的!所以,不管是素质高的也好,素质低的也罢,他们现在是都弄明白了。
所以他们才步调一致地做出了行动,搬!在大事面前,他们,这些大集上的商户们,最终还是表现出来了不糊涂。
为了大家,舍弃了小家,搬迁需要钱,肯定一时半会儿也会耽误买卖儿,影响收益。做出牺牲是显而易见的,甚至是可以用金钱上的损失来计算的。但他们,这些大集上的商户,他们认了!
这似乎是一种壮士断腕,又仿佛带着燕赵悲歌的慷慨。于大集上的人们来说,于商户来说,于消费者来说,于山海区的政府部门和领导们来说,更是于老李村、老山海区甚至是老蓝岛的人来说。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感情上!
但他们依然负重向前。
李德信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搁在了肚子里。他忽然想多看一会儿,他又决定,今天一整天都要陪着他们搬,就站在桥头这个位置。他不忍心离开。
手机响了起来,是八哥。
“李总,又是坏消息:咱那些铺子,又有不少伙计过来撤店啦!就在公司里,要解除合同呢!你快过来劝劝他们吧!”
“我马上、马上过去!”
他还想再看一眼,可是紧急关头容不得他多想。他急蹿火地朝公司跑去。
李德信赶到的时候,那些撤店的商户们已经走了,撂下了话儿,说必须降低房租,要不然就撤店,合同即便不到期也要解除合同。态度强硬得简直要撕破了脸。这再一次给李德信敲响了警钟。
他这时完全意识到了,他现在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当初朱静安提醒他的现在应验了。他忙不迭地后起悔来。但他马上打起了精神考虑对策,他是不服输的人。他想再搏一搏。
可是他也清楚得认识到:他已经退到了破产悬崖的边上,现在只剩下时间问题。到时候哪怕只有一个人,过来找他退房租,或者大家伙站在他面前,一齐朝他吆喝一声——“撤店!”呼出的气流就会叫他摔下去,摔个粉身碎骨!
他跌坐到沙发上。
“李总,我倒有个主意,你看行不行?”八哥一直在陪着他想主意,这时他觉得只有八哥才是他的好兄弟。
“快说,什么主意?”李德信看着八哥就像看着救命神仙。
“你看这样好不好,李总,”八哥凑到了李德信耳边,“现在是商铺纷纷撤店,时间长了不好啊!就怕到时候再变成多米诺骨牌。我的意思是:咱可以找大集上老乡想想办法,叫他们到咱这边来。不过房租嘛,可以减一减。反正,现在也租不出去了,空着也是空着嘛!”
“这个主意好是好,不过这是跟大集展开竞争了……”李德信沉吟未决。
“嗐,李总,管不了那么多啦!当务之急是赶紧聚拢人气,已经开始撤店啦!人气一倒,后头再一跟风,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啊!”
“好!”李德信咬了咬牙,“那就这么办吧!这是做生意,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啦!各为其主!这样你通知那些大集上的老乡,就说我李德信说的,不愿意去新大集的,可以到我这儿来,房租按五折优惠。你赶快去吧!估计会有不少来的呢!”
八哥应声而去,很快联系了一些老乡。但很快八哥又回来了。带回来的消息令李德信大失所望。
“他们都怎么说的?”
“唉,李总,他们说了,他们倒是挺愿意和你一块儿的。不过问题是咱这儿五折还是太贵,关键是大集是免了一年半。再就是,他们现在搬过去又改主意啦!”
“他们又愿意在那里啦?”
“对!他们现在是又看好那个地方了,说有大集!所以,他们就不过来了!”
“是啊,还是大集有人气啊!”
“那怎么办?”
“这样吧,你再过去找找他们,就说我拿出十间来,十间的商铺,搞活动,免费送给他们。不,是借给他们,先到先得!好吧?快去办吧!唉,现在已经是雪上加霜啦!”
八哥去了。李德信觉着头痛得厉害,太阳穴上的血管鼓得老高。他拍了拍脑袋,他忽然觉得自己刚才的想法简直是幼稚得可笑。他的心里突然又一凛:他意识到了,免费出借这无异于自杀!
