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垃圾分类与生活水准 - 世说文丛

张勇丨垃圾分类与生活水准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微信图片_20230307113654.jpg

上周看到小区的一则通知,开始时将“全面实行垃圾”以及下一行的“不分类不清运”的完整句子读成“实行垃圾不分类”的惊叹句。当补上“不清运”的双重否定时,才从间歇性的疑惑中得到肯定的答案。垃圾分类,并无变更。如果“不分类不清运”具体到现实行动,这当然会造成难以预料的混乱局面。

垃圾是城市管理的核心问题。居民的生活垃圾,是除了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市政垃圾等类别之外,每时每刻都在周期出现和规律产生的垃圾。近年来,生活垃圾的分类管理遍及全国各地并且已成为一种社会常态。然而,在注重细节和讲求实效之后,垃圾分类与生活水准又能有怎样的关联呢。

说起垃圾,生活化的口语叫做“脏土”。以前,家家户户的垃圾先放在自己的脏土盆或脏土桶里。倒脏土也是家务活的组成部分。于是,端着盆或提着桶,将垃圾倒在街边的垃圾堆放区,然后再将盆桶拿回来。那时看到影视剧里,外国的倒垃圾使用塑料袋还感觉新奇和方便,但未必知晓垃圾分类和投放有时的明确规定。

后来,敞开式的倒垃圾被专用的铁质垃圾箱替代。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泉城济南,但见垃圾箱在半空之中。倒垃圾时,要拾阶而上投入箱内。收垃圾时,专用卡车在垃圾箱底可直接落入车斗。十几年前的港城烟台,垃圾桶还曾在地下。倒垃圾是自上而下的投放姿态。回想岛城青岛,似乎并无上上下下的这类感受和经历。

如今出现不分类不清运以及分类不达标也不清运的提醒,恐怕是管理者拍拍脑袋、闭门造车的单向思维成果。难道他们不想想,为什么垃圾不分类、为什么分类不达标、为什么大家不听话呢。

首先,垃圾桶是否符合回收的便利和要求。比如,回收垃圾中的纸箱、纸壳,即便全部压平,不同的尺寸未必都能放入一只蓝色的桶内。况且是玻璃瓶(又分白色、绿色、褐色)、塑料瓶、易拉罐(铝制、钢制)、废纸等皆混杂其中。假如它们与纸板都投放在一起,这算作恰当的分类方式、符合后续的处理流程吗。

其次,如何规范或限制独立的个人对垃圾箱的翻找和过滤。换句话说,废旧物品的回收,是否到了非管不可的程度。应当说,每个人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以获取相关的劳动报酬无可非议。但排除自愿的行为之外,那些全凭收集和捡拾垃圾为生的弱势群体,他们能否藉此在垃圾回收的行动中得到根本的救治和彻底的帮扶。也就是说,如能使他们走向更为体面的劳动方式,是否可称作社会进步的标志。

大众的生活与垃圾的产生,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让更多的人理解,这也是宣传本身的重要内容之一。再如,垃圾的去向和垃圾的处理,怎样让公众了解更多的后续过程,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深刻认识。与此同时,如何搭建起社区性或区域性的垃圾接收场地和回收配套设施,更是向社会传递这项艰巨工作的深远意义关乎人人健康和幸福的所在。

假如一纸通知管用的话,那就多贴几张呗。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垃圾分类与生活水准》 发布于2023-3-7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