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知丨她是中村屋女王,艺术家的缪斯。她是亚细亚主义者,对身处苦境的流亡者施予援手 - 世说文丛

任知丨她是中村屋女王,艺术家的缪斯。她是亚细亚主义者,对身处苦境的流亡者施予援手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1.jpg

近代雕刻的先觉者荻原守卫1879年(明治12年)生于长野农家,二十二岁向友人借得两百日元只身前往法国,二十五岁在巴黎沙龙展上看到罗丹的《思想者》受到极大启示,立志于雕刻,后经高村光太郎介绍结识罗丹,并经常到他的工作室聆听教诲。
比狄原守卫小八岁的青年画家中村彝,曾在黑田清辉的白马会学习,后转入太平洋画会。1908年他见到从巴黎归国的荻原守卫,对他传达的罗丹“生命的艺术”深有感悟,其作品多次入选“文展”并获奖,作为新进的画家引人注目。大正时代这三位艺术家都得到“中村屋”沙龙的资助,而“中村屋”则与一名奇女子相马黑光有关。
东京新宿的中村屋至今还存在,人们提起它就会想到散发着淡淡的香油味儿的豆沙包,还有月饼,咖喱饭。这个店的创始人为相马爱藏和黑光夫妇,“中村屋”沙龙曾是当时东京的油画、演剧、俄罗斯文学的中心,黑光就是那些青年艺术家的支持者,沙龙的女主人。黑光是个特立独行的女人,自始至终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这跟明治女学校时期的教育无法割裂。她为我们留下的珍贵作品有《默移》《滴水录》《晚霜》等随笔。

2 明治时期东京掠影 美国画家 Robert Frederick Blum.jpg
明治时期东京掠影 美国画家 Robert Frederick Blum

黑光原名星良,是仙台藩士汉学家——星雄记的孙女。1875年生于广濑川畔。东京矫风会(后日本基督教夫人矫风会)的领导者佐佐城丰寿为其叔母。这位叔母的女儿名叫佐佐城信子,她是黑光的表妹,她就是与诗人国木田独步相恋引起风波,后成为有岛武郎小说《一个女人》的原型。
她生在一个有来头,但已经走向没落的家庭。先是相继失去了父亲和弟弟,姐姐莲也因为失恋而失常,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黑光自幼定期拜访押川方义(东北学院的院长)的教会。这个大大的黑瞳仁闪着好奇的光亮,活泼好动精力旺盛的女孩,被押川和他的弟子们称作“野心女孩”。
起初黑光入学宫城女学校,但因罢课事件牵连于1893年退学,两年后在押川先生的安排下进入菲利斯女学院。这个坐落于横滨山之手的学校,拥有红砖风格的校舍,赤瓦绿窗,设施完备,也曾让黑光惊叹。但基督教色彩浓重,校风严格,黑光最终也无法适应这里。
她一心想的是进入更加自由的明治女学校。人们说明治女学校的制服的带有象征意义的紫色,是杂志《文学界》封面的颜色。那里的女学生仰望天空的云,唱《奥菲利亚》。这些,令黑光心驰神往。

3 荻原守衛(碌山)人生遗作《女人》.jpg
荻原守衛(碌山)人生遗作《女人》

4 荻原守衛「女」1910年) 近代日本の美術」展 (東京国立近代美術館) .jpg
荻原守衛「女」1910年)
近代日本の美術」展 (東京国立近代美術館) 

5 相马黒光.jpg
相马黒光

“那热情,那憧憬,明治女学校那种繁花烂漫之中散发的馨香,不是一句‘好’或‘不好’评价的,她负载一种气质,有如宿命一般。”(黑光的《默移》)
转学后的黑光开始有志于文学,她的一篇习作发表在杂志上,立即被打上“私小说”的印记,《报知新闻》有登出一条花边新闻――“明治女学校学生保科良(hosinaryo,跟黑光的原名星良hosiryo很接近),因失恋而自杀”。那是黑光的确有一位恋人,是一个叫布施淡的画家。这给她当时带来不小的困扰,幸好开明的岩本善治校长,进行交涉理清,此事才很快平息下来。

