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朱婴丨关原成:《中国青年》为我的发明创造指路铺路 - 世说文丛

刘朱婴丨关原成:《中国青年》为我的发明创造指路铺路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关原成说,临近古稀还被称作“小关”,他感到很亲切、很荣幸,也很欣慰。
早在40年前,《中国青年》原知识部主任王婉琴就称他“小关”。没想到,光阴荏苒、人生易老,40年后,在王婉琴的眼里,他仍然是“小关”。换了谁,都会激动。


“朱婴:《中国青年》创刊100周年,应该宣传在刊物影响下成长、作出贡献的优秀青年。小发明竞赛给关原成种下创造学的种子,把他引入创造学领域。此后,他深入钻研创造发明,著书立说,提出的创造力开发理论与方法作为创造学的重要成果被推广到全国。他曾经是全国杰出青年、十大科技教育新秀,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首届中国青年优秀图书奖、首届中国创造学成就奖获得者,后来担任山西省科协副主席。深入采访他,会有很多生动的故事……”
这是王婉琴大姐发给我的微信,促成我赶到太原。

QQ截图20230927085230.jpg
2006年5月4日,关原成在大同图书大厦作“创造科学与艺术”的讲座


我直呼关原成为“原成兄”。
原成兄嫂请我吃饭。我与原成兄见过,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而与他的夫人则是第一次见,她叫左立功。她家有个柜子,上面摆满了奖杯和奖牌,其中有一块奖牌格外醒目,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山西省委员会授予她的“特别贡献奖”。
原成兄当年获得的那尊奖杯,紧靠着夫人的奖牌,杯座上镌刻着颁发单位的名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
往事又回到他的眼前……


“我与全国青年小发明竞赛结下不解之缘,‘红娘’就是《中国青年》。”
关原成说,一提“小发明”,他就想到《中国青年》、想到王婉琴老师。“受王老师的启发,我们开展了多项有影响的活动,‘煤油灯孵小鸡’的推广就是其中之一。”
那是1982年,28岁的关原成在共青团山西雁北地委工作。“把煤油灯发出的热量供给保温箱用来孵化小鸡,与热炕、太阳能、温水缸等人工孵鸡法相比,具有投资少、受益大、设施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王婉琴老师说:团地委整理技术资料,《中国青年》杂志作报道……
“谁也没料到,《中国青年》报道后,全国各地索取资料的信件铺天盖地。一年下来,我们把煤油灯孵化技术推广到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不但为本地,而且为全国4万多农民脱贫致富做了件很有意义的事……
“事情过去好多年,还有人来信索取煤油灯孵小鸡的资料。可见《中国青年》的影响力之大、传播面之广、信誉度之高。有这样的刊物支持我的事业,真是荣幸之至。”
1983年4月,29岁的关原成捧回了他的奖杯。获奖证书上写着:“关原成同志:你设计的新式纽扣——插扣在全国青年小发明竞赛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关原成同志:你设计的热奶瓶(器)在全国青年小发明竞赛活动中被评为三等奖”。颁奖单位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
从此,“小关”这个称呼就一直与《中国青年》同行,就一直挂在王婉琴的嘴边。


“1984年,《中国青年》第一个组织北京轻工业系统的团委书记听我讲课。1985年,《中国青年》刊登我的‘二元坐标联想觅题法’,获革新者的思路一等奖;同年,由轻工业部科技局、团中央工农青年部和中国青年杂志社编辑的《青年小发明100例》出版,其中收录了我的小发明成果。1988年,《中国青年》公布中国共青团五四奖章(全国优秀团委书记)名单,我的名字在其中。1989年,我首创‘读书创新奖’,《中国青年》予以协助与宣传。1991年,《中国青年》发表我的短文《时间、事业都不容我们再困惑》。1993年,《中国青年》以《共青团第一个创造学副研究员》为题对我进行报道,并与我们共同开办了全国第一个创造力开发函授……”
那些年,关原成不断获得各类创造发明奖项和荣誉称号,成为全国青年投身科技创新的一张“名片”。从小发明的实践升华到创造学的理论,关原成被破格晋升高级职称,专家评价他是“创造学领域的杰出人才”。当年,由省委、省政府的职能部门联合发文为一个专职团干部晋升高级职称,这在全国尚属首例。他动情地说:“在前行的道路上,《中国青年》不但为我指路,还不断为我铺路,让我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QQ截图20230927085218.jpg
2018年12月7日,关原成在山西省运城市魏凤小学讲创新思维课


