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晨丨《苏辙传》后记 - 世说文丛

史晨丨《苏辙传》后记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岁月并非全是静好,这不,新冠病毒肆虐了三年,全世界的人,谁都逃脱不掉。正应了那句话,“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面对瘟疫,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理应站在抗疫的最前线,可政府不让这些退休的耄耋老人逆行,即便最简单的核酸检测,也宁愿向社会招聘不懂医学的普通临时工。
宅在家中干什么?电视不爱看千篇一律的抗战雷剧,微信上又为日记吵翻了天,干脆自己静下心来看看书。中国历史长河中,我对大宋朝,尤其是北宋情有独钟,我要看看千年前的宋朝是如何应对瘟疫的?南北两宋共319年,先后发生了42次瘟疫,其中有5次规模较大,都是大灾后的大疫,“民患疫而死者不可胜计”。
宋朝在疫情中都有针对措施:病人隔离,建设专门的医院,类似现在的方舱医院;财政专门拨款,建立官办药局,无偿发药治疗;保障充足的物资供应,以避免人口流动;官员如实上报疫情,根据实情制定防治方案,尊重医生,杜绝外行插手。当年赵忭著名的救荒之术,就是史无前例的隔离和封城,并非现在的独创。
朝廷对疫情中不称职、不作为、乱作为的官员一律治罪,轻者免职,重者就地正法!贵为一尊的皇帝除了封神祭祀外,还要下“罪己诏”,反省自己治国理政中的过错。
元丰三年至七年,苏东坡被贬黄州时,他弟弟苏辙同时被贬筠州,两人都共同遭遇了一场瘟疫,深深了解底层老百姓水深火热的苦难。元祐四年,苏东坡到杭州任知州,杭州当年可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大都市,相当于如今上海魔都,不巧又碰上谈虎色变的瘟疫。苏东坡为官重德,务实为民,有朝中任户部侍郎的苏辙大力协助,这次杭州大都市的瘟疫,让苏东坡的抗疫战果名垂青史!
世人皆知苏东坡,他是中华文明的代表人物,可他弟弟“小苏”苏辙就未必人人皆知了。嘉祐二年,18岁的苏辙与兄双双高中进士,4年后两人又参加了皇帝的制科考试,这可是为直接选拔非常人才的特别考试,全国仅仅录取了3人,苏门就占了两个。考前苏辙突然患病不起,宋仁宗竟然为他把全国高考日期延后了二十天,此事亘古未有!制科考试答卷中,苏辙竟然敢骂皇帝,说仁宗怠于政事,好色享乐,滥用民财,赋税繁重,是个只图虚名不称职的君王。胆大包天的苏辙,肆无忌惮超过了前朝的包拯和后代的海瑞。他不但没摊上杀头之罪,宋仁宗还表扬他敢于直言,告诉曹皇后这是他为子孙将来选中的两个宰相。
仁宗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改革了政治体制,皇权、相权和台谏三权分立,互相监督制约。“宪法”“宪政”这些词虽然来源于西方,可在中国古代早早已经立法,而且宪政的核心就是民主政治,就是控制国家权力,就是监督制约,这些早就已经在中国大地萌芽过了。看来国家的伟大并不在于它的疆域大小,而是通过他的制度看民生看自由,专制政权中也有文明的曙光。有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知识分子才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仁人志士才能“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去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如果在上者只集中自己的权力,不关心民生,不让下面发声;在下者不问政事,不敢直言,只想着功名利禄和吹捧拍马,那么这个国家也就没救了。“百花齐放”必须有四季如春的气候,“百家争鸣”必须有自由民主的氛围。
苏辙说“人生在世,不出一番好议论,不留一番好事业,终日饱食暖衣,不所用心,何自别于禽兽。”他一生都在实践着自己的座右铭,当官要为民做主!这就是苏辙入仕的初心,不像现在的官员大都口是心非,和尚打伞,欺下瞒上。
苏辙一直推崇孟子的“浩然之气”,他认为君子只有治心养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养成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才能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忧”的思想境界。
苏辙仕途是坎坷的,最早参与王安石变法,却因反对与民争利而被排挤,后又受兄“乌台诗案”的牵连,几十年不得升迁。然而苏辙在其位谋其政,敢于说真话,而且都是满怀悲悯为百姓发声。后来虽然做到副宰相的职位,却因为朋党之争还是被一贬再贬,“岁更三黜”——汝州、袁州、筠州。最后被贬到与其兄所在儋州一海之隔的雷州,在这里与苏东坡分手成为永诀。
仕途不得志,苏辙的生活自然清苦,然而诗穷而后工,反而让他诗文的收获很大。苏辙博学多才,文章淡泊沉静,一波三折,语言通俗平淡,近千年后我们现代人也能读得懂。他的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的确实至名归。苏辙深恶痛绝秦始皇焚书坑儒,他修正的《古史》一书,纠正和补充了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历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苏辙一生经历了五个帝王,他少年聪明博学,青年肆无忌惮,中年屡遭磨难,后来虽然显赫了八年,但晚年更是苦不堪言。然而他大彻大悟了:从道不从君!由忠君爱民转变为忠国爱民,思想境界大大飞升。
现代人都爱苏东坡,其实最爱他的是弟弟苏辙,弟兄的深情厚谊举世罕见,苏东坡千古流传的《水调歌头·中秋》,就是为怀念苏辙而作。生前对床老兄弟,死后邻穴埋茔园,苏辙死后与苏东坡一同埋葬在河南郏县小峨眉的上瑞里,生死相依,郏县“三苏坟”成为他们弟兄青山埋骨,夜雨伤神的地方。
苏辙弟兄两人的文学成就也密不可分,苏东坡那句阐述哲理的名句:“人生到处如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哪复计东西。”是对苏辙诗句“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的依韵而和。
苏东坡在黄州所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也比苏辙写的《赤壁怀古》晚了两年多。而徐州的《黄楼赋》更是苏辙的原创,苏东坡抄录书写立碑方传至后世。苏东坡的得意弟子,苏门六学士和后四学士,都有他弟弟苏辙协助教授的功绩。
文学的穹谷中月明星稀,苏辙的才华被笼罩在苏东坡的光芒之中。有人说苏辙像苏东坡身后的影子,如影随形,大概如此。
我仰望苍穹,不断寻觅着苏辙这颗千年万古闪烁着的明星。我翻阅历史,剪裁着苏东坡身后的这个不朽身影。苏辙是位有独立人格的君子,他身上真正体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高贵品德。
日升月坠,处在没完没了的新冠病毒疫情之中,我认真寻觅和剪裁着苏辙,宅在家中三年做功课,于是有了一部我的《苏辙传》。

2022年6月21日夏至于青岛



史晨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史晨丨《苏辙传》后记》 发布于2022-11-5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