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日记(2024年6月27日星期四)
昨晚上从七点钟开始阅读,到十一点结束,看了作家迟子建小说集里面的两篇作品《旧时代的磨房》和《东窗》,看完第一篇《旧时代的磨房》我在结尾留白处写道:我隐隐约约想到了那部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但这个故事更生动。讲了一个地主家的男主人死后,剩下的三个姨太太的故事,特别把重点放在了四姨太身上,通过他自己回忆自己的一生,最关键是她逃婚后,命运的改变。好就好在故事的很多时候都是发生在地主家的磨房里面,磨房成为一个象征。
看完第二篇《东窗》后,同样在留白的地方写下这样的感受,东窗寓意着紫气东来,别看生活呈现鸡飞狗跳的场景,但新希望又在不断涌现,这就是百姓的生活真实。
从书房出来,并不想睡,打开电视看中央六台的影视频道,正在播放007系列,坐在那里一直看完了,已经是午夜时分,又调到体育节目欧洲杯足球赛,看了半场球赛,踢的不温不火,有那么点沉闷,考虑早晨还要起来,关机,上床睡觉。
小虎子两点半叫醒我,起来喂它毛条,之后又回到屋里接着睡,早晨四点钟,它又来喊我,装作听不见,任凭它的爪子在我身上触碰,小虎子面对装死的主人也没辙,蹲在床下看着我,我再一睁眼就是早晨七点了。
起来同样是老一套,先给小虎子整理他的内务,接下来就是我的洗漱时间。
早饭不复杂,冲芝麻糊,煎鸡蛋和面包。
上午掌柜的一般九十点钟打来视频电话视察工作,今天在卫生间解大手时接到电话,坐在那里聊了一刻钟,都没什么要紧的事情,我汇报在家里面的情况,她讲外孙的情况,其实就是互报平安,到这把年纪不需要虚情假意,大家听到对方的语音就可以,相互的存在就是幸福。
接下来就是用吸尘器把家里面的猫毛吸一遍,整个工作干下来同样是汗流浃背。
干完这些事情自然是凉汗休息,随后回到床上小睡了一会,十一点钟回到书房,继续在网上看消息。
中午十一点四十开始做饭,将小油菜洗干净切好放到锅里炒,感觉快熟了把昨天剩的米饭倒进去,做成了盖浇饭的样子,分成两碗,今天中午一碗,明天中午一碗,还炒了绿豆粉,十二点一刻吃完饭。
下午一点开始午休,昨晚上睡得不好,今天补上,到两点钟起来,回到书房继续看作家迟子建的作品,这本《秧歌》作品集剩下最后一篇名为《香坊》,看到最后我在留白处写道:情仇是生活的一部分,作家将这个更年许久的故事讲的娓娓道来,如此生动,足以见得作家驾驭文字的功力。我认为作家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凄美的故事。
留守日记(2024年6月28日星期五)
昨天晚上是小城的几个著名作家召集的“作品研讨会”,我有幸成为研讨会的成员之一,每次喊我心里有那么点小激动,知道这是近距离学习的好机会,在座的都是小城文化圈里可圈可点的作家。傍晚不到五点我乘地铁前往李村,见到了熟悉的,还有不太熟悉的文学圈的朋友,喝的不少,自己提前走了,到家要跟媳妇汇报工作。
昨晚上掌柜的来信息说有邮件取出来,到家后取了邮件,打开看了以后,是给小虎子买的猫条,这是我前两天让掌柜的买的,没想到寄的那么快。但是我没注意手机信息上还有一个取件消息,早晨发现后去取,发现超时要缴纳五角钱的滞纳金,没法只好乖乖交上,拿回来拆开看,是掌柜的给买的皂液。
昨晚上倒在床上是十一点多,在这之前看了一会足球,小虎子是半夜三点钟去喊我,起来喂猫条,随后回房间继续睡,小虎子五点二十又来了,我不理会,无奈它只好怏怏走了,我再一睁眼已经是早晨七点了。
起床后的工作一成不变,给小虎子整理内务,之后便是我洗漱时间,随后就是准备早饭和烧水的时间,早饭煎鸡蛋、芝麻糊和面包片,不复杂,吃完早饭,烧好了开水,开始扫客厅的地面,主要是小虎子掉的毛。
