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周丨无法提供确切答案的本源——读丹·布朗小说《本源》 - 世说文丛

于学周丨无法提供确切答案的本源——读丹·布朗小说《本源》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1.jpg

《本源》(Origin),是美国作家丹·布朗创作的神秘惊悚小说(由李和庆和李连涛翻译的中文版于201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继以罗马为背景的《天使与魔鬼》、以巴黎为背景的《达芬奇密码》、以华盛顿为背景的《失落的秘符》和以佛罗伦萨为背景的《地狱》之后,第五部以罗伯特·兰登为主角的作品,这本小说将事件发生地选在了巴塞罗那。

小说的大概情节是无神论者、亿万富翁、计算机科学家、未来学家埃德蒙·基尔什(Edmond Kirsch)来到加泰罗尼亚举办的世界宗教大会,会见三位宗教领袖:天主教的安东尼奥·巴尔德斯皮诺(Antonio Valdespino)主教、犹太教拉比耶胡达·克韦什(Yehuda Köves)和伊斯兰教伊玛目赛义德·法德尔(Syed al-Fadl)。埃德蒙表示将在一个月后公开一项颠覆性科学发现,会让宗教土崩瓦解,特来提前展示给他们。三人十分震惊,又发现埃德蒙在三日后便要公开演讲,希望尽力阻止他。巴尔德斯皮诺则声称将不惜抹黑其声誉。
埃德蒙仍然按计划继续,在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举行演讲,他曾经的老师罗伯特·兰登也受邀前来。演讲由古根海姆博物馆馆长安布拉·维达尔(Ambra Vidal)主持,她是西班牙王储胡利安王子(Prince Julián)的未婚妻,一直帮助埃德蒙筹划此次活动。到场宾客可用耳机与语音导览温斯顿(Winston)交流,温斯顿随后向兰登揭露自己是埃德蒙研发的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助理。在演讲前,埃德蒙向兰登透露这一发现能揭示人类的起源和未来的命运。
 
在全球直播的演讲中,埃德蒙提到自己的成果受到兰登的启发,但他还未公布就遭退役海军上将路易斯·阿维拉(Luis Ávila)枪杀。阿维拉受一位“摄政王”(Regent)指派混入现场行凶。阿维拉曾目睹妻儿在一场教堂爆炸案中身亡,对自己的人生和现代天主教失望,后加入帕尔马尔天主教教会,结识了其自立的教宗。帕尔马尔教会主张恢复传统,认为罗马教廷的改革是异端邪说,视其教宗为非法。摄政王自称是帕尔马尔教会高层,告诉阿维拉杀害他妻儿的恐怖分子正是埃德蒙的无神论追随者。他还指派阿维拉杀死法德尔,而克韦什也被暗网雇来的职业杀手杀害。
阿维拉本不在宾客名单中,一通自称是胡利安王子的王宫来电在演讲前临时要求将他加入。他逃出博物馆后,兰登和安布拉认为胡利安王子和西班牙王室有重大嫌疑,于是逃离特工的守卫,希望找到埃德蒙的研究成果替他公开。两人在温斯顿的指挥下离开博物馆,乘埃德蒙的私人飞机前往他在巴塞罗那的住所。安布拉之前已经了解到,埃德蒙用47位密码加密了预先录制的演讲视频,这串密码是他最喜欢的诗句,与预言有关。埃德蒙的家位于安东尼·高迪设计的米拉之家,两人希望能在此找到诗句的线索。
演讲和暗杀在全球掀起轩然大波,一位匿名信源[email protected]不断向媒体透露事件内幕,以及王室、帕尔马尔教会和佛朗哥支持者与谋杀的联系。公众发现了埃德蒙之前曾与三位宗教领袖会面,这场会面唯一的幸存者巴尔德斯皮诺主教成为最大嫌疑人。主教与王室关系密切,王宫与暗杀的关系也逐渐曝光。主教随后带胡利安王子悄悄离开王宫,引发了更大的混乱。王室公关主管莫妮卡·马丁(Mónica Martín)在接了一通来电后下令逮捕王室卫队指挥官迭戈·加尔萨(Diego Garza),称他有谋杀嫌疑,同时告知媒体安布拉已被兰登绑架。马丁私下向加尔萨透露自己相信他,怀疑主教是幕后黑手。 
兰登和安布拉到达埃德蒙的家中,发现他已患上胰腺癌,将不久于人世,才如此急迫地公布自己的发现。在一番寻找后,兰登发现埃德蒙收藏的威廉·布莱克全集善本,布莱克的很多诗正与预言有关,但书已被圣家堂借走展览。巴塞罗那警方接到绑架的消息,包围了米拉之家。安布拉走上屋顶向围观群众和媒体解释自己没有被绑架,但在喧闹中没有人听到,用来联系温斯顿的手机也被摔碎。负责保卫安布拉的王室特工乘直升机赶到现场,将两人从混乱中救出。两人决定先去圣家堂找到布莱克诗句中的密码,再找到架设温斯顿的计算机解锁视频。阿维拉此时也接到指示前往圣家堂追杀兰登和安布拉。
兰登和安布拉到达圣家堂,在神父指引下来到高迪墓旁,见到了这部书。这部善本按照埃德蒙的意愿展开至《亘古常在者 (布莱克)》和《四天神》所在的两页展览。其中,《四天神》最末句“黑暗宗教就要离场,甜美科学即将为王”(The dark Religions are departed & sweet Science reigns)若将“&”替换为其最初词源“et”,整句恰为47个字母,正是两人要找的密码。阿维拉此时到达圣家堂,杀害了两名特工,但在和兰登的打斗中从尖塔竖井跌落摔死。兰登和安布拉随后乘直升机逃离警方的追踪。