到雁北团地委工作之前,关原成在农机科研所上班,曾参与一个国家级的课题——梯田筑埂机的研制。
“当时没人敢搞,因为这是个‘三无项目’:一无图纸、二无资料、三无技术,没法入手。”
关原成说,把“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句话用在当时的他身上最合适,没人敢干的事,他要承担。于是,他在地震棚里画图纸,清晨起床就开始干,直画到肚子咕噜咕噜响,一看时间才发现已经是下午了。
当研制取得阶段性成果时,有个领导问他:“你这一辈子要搞多少发明?”他回答:“100个!”领导当即说:“你到团地委工作吧,你可以组织千千万万的年轻人都搞发明!”
1982年春天,关原成从农机科研所调到雁北团地委。恰逢全国开展青年小发明竞赛,他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跑遍全区13个县以及地区直属的130多个工厂,见人就讲开展青年小发明竞赛的意义。有人将他的军:“你自己能不能搞几个小发明让我们看一看?”他便利用星期天搞了5个小发明做示范,还专门出了一期简报,让人们认识到发明创造如何搞,使雁北地区的青年小发明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40多年前的全国青年小发明竞赛,产生的作用不仅仅是靠小发明促进轻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增添商品的花色品种、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而且是通过竞赛活动,刷新了人们对发明创造的观念、改变了对小发明的看法,认识到“任何伟大的创造都是从小开始的”。更为重要的是:全国青年小发明竞赛打响了改革开放之后,组织动员亿万青年投身科技创新的第一枪。
关原成讲了一个故事:
一座大型火力发电厂的设备出了问题,导致发电机的负荷下降、电网不稳,大家一筹莫展。有个叫孟秀春的青年职工另辟蹊径,采用减少环节的方法分析难题,提出将多余的环节去掉。领导知道后,认为这个年轻人“胡来”。孟秀春就去找总工程师讲道理,硬是说服了总工程师。领导经过集体研究,最终同意了孟秀春的方案。结果,喜讯不胫而走。关原成赶到车间一看,设备减少了、空间宽敞了、环境改善了、效率提高了、材料节约了,仅维护费就节省3万元;不再以油代煤,使电网稳定产生的效益更大,劳动强度也降低了。工人们用铁板割了三个字“秀春牌”挂在改造后的设备上。这个项目报到省里参加“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智慧杯竞赛,难住了主办单位和评委:你说它是个小改造?可它解决了那么大的问题;你说它是个大改造?但它竟是那么的简单。最后,大家一致决定给孟秀春颁发全省唯一的“特别奖”,山西团省委授予他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在发明之前冠一个‘小’字,意义非凡:一是降低了青年迈入创造王国的门槛,二是壮大了发明者的队伍。‘小’意味着早、意味着年少与活力,使小发明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
关原成以切身体会谈创新、用小发明讲大道理,起到了听者众、悟者多的效果。然而,谁又知道他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他这个“专家”是怎么来的呢?
20世纪80年代,涉及发明创造的例子稀少、资料匮乏,科学研究的“资源库”在哪里?关原成说:“苍天不负苦心人。”有天早晨,他发现一辆汽车在邮政所门前扔下一堆麻袋,扛麻袋的人进进出出,看样子很吃力。他凑上前边帮忙边打听,得知麻袋里装着当天的报刊,刚从火车站运来。麻袋扛进房间以后还要打开分拣,也是个体力活。“啊,各种报刊都有?”他一阵惊喜,急忙和邮政所的工作人员立下口头协议——“我天天帮他们扛邮袋分报刊,他们允许我看报读刊。”
从此,不论狂风暴雨抑或冰天雪地,他每天5点起床赶到邮政所干活,中间浏览报刊两小时。“整整坚持了13年,收集、整理、记录了千万字的资料,丰富了思想、启迪了智慧。虽然许多资料在今天看来早就过时,但是,我从中提炼出来的创造哲理不过时、创造方法不过时、提炼创造哲理和方法的精神更不过时。”
讲到著书立说,关原成提到一个“幕后劳模”——当年他曾只身一人在省城工作,妻子左立功在大同。“书稿都写在废纸背面,她(左立功)来太原时带回大同,用复写纸誊写一式三份,下次到太原再带来。《教你创造》丛书的大部分书稿,就是这样完成的。4年后,这套丛书成为我国创造学领域第一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的图书。”

