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萌之丨《大秦赋》作者未曾想到的 - 世说文丛

祁萌之丨《大秦赋》作者未曾想到的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电视剧《大秦赋》的公演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议论纷纷,不啻一场触及全民的精神地震。一部电视剧为什么会引发国民这样强烈的反响?

因为《大秦赋》对秦始皇这个暴君歌功颂德,挑战了国民的基本价值观与道德底线。

本来老百姓只是笼统地知道秦始皇是个暴君,秦始皇到底有哪些暴行,一般人是不太清楚的。

在对《大秦赋》的议论中,历史学者纷纷出来把秦始皇的暴行一一数算清楚,秦始皇的暴行通过现代网络立刻传遍千家万户。

本来大部分人不清楚“秦政制”是个什么意思。《大秦赋》使“秦政制”露出了真面目:

原来秦后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国家体制,都是秦始皇奠定的!

秦始皇是误国、误民、误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停滞不前的罪魁祸首!

于是,国民突然明白了:秦始皇不但是当年的暴君;还是个千古祸害!

——这样的家喻户晓,恐怕是《大秦赋》作者未曾想到的的。

《大秦赋》产生的一连串强烈反响,也是那些为《大秦赋》叫好造势的人们未曾想到的。

至于有人会骂《大秦赋》办了一件蠢事!则更让作者诚惶诚恐了!

但是《大秦赋》引发的地震余波还在继续中,便有人在否定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的同时,指出相反的例证:

“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于是汉文帝的体恤万民、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的治国政策,使中国人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惊喜:中国历史上原来有一个为老百姓着想的好帝王——这才是儒家仁政的光辉典范啊!

一时间,长期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的汉文帝刘恒,戴上了千古一帝的桂冠。在这个英明的帝王面前,秦始皇更加臭不可闻了——这也是《大秦赋》作者未曾想到的。

但是,更让《大秦赋》作者没想到的是:

汉文帝执政,是中国历史上实践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个思想的唯一成功者!

“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意思是,治国就像烹调中做鱼一样:若翻动锅里的鱼,鱼就碎了,背离了烹调的目的,鱼也就没法吃了。所以锅里的鱼最好不要翻动。

治国的实质就是治民。其实民就像锅里的鱼一样是不能随便折腾的。帝王治国,如果今天下发一道圣旨,明天下发一个政策,后天下发一个指示。其结果犹如烹调中翻动鱼一样,把老百姓搞糊涂了,东一榔头西一棒,不知如何是好。末了,帝王治国变成了瞎折腾:国无宁日、民无安居。社会经济在治国中竟一团糟,经济萧条的结果,影响了税收,影响了国库收入。朝廷无奈,只好再增加税收。老百姓因此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治国是个伪命题!国富民强都不是治国治出来的。如果说国家富裕都是通过税收实现的——源于老百姓的财富!那么,老百姓的财富,却是在不治国的休养生息中,老百姓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

事实上,老百姓发财致富都是老百姓在自己说了算中实现的。任何外来的干预都必定破坏了老百姓致富。

致富,是致富人在自由的环境中,自由地追求致富的结果。与帝王无关、与朝廷(政府)无关。这是千古不废的真理。有着帝王情结的中国人一直不明白这个真理,总是把致富寄希望于国家,致富了都山呼万岁。其实致富是人的天性,谁都会追求富裕。只是帝王在治国中破坏了人的致富罢了。

这个真理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被老子发现了。但不知老子是惧于那个时代诸侯的强权,还是碍于春秋时代人的接受能力——不便于明言讲这个道理,只好举了一个“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例子留给人们思考?这已无从查考了。

不过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道家的政治理念: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的意思不是国学大师讲《道德经》中说的:“无为而治,就是无所作为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
——这样说,岂不是自相矛盾:治理就是有所作为,无所作为哪来的治理?无为而治分明就是不治国!这样一个明明白白的道理,被国学大师说糊涂了。

所以这几年,中国突然冒出来的那些国学大师讲国学,大都是望文生义,忽悠听众罢了。

实际上,无为而治的思想就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民间自治”:老百姓自己管自己。老百姓按照自己的意志干自己的事。老百姓自己追求富裕。

无为而治——民间自治,是个普世价值,这个真理是先秦老子发现的!

