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白波丨美术家摇篮——从新华中学到青岛六中(1) - 世说文丛

张白波丨美术家摇篮——从新华中学到青岛六中(1)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题记:青岛六中的校龄今年恰逢一个甲子。前期它几经蜕变,我都是参与和见证者。翻检历史,愿从青岛六中走出的万千艺术学子,能在这里触摸到家乡那座自己求学时的早期艺术摇篮。

缘起

两年前,在青岛九中(礼贤中学)开展120周年校庆纪念活动时,我参与了母校筹备画展和编辑画集的工作,同时撰写了一篇回忆60多年前上学时的长文《世纪沧桑忆九中》,折射了那个时代的学校生态。文章在“青岛城市档案论坛”“世说文丛”“搜狐网”等网络平台转发,在丛书《老照片》上摘刊,反响良好,并被收录到相关的青岛市史志中。

由此我想到,我所工作过的青岛六中建校已近60年。青岛六中由一所民办学校发展成为一所专业美术学校,在近40年来为高校输送了万余名艺术学子,在全国美术教育界享有很高声誉,堪称传奇。青岛六中的存在是在特殊时代背景下不可复制的教育现象,我作为这所学校从诞生到转换的直接参与者,是不是应当写点什么呢?

我知道,几十年前的民办中学和青岛六中的那些历史没有留下多少可以查阅的史料痕迹,现在的年轻人对当年的那段历史已无从寻觅。

寻根,是人的一种文化愿望。当人的精神达到一定的境界,会有这种要知道自己来历的精神需求。青岛六中40年来,启蒙培养了那么多美术学子,有许多人成长为优秀的艺术家,他们会逐渐关注自己的成长历史。当他们将来回望母校,探寻自己的艺术摇篮时,发现母校的历史是一片空白,茫然而不知其来历时,会多么失望。由是,我想到,老一代的当事人对自己的历史漠然失语会是多大的失误,这种失误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人文遗憾,同时也是对后人的亏欠,尽管这种亏欠有时是出于时代的局限。

我是六中创始的参与者,见证了六中的前身青岛新华中学的创立发展,操办并见证了六中转向美术学校初期的蜕变过程。青岛六中的前半段校史我最清楚,我知道,如果我不来追忆书写,没有第二个人会真实完整地呈现这段历史,六中的来历将会成为众说纷纭的一个谜。

于是,我感觉到似乎有一种责任在向我呼唤,我会尽力追忆和梳理那段历史,为了后人,也为了自己的良知。当然,依附在历史主线上有许多故事残片,我不可能一一道来,不过有些细节我会多说两句或表露感怀。真实的历史往往不像后来人想的那么光鲜,但它会让人触摸到现实生活的温度。我不想把历史陈述得干瘪乏味,更不会去化妆历史。

60年了,那个年代己经远去,由于当年历史环境的局限,几乎没有档案资料可查。而那个时期的同事和当事人也大都离世,无可循证,联系几位在世的老人,他们也大都语焉不详,所以追述早期的事情只能靠我的记忆,这就难免在时间节点和人名上会有些差误和遗漏(当然对一些个人信息会有所回避),不过不会有歪曲和编造。

上篇是写新华中学那一段历史。我比较详细地写新华中学这一段,主要是考虑其史料价值,以便后人查阅。毕竟,有它才会完整地呈现青岛六中的前世今生。


上篇

第一章   前期的新华中学(1962—1965年)


(一)学校来历

我们国家在经历了“三面红旗”和“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后,党中央在1961年1月的八届九中全会上作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开始全面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在“调整”的过程中,有些部门、单位被调整撤销“下马”了,而有些部门则被充实了,这种变化体现在青岛市教育事业上,青岛新华中学应运而生就是一例。

1962年,时任青岛市政协常务副主席的廖弼臣发起主持了青岛新华中学的建立。

廖弼臣是1929年参加革命并经过长征的红军老干部,他不仅曾经带兵打仗,做过党的革命地下工作,还参与筹建过抗大四分校和淮南半塔军政干校并担任校长,所以他有着在革命战争年代酿就的办学情结和看重教育事业的情怀。

图片1.png
廖弼臣(1910—1996)

廖弼臣在得知上海荣毅仁捐资成立民办中学后,也想在青岛办一所民办中学。他的想法得到了中共青岛市委和市政府的赞同,即于当年6月在政协常委会上决定成立民办新华中学,并由市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领导成员组成了筹备委员会(董事会)。

