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知丨荐书:《巨石镇》《小镇流年》《四x四闲篇》《临安之降》《穿行秘鲁五千年》《同时代的北方》 - 世说文丛

任知丨荐书:《巨石镇》《小镇流年》《四x四闲篇》《临安之降》《穿行秘鲁五千年》《同时代的北方》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1.png

孙晓飞《临安之降:南宋士人的忠死、孝忍与隐逸》上海三联2024年8月
·全景式描绘13世纪中叶中华大地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变革。
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黄仁宇曾说:“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天文时钟,鼓风炉,水力纺织机,船只使用水密隔舱等,都于宋代出现。在11、12 世纪内,中国大城市里的生活程度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比较而无逊色。”
但是,宋朝的文明成就又是易碎的,就如美梦容易被人叫醒一样。宋王朝经历过两次亡国恨,一次是“靖康之耻”,一次是“临安之降”。在文史作家孙晓飞新作《临安之降——南宋士人的忠死、孝忍与隐逸》里,他从宋元之际画家赵孟頫的故事入手,以一个人的命运观照一段大历史,聚焦赵孟頫、钱选、文天祥、牟应龙等南宋士人群体在蒙元南下、南宋“临安之降”历史变局中的忠死、孝忍与隐逸的抉择,在历史人物影响历史环境、历史环境塑造历史人物的双向互动中为读者铺叙这一壮阔的历史画卷。
孙晓飞,文史作家,《中国老年》杂志副总编辑,专注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出版《千年孔子:商周之战、春秋之乱与孔子之变》《繁盛与衰败:3000年帝国都城变迁史》等书十余本,有著作荣列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年度十大好书榜首,并入围“中国好书”,央视《读书》节目连续四周推荐。

2.png
《巨石镇》亦 夫 著,作家出版社

巨石镇是个相对封闭的小镇,位于南北方分界线上,这里的居民们大多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小说通过三对夫妻的故事,揭示了婚姻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王民和骆小丹的婚姻因误会和愤怒而陷入危机;骆保堂与吕淑贞虽表面和谐,实则内心疏远;钱永旺和魏芸的丁克生活,背后隐藏着不孕的苦衷和对宠物的过度依赖。
小说深入探讨了婚姻中的爱、恨、冷漠和无奈,诠释了婚姻中人们对自由的渴望,以及掌握婚姻围城大门钥匙的理想状态。
亦夫,陕西扶风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曾在国家图书馆、文化部和中国工人出版社任职。著有长篇小说、散文随笔集等十余部,代表作“原欲三部曲”之《土街》《媾疫》及《一树谎花》。长篇小说《无花果落地的声响》获中山文学奖。

3.png
唐山(资深媒体人、书评人)

亦夫曾是国内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的领军人物之一,移居海外后,依然保持了旺盛的创作激情。《巨石镇》呈现了三段失败的婚姻:王民和骆小丹彼此冷漠;骆保堂和吕淑贞活成了生活中的搭档,钱永旺和魏芸则是在想“脱丁”时,遭遇了不孕症的烦恼。每个困境中的人都想彻底改变局面,却忽略了,这个局面本身便充满弹性,好与坏、善与恶、对与错……都会随人而转。我们以为它是客观的,可它却常以惊人的复杂性,震撼我们。
在《巨石镇》中,亦夫的笔触一如既往地充满弹性,对话生动,画面感强,在粗鄙与深刻间保持着一份优雅的平衡。在充满象征意味的“巨石镇”上,传统与现代彼此塑造,而反复拿捏之后,人性的丑恶与善良相互融入,已难以分辨。这种巨大的混沌感似与爱情相关,又似与时代相关,都内蕴着意义的溃败,个体的惶惑,彼岸的消融,乃至超越的不可能。毋宁说,我们每个现代人如孤岛般的生活,就是一个个巨石镇,清醒与迷茫共存,但身在其中,我们永难说清谁才是清醒者,如何才能冲出巨石镇。饱含人文理想,聚焦永恒话题,力避清浅化,是本书尤其可贵之处。

4.png
小评程远新著

身体流出的个人记忆 
东北小镇兴衰私历史 
父母亲情,溢于言表 
作家童年、少年、青年 
矿上人生、人性、人心诉诸笔端
“叙事、抒情、状物”力透纸背 
树基沟往昔生活复原与再现 
不禁令人感慨、惆怅、忧伤

天地间一颗石子投入河床
激起的涟漪 
被漫漶、激荡的狂流冲散 
诗人的一滴泪 
在“流逝”中被忽略 
而那股浓烈的“乡愁” 
恰似一杯陈年老酒 
一阙告别骊歌 
余味悠长 
莫失莫忘 

