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起庆丨零星的感想(15) - 世说文丛

王起庆丨零星的感想(15)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内与外

好比一个国,人生所当对付的也是内外二事。对内,就是对自己的欲望,此物毁人最深。表现出来的欲望被他人看到时,就是一个遭受攻击的缺口;对外,就三个字——反应力,说一个人够不够聪明,就是说他反应快还是慢。快是活路,慢是死路,有似于动物世界。


有人说

有人说,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两次重大革命,一次是农业革命,一次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产生于英国,其最重要的思想根源是个人主义。工业革命、个人主义独属英国。如果再追问个人主义的根源,我想,应是真正的生命意识,因为只有个人主义是能够充分尊重生命价值的,集体主义做不到或者相反。如果是这样,这种无偏的、正确的生命意识则可以追溯到圣经。


不适感和应对

倘若不适,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而又必然是个体与世界的二元关系问题。公允地说,你自己与这个世界都有问题,且世界的外延更大,内涵更多,问题就更多。有人动辄就说:算了,你也改变不了什么。这话说得太走题了,根本不是一个改变什么的问题,而是一个应对什么的问题。一个人因被触犯而动怒,他一般不会立即去想改变世界的事情。这太不着边际了。再者,个体与世界绝无可能互为标准,也绝无可能互为真理。二者互不妥协,才是真实的存在状态。不存在“改变”一事,本质改变只是奢谈;而只有“应对”可做。如果你认为自己或世界哪个错了,或都错了,也只能将错就错,设法应对,而不要较真谁要改变谁。应对,是反应且对待的意思,也叫做“对付”。对付过去就是对付现在;对付世界就是对付自己;对付整个世界就是对付一件事,然后又一件事,以致无穷。


吾恶乎知之

庄子《齐物论》载,啮缺问王倪“子知物之所同是乎”,王倪回答“吾恶乎知之”;再问“子知子之所不知邪”,回答还是“吾恶乎知之”;又问“然则物无知邪”,回答仍是“吾恶乎知之”。
王倪的意思是道心之用止于“知”,道心之吾明明就摆在那里,何必去知?例如,与人相比,泥鳅生活在潮湿之处却不会腰痛;猿猴在树上安歇却不会恐惧。如此,何必追问谁是对的呢?
啮缺提出的是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问题,是被古希腊人一开始就认真探寻,且一直追问下去的问题。这里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性上的不同,是“学以致用”,还是“学以致知”的差别。很明显,“道之用止于知”是一种厌恶“科学好奇”和“哲学沉思”的实用主义态度。“吾恶乎知之”,则是一种比理论主张更彻底的拒绝。
不独王倪,在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是“恶乎知之”。即,我不想知道,因为没用。比如,在一个旅游团中,女人的谈资常常是:某人找了个老头一月工资七千;某人找了个老头是房管局的;男人则很注意别人抽什么价格的香烟,等等。
很难想象,人类丰富的精神活动都要在是否有用的地方止住,该是多么枯燥、无趣,且科学和文化的进步亦无可能。


梦与现实

梦叫醒着现实,现实叫醒着梦,循环无穷。二者都是一种叙事意义,无所谓谁真谁假,也无所谓相互否定,而是相互补充,互为注释。梦与现实一直对话,而并非分裂和对峙。梦和现实都毁坏生命,但它们对话的意义却试图去帮助生命。


两种素质

刺激产生问题,问题催生观察,观察积成成见,成见筑起隔阂,隔阂造成孤独。这是人性中冷漠的、成熟的、客观的素质。与之有所不同的是另一种素质,主要是热心的、盲目的、主观的东西,亦有着不同的心理运动方向。它对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抱着目的去观察,形成不同的见解,消除着隔阂,产生了爱意。有时候,二者会统一在一个人身上,或有所侧重。


空落的意味

这里说的空落,不是指全然的空寂或荒凉,而是指一种略显寂寞格调的景象或画面。北京画家木子的画,画红墙大街背景上的商贩,就有这种空落的意味。我旅行途中所见新疆塔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沙雅县;宁夏盐池郊外的大土梁;开封皇都的龙亭湖广场;重庆磁器口外面的大街,等等,都有那种难以言说的意味。
好像有一种寂寥与温馨之间的张力,有期待,有回归,淡远而亲切,属意而随意。常怀此种感觉,人会活得放松。

R-C.png 宁夏盐池



王起庆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起庆丨零星的感想(15)》 发布于2023-3-10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