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珠丨走马观花日本行 - 世说文丛

宋慧珠丨走马观花日本行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花甲之年,竟然和自己违约去了趟日本,原本发誓去哪里旅游也不会去日本的。其中的缘由,你懂的。
飞机在万米之上的晴空飞翔,下方是像棉花一样洁白蓬松而轻柔的云朵,飞过密集的云朵又是一片零零星星的云海,那好像是上帝随手掷下的棉絮。空隙间大海、陆地、城市依稀可见影影绰绰。西边的太阳正在下沉,霞光照耀着机翼,反射出耀眼的五彩光芒。我欣赏着舷窗外美妙的景象,不觉中两个多小时的飞行便落地大阪。
我怀着复杂的心情踏上了日本的国土。


日本的老年司机文明礼貌笑容可掬,朝我们点头哈腰,自己一人把20多个行李箱拿进拿出汽车底座的大行李储藏箱,让人心里生出一丝敬佩。
老一代的日本人很矮小,因此被我们的先人称之为“倭寇”。行驶在马路上的汽车也比我们小很多,像卡通片里的玩具车,却实实在在能坐四个人。日本的旅店房间很小,小到我和室友打开行李箱就没有走路的地方了,只好把行李箱放在床上整理。两张床之间的距离也就30多公分。然而却是干净整洁,生活用品面面俱到温馨无比。卫生间小得虽然只能站一个人,但卫生条件堪称世界第一,镜子上一丁点水渍也没有,光亮照人。洗手盆、浴盆、马桶都干干净净。整个房间给我的印象就像刚刚装修过的一样。在日本住了五个晚上,关西、名古屋、箱根温泉酒店、东京,又回到名古屋的周边酒店。处处都是干净得让人无语。我的同行朋友是搞装修的,她反复看了卫生间的材料后说,他们的材料和咱们的不一样,卫生间地面的门槛是用咱们高压锅圈的材料做成,这样密封好。墙面也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又像塑料又像木材。导游解惑说,日本的卫生间是一种抗压材料做成的,基本上是一个做成了的空间后安装而成,这样抗震,日本的建筑必须抗得8.7级地震方能通过验收。311大地震,导游刚从国内来到日本,慌慌张张地从楼上跑下来,一看外边没有人,原来大家都躲在屋子里抗震,卫生间就是最好的防震场所,它抗压,还有屋子里的写字台也是防震的避难地方。他们的厕纸很薄很薄,是可溶性的。人们喝完牛奶,要把盒子剪开擦干净,10个一摞绑好送到回收箱里,这些厕纸就是用这些盒子做成的。说到环保,导游说,一个矿泉水瓶子不能简单地送进垃圾箱,必须是拧开盖,盖子放在一起,把瓶子上的贴纸剪开放在一起,瓶子放在一起,分三个地方放。他有一次混装被管理员找上门来,罚了1万日元,这都有录像证据。
空闲时间我们去了趟旁边的超市,超市里牛奶、水果、米面、药品应有尽有。这里的水果蔬菜都是一袋一袋的装着卖,茄子长得很小,五个一袋。苹果论个卖,导游说这里东西放心吃没有假货,东京的价格和这里的都一样,除非个别商品有所差异外。


