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亮 计纬丨芥子须弥随手间——姜寿民先生的微刻 - 世说文丛

王作亮 计纬丨芥子须弥随手间——姜寿民先生的微刻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2023年初冬,开手整理姜寿民夫子遗物的时候,有一天,在一只书橱底下扫出的一堆垃圾中,见到两块墨绿色的小石片,平面比一元的硬币略大,厚度大约三个毫米吧。起初我以为是废料。夫子常常亲手切割大石块,打磨章料,这种边角,常见。正想把它们一扫帚扫起,忽然隐隐地觉得石上有字,捡起来一看,果然——小石片上竟然密密麻麻刻满了粟米粒大小的字,肉眼看不清。尽管看不清,我也马上意识到,这不是俗物,赶紧擦干净了,另行收藏。
后来又在一个积灰蒙尘的盛杂物的木盒子里,发现了三块类似的小石片,我都归拢一处,等先生的文稿、物件清理得差不多了,才坐下来,用放大镜细看这几件微刻作品。是的,微刻!五方小石片平面尺寸分别为4X2.8、4X2.8、2.5X1.8、5.5X3、4.5X2(皆为厘米),所刻字数分别为265、430、137、388、166个。最“大”的作品是在4.5X2厘米见方的石面上刻了李清照的《渔家傲》《如梦令》《醉花阴》三首词,连落款有166字;最“小”的是在4X2.8
厘米的面积内刻苏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并序)》《念奴娇·中秋》《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等五首,连款有430字。
有的字仅有粟米大小,有的不足一粟米,笔画,可谓细若蚊足,然而放大了看,没有一点局促感,其起止、疏密、开合,一如大幅的书法作品,一丝不苟,用刀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笔锋的特点,而且丝毫不失自己的书法风格。有一方的落款是“江涵刀书”,可见,夫子是以刀代笔,进行创作的。
五件作品,两件有时间:“辛未”,公历是1991年,夫子整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学术、艺术都臻成熟的境界,治学、治艺之暇,随手刻这么几件东西,也许是一种休息。据说,这种微刻,刻的时候,不用眼,只凭手的感觉运刀,欣赏,才需要放大镜。
佛说:纳须弥于芥子。
佛理、学理、艺理,都是相通的。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常有新闻,报道某人在大米粒上刻下了什么,某人在头发丝上刻了什么……当时我想,如果有人将那些“奇迹”什袭珍藏,传之子孙,某天要出以示人了,楠木匣套锦匣地郑重打开,最后出现了一粒大米或者一根青丝,请大家用配好的显微镜来欣赏,是不是有点滑稽?
寿民夫子是否也是感于那些报道,才动手弄了这几方微刻,聊以遣兴?不得而知了。只知道,这些东西,在夫子,是排于刻板制笺之后的副业,芥子、须弥,均在挥手之间,所以他是随刻随弃,未以为意,如果不是我偶然捡到,恐怕也就烟消火灭,复归于无了。
2024年9月6日

百寿图.jpg姜寿民刻的百寿图

青岛大愚美术馆 供稿


王作亮更多作品
计纬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作亮 计纬丨芥子须弥随手间——姜寿民先生的微刻》 发布于2025-8-25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