例如,独立战争前的北美大陆富得流油。主要得益于英国殖民地高度的民间自治!英国政府不管北美大陆地方的事务,地方的所有事务都由北美大陆人自己管。所以后来的美利坚合众国是世界上高度民间自治的国家,都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民间自治必定带来活力与生机,是美国之所以繁荣、发达、先进、强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扯远了,回到汉文帝的无为而治的执政国策上。

严格说,汉文帝刘恒不是个政治家。他甚至连做皇帝的雄心壮志都没有。他本来与母亲妻子被吕后放逐到远离京城的边远西部,成了地方诸侯代王。全家人小心翼翼地躲过了吕后之祸。

汉惠帝驾崩后,朝廷众臣一致认为代王刘恒为人宽厚谦让,是个能施仁政的理想帝王。于是朝廷里外,隆重迎候代王归朝,登基成了汉文帝。

刘恒母亲薄姬,经历过吕后擅权时代的恐怖统治。所以薄姬嘱咐儿子刘恒接受前朝强权统治的教训,施仁政于天下。

刘恒的品性也确实能施仁政。但最重要的还是刘恒的患难妻子窦后,对汉文帝起了很大的辅佐作用。窦后心地善良,知书达礼,深知天下老百姓苦于暴政战乱久矣,民不聊生。窦后嘱咐刘恒要休养生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中,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减少老百姓的负担。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窦后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黄老之术:无为而治。让老百姓自己干好自己的事。别横加干预。这些建议,其实也适合了汉文帝刘恒的仁厚老实性格。

所以刘恒在位二十三年,国泰民安,老百姓安居乐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老百姓富裕了,国库收入增加了。这种史无前例的国富民强的盛况,在窦后的支持下,持续到汉景帝一朝。从而为窦后的孙子汉武帝,穷兵黩武的瞎折腾半个世纪,提供了物质保障。不过大汉气象的表率汉武帝,用其无休止的攻伐治国,把西汉推上了无可挽回的衰亡之路。

以上所言,便是史书上所谓“文景之治”的由来。

事实上,无为而治的执政理念,并非汉文帝刘恒深谋远虑的作为。他的无为而治,与其个性、与其母亲妻子的直接影响不无关系。

史学家为汉文帝的“仁政”涂脂抹粉太多,模糊了“文景之治”的本质意义是无为而治——不治国。

“文景之治”没有什么复杂的仁政思想。就是朝廷绝少干预国民生活,让老百姓自己发展生产、自己干好自己的事中出现了经济繁荣。历史学家鼓吹汉文帝“千古一帝”的全部奥秘,就是无为而治,就是不治国!就是现代政治文明中的民间自治。

实际上“文景之治”这个说法并不符合历史事实。文景时期的经济盛世不是帝王治出来的;而是帝王的“不治”——在民间自治中实现的。满脑子帝王思想的中国历史学家把文景盛世非要说成“文景之治”,为帝王歌功颂德之际,满足他们渗入到骨子里的帝王情结需要。

当“文景之治”的全部奥秘——民间自治——不治国,借助《大秦赋》风波,彰显在国民眼前的时候,大家才如梦初醒:帝王那些威武雄壮的作为都是劳民伤财!例如汉武帝的“大汉气象”不是掩盖了一个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国家走向衰败的严重事实?

所以,歌颂秦始皇攻伐治国大有作为的《大秦赋》作者,此时大概很是沮丧:他做梦也没想到,《大秦赋》讴歌的帝王抱负,虽然气壮山河,却破灭在“文景之治”的无为而治中了。

被功利熏心的文人有时也会弄巧成拙,例如《大秦赋》作者,不是干了一件出力不讨好的蠢事?


祁萌之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祁萌之丨《大秦赋》作者未曾想到的》 发布于2020-12-29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