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龙丨山水 - 世说文丛

阿龙丨山水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唐明皇李隆基突然想起嘉陵江的山山水水,派吴道子到蜀地去,让画家替他瞧一眼。皇帝有时候也不能亲眼目睹想见之物,即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吴道子不敢怠慢,骑马而去打马而归。朝堂上,皇帝问巴山蜀水啥样子。画家成竹在胸:“臣无粉本,并记在心。”粉本是中国古代绘画施粉上样的草稿。吴道子的意思是我根本用不上粉本,嘉陵江的山水装在心里呢。李隆基打趣说:“就让朕开开眼吧。”令画家到大同殿画个图,一班大学士跟去看热闹。大同殿空两面白墙,斜对着,一面留给李思训将军,一面留给吴道子。李思训不仅带兵打仗,有赫赫战功,还是位善画山水的大家。吴道子甩开膀子,从上午画到下午,中饭都没顾上吃,嘉陵江三百里山水便呈现画中了。李思训用了更长时间,也画就一幅风格高举的山水画。两幅画不分伯仲,相得益彰,山水之妙俱在妙不可言。

皇帝心眼多。不过,如此遍览山水并将之绘画出来是幸运的,可谓“踏花归去马蹄香”。香味不仅滞留大殿,还浸染画家身上,一路过来,如腊梅的淡香,余味袅袅,穿透千年,至今尚能嗅闻。还有一种造些山水出来的,在有限的地面上作画,不失乾坤,可称“移花得蝶,买石饶云”,意蕴与纸绢画有一比。

把唐朝诗人陆龟蒙宅院定名为拙政园的是明朝进士王献臣。弘治年间,王献臣官场失意,退隐苏州。吴地烟雨和石桥碧水让他找到另一个压抑已久的自己:爱山水。他请来好友文征明,说造个园子,既能尽得山水,又可了却残生。文征明乃吴派书画大家,深谙江南山水底蕴,对一木一石的运用自有卓尔不凡之处,不光局限于软笔落纸。不出所料,文征明设计了一张园林蓝图,不曾想耗去十六年光阴,拙政园才得竣工,可惜园成不久,王献臣就去世了。但建园过程中,王献臣体会了营造之美,营生之乐,正是他追求的西晋潘岳《闲居赋》的意境:“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时光被浓缩在“一拳千仞”“水不容泛”的可见可感之物。看来,营造好的山水需要一点情怀,仅靠遍插树木、堆砌山石解决不了一个人的涵养问题。

仅就此论,苏轼、柳宗元们恐怕比王献臣、吴道子都幸运,幸运在迭遭贬逐中得见更多山水。想那苏轼,一贬黄州,再贬惠州,又贬儋州,与柳宗元先贬邵州,再贬永州,最后贬至柳州相似,一路向南,向南,差点贬出国门,谁能说苏轼、柳宗元等品尝的不是山水而是贬谪的命运呢。如果不是这样的命运,文学的粮仓中,又怎会有字字珠玑的苏氏诗词和冠盖文坛的《永州八记》呢。想当年在海口、三亚、儋州等地,品尝东坡肘子,如品尝南国山水,边吃边想,若把苏轼再贬去北疆就好了,让他向北向北再向北,粮仓里又会多出怎样的篇章呢?但人生有限,东坡先生走到常州便去世了,不晓得算不算文事的遗憾。

不管怎么说,胸有山水者必得见山水,胸有丘壑者必不履平川。有些人咋咋呼呼,在历史中是等所有人忘了他。有些人沉默潜行,却是无论如何不能被遗忘的。天越黑,星星越明亮。那枚月亮,总在清唱小曲,圆了又缺,缺了又圆。

写于2019年
整理于2020年

山水.jpg

原载 标准时钟 2020-02-06 07:44



阿龙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阿龙丨山水》 发布于2022-6-8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