在筹委会上,大家一致推选廖弼臣为主任委员。时任副主任是:徐文园(青岛市工商联)、周棣轩(青岛市民建)、陈志藻(青岛市民革主委)、陆光廷(青岛市九三学社秘书长)、张永耀(青岛市民盟)、邹陞三(社会人士)、周志俊(青岛市工商联)等七位同志。

筹备委员有:陈孟元、杨赞周、张晦庵、邵文舟、李有箴、周世英、范竟周、刘伟林、展德生等,共十七位人士组成了筹委会。

筹委会开会决定将当时已经“下马”的原“青岛市重工局机械学校”接收过来,修整为新华中学的校舍,力争当年9月1日落成并开学,并委派了两位干部进驻学校,具体负责学校的筹办,他们一位是市政协派出的吕柏生,一位是市工商联派出的刘咨。

吕柏生当时已接近退休的年龄,具体在市政协担任什么工作不详,来到学校后大家都称他“吕秘书”。吕秘书主持学校的全面工作,从选聘教师到学校运转都管,相当于不是校长的校长。

刘咨年龄不到40岁,他主要负责校舍物资筹备和经济管理方面的事物,所以他一到任就坐镇总务处,管着花钱,兼会计。

当时,青岛市各区也有同类性质的民办学校,它们的校名都是“某某区民办中学”,例如,有“市北区民办中学”“四方民办群力中学”等,而新华中学虽然位于青岛市市北区热河路29号,却不以区属冠名,而冠以堂堂带有半官方色彩的“新华”名头,这足以显示新华中学特殊的社会背景。新华中学的办学资金都是青岛市工商联属下的原工商业者捐助的。

是年6月底,吕秘书和刘咨来到热河路29号,面对空荡、杂乱的原重工局机械学校校舍,第一步要做的事就是清理现场、打扫卫生,这需要人来做。经商量,他们为了照顾工商联生活困难的职工,给他们的子女一个临时就业的机会,就招来了两个临时工。

这两个临时工,一个叫王连祥,一个叫张白波。我们两个人可以说是新华中学—青岛六中最早的一批员工。


图片2.png
左起依次为刘咨、王连祥、张白波。合影于1960年代末

(二)校园环境

 热河路29号,从外观看,完全不像一所学校。

临街的是一座二层楼,下面一个门洞通到里面的是一个小院。里面连通着三个院落,基本是青岛特有的那种里院建筑结构和布局。

前院,由一圈二层楼围成。一层有两间大屋可做教室;三间小屋后来分别用作总务处、后勤仓库和小伙房,门洞侧面的小屋则为传达室。二楼共有四间大屋子,可做教室;两间小屋后来作为教工宿舍。由前院小门洞穿过去,顺着西侧与邻相隔的墙根即可通往中院。

中院由三面的二层楼房围成,也是典型的里院样式。楼下楼上共有八间大屋分别做教室、化学实验室、教导处和教师备课室;有十二间小屋,分别是校长室、办公室、图书室和教师备课室及男厕等(其中有两间住着原重工技校的校长和一位叫刘鹤峰的老人)。这个由三面楼房围成的小小的院子,当中的墙头上装有一个篮球网圈,靠楼梯旁按一副双杠,勉强可以用来上课间操和体育课。由于院子狭窄,学生的体育课主要还是由体育老师带领学生跑步到离这里不远的观象山篮球场上。

后院已没有院子,就是一栋有内楼梯的二层小楼,上下共有四个房间可做教室。从二楼门口向南望去,就是无棣一路了。

以上就是老新华中学校址的校容格局,就这么十几个小房间和十八间并不规范的较大房间。我算了算,那些教室除了几间稍大一点外,每间教室只能挤放六排十八张课桌,也就是每班只能容有三十六个学生。校内没有一棵树木。可惜那个年头照相机是稀缺物件,没有留下影像,现今我竟找不到一张当年的校院照片。(待续)

图片3.png
《街头雪晨》(木刻·张白波 作  1972年)

张白波,1944年10月出生,1956—1962年初中、高中就读于青岛九中。曾执教于青岛六中,系青岛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历任山东版画家协会副主席,青岛版画研究会会长,青岛市美协副主席,青岛美学学会副会长,青岛画院副院长。为青岛市首批拔尖人才、终身接受政府津贴的青岛市高级专家,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评委。连任4届市政协委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美展,并获金、银、铜、优秀等多种奖项。1999年荣获中国版画最高奖“鲁迅版画奖”。


张白波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白波丨美术家摇篮——从新华中学到青岛六中(1)》 发布于2022-8-8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