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周丨晨读偶记·《万愤词投魏郎中》 - 世说文丛

于学周丨晨读偶记·《万愤词投魏郎中》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李白有一首《万愤词投魏郎中》,从诗题到内容都非同凡响。句式长短不一,一韵到底,读来似觉一腔怨愤喷涌而出,整首诗如排空巨浪席卷泥沙,洪流滚滚,气势汹涌,势如列阵。抄如下——
 
《万愤词投魏郎中》
 
海水渤潏,人罹鲸鲵。
蓊胡沙而四塞,始滔天于燕齐。
何六龙之浩荡,迁白日于秦西。
九土星分,嗷嗷栖栖。
南冠君子,呼天而啼。
恋高堂而掩泣,泪血地而成泥。
狱户(一作时当)春而不草,独幽怨而沈迷。
兄九江兮弟三峡,悲羽化之难齐。
穆陵关北愁爱子,豫章天南隔老妻。
一门骨肉散百草,遇难不复相提携。
树榛拔桂,囚鸾宠鸡。
舜昔授禹,伯成耕犁。
德自此衰,吾将安栖。
好我者恤我,不好我者何忍临危而相挤。
子胥鸱夷,彭越醢醯。
自古豪烈,胡为此繄。
苍苍之天,高乎视低。
如其听卑,脱我牢狴。
傥辨美玉,君收白圭。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秋,时值“安史之乱”关键时期。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叛军攻陷长安,玄宗仓皇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即肃宗)。永王李璘奉玄宗诏令经营长江流域,三度遣使征召隐居庐山的李白入幕。李白怀着“誓欲清幽燕”的政治热忱加入永王幕府,未料不足两月永王军败,李白以“附逆”罪系浔阳狱。这一灾变是李白最大的人生失败,究其实,他实际是玄宗、肃宗以及永王权力博弈的牺牲品。《万愤词》是诗人在狱中向时任刑部侍郎魏少游的申诉之作。
身系狱中已57岁的李白,从曾经“仰天大笑”的得意谪仙一变而为“呼天而啼”笼中囚徒,反差大矣!自己身陷囹圄,妻宗氏寓居豫章(今南昌),子伯禽滞留山东,妻离儿散,“一门骨肉散百草”的惨状加剧其悲愤。在李白心中,永王东巡是为抗击叛军,“扫清江汉,应助圣明”,到了却被肃宗视为割据威胁。他自觉忠而被谤,委屈难忍,悲愤发问“好我者恤我,不好我者何忍临危而相挤”。诗中李白以伍子胥、彭越自喻,“子胥鸱夷,彭越醢醯”,以抗辩朝廷忠奸不分。
这首诗于现实描述中掺入个人极端情绪,将个人冤屈置于国家动乱中书写,开篇描绘社会动荡:“海水渤潏,人罹鲸鲵。蓊胡沙而四塞,始滔天于燕齐。”诗人以海水汹涌、人们遭受鲸鲵侵害为喻,描绘了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如凶猛的野兽,在燕齐之地肆意横行,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何六龙之浩荡,迁白日于秦西”则暗示了唐玄宗逃往蜀中,国家陷入危机。使私人叙事与公共历史形成交织。
诗体糅合骚体、骈赋与乐府叙事等诸多手段,极尽夸张之能事,开创了一种“万愤体”诗歌范式,为杜甫《哀江头》等作品的先导。全诗28句押平声真韵,通过“树榛拔桂,囚鸾宠鸡”比喻小人得志,贤才被弃,而“德自此衰,吾将安栖”既指伯成子高因禹德衰而隐居(《庄子》典故),又暗讽肃宗猜忌宗室导致的政治伦理崩塌,自己不知该栖身何处。这种强烈的形象对比加上声情对抗,形成巨大的艺术张力,让阅读者产生一种紧张感,不由自主地感叹:这是李白的本色之作,别人难以企及:宋代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特别指出:“太白《万愤词》忠厚悱恻,犹有诗人伤谗之意。”
 
历代评注——
《后村诗话》:
太白《百忧》《万愤》二篇:《百优》上崔相员也……卒赖员力北归。《万愤》投魏郎中,不知魏何人,乃侪之崔相之列。此篇云:“树榛拔桂,囚鸾宠鸡”,语甚新。又岂兄弟妻子离隔,有“一门骨肉散百草,遭难不复相提携”之句。魏必是一志义之士,能恤人患难者,当考。《诗源辨体》:
初读太白《远别离》,高廷礼谓“伤时君子失位、小人用事而作”,殊不醒。然后读《赠辛判官》诗云:“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侄国泰云:“此指诸臣附合肃宗者而言,太白深有所刺也。”予意犹未会。既而读《万愤词》云“舜昔授禹,伯成耕犁,德自此衰,吾将安栖”,意便了然。乃知《远别离》言尧舜不当禅禹,又引《竹书》“尧幽囚”为证,实与《万愤同》互相发明。
《李太白全集》:
王琦注:此诗有云“兄九江兮弟三峡”,与下文爱子老妻并言,似指其亲兄弟而言。上有兄下有弟,则太白乃其仲欤!然兄弟之名则无可据,姑表出之,以俟淹博者之详考。
 
诗中用典——
“南冠君子”典出《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六〈成公·传九年〉:
秋。郑伯如晋。晋人讨其贰于楚也。执诸铜鞮。栾书伐郑。郑人使伯蠲行成。晋人杀之。非礼也。兵交。使在其间可也。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对曰。非小人之所得知也。固问之。对曰。其为大子也。师保奉之。以朝于婴齐。而夕于侧也。不知其他。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称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称大子。抑无私也。名其二卿。尊君也。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尊君。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虽大必济。君盍归之。使合晋楚之成。公从之。重为之礼。使归求成。


于学周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于学周丨晨读偶记·《万愤词投魏郎中》》 发布于2025-7-16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