6 文春文庫 《明治快女伝》 森まゆみ 52人の人生.jpg
文春文庫 《明治快女伝》
森まゆみ 52人の人生

她与相马爱藏的婚事正是此时提出来的,爱藏是长野安云野一个旧式家族的继承人,毕业于东京专业学校(现早稻田大学),去北海道农业考察回来,爱藏在故乡积极举办读圣经会,禁酒运动并且担任领导者。
爱藏颇富正义感,性格踏实稳重,应该就是能包容任性恣情的黑光的那个人。初恋的人布施淡业已成婚,对都市生活升起厌倦的黑光,心中憧憬着长野的自然气息。1897年(明治20年)春,她将一台小风琴和一只柳条箱载上车,嫁到长野县的相马家。

7 相马爱藏、黒光 夫妇 .jpg
相马爱藏、黒光 夫妇 

黑光贸然成婚,嫁到乡下,这在周围人看来不可思议,她这样的女子怎能适应乡下的单调的生活呢,明治女校教师星野天知预言道:“终将有一天,燃烧的火球会滚出来。”事情不料真被星野言中了,原野上的花草和连绵的山脉慰藉了黑光的心灵,然而生活在那里的农民并不是诗里吟唱的那么淳朴谦逊,在这个传统封闭的村庄社会,蔓延着嗜酒和偷情,生来充满了活力的黑光勤恳地劳作,当适应了这里以后,她感受到了无聊枯燥。难道要一直隐没在乡下吗?黑光沉不住气了,她督促丈夫爱藏,还是要回到东京去。
“今后在东京如何生活?不怕小,只要能有一家独立经营的店就好。”抱着这样的想法,两人租到了东京大学赤门前的门面,开了家名叫中村屋面包房。由于经营得当,面包房的口碑越来越好,生意越做越红火,不少面点职人慕名前来,后来他们的生意做大,扩充到做华夫饼、俄罗斯巧克力、咖喱饭、中国菜。

8 新宿中村屋.jpg
新宿中村屋

引领一群艺术家到中村屋的,是雕刻家荻原守卫(碌山)。他是爱藏的同乡,受相马夫妇影响来到东京。正在画家小山正太郎的画室“不同舍”学习油画。后来他奔赴纽约巴黎,洗盘子挣钱学画,被罗丹的“思想者”打动,又转向雕刻。被高村光太郎称为“容易接近的孩子”。守卫是一位无视世俗陈规,一直保持着童心的艺术家。1907年归国,在中村屋附近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荻原守卫周围聚集了包括中村彝、中原悌二郎、柳敬助、户张孤雁等艺术家,频繁出入中村屋。中村屋有了一个颇有贵族气质的称号--“沙龙”,实际上那应该说更近乎一群穷学生的“波西米亚生活”。然而,守卫精力充沛的创作生涯仅仅持续了两年。1910年四月的一个夜里,守卫忽然逝去。死因是肺病咯血。但也有人说因苦闷于与黑光之间的关系而自杀。只要看一看为了守卫,黑光的感情纠结到了如何疯狂的地步,也就难怪周围的人做如此猜测。

9 荻原守衛.jpg
荻原守衛

早在作为相马家的儿媳,以充满知性的身姿出现在安云野后,黑光就成了守卫爱慕的人。将他引进艺术和文学之门的,也是黑光。在东京两人的来往频繁起来后,守卫更为黑光倾倒。另外黑光之夫还藏在故乡另有女人,这更使守卫借着正义感,想要保护黑光的欲望更强烈了。然而,跟这位已经是三男二女之母,前辈之妻的女人,他又有何办法去实现自己的恋情呢?
守卫的急逝使黑光狂乱,神情恍惚地长时间哭泣,处于茫然自失的状态。守卫的友人户张孤雁来整理守卫的工作室的时候忽然想到一件事。
“对了,得尽快整理工作室,在谁也还没有进去的时候。”
黑光一种预感,工作室里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东西。急忙推开工作室的门,一座叫作《女人》的活生生的雕刻直刺黑光眼帘。
“那是我。”
用守卫寄存的钥匙开了桌子的抽屉,找到了日记的时候,黑光毫不犹豫地开始撕碎它,并亲手将那些纸片全部烧毁。在一旁的孤雁欲言又止。

