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照片背后的华北火柴厂 - 世说文丛

张勇丨照片背后的华北火柴厂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微信图片_20220302141423.jpg
 
档案资料中,可见几枚华北火柴厂的老照片。拍摄的时间,大致是日占青岛的三十年代末或四十年代初。画面中,一名监工模样的人站居左侧,背后有两人像是在搬运箱子,而缠着围裙的另一人还在紧张地埋头工作。整体场景,让人感觉这是火柴出厂前的装箱环节。
 
1928年创办的华北火柴厂,发展迅猛、规模宏大。1932年4月,正式改组为中国华北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当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后,1938年9月,华北火柴被日资强行入股并更名为株式会社华北燐寸工场。此间,原华北火柴的驻留人员江一山成为日资控股企业的中方核心人物。
 
微信图片_20220302141441.jpg
貌似包封好的火柴

进入镜头的这名监工,挺直站立、注视前方、双手背后、神态严肃。此情此景,他似乎并未在意一旁的拍摄者。可想象现场的景象,必定是紧张和忙碌,自始至终贯穿生产的各个流程以及做工者的一举一动。
 
微信图片_20220302141444.jpg


监工的背后,堆放着两垛周转木盘的火柴,像是包封好的。每层看起来是40封火柴,八层应有320封。目测围裙工人右侧的一只木箱,尺寸大致有100厘米长,60厘米宽、80厘米高。
 
微信图片_20220302141448.jpg 箱体可见“北斗牌”的字样

依照木箱的大体容积对应一封10盒火柴的大小换算,基本可装下15,000盒。早期的单位计量,一火柴吨100罗(一罗12打、一打12盒),计14,400盒。而一大箱为6小箱(一小箱240封、一封10盒),数量亦是14,400盒。由此推断,照片上的木箱像是一大箱的包装式样。

华北火柴厂使用的商标,最常见的是北斗、光明、中山(后改为“忠山”)。从图片可辨,箱体前端有“北斗牌”的字样,说明其时北斗火柴仍畅销市场。此前华北火柴的售卖区域,大多沿津浦线和陇海线的网络,延伸至内陆各地。但日本大规模侵华期间,火柴在销售分布上受到怎样的影响,尚无细究。
 
从零星的档案线索还能读到,当日占青岛后,李代芳在四川建立华北火柴厂重庆办事处。抗战胜利后,李代芳以国民政府接收大员的身份,接管并出任华北火柴的董事长。由此,华北从一家民族资本的工厂逐渐向国家政权管控的企业过渡,并发展为新中国建立后的国营火柴厂的主体部分。而李代芳在重庆的经营或创业,与远隔四千里远的岛城有怎样的关联,又成为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20302141452.jpg
李代芳(1888-1973)

据国华火柴厂的创办人王超凡老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记述,“江一山因勾结日寇压迫工人,被政府逮捕后,畏罪自杀”。而坊间传闻,李代芳为保全日资控制的华北火柴厂,专门委托江一山以总会计师的身份看护和保全工厂。在战后国民政府惩治汉奸的过程中,江一山受到李代芳的佑护而得以免除罪责和保全性命。
 
微信图片_20220302141456.jpg
荣成路2号甲的李代芳故居   王青荣 摄

四九年,李代芳拟留大陆,但最终去往台湾。1973年,他在台中病逝。如今,走过荣成路2号甲,可见门口挂出“八大关近代建筑”的铭牌。恐怕少有人知,那就是李代芳故居。

2022-02-17 17:00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照片背后的华北火柴厂》 发布于2022-3-2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