这些事情干完,处理个人内急问题,一身轻后,回到书房,把公众号的文字贴出去,电脑杀毒,之后关上电脑。开始阅读作家迟子建的另一本作品集《逆行精灵》。作家选了她的五篇作品《逆行精灵》《音乐与画册里的生活》《遥渡相思》《怀想时节》和《炉火依然》,作家迟子建的作品就这样一本本去看,就像品尝一道道精美的菜肴,你感觉这是一种享受。
下午两点五十分换衣服出门,去书房整理图书,正好晚上同学在月亮湾酒店请客,三点到书房整理图书,整理到四点四十离开,乘公交车去酒店,五点十分到了那里,发现同学早就到了。
留守日记(2024年6月29日星期六)
昨晚上跟同学的聚会,见到了毕业后就没再见的老同学,不要以为那有什么,要知道毕业到现在将近五十年了,谁也认不出来谁了。毕业时都是傻毛幼稚青年,再见面成了退休的小老头了,那种苍凉的感觉从心里面发出来。
这次聚会的召集人是为一位热心人的同学,用他的话说,这是为一个九死一生,浴火重生的老同学特意举办的,祝贺他重回酒场。听说这位曾经在官场叱咤风云的同学,退休后发现身体不得劲,去医院问诊,当即被留在医院,做了开胸置换心脏瓣膜手术,心脏体外循环一个多小时。他讲述了感觉不舒服后去医院检查身体,以及“强制”留在那里,随后进行手术的过程,说自己从阎王爷鼻子底下溜走的人。同学们说得热闹,喝得很尽兴,感觉自己有那么点喝多了的感觉。
聚会结束后,我打车把喝多了的老同学送回家,我到家已经快十点了,喝水、洗漱后到电脑上转了一圈,感觉有点睁不开眼,十一点半上床睡觉。
我这个人就是贱,每天半夜小虎子都会去喊我,昨晚上居然没听到小虎子到我耳边喊我,早晨四点半我醒了,发现小虎子没过来喊我,心生不安,是不是小虎子有什么情况,赶紧爬起来找小虎子,结果小虎子趴在门外的地上,赶紧喂它猫条,随后又回到床上睡回笼觉,早晨六点二十小虎子去喊我,我跟着起来。
先给小虎子整理内务,之后就是自己的事情。这期间接了掌柜的来视频电话,告诉我女儿和女婿带着孩子去游泳,之后跟朋友孩子一起去游乐场,她自己在家里面包包子,聊了十分钟,放下电话,各干各的事。
我换衣服去金麦园市场买了十块钱的猪肉,回来炒海带,准备带回家给老母亲吃。顺道买了一根油条,买了一碗甜沫,两个茶鸡蛋作为自己的早餐、
回到家吃了早餐,开始准备做饭,这期间同学来电话,我让他帮忙看家,他爽快答应了,今天过来探点,他过来后,我介绍了家里面的情况,之后跟他一起坐公交车离开,他回家,我回老母亲家。
中午吃完饭,大哥把我送回家,由于今天下小雨,感觉很困,一点半倒在床上,到了三点四十才睡醒,在梦里感觉是晚上。
今晚上朋友组织的酒局,不能不去,今天的阅读暂时要放一下了,不仅如此,明天同样,明天下午是市南作协组织的观影会,观影结束后,张经理请大家在三宝粥店小酌,自己也在被邀请名单之中,想想不用做饭,去吃现成的,心里面挺高兴。
留守日记(2024年6月30日星期日)
昨天晚上的酒局是朋友邀请,我说,你又不挣钱请什么客,她告诉我是她母亲挣出来的,老母亲受邀在某酒店串场演唱京剧或吕剧,人家不给现金,提供免费啤酒和菜肴,可以请亲友一起,听到这些感觉有那么点愧疚,无功不受禄,但抵挡不住酒虫子在胃里面扑腾,麻溜赶了过去。
晚上赶到那里,感觉那个店的老板脸色并不好看,那天傍晚大雨如注,所以没有顾客,没有顾客就没有利润,我们这些蹭酒喝的人,估计下刀子也会到场,猜想老板看到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吸血虫的形象。
本着既来之则喝之的想法,坐在那里也不客气,推杯换盏喝了将近三十斤的散啤,吃了不花钱的六个下酒菜,居然喝高兴了,大家还唱了起来,发现服务员脸都绿了,知道假如没我们在的话,他们早就下班回家歇着了。