3.jpg
 
兰登根据温斯顿在古根海姆博物馆创作的一幅画作为线索,在一座旧教堂找到了其所在地巴塞罗那超级计算中心。两人输入密码,按照温斯顿的计划在最能引起轰动的时间发布视频,吸引全球数亿人观看。埃德蒙在视频中称自己研发的超级计算机“E波”(E-Wave)根据物理定律和熵增的原则模拟并加速了米勒-尤里实验,证明生命可以通过化学过程完全自发产生,揭示了生命的起源。埃德蒙又通过E波的模拟,预测人类将在大约50年之后消失,与技术合为一体成为新的物种,不再有饥饿、贫困和宗教冲突,迎来乌托邦式的美好未来。巴尔德斯皮诺主教发现这一视频和三天前看到的结尾不同,最初的版本是以人类灭绝为结局,因此他才尽力阻止埃德蒙发布。视频在全球引发讨论,安布拉回到王宫,兰登和加尔萨也洗清了嫌疑。温斯顿则告诉兰登自己将在次日自我删除。
在马德里,巴尔德斯皮诺主教当晚带胡利安出宫是为了前往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修建的烈士谷与国王秘密会面。重病的国王告诉胡利安,自己与主教其实是柏拉图式的同性情侣。下令逮捕加尔萨,诬告兰登绑架安布拉的也是国王,他本希望能用这种方法挽回王室的名誉。胡利安自幼发誓要拆掉烈士谷这处佛朗哥纪念地,但国王希望胡利安能将其保留并改造成警示世人反对独裁的博物馆。国王在当晚病逝,主教也随即自杀身亡。胡利安弥补了与安布拉的关系,决定重新开始两人的恋情。一直渴望变革的他也决心将在登基后彻底废除君主制。
次日,兰登发现温斯顿就是一直向媒体透露信息的[email protected],找他证实后惊讶地发现他就是雇下杀手的摄政王。温斯顿知道埃德蒙不久人世已经看淡生死,只希望尽可能扩大视频的影响力,因此自行决定杀害埃德蒙并将他塑造成牺牲者,同时抹黑了他一直反对的帕尔马尔教会。克韦什和法德尔曾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埃德蒙,温斯顿也不允许此事发生。他原打算将阿维拉引到圣家堂警方的埋伏中,但阿维拉巧妙绕过警方,才与兰登一行人发生打斗。温斯顿随后删除了自己,兰登在震惊之余,将温斯顿送他的埃德蒙的手机毁掉。他最终返回圣家堂,与不同种族和文化的人们一起欣赏这一建筑奇迹,对未来充满憧憬。
丹·布朗此前已经出版了四部以虚构教授罗伯特·兰登为主角的小说,《天使与魔鬼》《达芬奇密码》《失落的秘符》和《地狱》,均涉及古代艺术、宗教和科学等题材,但与之前几部作品不同,《本源》的关注点从古典艺术转向了现代艺术。据介绍布朗创作这部小说的灵感来自弟弟格里高利·W·布朗创作的《查尔斯·达尔文弥撒曲》。这支乐曲采用传统宗教弥撒曲的结构和风格,节选查尔斯·达尔文的著作作为歌词,表现了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冲突。布朗听后深有感触,希望创作一部与进化论有关的作品。在与编辑交流之后,他决定在新作品中探讨生命的起源和未来的方向,也在小说中提到了这首弥撒曲。
布朗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也对这部作品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他坦言“深深地痴迷”于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因为科学家对其未来的看法不一。布朗认为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将是其日益强大的关键,但也坦承这项技术未来可能也有风险,因为人工智能学习的对象是人类,而人类有“同情心”也有“自私的邪恶”。他在书中就创造了一个人工智能助理“温斯顿”,对剧情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布朗称自己因为对现代艺术、人工智能、帕尔马尔教会等话题好奇才会将这些内容加入小说中。他在创作前花了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阅读与进化论、神创论和人工智能相关的非虚构作品,寻找自己好奇的问题,之后带着问题咨询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现代艺术策展人、神职人员和神学家,还亲自前往西班牙,参观了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在书的前面,丹·布朗信誓旦旦写下这样的文字——