10.jpg

“姐姐是海达高布勒啊。”孤雁说着哭了。(注:海达高布勒,易卜生剧中人物,曾烧毁恋人书稿。)就这样,秘密被封印了。守卫周围的人因为爱守卫而指责黑光的不乏其人。高村光太郎也是其中一个。
在守卫死后也有很多年轻人聚集在黑光周围,其中有来自印度的独立运动斗士,还有俄国的盲诗人爱罗先珂。
黑光之夫爱藏对黑光的所作所为是宽容的。然而,黑光有时会过分投入,热情过头。守卫死后,独占了黑光之爱的中村彝,一度与黑光过从甚密,但最后却爱上了黑光的长女俊子。

11 中村彝在中村屋.jpg
中村彝在中村屋

12 中村彝美术作品.jpg
中村彝美术作品

13.jpg

“你母亲是恶人。她总是把人拉到欲望之境的最边缘,然后一步也会不让你进入。傻瓜们会高高兴兴的不知不觉被她牵着走。”
得到中村彝如此评价,黑光却开始干涉他和女儿的恋情----“我女儿不能嫁给一个病人。” 中村彝是有肺病的。柔顺的俊子的恋情被母亲一手毁掉,按照母亲的意愿嫁给了那个印度革命家。生为如此自我中心的母亲的孩子也许是一种不幸。俊子早逝,中村彝也因肺病追随而逝。

14 银座三丁目.jpg
银座三丁目
 
女主人黑光一生与众多艺术家交往,她是典型的亚细亚主义者,富于同情并敢于承当,对于国际上身处苦境的流亡者给予援手,多行义举。上面说的印度的革命家,他叫R·B·布斯,是激进派独立运动的一名领导人,1912年12月23日在英国殖民当局举行的、庆祝把首都从莫卧儿王国旧都鄂尔多·德里迁至新德里的典礼上,他安置的炸弹将总督哈丁受了重伤,典礼一片狼藉。他被通缉,陷入极大危险,1915年经由加尔各答,逃到日本。
《朝日新闻》最先报道了政府的逐客令,并批评如此措施“疏隔亚细亚国民之同情”“将颇大影响于三亿印度人对日心情”。中村屋的老板相马爱藏和妻子黑光,读到了报纸上政府驱逐印度志士的消息。他们大为愤慨,商量想为此事助一臂之力,也就是,在自家匿藏两名印度人。 

15.jpg

据《中村屋的布斯》一书,那时的一般日本人,大都怀着一种“心情的亚细亚主义,它并非一种从属政府上命的东西,毋宁有着反政府倾向的一面”。这种懵懂的反骨和倾向,或多或少,与反对白种人的殖民扩张有关。
这两位印度人让相马夫妻可谓劳心劳神,可是他们也为这家店留下了纪念。两人在藏匿期间教会店员做正宗印度咖哩饭。至今这家店的印度咖喱料理,名气大,味道纯,在日本颇有盛名首屈一指。而且就连名称都不用转自英语的カレー(karei),而用接近印地语发音的カリー(karii)。
两年后也就是1918年,父母与女儿商谈是否愿意嫁给R·B·布斯,女儿俊子表示愿意,这样,印度革命家成了日本人的女婿。他俩生下了两个孩子。后来俊子不幸去世,布斯不舍旧情,终身不娶。
她在自传《默移》中写道:“当从报上读到印度人被限期离境的消息时,大家都想,谚语云穷鸟入怀猎师不杀,英国趁世界大战之机,给印度志士以德谍污名迫日本逐客,而日本竟欲引渡他们给正待机捕杀的英国,这是多么可耻的事!”          