朋友的母亲是一个老戏骨,听说是非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京剧、吕剧和茂腔都很厉害,更让人敬佩的是在名师的指点下自学成才,当下快八十岁的老人依然活跃在各个公益舞台上,而且有不少弟子,她免费教他们。
还好喝了六罐子(三十斤),大家止住,朋友和她孩子开车把我送回家,告一段落。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那么快结束?因为有一个人三观不一致,他喝了酒后吐真言,说想把日本人斩尽杀绝,听到这些赶紧离开,害怕没等把日本人斩尽杀绝,我们这些讲人道主义和仁爱精神,在他看来是活彪子的人跟着遭殃。用刘涛老师的话说,喝酒不能随便,一定要跟三观一致的人在一起,那些受“特殊”教育,且又中毒很深的傻逼,一定要远离。
昨晚上不到十一点就上床了,凌晨三点小虎子喊我起来,起来给它喂了猫条,回到床上继续睡,梦一个连着一个,光怪陆离,想把这些梦记录下来,再一想掌柜的不让我记述那些吓人的梦,说暴露你内心的阴暗,别让人把你当枪使了。
早晨起来是七点钟,老一套,先给小虎子整理内务,再就是自己的事情,去电脑贴上公众号的文字,之后便是洗漱时间,早饭简单,煎了鸡蛋,有现成的奶油面包,稀得喝柠檬水。
吃完早饭给小虎子准备猫粮的辅料——鸡冻干肉,掰成细丝状态,可以拌到猫粮中,再就是将猫粮分瓶装好,忙到九点半钟,开始属于自己的阅读时间。这期间跟掌柜的视频电话打了一刻钟,视频电话那边看到了女儿和外孙,想跟女儿说,别累着你妈,但没说出口。
阅读计划依然是作家迟子建的作品集中的《逆行精灵》中的一篇《音乐与画册里的生活》。
中午饭简单,昨天炒的海带留了一点,就这酥皮火烧吃了,因为下午要去参加观影活动。今天放映的时间挺早,下午一点半,中午觉睡不成了。
留守日记(2024年7月1日星期一)
昨天下午一点半到了观影的地方,两个半小时的观影,接受了一次影片带给你的心灵洗礼,我在随后的观影研讨发言中讲到,自己做父亲的责任,无法跟影片中的父亲相比,自知相距甚远,自惭不如。假如还有来生,自己知道如何去做一个合格的父亲。接下来便是各位观影者谈观影感受,发现他们比我讲的更好。
影片主讲人,人文学者张祚臣是这样介绍的:《国王理查德》通过理查德。威廉姆斯这位非凡的父亲的视角,展示了他如何培养出两位女儿——网球界的超级明星塞雷娜和维纳斯威廉姆斯的故事。在这部传记型的影片中,理查德制定了一个孩子全面发展的培养计划,将始终将家庭价值观、自我信念、坚韧不拔以及诚实与尊重等道德观念灌输给她们。电影中也反映出他作为一个父亲,在追求完美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包括社会偏见、经济压力以及个人牺牲。
此外,电影也凸显了理查德对未来所具有的前瞻性眼光和认知能力。
观影和座谈环节结束以后,已经是下午五点了,一起观影的张经理请部分熟悉的朋友到附近不远的三宝粥店小酌,继续深入探讨观影的感受。我买了两瓶酒助兴,自己喝了不少,但还没乱方寸,打车回家。
昨晚上小虎子凌晨一点半喊我了一次,起来喂猫条后,我接着睡,四点钟又过来喊我,我装作不知道,折腾了一会,它自己走了,六点前又过来,自己只好跟着起来。
今天室外大雾天,起来后把小虎子的那些事情忙完后,开始忙自己的事情,洗漱后做饭烧水,吃完早饭快八点了,回到书房开始贴公众号的文字,接下来就是修改之前写的文字。
九点钟以后属于自己的阅读时间,接着阅读作家迟子建的作品,昨天看了一篇《音乐与画册里的生活》,感觉像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的表现手法,写一个老人回顾二次世界大战带给她的伤痛,在我看来这是一部表现反战的作品。