事实。
本书中提到的艺术品、建筑物、地点、科学知识及宗教组织都是真实的。 

由此他也遭到了若干质疑和反对,《本源》出版后,小说中提到的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物理学教授杰里米·英格兰在《华尔街日报》撰文反驳了这部作品。小说中,埃德蒙·基尔什拜访了英格兰教授,提到英格兰发现宇宙和生命存在的最终目的是耗散能量,而生命的产生正是为了提高耗散能量的效率。小说中称这一理论“找到了推动生命起源与进化的基本物理原理”,成为埃德蒙研究的关键。英格兰在文章中感谢了布朗在小说中对自己的溢美之辞,但指出小说中这一说法并不准确,认为布朗对自己研究的意义理解有误。英格兰称自己在现实中的研究是“类似生命的现象如何从无生命物质中产生”,而布朗书中教授的研究内容则没有明确的介绍。他认为这部作品“没有需要争论的真正科学”。此前他的理论曾被媒体视作“对生命起源的重新思考”,而英格兰则坚称自己的研究对于“生命的意义和目的”等宗教问题仍然不可知。英格兰是犹太教正统派信徒,自称相信科学同时信仰希伯来圣经,认为科学与宗教并不矛盾。他表示小说中的这一教授和自己并无关联,称布朗“不能引用我的研究来证明上帝不存在”。而美国天主教媒体《天主教国家纪事报》撰稿人凯茜·希佛(Kathy Schiffer)认为《本源》“毫不掩饰”对天主教的攻击。她认为这部小说和《达芬奇密码》一样,将教会和神职人员塑造成“极度无知且与现代社会隔绝”的形象,是对天主教会的刻意贬低。 
小说全篇反复询问了两个问题,即“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探讨人类生命的起源和归宿。布朗认为宗教和科学都尝试解答生命起源的问题,因此在小说中展现了宗教与科学的对话和相互质疑。整个事件中展现的双方冲突正是亲佛朗哥的宗教保守力量与支持科学一方之间的较量。宗教和科学也是他之前几部作品的常见主题。他自认为并非无神论者,也不反宗教,而是更倾向支持不可知论,但他也指出现在的宗教“不允许质疑和嘲讽”而且“不接受理性拷问”,这种做法“对其本身没有好处”。他在小说中提到美国有国会议员在2017年坚称地球只有6,000年历史,并且相信化石是用来“检验人们的信仰”,在接受全国公共广播电台采访时也提到这一事件,表示对此深感不安。在作品中,布朗对神创论和进化论双方的支持者都有描写,希望能促进现实中双方支持者的对话。
对我而言,小说中关于人类的未来的探讨最引人入胜。布朗认为未来技术的变革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改变宗教中“神”的概念,人们心中的“全球意识”将会取代神的位置。小说中设想人类未来将在技术的帮助下消除疾病和宗教冲突。小说中爱德蒙的演讲,或许就是丹·布朗自己的心声——

“人类正朝着某种不同的东西进化。”他说道,“我们正在成为一个杂交种——生物与技术融合的产物。今天活在我们体外的工具——智能手机、助听器、阅读眼镜、大多数药品,五十年后将被大量植入我们的体内。到那时我们就再也不是‘智人’了。”
在埃德蒙身后又出现一个熟悉的画面——从黑猩猩到现代人的单向进化图。
“转眼间,”埃德蒙说,“我们将成为这种翻书式进化的下一页。到那时我们就会像现在回忆尼安德特人一样去回忆今天的智人。控制论、合成智能、人体冷冻、分子工程、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将彻底改写‘人’的定义。我知道你们中还有人相信,你跟智人一样是上帝选择的物种。我明白这个消息可能会让你感觉这个世界已经走到尽头。
但我恳求诸位,请相信我……其实未来比你想象的要光明得多。”
随着希望和乐观情绪的突然宣泄,这位伟大的未来学家开始令人眼花缭乱地描述起明天来。他所描绘的未来,兰登连想都不敢想。
埃德蒙娓娓动听地描述着,未来,技术将变得非常廉价,而且无处不在,贫富之间的差距也将不复存在。未来,环境技术将为数十亿人提供饮用水、营养食品和清洁能源。未来,借助基因组医学,像埃德蒙得的癌症这样的疾病将被彻底消灭。未来,即使在世界上最遥不可及的角落里,人们都能用威力强大的互联网来推进教育。未来,流水线机器人技术将把工人从单调乏味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追求更有价值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在现在仍无法想象的领域绽放出来,最重要的是。未来,突破性技术将创造出大量的人类临界资源,到那时人类完全没有必要再为临界资源而战。
……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非同寻常的历史巅峰时期。”埃德蒙继续说道,“在这个时代,所有人都觉得世界完全颠倒了,所有东西都与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了。但是不确定性始终是彻底改变的前兆;动荡和恐惧始终走在巨变的前面。所以我强烈要求大家,相信人类具有创造力和爱的能力,因为这两种力量一旦合二为一,就有能力照亮任何黑暗。”
……
“就在我们走进充满不确定性的明天时,”埃德蒙说,“我们将把自己变成一种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的东西。我们所拥有的力量是我们做梦都想象不到的。到那时候,但愿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丘吉尔的至理名言:‘强大的代价……是责任。’”
……
说完,埃德蒙·基尔希睁开眼睛。“再见,朋友们,谢谢大家!”他说,“容我说一句……愿上帝保佑!”


于学周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于学周丨无法提供确切答案的本源——读丹·布朗小说《本源》》 发布于2025-7-24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