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占丨“不舍昼夜”的孙海燕 - 世说文丛

阿占丨“不舍昼夜”的孙海燕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一直熬到8月,这座干旱少雨的城市终于下了几场像模像样的雨。
要么在凌晨,要么在黄昏,雨声渐急,密而纷披,天地间就起了混响,这是一种久违的声音,如进行曲的气势——打在屋檐上,打在街路上,打在树冠上,打在海面上,打在礁岩上,也打在了心上。
老城被洗出了新颜。待雨渐稀疏,就撑一把伞潜入街巷深处,去往那家熟悉的咖啡馆,它跟龙江路一起倾斜着,门前的三叶梅牵牛花缭绕在湮开的水汽里,雨痕淋漓的两层小楼竟像个古堡。
“不舍昼夜”,文艺病患者应该都知道。人到中年的店主孙海燕继续在里面炮制美好:煮咖啡;养猫;做牛油果奶昔和芝士蛋糕;“不舍诗社”定期举办活动;故人重逢以及结识聊得来的新朋友……
据说这祖传的老房子有一百年的时间了,里面典藏着三代人的家族记忆,民国时期就号称“青岛第一小卖部”,直到孙海燕出生,小杂货铺还能满足一家人的用度。
装修,孙海燕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好像在打磨一件有灵魂的作品。她用修旧如旧存留家族历史中的辉煌。地砖、壁橱、座椅、吊扇都是老店里本来就有的老物件。她还钻进小仓库找到不少好东西,拂去逆光里的尘埃,摆在“不舍昼夜”的任何一个位置,就能浮现出一段细密往事。以至于,每次沿着狭窄的老式楼梯去往二楼的时候,老木地板吱呀作响,她便觉得那是祖辈们在轻轻地说话。
在祖传的老房子里开一间咖啡馆,生长这个梦想孙海燕用了很多年。她一直从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经历的职场竞争跟“杜拉拉升职记”差不多。终于,看见一些同事朋友辞职创业去了,她也有些按耐不住的冲动。无奈孩子年幼,老人们需要照顾,家里的经济条件不足以支撑她去开一家咖啡馆。
又过四年,孙海燕不能再等了。时机已到。她要开启遵循内心声响的人生,与更多的人一起“品味老房子的历史,聆听他的故事”。
初开张时的专业问题都是由孙海燕的外甥帮助解决的。外甥在德国所学的专业正好和餐饮有关,不管是菜单构建、服务细节把控,还是店内的陈设,他都给出了极具建设性的意见。
经过心的打磨,“不舍昼夜”幽微的情致蔓延开来。喜欢读书的,可以随手从书架上拿起中外文学书籍。喜欢发呆的,眼前一杯咖啡,窗外正是欧洲小镇一般的拐角。喜欢聊天的,二层的英式田园风最配好友们的悠闲午后……
于是,你来了,我来了,时间就这样被收藏。
值得一提的是,初心不改的孙海燕因为喜欢文学和朗读,某次聚会上即兴开始的一个小节目,被她逐渐放大成了“不舍诗社”,如今已经小有名气。
“那年元旦,朋友们在一楼聚会,突然觉得在这样一个辞旧迎新的特殊日子里,如果不做一些特殊的诗似乎不尽兴。于是就地取材,播放起小提琴曲,并从书架上找出自己喜欢的书。当时我读的是徐志摩的《翡冷翠》,另一位朋友读了戴望舒的《雨巷》。”
这个机缘巧合促成的团队为“不舍昼夜”平添了不少文艺气质。一百多位诗友,年龄参差,职业有别,秉持着对诗的热爱汇聚于此,除了定期举行主题诗会,孙海燕还会每次邀请一位本土诗人出场做深度交流。
某些不经意的夜晚,走过龙江路路口,远远地,会看见咖啡馆的窗户透出的温暖灯光,一些捧着书的身影投射其上。走近一些,可听见深情的读诵声从窗口流淌出来,在老城特有的静谧里回旋飘荡。这个时候,推开门就能看到吧台后面的孙海燕正笑得一脸纯净,而空气中漂浮着各种好闻的味道,一切无不温暖感人。
时空的不可复制,情感的自然深邃,美学的细致入微,让“不舍昼夜”成了不少广告和电影的拍摄地,也是新人们拍婚纱取景的必选之一。朋友圈的帖子说这里是网红打卡地,鹿晗还在此拍过MV。
而孙海燕想要的,并不是利益的最大化,她始终相信并遵循长辈们的言传身教:做事先做人,做好人,做好事,就一定会有收益。
安于小而美,最好的境界。说到底,孙海燕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赚一些有钱也买不到的东西。

02-阿占_副本.jpg
题图:阿占

原载《青岛财经日报》“人物”周刊
2023.12.20 A7版
组稿编辑:周晓方


阿占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阿占丨“不舍昼夜”的孙海燕》 发布于2023-12-20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