今天看这篇名为《逆行精灵》的作品,是作家迟子建作品集《遥渡相思》中的一篇作品,用将近两个小时看完了,作家用倒叙和插叙的方法追忆自己的父母去世以后,他对亲人的思念,亲人的魂魄并没有死,他还能在梦中和现实中看到,同时写了亲人去世以后,作为孤儿的自己经历的那些事情,最后爱她的年轻人,把她杀死,年轻人自杀身亡,所有的思念都变成了去天堂与亲人相聚的现实。
十一点半开始做中午饭,用电饭锅蒸的大米饭,剩的肉丝炒海带,我又做了一个虎皮青椒,美美的吃了一顿,发照片给掌柜的,掌柜的说吃的不错,告诉她,对自己好才是真正的好。
掌柜的从网上买的两种馅的包子,我收到后,发照片给她看,告诉她三鲜的要等她回来再吃,她让我把另一种馅的包子拿回老母亲家,只好这样,因为三鲜的包子里面有韭菜,我不敢吃,胃受不了。
一点钟倒在床上午睡,两点半起来,继续阅读。今晚上应牙科医院黄院长的邀请与朋友小酌,知道晚上又无法阅读了。其实阅读是自己掌握时间,找理由开拓其实表现内心的懒惰。
喜欢作家迟子建的作品,是因为你会发现作家不会根据你的想象去延伸,她总有属于自己的理解和表达,特别是命运中冥冥安排的事情,这也是作家讲述故事中的一个特点,人物的命运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冥冥中掌握在大自然的手中,无论你信与不信。
留守日记(2024年7月2日星期二)
昨天去了指定的酒店,接下来的事情就不是自己说了算了,推杯换盏的结果就是喝多了,打车把朋友送回家,之后我回家,到家后洗洗就睡了。
小虎子昨晚没去观察我死活,早晨六点醒了后,起床找小虎子,发现它蹲在卫生间门口,赶紧喂猫条,打扫猫砂盆,洗小虎子的水盆,换新水,忙完这些又回床上懒一会,窗外风雨交加。
早晨七点钟起床,发现网络不好,试着关闭电源,再重启,依然没网络信号,没了网络感觉有那么点六神无主。吃早饭的时候,打电话给网络维修部门,人家倒是热情,根据你说的情况查了一下,告诉我的一个手机欠费,没辙,那个手机绑这两个网络和两部手机。
吃完饭,打扫完卫生,九点钟冒雨去联通营业部,到那里干脆把基础费缴到年底,把钱交上,立马手机的信号就有了,看来当下社会钱是万能的。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是在家突然患病,恰巧又欠费,想打电话求救也没辙,那不就是等死吗?从这一点上去看移动公司有那么点缺乏人文关怀,一切往钱看,让人觉得有点不近人情。
回到家里,到电脑上把公众号的文字贴出去,之后就是自己阅读的时间。作家迟子建的这本作品集《逆行精灵》的最后一篇《炉火依然》是一个女人对一个心仪男人的无尽的思念,由于她的优柔寡断,错过了一次又一次与心爱人的在一起的机遇,看到最后我在留白处这样写道:女人的内心与情感的宣泄,作家用梦幻般展开,虚幻、缥缈、悠远。外表的冷,如同封住的火炉,内心依然炽热。
看完这本书已经是快下午一点了,赶紧做午饭,昨天剩的虎皮尖椒和香肠,主食酥皮火烧,十分钟的时间中午饭解决了,在屋里来回走步约十分钟,便倒在床上,午休正式开始,一点半睡到三点。
晚上要去大不同跟一位老板朋友,他也是小城著名的发烧友,音乐光盘收藏大家一起喝酒聊天,我喊了两个高中同学一起助兴,反正都是熟人。
留守日记(2024年7月3日星期三)
昨晚上老朋友跟我的高中同学一起喝了顿小酒,喝的挺开心,九点多钟回来,一觉睡到早晨七点,半夜两点多起来一次,是小虎子喊我喂它毛条,一视同仁,我玩痛快了,也让小虎子心想事成,随后我回到房间继续睡觉。
