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龙丨后畲村古井(北闽见闻录) - 世说文丛

阿龙丨后畲村古井(北闽见闻录)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微信图片_20230328230656.jpg

后畲村中街一口古井在街侧一幢低矮的明清木板房前,初来乍到游古村的人们若非提醒一般不会注意到它,即使注意了,也难体会出它多特别,普普通通可能是第一印象。我也是被提醒后又返回拍了几张照片。因为当时没有特别的冲动,照片拍得就稀里糊涂。但也许由于它的普通,让我几个月都不能从心里完全放下它,并为没搞清它的名字而懊恼。“古井”或许就是它的名字,我这样安慰自己。后畲村不大,人口不多,只要一提古井,大概都会晓得指什么,在什么位置,里面有什么,做何用处,所以,名字便可有可无,倒不如直呼“古井”更清楚明白。那天很晴,古井裸露阳光下,周围干燥无水渍,圆洞山石框住井口,高近半米,人和小动物不会因忽略井的存在失脚落入其中,但我想这石制高起地面的井台不只为防意外装置井口上,它对古井同样有保护作用,可见后畲村对这一古物的珍惜,人们看见它就不难想到乡村生活自古至今的延续,想象代代相传的生存方式。也许它还承载着我无从捕捉的民风民俗,当然我没有能力请它开言从头到尾说给我听。估计比较难找到讲明白古井被挖掘而成的具体时间的人,只能笼统地估算它成于北宋或更早的朝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村庄先民的生活围绕井和井中之水而展开而依存,井便演化为一个村庄的图腾,大到人生的婚丧嫁娶,小到日常的淘米煮饭,说不定都与这口井密切相关,以古井为背景展开的故事传说搞不好就是整座村庄和每个姓氏族群的历史。我是过客,并非合格的打捞后畲村村史的人,无法赋予古井文化层面的假设和意义,可我还是走到井台,趴井沿朝下看,希望得见生生不息的泉水,尝一口古老的清冽,品出甜或咸。我望见井壁上生长一种蕨类植物,很茂盛,几乎封住井口,看不到井多深,是否还有水。蕨是泥盆纪便扩散繁衍的植物,比古井早,比人类早,《诗经》有"言采其蕨"的话,不知它们用了什么手法哪个年月从什么地方到达这里,与古井共生共存,色泽清新,如刚刚生发一般,我该学古人称它们为“月尔”吧?它们像许多片迷恋古铜色月亮的绿云,枝叶中舒缓的流水声在村庄散开。

2021.2.14

微信图片_20230328230707.jpg



阿龙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阿龙丨后畲村古井(北闽见闻录)》 发布于2023-3-28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