5.png

一座似水流年变迁的小镇 。一幅黑白木刻画般的故乡。在这里,读懂中国小镇, 读懂那个逝去的年代。
《小镇流年》是一部非虚构散文作品集,作者程远首先以回忆父亲、母亲作为开篇,接下来是童年、少年、青年与一个往日小镇的复原和呈现。程远以童年、上学、工作和漂泊省城成为一名报社记者为主要全书叙事主线,以散文非虚构的形式完成了一次生命状态与生存境遇的回忆。
作者用写实的手法将小镇中的风物、人物、逸事一一描摹出来,呈现了一个人的生命轨迹,应该说这是一部具有文本意义、文学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小镇青年成长励志作品。
该书为作者首部公开出版的非虚构散文随笔集,约18万字。著名诗人阿坚、作家甲乙作序,著名作家、艺术家阿占绘制封面、内页插画并代跋,作家沈念、蒋蓝、张弛联合推荐,2024年10月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程远,1966年出生,辽宁清原人。曾做过矿山工人、公司职员、报刊编辑,2020年创办沈阳鞍与笔文旅工作室。20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之后中断十年。
作品散见于《作家》《天津文学》《山西文学》《鸭绿江》《草原》《西湖》《野草》等。现居沈阳。

6.png
著名诗人、作家、旅行家阿坚:

小贺程远《小镇流年》出版,诌一首:程远是个爱劳动的人
现在,在五女山下劳动经常,在家里俩女人下劳动偷时间,为文艺女神劳动而自由女神,您太远了,多想为您劳动。
5.12地震灾区,他为学生劳动机翼下的大地,他为天上的乘客劳动友谊耗酒呀,他为大家的酒源劳动多年前,就为树基沟这小镇历史提前劳动。
满族的女人爱他,因为他聪明又爱劳动韩范儿的姑娘爱他,因为他懂艺术又爱劳动我们大家爱他,因为他使我们联结靠的是劳动他或心说,劳动累呀,傻子才爱劳动。
阿 2024.11.11古城

又及:为什么我去抄他老家,谒其父母坟,因程远是我终生的朋友。我是一个操蛋之人,“卑鄙的人更热爱善良的人”。万一他以后穷了,我去找他也必有啤酒喝……他在流年小镇练出过本事。

7.png
诗人、编剧赵卡评价

程远是编散文高手,他编的那本《活着,走着想着》据说卖了个小高潮,我手头有两本,一本藏于书柜,一本做礼物送了人。程远更是个写散文的高手,他刚出版的散文集《小镇流年》印证了这一点。在谈内容之前,我想先赞美一下这本书的美学质感,一句话,质感实在太好了!装帧设计、内页排版都没说的,尤其是阿占老师的插画,给人以一种强烈的素颜惊艳感。

8.png

按程远的说法,也是这本书的题记,这是一本献给故乡的书。在小说界,人们会津津乐道于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并称他的作品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而中国的作家,大家会经常提到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这些地名就像作家的一个符号,或者是变魔术的道具,属于半成品级的,只有变成文学作品了,才是一个灿烂的世界了。“树基沟是一个矿山。”程远的故乡,东北小镇树基沟,名字有点古怪又土,但被散文高手程远写入书中后,就像一个毫不起眼的音符一旦被作曲家放到需要强调的位置上,立刻会被乐手演奏出风格性的故事来。

9.png
资深媒体人、作家袁毅:沈阳作家

程远兄日前给我寄赠来他的第一本书《小镇流年》,书中间夹着一幅他写的书法扇面,是用金文书写的先秦屈原的“天问”二字。并释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让我深深感受到这位个子、气质酷肖文雅的南方人,身体里却流淌着豪爽的东北人的肝胆相照,以及人世间最美的相遇——浓烈似酒的友情。人一辈子能绘声绘色地写出“邮票般大小的地方”,且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并让它流传千古,这个人无疑是幸福的、钟情的,人和地也都会不朽的,程远兄就是这样幸福的、钟情的东北人。
程远兄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一样,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家乡的那块邮票般大小的地方”。那“邮票般大小的地方”被作家非虚构成一个叫“树基沟”“红透山”的故乡村镇,他的一系列散文随笔都是以这个自小出生并长久生活的辽东山区腹地村镇为背景。
程远兄诉诸笔端的“叙事、抒情、状物”都是“心有所真感”,细节鲜活,言近旨远,直抵人、事、景、物的核心与本质。莎士比亚《麦克白》中有一句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程远兄在《小镇流年》中朴实笃定、细致入微地刻画东北矿区生活、矿工人物和人间、人性、人心,特别是人世间底层的善良与温情,却是长存浩然天地之间的。