早上起来,先在电脑上把贴公众号的文字发出去,之后就是按照日常的方式给小虎子整理内务,添猫粮,换猫的饮用水,打扫猫砂,之后是自己洗漱时间。
早饭也很简单,面包夹煎鸡蛋,芝麻糊,很快就吃完了。
上午要去文化市场拿送人的礼品,九点半启程前往,到那里拿了提前购买好的物品,去自己书房继续整理图书。十一点钟从那里出来,最初准备去小倩倩吃馄饨,后来坐上地铁就改了主意,从高雄路下来,去了金麦园市场,买了三元钱的小白菜,家里有那天剩的炒肉片,肉片小白菜味道不错,主食酥皮火烧。
吃完中午饭,就到了午休的时间,在这期间跟掌柜的通过微信视频聊了几句,居然小虎子还能听出来掌柜的声音,它在手机屏幕前喵喵叫了几声,好像认出是家中的女主人,手机那边的掌柜的估计感动得不轻。
下午两点钟起来,准备明天去兰州的东西,要送的见面的小礼品,和每天必须吃的药。忙完这些,稍事休息,又准备去月亮湾,参加文学研讨会。
也许有人会问,你这三天两头参加研讨会,到底研究点什么?说实话这些作家们借着酒劲,什么话题都可以谈,除去约定俗成的“敏感话题”不谈外,读书的感受,聊得最多,在座的各位作家不仅仅是笔耕不辍,阅读是他们的常态,而且阅读量很大,不跟我一根筋,看好那位作家便“穷追不舍”,跟谈恋爱初期的疯狂劲头相似,早晚那点激情开始衰减,感觉有些疲倦了,这才告一段落。
在座的各位作家在阅读方面看的比较杂,中外著名、国内当下一线作家的作品,还有身边朋友推荐的新出道作家的作品,再就是发表在国内大型文学刊物上的“推荐作品”也看,他们的作品和作家也会成为大家谈话的内容,当然更少不了在座的那位作家来了灵感,正在赶写中短篇小说,会把大体内容讲述一下,听取在座各位的意见和建议。
最热闹的是他们在分析作品中人物的时候发表的个人意见,既有相似的感觉,也有不同意见的争吵,这是让我感觉最有意思的事情,因为你能了解作家对人性的认识的程度和角度,这对于理解他们作品有很好的角度。当然家长里短,鸡飞狗跳,饮食男女的日常生活也是少不了的话题,一个作家创作的素材就来源于这些琐碎和细小的生活细节的提炼。
留守日记(2024年7月4日星期四)
昨晚跟作家一起喝酒聊天,没敢尽兴去喝,更没有畅所欲言地聊,因为今天一早要赶往胶东机场,我坐到晚上八点多就离开,回到家九点多钟,帮我看家的同学已经到了,交代了一些事情之后,各忙各的。
早晨一早同学离开,回家给媳妇做饭,我吃完早饭,八点半钟离开,乘地铁到胶东机场用了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又赶上飞机晚点,往后拖了两个多小时,好在有书陪伴,不觉得多枯燥,下午五点多落地兰州中川机场,见到了多年没见到的老朋友。
这次去是应同行老朋友的邀约“故地重游”,曾经工作期间我们相互关系被视为“最亲密战略伙伴关系单位”,那些年你来我往频繁,我们去那里是学习他们的扎实肯干,不畏艰难,开拓进取,取得优异成果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再一个就是感受大西北人的豪放和热情。当然甘肃大地上的那些著名景点也跟着看了不少,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特别是“黄河石林”景区,给你的震撼无法言表,成语里的沧海桑田和改天换地去看了就明白了。当然了麦积山石窟和敦煌石窟是喜欢文学艺术人不能不去的地方。
由于航班晚点,到的时间就快到傍晚了,同行老领导和朋友都早在酒店等候多时,我们从机场出来直奔酒店,在那里看到多年不见老朋友,心情一激动,便放开量喝了,抵不住大西北朋友们的热情和豪放,不知不觉就喝高了,稀里糊涂被搀回到宾馆房间,冲了一个澡,便倒在床上昏死过去,这也是每次去兰州见同行第一天的“常态”。
留守日记(2024年7月5日星期五)