他有种大难临头的感觉。
他走到北向的窗户前,打开窗户想透透气。他的心里实在太憋闷了!突然,他发现一辆银色的别克商务旅行车开了过来。车停下,从车里下来了两位穿着白色短袖衬衣的人,脖子上都打着领带。
李德信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他知道,这些是银行的人。他们是过来逼债的。

第五十五章  银行逼债

银行果然是讨债来了。
李德信是山海商界的名人,这次贷款又数额巨大,银行自然是十二万分地关注李德信。信贷科的主管早已神经紧绷。而李德信的电器商城出现积压,早就传到了主管的耳朵里。所以期限未到,主管就急急忙忙地跑过来了解情况了。
“李总,这次前来确实冒昧,”这位主管倒是客气,“在山海区,甚至是蓝岛市,谁不知道您李总的为人!李总做买卖首先讲的就是诚信。问题是……唉,李总,实不相瞒,我们是担心,这个月底,您到期无法偿还贷款啊!”
主管既然掏出了心窝子,李德信也不好隐瞒,“实在是抱歉啊!其实你们不找,我也正想去找你们呢!唉,这个月,经营得不太好,我真怕到了月底,还不上这次分期哩!”
银行主管闻听脸色一变,“李总能确定?”
“差不多吧!”
“那您想怎么办?”
“能不能跟上面请示一下,适当地拖一个月?利息我照付!”
“那绝对不行!”
“一个月也不行?”
“一个月也不行!”
“那后果会是什么?”
“后果很严重啊,李总!其实一个是要承担罚息。还有就是:要列入失信的黑名单啊!”
“黑名单?”
一听“黑名单”,李德信顿时脸黑了。要知道这是牵扯到了信用,不还钱就意味着失信。李德信一直是把信用看得比任何事情都紧要的人,到了这把年纪,更是把“信用”二字当成了自己的性命一般。因此失信,对他来讲好比就是贞妇失了晚节。宁可死一万回他也不想干失信的事儿。
可是理想很圆满,现实却是骨干的。
“那如果还不上怎么办,”他忙又问道,“您看有什么好办法?”
“唉,”主管叹了一口气,“李总,实不相瞒,我们也没有好办法,收不回款项,我们的压力其实也非常大!我主要是看在李总是山海商界领袖的份上,尊重李总。要不然,我们也不会来提醒了。总之,要是月底还不上款,我们就得行使抵押权了,向法院申请,把您的商铺和市场都给冻结!”
“是啊!”李德信刚才其实是已经想到了,但还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关键是:即便冻结您也是失信了呀!现在离月底还款日只剩下三天啦!”
主管的话也算是忠言相告。李德信只觉得一股压力泰山压顶般地朝他压了下来。他喘了一口粗气。
那就得抛售一部分商铺了,为了保住自己的信誉。但时间只剩下三天,也太紧了!到时候收购方肯定要压低房价,甚至还会对自己狠勒。那就赔大了!
他正沉吟未决之际,一阵敲门声响了起来:一位小伙子,推门儿走进了办公室。
这位小伙子正是八哥的儿子,现在也跟着李德信干,李德信准备叫他给自己开车。这位小伙子二十出头,大专刚毕业,长了一副大块头,也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刚踏入社会,也没什么闯荡江湖的经验,“大爷!”他一进来也不看场合,冲李德信就叫道,“我爹说啦,那些个老乡都不来啦,都找好地儿啦,说您那些房子免费也不要啦!叫我跟您说一声!”
年轻人这一嚷嚷,立刻就露了馅。这岂不更暴露出自己已经资不抵债的囧境?李德信急忙使眼色给小牛,意思是你别吱声。可这孩子愣是瞪不起眼来,“大爷,我爹说,要不再想想别的办法吧,白给,人家都不要啦!”
银行的两位债主马上听明白了什么意思。
刚才的主管还没说话,另一位倒是开了腔,他是着急了,“哎呀,李总,你怎么把房子白送给人家啦?”
“呵呵,情况是这样,”李德信急忙冲那位副主管一笑,想把话儿圆起来,“无非是搞了一次活动,也不能说是免费赠送。其实这种活动每年都搞,回馈商户嘛!这不,这次拿出了几套铺子,搞了个抽奖,谁抽着啦,就归谁啦,呵呵,都是地角不怎么样的,平常空里也没人租,当仓库!”
“噢,是吗?”哪知李德信这一解释倒起了反作用。其实这两位主管在路上就商量好了,一个唱白脸儿一个唱红脸儿,一文一武。只听这位高声说道,“李总,咱是讲信誉的,你这个电器商城经营得到底怎么样,其实你最清楚。我们现在也知道了点儿。问题很严重啊!”
李德信的脸唰地红了。
“李总,”这位武的又说道,“关键是牵扯到你的信誉。但做买卖总是有风险的时候——贷出去的款我们要负责。所以我们必须调查清楚,你得说实话啊!”