大阪公园是日本的著名绿地公园,始建于1931年。园中的天守阁是大阪的标志性建筑。浅绿色的琉璃瓦、多面多层次的飞檐建筑巍峨壮观,它见证了江户风云。江户时代(1603-1867)这一时期,日本经历了德川幕府的统治,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服是在江户时期被固定下来的名称,江户时代之前和服被称为吴服,在称和服之前,日本的服装被称为“着物”。
大阪公园引人瞩目的还有一处深黑色圆顶的近乎墓地和飞碟之间形状的“时间胶囊”。这是1970年大阪世博会埋在这里的两个“时间胶囊”,由每日新闻社和松下电器联合打造的纪念品。人们选择了2098件20世纪的文化财产(包括日常用品和种子等)封存在15米的地下深处。一个胶囊每一百年打开一次,另一个定于5000年后打开,也就是要到6970年,这个时间胶囊将会与未来的人类见面,不知道未来的人类对于现在的人们的生活有什么看法和感想。不能不钦佩日本人的远见,这对将来的人类考古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导游说,大阪公园的主要特点是:春赏樱、夏观星、秋话古今、冬赏雪。我想既然大阪公园最美的时候是春天,那樱花盛开时,绚烂的樱花肯定就似簇簇彩雪静卧在树冠之上,显得雍容华贵仪态万方了。当铺天盖地的樱花瓣飘落的时节,少女们微闭双眼伸手接落樱的神态,就是女孩子们的浪漫之梦了。
樱花和菊花是日本的国花。皇室喜欢菊花,而民间更喜欢樱花,她在日本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勤劳、勇敢和智慧的象征。但樱花的花期较短,这种特征也符合日本人的物哀情结,美好事物的短暂让人们更加珍惜她。我们虽然错过了今年的日本樱花季节,但仍可以想象在那粉红色的花海下,日本人穿着和服举家赏樱的热闹情景。
大阪公园很大,夏天的夜晚人们来到这里,远离了喧闹的市区,寻一处静谧之处,和心上人一起观赏天上的星星,那宇宙的奥妙和眨着眼睛的星星,一定会让你有独特的感受;秋天是萧瑟的季节,枯叶飘零肃杀和落寞,日本人若是也有悲秋情怀,会不会想起祖先的侵华罪恶而深深地忏悔呢?冬天大阪公园里的雪是否能涤荡他们先祖的罪恶呢?洁白素装的世界里,另一番冬天里的童话一定没有人类的互相残害吧?
来到祇园,这是外国人必来的游览打卡地。京都的祇园保留了过去的风貌,像极了我们的老城区。老式的平房颇有些我们唐朝的建筑风格。祇园也相当于我国秦淮河以前的红灯区。这里保留了日本的一些传统的花街文化,公共场所里有各种戏剧、舞蹈和音乐表演,还有博彩游戏、音乐会和茶道表演。走在祇园的街道上,偶尔有穿着和服的男女走过,导游说,这些都是中国人,租借和服穿着体验日本风情的,从他们走路的姿势和步伐就能看得出。祇园有的门墙上画着一个大大的白菊花,象征着纯洁和美丽,也有一些红灯笼挂在屋檐下。祇园的街道很窄游人却很多。不远处就有老人指挥着人们靠边走给汽车让道,我为躲避人群不小心动了一下竹帘,马上就有一位浓妆艳抹的妇人笑容可掬地跑过来掀开门帘,我们对视了一下,互为点头致歉。看样子,表面看似普通的门房,里面确实有一些热气腾腾的景象的,艺伎卖艺不卖身,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外国人还是很难理解他们的这种艺术。

袛园.png


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也是日本的标志性景观。它山体呈圆锥状,周围分布着五个淡水湖泊,它们分别是河口湖、山中湖、西湖、本栖湖和精进湖。它们是由富士山喷发而形成的堰塞湖,宛如五颗明珠给富士山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富士山的景色非常美丽,山脚下的小村庄空气清凉,蓝天白云衬托着日本特有的房屋景观和被修剪的各种形状的绿植,令人赏心悦目。默默地伫立在那里的木质大圆轮子水车,更为小村庄增添了些许的艺术氛围。从富士山上流下来的水形成了几个水洼澄清透亮,肥胖的鱼儿游来游去,导游说,日本人不吃淡水鱼,光周围海域里的鱼都吃不了。我们来日本走马观花,看不出日本民众对核废水的态度如何。
我们乘坐40分钟的汽车弯弯曲曲地到达富士山的半山腰五合目(富士山高十合目)。现在的富士山顶没有雪,黑乎乎的,这是一座休眠的火山,没有在国内看到的照片好看。这里有停车场等设施,再往上就要经过批准了。高处不胜寒,在山下看着富士山在蓝天白云中,上来以后气温骤降,一会儿一阵阵雾气袭来,殊不知,这些雾气就是我们在山脚下看到的云。导游说,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这里能远眺到东京。
东京的繁华让人耳目一新,高楼林立并不稀奇,银座大街上人潮如流,络绎不绝,关键是大部分都是外国人。这里到处是药店,由此看来,制药业肯定是日本的支柱产业之一。

