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啤酒的出口始自1954年4月的首批4打装、计500箱发往香港的记录。1956年在香港商人的建议下,青岛啤酒原有的“灯塔”商标被“回澜阁”的图形替代。当1964年由国家、省市等相关部门共同努力,青岛啤酒与香港五丰行达成扩大海外销售协议的前后,山东省食品进出口公司还专门邀请中山路54号的青岛市展览广告服务部(即后来的青岛市美术公司)设计了全新的酒标。
张维镇设计的青岛啤酒标贴
据青岛啤酒酒标的设计者张维镇回忆,当时公司的主要领导胡辑五和于泽安对设计的任务高度重视,由设计组的尚慎富、阎承宝、庞兆福、张维镇四人分别提交各自的方案。经外贸食品公司的对比挑选,最终张维镇设计的标贴被选中。这款新酒标在之后的几十年间,一直是青岛啤酒的标准版商标和企业形象的识别标志。以至国内大大小小、众多的啤酒厂在谋划自身的酒标时,大都吸收和模仿了青岛啤酒的标贴式样。无青岛,不啤酒。
1993年版《青岛啤酒厂志》第18-19页
新时代、新商标、新出口,青岛啤酒以品牌和质量享誉海内外市场,是中国制造的最典型代表。因此不难理解,中央首长特别批示“青岛啤酒质量如此下降,而且长期不改,看了这份内参清样,实在令人气愤。建议青岛啤酒厂停产整顿,限期改正。”
根据《青岛啤酒厂志》的记载,“经过发动群众、制订方案、落实措施,通过全厂职工4个月的积极努力,认真进行了企业整顿,取得了显著成效”。4月10月作为青岛啤酒厂的“提高质量纪念日”,将年年在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
取自1979年第8期《山东画报》
青岛啤酒厂生产的青岛啤酒,是誉满中外的名牌产品。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搞乱了厂里的企业管理,设备失修,产品质量逐渐下降。为了保持名牌产品的声誉,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去年,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青岛啤酒厂集中力量进行了企业整顿。在整顿中,厂党委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政策,调动了广大干部和职工的积极性,恢复和健全了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加强了企业管理。他们还发动工人和技术人员全面检修了原有设备,研究提高啤酒质量的措施,并将长期积压在仓库里的进口设备安装投产,充分挖掘潜力,发挥现有设备的生产效能。强调以老带新,传授技术,加强了对青年工人的技术培训。经过整顿,青岛啤酒厂面貌一新,产品质量显著提高,恢复了名牌产品的信誉,名酒又出名了。
时代言语,浓缩旧有的印记。追溯近乎半世前的一幕幕场景,回味今人的一举一动。不管此次事件的结局如何,都将会以不懈追求的精益求精与心生敬畏的警钟长鸣,继续谱写未来世界的主调和旋律。
2023.10.24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