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故事与历史——与耿直老师二三事 - 世说文丛

张勇丨故事与历史——与耿直老师二三事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九中.jpg 原礼贤中学(青岛九中)上海路7号校门

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背单词老是要找中文的相似发音,甚至标上几个对应汉字来增强记忆。当提及要上ENGLISH的英语课时,依照发音故意把它念作“英国历史”,好像成了地地道道的历史课。 

高中文科班的两年,历史课都是耿直老师教的。耿老师可能是所有任课教师中最年长者,也是看起来最忙碌的一位。每次上课他几乎是风尘仆仆而来,站立讲台、舒缓呼吸、打开提包,即刻进入声情并茂与抑扬顿挫的上课状态。耿老师发声洪亮,略带点滴泉城韵律的口音。以黑板为背景,一手是他笔力遒劲的板书,一手是他来回运行的板擦,有限平面的有效利用难同当今便捷的片片PPT相比。照本宣科,绝不会在课堂上出现。如果你体会不到历史与现实的完美穿越,那一定只把历史当成了故事。  

课本.jpg 本文作者的课堂笔记
 
去年校庆之际,总想记录对耿直老师的回忆,直到最近找到一册尚存的课堂笔记。随手翻看,不觉想起上学的段段经历。笔记本是自订的16开大本,牛皮纸的封面手写了大大的HISTORY和“中國古代史”两行字。因当年在中山路的古籍书店买了上下两册竖版《古文观止》,在识读繁体字过程中,也在尝试学写。这种课堂笔记,就自带了断断续续的繁体字。
 
耿老师不检查同学们的听课笔记,不过有一次发现教室后墙的黑板报上出现几个繁体字,便兴趣盎然地询问谁在写繁体字。那是一个苏轼的“蘇”字,我做了间接回答。其时课讲到“西汉”,我就顺便问了个“汉族的名称是因为有了汉朝才出现的吗”。没记得耿老师做直接的答复,在后续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篇的“历史特点”笔记中,我的记录是北方民族逐步融合为“汉族”。“汉”字,写的还是繁体“漢”。 

历史是一门故事性极强的课程。课堂的题外话中,耿老师讲过汉族人的脚趾特征、来自域外的安姓和白姓、特定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等等,这些都是教材之外点亮思考的簇簇火花。真实的历史,绝非是故事的堆砌。就中学历史课的实际教学目标而言,获取考试中的最佳分数实为重中之重。细看这册笔记,找不到哪些地方是划过的重点。全部的记录和所有的讲授,看来皆为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而要去掌握的框架内容。
 
笔记的“东汉”部分,简单记录着“北匈奴”与“南匈奴”。北匈奴的西迁,与欧洲中部匈牙利的祖先有着密切关联。十五年前,我在英伦碰到一家四口的匈牙利人。问及他们的姓名为何是姓在前、名在后时,女主人并不知晓怎么会与中国有着瓜葛。但在耿老师的历史课上,这已是预备常识。

耿老师有几个口头禅,比如胡咧咧、误人子弟,是对某些现状的鲜明评判;比如没出息,是变换方式的一种鼓励和鞭策;比如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是透过表象去捕捉发展规律的一把直尺。诚然,相似的今天某时大致就在重复惊人历史的昨日某刻。

高二的春节,几个同学组织给老师拜年。我第一次去了耿老师在龙江路21号的家,是沿着坡路走上去,在马路右侧一所独立院落的底楼。家里正好有从济南来青岛过年的儿子,让春节的热闹气氛轻轻松松,与平时课堂的学习场景迥乎不同。耿老师满面笑容,一双眼睛眯成一条线更显长者的亲切与可爱。
 
上海路7号大门口,有时能碰到骑行下车的耿老师来学校上课。多年后调到师专工作,耿老师远赴大麦岛上课时就骑上了正当流行的摩托,可谓独树一帜。除了手提惯有的文件包外,他还戴上了一顶骑行的专用头盔,这让一位历史教师与运动时尚画上等号。

在同班同学中,我与耿老师相见的时间算是较长的。一段时期,我对近代史产生兴趣并由此与耿老师有了更多接触。确切地讲,他又是我在同一工作单位中业余学习历史的义务老师。除了耿老师的悉心教导外,他还推荐几位在社科院、博物馆的年轻学者。当我出差济南时,他专门写信介绍我拜访山大历史系他那几位老同学。
 
九十年代初,已在师专任职多年的耿老师获聘为副教授。在全校150多名专任教师中,有不到30位副教授。当学校整体迁到大麦岛后,广饶路141号操场上矗立起一栋24户的“教授楼”,耿老师随之乔迁至该楼西单元最高层的六楼。寒假中爬上顶层给耿老师拜年,有时会碰到他不在家。门上挂着的小本和铅笔,则是方便访客留言的拜年方式。
 
电话普及后,拜年多了一种选择。有一年春节,我因为生病没能在第一时间与几位老师和同事联系。中午时分,耿老师却打来电话问候,让人实感惭愧。之后从某个大年初一开始,总有个电话情结萦绕在难以实现的片刻思绪之中。
 
后来我离开学校,与耿老师的交往保持一年一度。再后来我离开了青岛,与耿老师的联系几近中断。上个牛年盛夏,我回岛城与同事阿木见面闲叙,方知耿老师大致在年前离世。阿木提及,那天早上耿老师外出,下楼后发觉什么东西遗忘,便又匆匆登上六楼。顿时突感不适、遂急救,却终是不幸逝去。
 
他是个赶潮流的老头,始终把握着清晰的思路与中肯的判断而走在时代的前列。在我的印记中,他自驾摩托、行色匆匆地穿行于其时荒凉的大麦岛高教区的山间歧路,让一位历史老人容光焕发般地跳跃于炽热现实的世界似乎成了永久的映像与符号。如今在此依山建起的栋栋高楼,铸成城市东部黄金海岸,而耿老的音容笑貌却时不时飘荡在那无所适从的驿动心间。

英国历史是历史,但历史不只是英国历史。历史的HISTORY中,包含着故事的STORY,但不是所有故事的累加就一定是真正的历史。有朝一日,HI嗨起来STORY的故事,兴许是那有着惊人相似的历史吗。

2021年2月18日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故事与历史——与耿直老师二三事》 发布于2021-6-3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