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端午节的几件事儿 - 世说文丛

张勇丨端午节的几件事儿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QQ截图20240610194646.png

一年一度,端午佳节。少不了的粽子,上周已经品尝。昨天早上,发觉不少晨练的人们,手里都抓着一大把从山上采来的艾蒿。再有就是幼童,他们的手腕将在端午到来之前,悄无声息地栓上一根彩绳。
 
小时候的记忆,朦胧中,像是有大人的身影在晃动,但不足以真的睁开眼看个究竟。一早,则发现手腕和脚脖子上都拴着五彩线绳。这便是对端午节最直观的感受。吃煮出来的粽子不是目标,与粽叶相伴而在大锅中一同出来的深褐色鸡蛋,往往是最爱吃的美食。除了清香爽口,蛋清的柔嫩与蛋黄的细腻是一层抹不掉的记忆。
 
长大一点点,知道手上栓的彩绳是避邪用的。至于避什么邪,从来也没想过。门上插着的艾蒿也是避邪,它带着一种特别的味道,让避邪的理由很是充足。
 
除此之外,端午节还愿意玩着大盆里泡的糯米,看着奶奶和妈妈包粽子。奶奶包的粽子颇为精致,挺肚、饱满。妈妈的粽子稍稍逊色,在煮熟后还略微能分辨出来。后来只有妈妈在包粽子了,外观自然而然成了最精致的。我没有学会包粽子,只跟奶奶学会了擀饺子皮儿,而且此项技艺受用至今。
 
包出来的粽子放在大锅里面要煮许久,锅顶使用沉重的蒜臼子给扣压住,以保持锅盖的密实。煮出来的粽子、带着温度热气,通常都是几家邻居互送分享。不知这是端午沿袭的传统,还是邻里共处的和睦。此种亲密无间的温馨时刻,只有到了流失殆尽的今天才倍感珍惜而令人回味良久。
 
上初中时,刚刚学会骑自行车。于是在端午当日的清晨,还有一项给远在辛家庄的舅舅送粽子的任务。从观象山下的平原路一溜儿下坡到了江苏路,在太平路、莱阳路的大部分平道上骑行,感受老城与新区东西距离的遥远。
 
过了中山公园,便是湛山大路。一路上,先有看过电影的海军俱乐部,再是出产崂山可乐的汽水厂以及它对面的疗供商场。继续东行,是几所部队的疗养院。随后顺着小下坡,进入延安三路最南端起始的湛流干路,即从湛山到流清河的沿海主干道,一直到达崂山的风景区、南线的目的地。
 
浮山所的周边,马路的南北是一大片的菜地。从浮山所到辛家庄,这段距离最为空旷。以至撒了车把,骑行都没有问题。放下粽子,原路返回,前后历时要两个钟头。吃了饭,还能准时赶上学校七点二十开始的早自习。
 
如今,端午已成为法定的节假日。除了强调传统的民俗活动,还增加了丰厚的文化内涵。端午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季节的繁忙、氛围的祥和、民间的竞技、大众的欢愉。不过镜子的背后,恰是一副沉重的历史印痕。它隐藏着的是,千百年来无数的上下求索,直至依然在途的漫漫长路。
 
2010.6.9 小记
2024.6.10补充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端午节的几件事儿》 发布于2024-6-10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