QQ截图20230927085142.jpg
2019年11月28日,关原成在山西警察学院作题为“学习创新方法、开发创造力、增强创业本领”的报告


在创造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关原成还提出:“创造教育要同爱国教育、理想教育结合起来,成为美好的人生教育。”
他又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中学生上网成瘾,学业荒废,屡教不改,家长没辙,老师无奈。
家长找关原成求助,他提议让孩子搞个小发明参加全省比赛。
作品报给关原成,没过关。怎么办?评审会上,关原成向评委们解释:“这个作品很特殊,让孩子参评吧。”他说:“尽管这个小发明不能进入等级,但为了救人,建议给它专设一个特别奖。”评委们何尝不是这个心愿呢,一致同意关原成的建议。关原成又说:“这还不够,要让孩子上台领奖!”这个建议再次得到赞同。
颁奖那天,孩子来了,家长来了,老师来了。当这个中学生看到其他获奖选手的小发明成果时,明白了一切,登台领奖的他流下了眼泪,这是激动的眼泪,也是追悔的眼泪……
讲起这个故事,关原成也很激动:“孩子回去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彻底戒网、勤奋学习,高考成绩优秀,被北京一所大学录取。”


“我深深感到,小发明和大发明的意义是同样伟大的。1982年开展的全国青年小发明竞赛,其影响力和生命力远远超过竞赛。”
从青年到老年,关原成“肩负使命走四方”——“我从事创造力开发40年,既是创造学的研究者,又是创造学的传播者。有时觉得传播比研究还要难,难就难在要把一种理论或方法讲得人人都明白:教授听了称是、小学生也听得叫好、医生听了说有启发、工程师听后有收获……”
关原成说:创造学最受欢迎的是企业和学校,受益最大的也是企业和学校,他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企业和学校。于企业而言,创造力就是竞争力、生命力;大力开发员工创造力的企业一定能做成、做优、做大、做强。
“有两家企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0年9月,关原成应邀去青岛为一家企业的培训班讲课。有个学员是长沙三一重工企划部负责人,培训返回后,向董事长汇报了关原成讲的创造学。董事长听完汇报立即决定邀请关原成飞长沙,提出整个企业“明天停产听报告”。旁边的其他领导轻声提醒董事长“那要损失上百万元”。没想到董事长回答:“人的创造力得到开发,产生的财富远远超过一百万元,而且还能长久起作用。”就这样,关原成讲了一场,董事长觉得不过瘾,晚上又让关原成再讲一场。这还不算。第二天下雨,董事长要把企业在涟源的500个职工拉到长沙听报告。关原成被感动,表示他可以一个人去涟源讲。事情到此还没完,之后,董事长又让关原成去他曾经就读的涟源三中给1200名师生作报告。
还有山东景津压滤机集团,为不断开发企业的创造力,董事长7次邀请关原成前往培训员工2380人。关原成感叹:“企业有这样的领航者,想不崛起也难!”

十一

关原成保存着许多来信,他抽取其中的121封进行分析:“分析统计人们在读我的书、上我的课、听我的报告以及参加我的培训后,收获了什么。”
有一封来信祝贺他成为“中国共青团历史上的第一个创造学副研究员”——
“得知你荣获副高级职称,这是你的光荣,亦是团干部的光荣,特致祝贺!
“几年来,你在共青团岗位上的奋斗,是一条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成功之路。由于你的不懈努力,将青少年工作与科技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且使自己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上均有所成就,我认为这是正确的选择,也是时代对青年工作者的要求。希望你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路大步前进,为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作出更辉煌的贡献!”信尾的署名是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张宝顺。
关原成说:“当年的成果虽然已经落后,但当年开发出来的创造力依然活力四射、后劲十足。我在大家的激励和鞭策下,又有新作、又有新课;又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开发创造力的行列中。这121封信,将成为一个时代开发创造力的历史见证,定格在记忆中……”

微信图片_20230927084235.jpg
2023年7月29日,作者刘朱婴(左)到太原拜访关原成(右)

十二

尽管关原成从山西省科协副主席的岗位上退休了,尽管他快到悬车之年,但青春不老、风华犹在,依然精神抖擞、孜孜不倦地备课、讲课。我刚回到北京就看到他发来的微信:“朱婴好!省电力系统让我去讲创新发展,我正在准备……”
岁月缱绻,葳蕤生香。关原成兄嫂、我与王婉琴大姐和百岁的《中国青年》一起,愿你们永葆青春!

作者是原《中国青年》杂志资深记者


原载《中国青年》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青岛财经日报》“人物”周刊
2023.9.27 A8版转载  见报时有删减,见报时标题改为《“小发明达人”关原成》
组稿编辑:周晓方

参见
《“小发明达人”关原成》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刘朱婴丨关原成:《中国青年》为我的发明创造指路铺路》 发布于2023-9-27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