这位主管也是快言快语,不过没留情面。李德信的脸挂不住了。其实刚才掩盖纯属无奈之举,他是被逼得退无可退了,所以才搪塞。没想到对方不依不饶,一路要追到底!
“朋友,其实我这也是无奈啊,是为了增加市场人气啊!现在商铺也存在竞争,我是没办法呀!”李德信眉头紧皱,一脸苦相,不过言语中是带着气了。
“那不行,李总!当时抵押合同上都明明写着:不得私自赠送商铺。你这是明显违约了呀!”
“这又不是卖了。怎么能算违约?这是为了增加市场人气!”
“那也不行。你现在还款没有着落,不单单是一个信用问题。对你这种情况,我们考虑,不行就得采取强制措施啦……”
“你想怎样?”
“我们想申请法院冻结!”
“冻结?”
“或者提起诉讼!”
“你敢!”
还不等李德信答话,只听一声大喝,仿佛半空掉下一个霹雳,三人急忙一抬头,竟是八哥的儿子!
原来小伙子早就沉不住气了。这位银行的副主管说话又太直,全然不顾旁边的主管给他使眼色。结果惹恼了八哥的儿子,小伙子一时也搞不明白,觉着对方简直就是黄世仁,一下气炸了。他两步就抢了过来。
“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不行就诉讼!这是正常业务!”
小伙子一把就薅住了副主管的领带,“你想找揍是吧!我打你个X养的!”
年轻人挥拳就打,说时迟那时快,手刚举到半空,“住手!”一只有力的大手,像钳子一样握住了他的手腕子,是李德信,“你给我出去!净给我惹祸!”
小牛被李德信捏得手腕子胀痛,动弹不得,这才知道是闯祸了。急忙一吐舌头,挣脱了手,身子一猫,溜了。
李德信急忙换上笑脸,朝两位主管拱手道歉。寻思能挽回局面。谁知两人眼神一交换,嘴角一嘀咕,立即告辞走人。只把李德信愣愣地扔在了办公室里。
放下李德信反复琢磨如何还款不提。且说这两位银行主管,碰了一鼻子灰,又差点儿挨上揍,心里的郁闷可想而知。两人合计着回头立马给上面分行汇报。走到楼下钻进了车里,打了把方向盘刚要离开,走出去没多远,忽然前头一个急刹,砰的一声,追尾了!
那开车的正是刚才吵架的那位主管,心想怎么这么倒霉!马上下来解释道歉,看怎么理赔。谁成想前面下来的那人气势汹汹,话没说上两句,一拳就把他给铆青了眼。
“哎哟,你干吗呀?也没撞得厉害了……”副主管捂着眼睛尖叫了起来。
“我叫你来要钱!叫你来要!”那人怒吼着,拳头雨点般地朝副主管的身上打去。
副主管急忙闪避。这时又引发了堵车。那打人的一看人多了起来,急忙一个箭步跳进了车里,逃之夭夭了。
“李德信竟是这种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打人!”
“回去就弄他!叫律师准备诉讼!”

第五十六章  落井下石

追尾打人的这一幕,正好被一位来找李德信的人看在了眼里。
只见此人短胳膊、短腿,黑短袖T恤、白短裤,脚蹬一双绿色的阿迪运动鞋,坐在一辆银色的奔驰C200轿车里,摇下了车玻璃察看。却是金隆一。
原来金隆一这些年一直自己单干,还是做的韩国、日本的买卖,来回在蓝岛和韩国跑。主要做韩国的泡菜和辣酱,再就是往日本和韩国出口蓝岛的干海鲜。这些年他也发了,在李村买上了房买上了车。孩子也在蓝岛就了业。他一般常驻韩国釜山,那儿开了家分公司。这次回蓝岛他是想顺道过来看看李德信。
金隆一的到来,叫李德信的脸色好多了。他是个重感情的人,两人算是患难之交,这么些年两人也一直保持着联系。由于德福的疏远,李德信其实把金隆一是当作自己的兄弟了。两人也都到了五六十岁的年纪,也好几年没见了。一霎时,二十年的往事历历在目,恍如昨日。又想到眼下面临的难关,李德信不禁老泪纵横。
“老哥最近挺好的?”金隆一忽然觉得李德信的神色不对,不由得奇怪地问道。
“还行吧。”
“生意上也挺好的?”
“哦!”