16 爱罗先珂童话集.jpg
爱罗先珂童话集

除此之外黑光还意外地帮助过当时沦为殖民地的朝鲜人和俄国的盲诗人及世界语学者爱罗先珂。正值朝鲜爆发暴动时,晚间有客提着箱子(箱子据猜测装的是传单)来访,这位是店里女仆、朝鲜人林静子的亲戚。黑光猜想受歧视的朝鲜人在东京难寻住处,就请这位“林”留宿自家。十几天里,林四处奔走,早出晚归。黑光热心照顾,还邀他去观剧。几天后警察来问话,黑光与警察周旋,恰巧林回来了。她若无其事,打发林先去画室。警察与林擦肩而过,并未识破这朝鲜人。约十天后林告辞回乡,黑光派静子和一个店员去车站送。后有警察打来电话,询问一个姓林的,黑光才恍然明白:林乃是朝鲜三一事件的要犯。

17 俄罗斯盲诗人爱罗先珂与周氏兄弟.jpg
俄罗斯盲诗人爱罗先珂与周氏兄弟

俄国盲诗人、世界语学者爱罗先珂避居中村屋,黑光帮他不仅只在茶米油盐,而是从艺术到语言与他交流。围绕着她在沙龙举办俄语学习会,进行油画速写,几位画家以爱罗先珂为模特画人像。爱罗先珂科因社会主义者的嫌疑,遭到当局驱逐。那夜二十余名警察便衣受命而来,在中村屋泥足入室,翻箱倒柜,不由分说,将俄国人抓走了。
黑光和丈夫没有因此退缩,他们动员媒体,搜集证据,誓向警察讨回公道。报纸记者大大配合,次日报上,标题都是:

单为俄人之理由,小题大做
对盲诗人爱罗先珂,驱逐命令
警官泥靴直上二层,不听不问抓人
爱氏遭踢遭打,窗门破坏狼藉

警察看了报,跑来说和,夫妻不但不听,并以“违反行政执行法、滥用职权”,把警察告上了法庭。若干剧作家和作家都积极参与抗议,夫妻找出人证、拿出警服纽扣、碎了的木拖鞋等物证——此役大获全胜,迫得淀桥警察署长不得已引咎辞职。最终爱罗先珂还是被逐出日本,后来他辗转到达北京。中国继续给了这位盲诗人以关怀和优遇。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他去北大教授世界语。鲁迅等文化名人与他结为朋友。他和中国同道出于义愤,组织翻译了《爱罗先珂童话集》和《桃色的云》。     

18 碌山美术馆 .jpg
碌山美术馆 

如今在信州(长野县)穗高町的边上,树木环抱之中坐落着碌山美术馆(荻原守卫的号是碌山),来访的年轻人络绎不绝。夏天的穗高町背靠日本阿尔卑斯山脉,蓝天,白云,风吹麦田,舒适优美。在这座小小的教堂风格的建筑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座铜像---《女人》。
结实的躯干轮廓,令人联想到罗丹。然而那扭曲到背后的手,像在渴望着什么,身体向阳光射进来的方向伸展着。这姿态让人感到,她似乎就是黑光本人在诉说--“越是渴望摆脱苦恼,像我这样的人,却越是不得不直面苦恼”。作为一个女人,黑光的确是富有魅力的。美,永远在探求着什么,善感,复杂。接触她的年轻人被卷进她的漩涡,身不由己。但黑光自己却完整地度过了一生,于1955年以八十岁高龄去世。


任知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任知丨她是中村屋女王,艺术家的缪斯。她是亚细亚主义者,对身处苦境的流亡者施予援手》 发布于2025-7-16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