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早期青岛火柴工业的脉络 - 世说文丛

张勇丨早期青岛火柴工业的脉络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批准在胶澳设防。作为现代都市的青岛,建置由此而来。次年,军事用途的铁码头在前海开始修建。六年五个月后的1897年11月14日,抵达青岛近海的德国巡洋舰上的陆战队员,乘坐快艇在后来被称作栈桥的这座铁码头登陆,酿成“胶州湾事件”。青岛作为一颗棋子,渐入世界政治的舞台与国际关系的前沿。

德占青岛十七年,是近代史上中国被列强瓜分和侵略的时代悲剧。殖民统治之下,一座现代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也在悄然生成。1914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远东唯一战场的日德战争结束,日本正式取代德国侵占青岛。此后八年,在延续殖民统治的同时,日本占领当局加大推进移民和投资的速度和规模。青岛的火柴工业,最早就起源于日本工业资本的对华输入。

据《青岛通鉴》记载,1916年“日商在青开办火柴生产企业”,岛城的第一家火柴工厂出现。日语汉字的“工場”,与中文的“工厂”词义相同。《中国民族火柴工业》提及,“青岛的明石燐寸工場,只有排梗机一台,雇佣一个中国人来摇车兼带做饭”。而《山东工商资本与近代山东》叙述,1917年开始筹建的“山东火柴公司”,其“前身为明石燐寸制造所”。工場与制造所、工厂与公司以至日语的“株式会社”,都是中日两种文字对火柴生产厂家的不同表述。其中,“山东火柴公司”与“山东火柴工厂”的名称,还在文献中不时混用。另据“民国五、七两年,日商始于本埠先后设立火柴工厂两家,从事制造,分销鲁省各地”的史料证实,公元1916是青岛火柴生产的元年。依上述线索推定,首家火柴厂应为规模极小的“明石燐寸工場”。

与山东火柴几乎同步建设,1918年7月,“青岛燐寸株式会社”在曹县路8号正式投产。它由日本共同燐寸株式会社投资,背后的实际掌控人是“日本火柴大王”的泷川家族。根据《一九一七年贸易论略》的“山东火柴公司,资金五万元。青岛燐寸制造所,资金三十万元”以及《一九一八年贸易论略》的“青岛及明石燐寸制造所业于夏季开工,制成火柴均入市销售”的线索,1917-1918年间,山东火柴与明石燐寸两者的名称互通。实际上,明石燐寸“开业不久,与山东火柴工厂合并”。

山东火柴与青岛燐寸开工后,第四家登陆青岛的日资火柴厂“东鲁燐寸株式会社”,由日本国内著名火柴制造商的村井八百吉、小林吉右卫门等人共同创办。东鲁的名义投资是100万元,实际金额的25万元已趋同青岛燐寸的规模。从1919年的统计数字看,东鲁火柴的产量占三家火柴厂总数的42%,可谓后来居上。1920年3月,东鲁燐寸与山东火柴合并,但生产仍分两处地点,直到1925年东鲁的厂地更名过户。

以山东火柴所在的华阳路和青岛燐寸所在的曹县路为核心地带的台东镇,是日本占领当局专门划出的工厂区。低廉的工业用地和配套设施,加之各种租税的减免,大大促进日本工业资本为背景的多个门类与多种行业的投资接踵而来。以火柴业为例,站稳脚跟的山东火柴和青岛燐寸还从殖民当局获取两厂周围25华里范围内不许再设新厂的经营垄断权。同为日资的福隆火柴厂,不得不面对如此强制性的规定而选址沧口的小翁窑头村。此时初见端倪的民族火柴工业,更得往北跑到殖民当局管辖的青岛区和李村区之外的城阳、即墨、胶县择地建厂。这些地点与台东镇相距二十公里以至五、六十公里不等。

1928年出版的《胶澳志》,“本埠火柴工厂状况表”罗列的四家火柴厂中,三家是日资企业即青岛燐寸公司、山东火柴工厂、华祥燐寸公司。在“开工年月”一栏,分别是“民国七年六月”“民国九年三月”“民国十三年四月”。其中,山东火柴的“民国九年”即1920年,就是东鲁燐寸与山东火柴合并后的新“山东火柴工厂”。1924年在诸城路设立的华祥燐寸株式会社,是与青岛燐寸存有股份关联的一家新的带有部分华资的火柴制作与梗片加工厂。

华祥燐寸与青岛燐寸和山东火柴不足五百米和八百米的距离,彻底打破25华里的垄断限制。几年间火柴生产的快速发展培育出的充足就业率和熟练劳动力,无形中推动民族资本的觉醒并出现就近设厂的趋势。伴随后续投资逐步从单纯的火柴生产厂区向与火柴产业配套的梗片厂、硫化磷厂、铁加工厂等相关的火柴原料和工装设备企业演化,汇聚效应为台东镇渐次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创造条件。

从1916年到1924年,青岛地区火柴发展以日本工业资本为先导、以日资企业为核心、以国内销售为市场,在推行垄断经营的同时,大大减少来自日本进口火柴的数量。《一九二〇年贸易论略》在描述“进口货中降落者”时,说到“火柴由三十八万二千九百九十七两,降至三十万六千六百两”,降幅接近25%,但“火柴制造料”的同比下降只有4%左右。

待至1922年的报告显示,“青岛、济南及其他各处之火柴业日见扩张,试观日本进口之火柴自三十八万四千八百罗减至一万九千九百罗”。与此同时,“制火柴之物料进口加增,价值自四十二万一千七百两增至六十万五千九百两”,增幅高达44%。显而易见,当火柴生产规模的扩大足以替代进口产品时,火柴生产所需的大部分原材料仍然依赖从海外采办购入。

紧接着的《一九二三年贸易论略》述及,“日本火柴受本地工厂发达之抨击,几乎绝迹,由日本进口之榀木梗及他项制火柴之原料则大增,共值四十八万六千六百二十一两,油蜡尚不在内。即此以观,该工业之发达,可想而知。”

实践证明,技术源于异国、原料来自他乡,全凭劳动密集来组织生产和经营垄断去控制市场的火柴工业,既显现殖民色彩的独霸、又隐含工业发展的畸形。三十年代初期,青岛的火柴产量已占全省三分之二以上,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青岛火柴“工业之发达”,在眼见为实和有目共睹的背后,是殖民产业和民族工业的双重交织、也是抵制日货和挽回利权的一场博弈。

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日本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经济模式和投资利益仍然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以至1931年还有东华燐寸株式会社在曹县路4号设立。1932年,又有益丰燐寸株式会社落户。从最初日商建厂的十几年算起,前后规模大小不一的八家日本企业最终以山东火柴和青岛燐寸为标志,全力垄断青岛以及周边地区的火柴市场,直到这种优势被后起的民族工业的急速增长替代。

1.jpg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早期青岛火柴工业的脉络》 发布于2021-11-10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