一提“生意”二字,李德信顿时无言以对,脸上也露出了愧色。这时八哥听说银行的过来讨债,已经赶了过来。急忙替李德信解围道,“唉,金总啊,守着你也不是外人,这不,银行的刚过来,叫还贷款呢!李总这不正着急么!”
“啊,一点儿小事情,贷了点儿款,临时周转一下,很快就还上了!呵呵!”李德信急忙接口说,脸上也露出了微笑,他是不想叫金隆一知道,他现在还想保持自己的面子。
八哥不解地看了李德信一眼。
“哎,银行的人,”金隆一睁大了眼睛,“是不是刚走?嘿,刚才我在马路上,看见他们和人追尾了呢!还跟人家干起来啦,叫人狠铆了一顿,打得鼻青脸肿了呢!”
“啊!”李德信不由大惊失色,这事儿别人不明白,只有他心里最清楚。“唉,这个小牛,惹祸啦,惹祸啦!怎么还是把人打了呢!八哥,你赶快把你家儿子叫过来,咱当面找人家去赔礼道歉去!惹祸啦!贷款!”
八哥一脸懵懂,李德信也就不见外了,把刚才小牛跟人家银行的人起冲突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讲给了他俩听。
“快把小牛叫来,咱给人家道歉去!”李德信捶着桌子喊道。
八哥不敢怠慢,急忙给儿子打了电话。可小牛说根本就没这事儿,说他也看见了,有人打了银行的人。八哥了解儿子,虽说直来直去,但从不撒谎。放下电话,把情况一说,李德信相信八哥,他陷入了一阵沉思。
这个打人的人会是谁呢?他为什么又要口口声声地抱打不平大喊着“叫你来要钱呢”?
这里面肯定是有什么阴谋诡计!这是落井下石!
但现在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怎么归还贷款!
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李德信只好对金隆一和盘托出了。其实他也想和金隆一唠唠,把满肚子的苦水都倒出来。他还有一个想法是看看金隆一能不能帮他。谁知金隆一听罢两手一摊,一脸苦相,“唉,哥哥,我也没钱啊,全押在发往韩国的海货和大白菜上啦!”
李德信的心沉了下去。
他现在是慌不择路了,还债的压力一把扯下了他脸上的遮羞布。他现在终于体会到什么叫悲哀和潦倒了。他的大脑也一片混乱。一瞬间,名誉,地位,生意,金钱,他觉得统统都要失去了。
他的脸色一片黯然。
“李总,要不,咱们找一下叶总,跟他谈谈。他们南方人肯定有钱,先从他那儿借上一笔,度过了这个月的难关再说。”八哥在一旁出主意道。
“这个办法我看行,都是生意上的朋友。再说了也都有周转不灵的时候。”金隆一也说道。
李德信沉吟未决。八哥和金隆一眼睛一眨不眨地瞅着李德信。他们这时也只有这个主意了。
“不行!”李德信突然说道,他的脸色也愈发凝重,“找叶总他们借,肯定是能借到,问题是人家也有生意,肯定也有利息。拆东墙补西墙。我看跟谁借都不如跟银行借。这么着吧,咱还是去看看刚才银行的那位主管,跟人家道个歉,该赔人家就赔人家。就这么办吧!”
“可那是有人栽赃啊!”八哥着急地说。
“肯定是有人栽赃!不过既然是已经栽上了,一时半会儿是抖落不清啦!当务之急是抓紧时间化解矛盾,叫贷款缓一缓。不过要相信,事情,肯定会水落石出的,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走,叫小牛备车,咱去银行,我亲自找人家道歉!”
李德信领着八哥一行四人去了银行,找到了两位主管,赔礼道歉。又随手奉上了五千块钱。说是手下人不懂事,撒野,但是打人的事,实在是不知情。又参拜了行长,原以为对方也会大人有大量。谁知那行长面子上倒是客气,但一提到了延期还贷,行长的脸子马上一拉拉:没门儿!
四人只好打道回府。金隆一和八哥告辞而去,说回去都再想想办法,明天再议。李德信硬撑着回到了家中。
步履蹒跚,他觉着两条腿好像已经不听使唤,眼前的楼梯开始摇晃起来,他觉着有些情况不妙。但他又非常倔强,他咬着牙,打开了五楼的房间门。
家里头没外人,安娜在卧室里不知给谁在打电话。李德信走到了厅里,站在了厅的中央,他忽然想透过窗户再看看河底。蓦地,他站住了。
他觉得嗓子眼儿开始发甜。
一大口鲜血,“噗”地从嘴里就喷了出来。李德信顿时眼前一黑,双眼一翻。他再也不知道什么了。
“哎呀,这是怎么啦!”安娜大叫着从卧室里冲过来,手机也扔到了地上,“德信!德信!你这是怎么啦,你快醒醒啊,德信!”
