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抗战胜利后的岛城火柴业 - 世说文丛

张勇丨抗战胜利后的岛城火柴业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迎来胜利的曙光。在全市的火柴生产恢复之前,市场既有前期盛行的硫磺火柴,又有美军遗留的战略物资火柴包括在美国流行的书式火柴,还有来自南方厂家的多种品牌火柴无不充斥市场。

青岛火柴工业的发展,在战后呈现新的特点。首先,日占青岛期间被强行入股的华北火柴厂获得新生。董事长李代芳除掌管华北火柴外,还先后担任火柴工业公会理事长并当选青岛市商会会长、青岛市参议院议长等多项要职。这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社会知名度,使华北火柴逐步走向民族工业的典范。新中国成立后,以华北火柴厂为主体组建起青岛实业火柴厂、以至最终于1959年正式成为国营青岛火柴厂。

日本战败,日企即为敌产。1945年12月,青岛敌伪产业处理局成立。敌产处理局做标购处理的青岛燐寸株式会社,早被上海大中华火柴设定为首选目标。1946年11月,大中华火柴公司在先期派员调查和多方考察后,成功中标购得青岛燐寸。次年7月,设立“青岛火柴股份有限公司”,由刘鸿生的次子刘念义亲自掌管,实现“中国火柴大王”对“日本火柴大王”投资建立的青岛燐寸株式会社的完全拥有。大中华落子青岛,以期向华北发展,并筹划布局“全国性之规模”。

青岛燐寸的关联企业“华祥燐寸株式会社”,由曾任“中国农民银行”行长的徐继庄购得,随后设立“新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新华火柴以诸城路20号的原华祥燐寸的厂址为“第一厂”,昌邑路11号设立的“第二厂”是制造火柴梗片为主的“泰生制杆厂”,公司在街里的中山路46号三楼开设办事处。

曹县路4号的东华燐寸,由上海人方善堉购得后,于1946年开办“华东火柴厂股份有限公司”。同样是上海人的金铎声担任经理,他率领一班以江浙沪为社会背景的人马落户青岛,无形中为岛城的火柴发展平添一色海派特征、也为城市的文化内涵注入一丝开放新意。

青岛火柴的刘念义、新华火柴的徐继庄、华东火柴的方善堉,都是三家因标购敌产从“大上海”投资“小青岛”的民族资本的代表人物。作为全国设立的十二个院辖市之一,民国末期的青岛保持着中央直辖的最高行政级别。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早已让岛城享誉海内外。就发达的经济水准所涉及的产业门类而言,青岛的火柴与纺织、制盐、化学、烟草、机械、食品等工业一样,拥有众多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和产品。以沪上名企巨头汇集岛城来看,青岛位居全国范围的经济实力和战略地位可略窥一斑。

日资的山东火柴工厂在战时转作军用后,部分生产设备犹在。经过标购程序,由火柴梗片制造商的山东莱阳人李荫堂购得,遂于1946年9月在通山路40号开办“裕隆火柴工厂股份有限公司”。另一部分设备转让给1947年3月在松山路4号建厂的“青岛国华火柴无限公司”,创办人王超凡来自山东牟平,其无限公司的组织形式,在业界独树一帜、令人刮目相看。

另外建于1925年、生产火柴原料的日资“光阳硫化磷厂”,最终由几家火柴厂集资买下,设立“永大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济南人张鹤如担任总经理,裕隆火柴的李荫堂是公司协理。有关强行入股的华北火柴和信昌火柴,其敌股部分做了相应的内部处理。

标购敌产,庆祝光复,各厂陆续开工。与此同时,众多火柴新厂纷纷建立,形成近二十年后青岛火柴工业发展的第二个繁盛期。其中包括中兴、天然、天方(后改名天祥)、农民、永裕、建业、胶济、中鲁、恒升火柴厂以及从日照迁入岛城的国际火柴厂、潍县惠丰火柴厂东迁青岛改称的远东火柴厂、金口迁来的振东火柴厂。

虽然后续并未发现更多“正益火柴”的企业信息,但档案明确记载“青岛正益火柴工厂”向火柴业同业公会报告,“拟在台东镇八路五十四号门牌开设火柴工厂,安装大机十台、小机六台”。56号是鲁和火柴厂、58号是鲁东火柴厂,筹划中的54号正益火柴厂,让台东八路成为台东镇汇聚火柴生产厂家的脉络组成部分。

四十年代中期的山东解放区,曾在鲁南和胶东设有火柴厂。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以及熟练的技术工人,都是中共地下党联系并从产业兴盛的青岛组织和选派的。1945年9月,青岛市郊的平度解放。三年后,平度县域内唯一的火柴生产企业“平度新业火柴厂”建立。火柴产量有限,市场供不应求,这反映出解放区和国统区经济发展的极不均衡。但从产业辐射效应来看,青岛的火柴生产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

到1948年,青岛地区已有新老火柴厂37家。根据1947年度“全国火柴厂全年产量”的统计数字,所列18家岛城火柴工厂的生产量已占全国总量的9.12%,排名第二,正好与三大纺织基地的“上青天”说法顺序相符。当解放战争接近尾声时,国统区将火柴列入战略物资,严禁销往解放区。民国末年的恶性通货膨胀致使民不聊生、人人担惊受怕,火柴成为囤积商品的目标,火柴厂再次出现停产和半停产的状态。

纵观四年间岛城火柴,前景希望如1947年版《青岛指南》所言,“青岛得天然条件之优厚,来日工业发达为全国之冠,实可拭目而待也”。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抗战胜利后的岛城火柴业》 发布于2021-11-24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