10.png
《活着,走着想着》主编:王晓璐 张翼,执编:程远,责编:姚宏越,设计:王冉,策划:云卷云书坊•鞍与笔工作室,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春风文艺出版社

收录99位作家四年来应约为《航空画报》卷首栏目撰写的99篇旅行随笔,包括陈嘉映、毕淑敏等,可谓名家云集,精品荟萃。99篇文章或写行途百态,或感人生妙悟,或言哲思奇语——无疑是献给读者的一份精神盛宴!
该书另一亮点是99位作者素描画像、简介,11幅黔西南美丽风光图片、11幅黔西南少数民族风情雕塑作品及40余幅辽宁桓仁版画,作为插页、配图,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该书荣获2016辽宁出版集团最美图书奖。

11.png

收到高星兄的诗集《景物——高星短诗选2012—2023》和他出资编著的《四X四闲篇》,可以算《三仙汤》延展资料读本,四本书四种文体,四人交叉做序言。文字活泼有趣,生活细节呼之欲出。《阿坚烟盒(2016-2024)》有种行为艺术特征,将阿坚在酒局聚会随手写给亲友的“作品”搜集纸本化,阿坚依据情景事态即兴写出。文有古风,却透着“戏谑幽默”,内里是后现代反文本特征。我想以后当事人有场景回忆,就更有意思,达到互文作用。我也有个朋友臧策,我跟他聊天,他也提议做个阿坚“作品”展,如果加上在场者回忆聊天就更有意思了。

《张弛日记(2004-2023)》简洁无赘语,多是琐事与吃食,当事人观其大概。狗子作序亦有趣,将2005年—2024年就自己二十年印象深刻的事过了一遍,与张驰日记类似的是私密“重要的事”不记,记趣事宏观大事琐事。
《狗子对话(2019-2023)》是与佟琦的对话,可以窥出狗子的生活状态,和他的写作观,依然有种“玩世不恭”在里面……“文学已死”,“小说怎么写”,私下里喝酒是得不出答案的,在正常活动也是“绕来绕去”车轱辘话,还是看他的小说领会吧,还有这本“对话”能看出些,在我看来也是更了解的还是他的“性情”。
《高星微信(213-2024)》则写得言之有物,是“个人私史”“私记忆”,有趣事,有逸闻,日常段子,有观点,也有股“文人秘辛”的意味,骨子里却是情谊。阿坚的评价也有趣,“杂食动物”“文化小百科”“三小作家”(小哲理、小幽默、小性感)……他的“记农”文字我也是常看的,什么“博物学”“人类学”“社会学”都有这么点,看似“一本正经”,但都没当回事,看起来还是那回事……

12.png

陈涌海——我大概是最晚收到四闲篇的了,印刷厂漏发了[呲牙] 感谢高大师出资出力出了四本非常有趣的书,分别是四个人各自的某个文字侧面:阿坚是近些年写在烟壳背面的即兴文字(喝了大酒写手札,或者写下手札换酒喝,颇有行为艺术的感觉),张驰是二十年来的日记(多是菜名人名餐馆名,资料性强,趣味性在未来),高星是十年来微信文字精选(趣味性、资料性、文学性俱佳),狗子的是微信对话(狗子有些文学观点很给人启发,一口气看了半本)。
高星——搬到怀柔后,请哥几个饭少了,省下来的钱为哥几个印了4本资料:阿坚烟盒(2016-2024)张弛日记(2004-2023)狗子对话(2019-2023)高星微信(213-2024)。四个人四种文体,相互写的序。也算对往日也算一个时代的总结和纪念。作者和提供素材的朋友都已由印厂奉寄。

13.png

童蔚评:刚收到高星主编的《4X4闲篇》。见书的第一感觉,作为诗人和作家的高星痴迷两条线索:数字化、系列化和“民间写作”。前者使他的创作活动坚持系列性,无论摄影、集纳文物,写作主旨都追求一系列地拓展,逐渐呈现出完整的效果。于是《三鲜汤》之后有了《四x四闲篇》;其二,在民间写作方面他持续深耕,有些书近乎用脚书写,也用手机书写将碎片连成风景,将街头歺馆邻域引入文本,他正在打破一些既有的范式。所谓民间的字片,手写体,交谈,随手记,组合为与日常连绵的显得笨重(厚重)的“4X4”合集,简而言之,这就是这套书的魅力。它是时尚的又是反时尚的;制作得有品味、精致。高星一旦开始工作,就进入他头脑中预设的结构而日常的每一天看似平常地进行,他有强大的盟友酒友,尽管他们都是在微信后行走结识的,他从来不是日常生活的局外人,但在内心与外部及社会空间范畴,他的文本显示了他独有的趣味与文化定位。
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

