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木丨记忆中的掖县路大沟 - 世说文丛

禾木丨记忆中的掖县路大沟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站在信号山上向东南望去,不远处有一片青葱苍翠的树林。这片树林生长在地势低洼的沟中,有人叫它掖县路大沟,也叫黄县路大沟。大沟东起掖县路,西至黄县路,南靠大学路,北临龙江路。东西长大约六七百米,南北宽约六七十米。沟中密密麻麻生长着上千棵杨树,高的五六米,矮的也有两三米,笔直笔直的,一棵棵有碗口那么粗。站在沟底向天空看去,杨树叶子可以说是遮天蔽日。风一吹,树梢来回摇摆,树叶窸窸簌簌,斑驳的日光也在地面上游动着。沟底从东往西有一条小溪,流到沟西头进入暗渠,从青岛二中(现育才中学)旁边的地方入海。下雨天溪水奔流湍急,干旱的时候溪水很细,但从不干涸。
大沟是我童年的乐园。我和玩伴们常常赤脚在小溪中玩耍,溪水清澈。我们有时用泥土把溪水堵住,形成一个水湾,很快有人会在上游做成一个更大的水湾,然后把湾扒开,很急的水流把我们的湾堤冲垮。我们又在上游做一个水湾把他们的湾堤冲垮……有人做一些纸船之类的东西放在小溪里随水流向远处。夏天有小孩到沟底捉蟋蟀,弄得一身泥巴是常事。秋天来了,杨树叶变黄一片一片落下来,我和玩伴们寻找柄粗的树叶,然后把叶柄互相套住用力拽,如果对方的叶柄断了,那么自己就赢了。看看谁赢得多。我们把这种游戏称之为“杠杠的”。
我们常去玩的地方是大沟的东段,西段不大去,我总觉得西段很神秘,一个人不敢去。听人说那里曾吊死过人,后来知道,是“镇反”的时候吊死的历史反革命。而且西段挺脏,一不小心就踩着大便。1958年大跃进来了,有一阵子全国城乡人人都积肥,有人就在大沟里到处找大便,搜集起来,送到指定的地方,支援农业生产。但是那里的大粪终归不是很多,产生的速度又慢,经不住天天有人去找。有的人怕完不成指标,就挖点污泥来冒充。1958年还有一阵子全国打麻雀,麻雀和老鼠、苍蝇、蚊子被称为“四害”。家家户户都行动起来,大人孩子一起上,用弹弓打,打不着就吓唬鸟,不让它们落地。人们仰着脸弓着腰、撅着屁股,一手拿着擀面杖或者火钩子,一手拿着脸盆,一面敲打一面对着天空中飞着的麻雀声嘶力竭地吆喝着:“嗷、嗷、嗷……”。有人上了屋顶,有人爬上了树去吓唬麻雀。大沟里全是杨树,麻雀多,自然是重点区域。本应是充满鸟语的地方,那些天却人声鼎沸。倒霉的不光是麻雀,喜鹊乌鸦也跟着一起遭殃,弄得小鸟大鸟到处乱飞。可怜的鸟们自上帝造出来大概就没见过这个阵势,我曾看到有麻雀飞着飞着就扑棱一声掉了下来。1960年生活进入三年困难时期,人们就在大沟里找野菜。有种野菜叫“蚂蚱菜”,还有一种叫“曲曲芽”,很好吃。后来人们开始爬到树上摘杨树叶子拿回家做熟了充饥。我不敢爬树,我哥哥爬上去摘树叶,扔到地下,我拾起装在袋子里,回家以后娘把杨树叶浸泡很长时间,拧干,剁碎,和着苞米面做饼子吃。有人吃了胃不舒服,可是我吃了一点事也没有,感觉挺香。1961年春天,杨树刚刚发芽的时候,吃的人更多。我记得也有人出面制止,说不能破坏树木,但是管不住。秋天的树叶满地都是,厚厚的一层。1961年秋天,我娘回到岚山头老家,我和哥哥天还不亮就到大沟里搂杨树叶子装在麻袋里回家生火煮地瓜干。我俩穿着单薄的衣裳,深秋的凌晨已经很凉,风吹着落叶沙沙作响。我们很快就会搂一麻袋。1962年之后国民经济开始好转,1963或者1964年,有关部门想改造大沟,在沟底安放了几处石桌石凳,供人们休息用,说是要把大沟改造成公园。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石桌石凳弄倒了,是不是被红卫兵小将打翻在地的,不得而知。
大沟真正的毁灭开始于1970年,毛主席发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最高指示,全市到处挖干道,信号山东南面是个干道口,挖出的石头用铁皮车经华山路小胡同直接倒入大沟,一溜下坡,方便得很。接近一年的时间,大沟逐渐被填满了。杨树也砍光了。填平大沟我想是有计划的,我曾看到有施工人员用半圆形的预制板一排排联起来把小溪罩住,半圆形预制板的直径有几米长。小溪弯弯曲曲,一排长长的预制板也弯弯曲曲。这样保证了溪水在地下长流。预制板很结实,受力均匀,上面的石头是压不垮的。大沟填平以后,在上面渐渐盖起了许多楼房。楼房的地基是很牢固的。
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知道掖县路大沟的。后来我再到信号山顶往东南望去的时候,看不到郁郁葱葱的树林,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楼房拔地而起。掖县路大沟,这个天然的氧吧,永远消失了,但它长久地存于我的记忆之中。

2009年1月

《青岛财经日报》“红礁石”副刊
2024年6月5日  A8版转载
组稿编辑:周晓方


禾木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禾木丨记忆中的掖县路大沟》 发布于2023-6-30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