也许昨晚上睡得比较早,凌晨三点钟就醒了,起来喝水,之后倒在床上想到了多年前来这里的情景,那首《黄沙的爱情》就是在兰州黄河大铁桥上的灵感,自然又想到了再写一首,脑海里产生了一些想法,立马起来沿着思绪写出了“雏形”,早晨四点半回到床上睡回笼觉。
按照昨天晚上在酒桌上商量好的计划,这次兰州执行的活动就在市内活动,不去兰州之外的地方,腾出点时间与老朋友们喝茶聊天。要知道兰州城中景区不多,主要景点都在城外,去一趟附近景区一整天的景点算是近的,稍远一点的当天就回不来。到了这把年纪游览已经不是首选,更何况自己甘肃境内的景点那些年基本上都去过了。
昨晚上就确定了今天去兰州刚刚建成的“简牍博物馆”参观,中午老朋友,也是曾经的领导,要在兰州最著名的“金味德——牛肉馆”吃当地最负盛名的大铜锅顿牛肉,还有各种兰州牛肉面。
简牍博物馆收藏了各类简牍十几万件,其中有国内一级文物上千件,唯独感觉就是缺乏详尽的解说,虽然有高科技的AR眼镜智慧导览,但解说词写的不敢恭维。
在那里看完之后,便驱车四十分钟去了一个感觉是郊外的地方,就是那个“金味德牛肉馆”,据说不提前几天预约根本订不上单间,而且单间不超过八个人不接待,每人餐标价格是一百五十七元,不包括酒水,这个价位在当地是非常之高的,倒是味道相当不错。
朋友邀请了不少当地的显赫人物,两斤装一瓶的高度青稞酒不长时间就滴酒不剩,接下来的是什么酒忘记了,反正是喝得我晕头转向。下午结束后我主动要求回宾馆休息,睡了感觉没多长时间,又被朋友叫醒,带着我又奔酒店,说是小范围说话聊天 ,到了那里看到朋友拿来一瓶二零一二年出厂的贵州茅台酒,这样的盛情不敢说不喝,没觉着咋样就喝光了,又追加了一瓶当地的著名白酒。
酒壮怂人胆,结束了这场酒,自己稀里糊涂又跟着朋友去了夜市,在那里我们三个人又喝了一箱啤酒,我跟朋友说,酒量是跟着事业同步增长,你现在已经比我厉害多了,我除去敬佩,再就是不得不承认我在你们面前甘拜下风,你们现在是我的老师了。朋友没有说话,只是用哈哈大笑回应。随后朋友把我送到宾馆,我回到房间,冲茶喝水,想写点什么,发现有点睁不开眼了,索性洗洗睡了。
留守日记(2024年7月6日星期六)
吃完早饭,朋友开车拉着我去了同样是建了也就十年左右的兰州市新的景点——黄河楼,听到这个名字便觉得管理者有意思,黄河楼与黄鹤楼谐音一样,而且盖的气势和规模也差不多,坐电梯上顶层十六层,还好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免费。
大西北的领导确实有魄力,利用谐音字盖了这样一个宏伟建筑,去网上查了一下,是这样介绍这个建筑的:黄河楼,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黄河沿岸,是兰州市的标志性历史建筑之一,弘扬黄河文化的标志性建筑。集文化展示、观光、旅游、游乐、饮食、民俗体验以及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黄河楼景区占地面积为6401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1685平方米,包括黄河楼主楼、裙房和地下建筑面积。黄河楼主楼为明七暗六的塔式结构,高度为93.39米,共16层。黄河楼裙房以城墙为意象,并在形象上成为黄河楼主楼的坚实基座。黄河楼内设有展览馆、文化交流中心等设施,定期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