她扑倒在李德信的身上。

李德信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八医的病床上了。旁边床头也挂起了吊瓶。安娜在身边陪着。医生单独告诉安娜:是疲劳过度,精神紧张,压力过大所致,暂时还没有生命危险。不过必须要养,不能受到刺激,这段时间需要卧床休息,就不能下床了。
就这么着,李德信一病不起。在医院待了一个晚上也睡不好觉,第二天一早快办出院回家吧,还是静养。第三天稍微好些了,神智也清醒了,李德信担心着贷款的事儿,他睁开了眼睛。
眼前只有安娜,他也只能对安娜诉说了。
他又生儿子的气。他忽然又觉得是自己不对。但是都到这种地步了,小白还是不回家来看他。唉!
他不愿意提这茬儿,那样会更生气,索性就不说。而这时安娜也明白。但是当母亲的又护着儿子。也是不敢提,怕提起来,再惹李德信生气。
“安娜,”李德信忽然虚弱地说,“我琢磨着,打银行的人,肯定是德福找人干的!这种事,他能做的出来!”
“会是德福?都自家兄弟啊!对自己的亲哥哥,他都能下手?”安娜还有点儿不相信。
“他都能挖我的墙角,还有什么能做不出来的!商场上竞争,赌局无父子啊!”
“这个天杀的,我找他问问去!”安娜暴跳起来,她也是憋着火。她一把抓过了手机,“德福,你小子够黑啊!你说:是不是你找人把银行的人给打啦?你竟敢给你哥栽赃!你快说,你把小白忽悠去哪儿啦?快叫小白回来!德信要死啦!”
安娜说话没轻没重,大大咧咧。然而最后一句小白却提醒了李德信,他马上猜到了什么。他叹了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那边德福心虚,跟安娜也不敢顶嘴,不由分说把电话给扣了。安娜在德福身上没找回来,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又大声嚷嚷了起来,“这个黑了心肝的德福,我找他算账去!”
“回来!”李德信在床上虚弱地喊道。
“我得把我儿子给找回来,跟他走就学瞎啦!”安娜忙不迭地换下了拖鞋。
“我叫你回来,你现在是陪我!”李德信喊了一嗓子。马上就觉着累,他闭上了眼睛。
安娜回到了床前。
李德信一片凄然,他现在心里是明明白白的。这肯定是德福捣的鬼!现在德福又用花言巧语拢住了自己的儿子,与小白联合起来对付自己。问题是:这都是自己的亲儿子和亲兄弟啊!
一股深深的悲哀直插心底,他现在也完全清楚德福的阴谋了。他又气又恨,他又担心儿子,他怕小白再跟德福学坏。因为人生后面的路实在是太长了!
这重重的大山压在了他身上,特别是这一座:骨肉相残。李德信彻底绝望了!
“去,你拿一张纸来,再找个笔,我要写一份遗嘱!”他虚弱地说。
“德信!”安娜正又跟德福在通着电话,德福在电话里反复为自己辩解对打人的事不知情。这叫安娜反而铁了心认为就是德福栽赃。不经意听见李德信要写遗嘱,安娜吓得大叫了起来,手机也掉在了地上。
“德信!”安娜扑到床前,眼泪哗地就涌出来。
“要不你给我写吧,我签字……”李德信半闭着眼睛,胸中的那股怒气这时几欲将他的头脑冲昏,因为没有发作出来,反而力量更甚。“安娜,你在遗嘱上记下来:我的财产,都在咱两个人的名下。先归还银行,明白吗?一定要先归还银行!剩下的,一定要给足了跟着咱们干的那些员工,这个你可以找八哥商量。然后,剩下的,就都全留给你吧!不过,你记住:我一分钱也不会留给小白的!你听明白了吧?你可得给我记住啦,记住啦!一分钱也不能留!记住啦!”
李德信又猛咳起来。安娜明明是心里不愿意,但也不敢反驳李德信,怕他再动气。只好由着李德信说。“好,我都答应你!”安娜又抽泣起来。
一代商王,难道真要灰飞烟灭了吗?


保罗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保罗丨闯山东(长篇小说选载-18)》 发布于2021-1-7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