14.png
《穿行秘鲁五千年》作者:王甲红,2024年10月

很少有一个国家,会在同一座城市为灭绝种族的殖民者和推动国家独立的解放者立像,会有一个广场两侧分立着描绘殖民统治抗争血腥历史的浮雕与殖民者遗留的风格殊异的建筑群。
秘鲁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在秘鲁旅行,如同在亚、欧、美各文明的古今时空场景中穿梭,复杂的地形、多变的气候与交错的历史,在这块土地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旅程不只是旅程,穿过五千年的时空交错,走过沙漠、高山与雨林,你将触达秘鲁沧桑而勃然的灵魂。
跟随作者王甲红的足迹,我们将穿越沙漠的广袤、攀登安第斯山脉的险峻,深入热带雨林的葱郁,探索秘鲁千年的文明。全书收录了200余张精选照片,图文并茂为读者展示了纳斯卡地画的神秘面纱、印加遗迹的宏伟壮观,以及秘鲁历史的深邃和文化的多样性。
王甲红,环球旅行者,作家。走过七大洲一百多个国家,五百多项世界遗产,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四套担任嘉宾,曾为《文明》《人物》《中国国家旅游》等报刊供稿。旅游信条: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诠释旅行,以敬畏和保护的态度走进自然。

15.png
《江南困局:晚明士大夫的危机时刻》作者:唐元鹏,2024年7月

江南,一个长期以来繁华富庶、文风昌盛的地区,士大夫,封建王朝里一个尽享荣华、地位超然的社会群体,在晚明政事纷纭、世风日下的时代大势下,都难逃倾颓的命运。
本书聚焦于晚明时期六个围绕江南士大夫发生的故事。他们或因朝堂争端,或因乡间龃龉,而泥潭深陷。轻则地位不再,财势散尽;重则被逼上绝路,家破人亡。被裹挟其中的,除却名臣豪绅、莘莘士子,还有平民、胥吏、奴仆等社会阶层,每一个人都不得不在历史片段中挣扎沉浮。
在历史的主流叙事中,这些普通个体的声音极其微弱,但作者深挖时人档案文书,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力求还原真实的人物故事,带领我们于历史细微处,感知大时代之下每个人的生死抉择。

16.png
《动物化的后现代:从御宅族透析消费社会》[日]东浩纪 著,褚炫初 译,王飞 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9月

书中原创性地运用“数据库消费”“萌要素”“动物的时代”等概念,精辟地分析了御宅族系文化影响下的日本社会和日本思想,并从中理出了御宅族系文化的形成与未来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御宅族对于动漫甚至当代文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些被误解的族群,其行为模式是文化的脉络之一,也正在改变人类的整个历史文化。文艺批评今日推送该书中文版序言,以飨读者。
东浩纪说明了自己所作的工作与所谓“政治”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哲学务必是去政治性的,哲学的语言必须将人与人放置在政治之外来联结,这与他的出身与世代有关。重新对待自己度过青少年时期的日本八十年代,东浩纪认为应该更加积极地思考那个时代的停滞氛围,他想尽可能地避免自己的话被特定的政治格局所吞噬,也想从朋友和敌人之间的区隔中脱离出来,使用不同于政治的语言来推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他“人性的局限”,也是他理论上的可能性。

17.png
《同时代的北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经验与当代文化生产研究》作者:刘岩,2024-4-30

东北之为“北方”的历史,同时是它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工业基地、文化工业基地和另类现代性前沿的历史。本书是文化研究学者刘岩教授的全新论著,以当代文化生产为主要媒介,结合长时段视野,探究“北方”历史经验的时代性。在这一探究中,东北既是区域辩证的对象,也是尝试以经验克服景观、由记忆解放想象的方法。
刘岩,1978年生于沈阳,1997—2008年先后就读于四川大学(获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2004年起参加戴锦华教授主持的北京大学文化研究工作坊,主攻东北研究、区域辩证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化研究。著有《华夏边缘叙述与新时期文化》(2011)、《历史·记忆·生产——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研究》(2016)。
2024.11.20 天津 


任知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