黄河楼展示了黄河兰州段的壮丽景色、甘肃省兰州市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包括兰州古城的建筑风格、兰州历史名人及兰州传统工艺等。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美丽的黄河景观。
2021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2年,荣获甘肃省文旅厅“黄河兰州段优秀文旅产业带动项目”。2023年8月,黄河楼建设项目(一期)工程获甘肃省建设工程飞天金奖。
而武汉的黄鹤楼却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有历史文化的建筑。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武汉十大景”之首、“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江山第一楼”。
站在黄河楼最顶层,俯视黄河滚滚东流,眺望远处两岸高楼林立,心里面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想到了我们居住的小城,同样是高楼鳞次栉比,同样是管理者热衷大兴土木,过几年不去,或许再去就不认识了,这是现代化的标准和所追求的新东西吗?这些没有温度的水泥森林,预示着什么?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现代化文明的象征?
由此我又想到了女儿生活和工作的异域那座城市,那里是被世人誉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到那里根本就看不到这么多的摩天高楼,难道就意味着不发达吗?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情,真正的发达不是看谁的高楼多,而是国富民强。
从那里出来,朋友带着我又去了新建的“百年老街”,所谓的老街不过是仿古建筑群,里面都是租出去的商铺,游人并不多,听朋友介绍,这里除去周六周日还能看到一些人来这里闲逛,平时呈现的就是门可罗雀的景象,看到站在门口的服务员那一脸焦急和无奈的样子,自己为这些商户犯愁。
这些仿造老街,说不好听的就是管理者的一厢情愿,钱花出去了,房子盖了起来,招商也招了,其效果不言而喻,离可行性报告上面测算的可观效益相距十万八千里 ,运营不到半年便成为城市管理者手上一块烫手的山芋。
走了一段,就没几个游人,实在提不起兴趣,估计朋友也看出我心不在焉的状态,看了下表,已经到了午饭时间,索性拉着我去吃当地的名吃“炒面片”。正值是兰洽会召开的日子,饭店爆满,好容易找到位置,可我昨天喝的太多,酒才醒了一半,根本没胃口,点的炒面片吃了几口就吃不进去了,强烈要求回宾馆躺一会。
我回宾馆休息,他们找地方打掼蛋,四点钟他们回到我房间继续关单,晚上六点钟我们步行去酒店,同样是老朋友一起吃饭,依稀记得吃饭的地方在省政府办公楼对面的一个大酒店。
老朋友是有备而来,回忆曾经一起共事的岁月,谈起相互走动时,推杯换盏撂倒一大片的经历,再就是说了这些年开拓市场的艰难,好在一步步地往前走,当下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谈笑风生中,一场“恶战”缓缓拉开帷幕,三斤白酒,一瓶红酒,外加十瓶啤酒,不知不觉中喝完了,用朋友的话说,我又一摇三晃被搀回宾馆,这次倒好进屋直接上床,倒头就睡,在梦里梦到掌柜的骂我老不带彩。
原载 管窥一见
2025.4.2-4.11 澳洲
管窥一见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