富士山.png


本次到日本旅游,虽然违背了我的初衷,感触却极深。说起山水风景,日本除了富士山远眺比较壮观外,其他的真没有我大中华的山河壮丽,就单纯拿青岛的崂山和栈桥的风光就比日本不知好上多少倍。但人家的软实力却是我们没法和人家相比的。
日本的环保、绿化、食品安全、国民素质,我们和人家的差距不是一个级别。
就拿小学生的书包来说,那个沉甸甸的书包价值人民币六千元。它有反光材质、救生圈的功能、抗震功能,还有GPS和报警功能。由此可见日本政府对培养后一代的重视程度。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为百分之六十七,沿着公路行驶,目及之处全部都是绿树葱葱,不见一点儿裸露的土地。听说,他们使用的一次性筷子,还是从中国进口的。日本人的这种自律和远见值得学习。
在服务行业,处处可见日本的老年人,好像他们不退休似的,他们精神饱满笑容可掬,点头哈腰地为每一个来到日本的游客服务。
日本的卫生条件世界第一;日本的食品安全不用怀疑,神户牛肉到口就化,名不虚传;日本的高科技名列世界前列;日本的药品让人信服。
日本之所以取得今天这样令人瞩目的成绩,源于1945年日本战败以后,那时整个国家变成了一片废墟。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大量的军需物资都是在日本制造的,这样日本的经济就有了一个高速发展。从另一个方面讲,日本发展的第一桶金,浸透了我无数英烈的鲜血。日本战后的起飞,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他们在美国麦克阿瑟的领导下,对日本军国主义国家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在政治上变成了民主制的国家。在经济上,实行了两个重大的改革,一个进行了土地改革,把大量的土地从地主手里拿来,以低价的方式给了人数众多的农民,激发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率先发展了农业。第二,他对财阀进行了改革,战前,日本的大企业都在财阀手中,垄断了整个日本的经济。麦克阿瑟把这些财阀进行了拆分,不允许财阀本人和他的亲属再在这些企业里占据主要领导地位。这样一来,大量的技术型管理人员走上了企业的管理岗位,所以战后出现了一大批企业家。1949年的时候,美国银行家道奇来到日本,对于日本的经济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遏制了日本的通货膨胀,出台了各种各样的管制措施,恢复了日本自由市场的经济活力。让市场机制发挥了真正的作用。麦克阿瑟和道奇对于日本的改革,为日本战后的经济复苏和起飞奠定了基础。(摘自:资深媒体人马国川的《洞悉宏观趋势》一文)
当今世界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变成了地球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日本这个民族让我又爱又恨。
我最近正在读的《山茶文具店》是日本作家小川系所著。《山茶文具店》是一家为人代笔书信的小店,鸠子面对客人讲述的悲伤或喜悦、遗憾和怀念的故事。她一一仔细地斟酌与构思,文字的表达毋庸质疑,她还恰到好处地选择了信封、纸张,把客人的情感或细腻或悲伤或热情或婉转地表达出来。鸠子帮别人写过吊唁信、通知书、问候信、贺寿信、情书、绝交信……通过代笔,鸠子也如同路过了别人生命中的一段生活似的。她的文字舒缓情感真挚,在共情同理的心中,也达成了与自我的和解。读后能让人体会到了人生的真滋味。这就是现代日本人的生活。
如果说,一次走马观花般的旅游,让我对日本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那么读了这本书,我对现代日本人的心灵和生活就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2024.11.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宋慧珠丨走马观花日本行》 发布于2024-12-6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