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一方丨谈谈辨识力 - 世说文丛

在海一方丨谈谈辨识力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delida.jpg
雅克·德里达

辨识力是学习效果的集中表达

应把熟悉程度、前理解、格式塔、注意力、精力、理解力、记忆力等学习元素归结到一个点上,即辨识力。辨识力是诸种学习和阅读效果的集中体现和表达。概念的区分既是抽象,因此可以说抽象能力的提高反映着辨识能力的敏锐。以上说的诸种元素的效果都作用于辨识力,于此,要把辨识力作为对阅读状态的一种自觉的检测,时时加以注意,无所辨识的阅读状态是马虎而无效的。同时,阅读与回顾是并行的,理解与前理解是共时的。注重辨识力意味着发挥“自由联想”和“信息互动”的作用,而且说明初读和复读也是一种共时性的关系。
辨识力是学习和阅读的一道亮光,它决定着解释水平的高低,作用于解释的准确性和深刻性。解释力同时也是辨识力,因为我们总是用语言来辨识的,这就是解释。但作为语言表达,解释力又是对辨识力的一种检验。

辨识力的完成是解释力

前文列出了支持辨识力的多种要素。这里说的辨识力不是指简单的视觉辨识,比如这是红色,那是黄色,这是圆型,那是方型。这里说的是概念的辨识,或叫意义的分。今天看此前列出的现代哲学关键词,对许多词的感觉还是笼统、模糊,没有产生清晰印象的提示作用。这说明什么?
说明当初的辨识并没有完成?其中除了记忆力的问题外,再做如此推想:概念的辨识或意义的分辨必须是语言的运作,语言是唯一的分辨工具。解释更是语言的表达,默想中也是在进行语言解释。因此,辨识力与解释力一视同仁,而且,表达出来的解释才是辨识力的真正实现。应记住海德格尔说的“解释学循环”的道理,理解—解释—理解。同时要看到语言的生成意义,价值、意义、概念、思维都是语言的生成。从这一点上说,语言是精神存在的本体。

辨识力与语言

德里达批评传统的语音中心主义,以及所造成的语音与文字的二元对立。如古希腊人认为文字带来的是记忆力的退化,卢梭的自然状态的堕落之说,索绪尔的语言学观点等。我完全赞同德里达对文字书写的重视,在我的习惯里,语言就是文字,从未有语音与文字相分离的意识,几乎完全忽视了语音。但这个“二元说”突然提醒了我,影响辨识力和记忆力的原因与语言有没有关系?比如尝试复述时是怎么做的?所谓复述的性质就是背,背书上的原话。这倒可以说是文字影响了记忆,阻滞了活跃的语言显现。这种复述不是有效的解释,它没有贯注有效的辨识力于其中,而是很被动的文字语言的对号。这样,就要真正更新解释语言,以自主的、辨识透彻的、思维活跃的语言形式切入,以提高学习效果。


王起庆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在海一方丨谈谈辨识力》 发布于2021-2-14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