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谙丨葑水清味及四鼻鲤鱼记 - 世说文丛

李言谙丨葑水清味及四鼻鲤鱼记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0814.jpg

在苏州工作的几年,每次吃葑水清味“油焖茭白”,都想起济宁微山湖的苦江草,也有称它扁担草、鞭子草的,南方北方共认的学名则叫“菰”,茎中由寄生菌形成的一截笋状的东西就是茭白,颖果即菰米,也叫雕胡米,在微山湖生活的渔民称它“芒子”。秋天风起,芒子熟了,采来晒干,加工成面,锅底炖上小鱼小虾,芒子面糊糊做饼子,贴在锅沿上,即为一家人的四季饭菜——在缺衣少食的年代,芒子面养活了不少人;在丰衣足食的年代,芒子面成了湖区的一种特别需求,从过去的吃糠咽菜中寻出些健康的滋味,回忆起一些湖味的道理来。
但是我没吃过微山湖的茭白,回想起来,原因也许寄生菌的缘故。江南的菰寄生菌容易存活,微山湖的菰无寄生菌,也就生不出茭白。真这样吗?我不知道。作为自幼被浪漫幻想耽误的人,在微山湖和苏州我都有意无意观察过这种生长在浅水中的草本植物,这个草,有着诗人也不会轻易放过的浪漫性:浅绿色的小花在秋天打开,雄花成熟时花柄伸长,将花朵送出水面,受粉后,花柄就卷曲了,再次把自己淹没在水中。
1990年荷花刚出水面的初夏,我去微山湖采访,为了写一篇苦江草出口创汇的报道。苦江草在微山湖的产量还可以,面积十余万亩,产出的干草超过万吨,相当一部分出口日本。日本进口苦江草做什么?作饲料,主要饲养奶牛、奶羊。苦江草含丰富的蛋白质,奶牛、奶羊长期食用,下奶快,产奶量也高,奶的品质好,而且干苦江草耐贮存。当时,微山县政府正采取一些措施,准备大搞人工栽植,增加产量,多创汇。
稿子很快写好,挂上当地通讯员的大名,剩下的空就是玩。我们上了微山岛,一为拜谒微子墓和张良墓,二是想在岛上的村子,比如墓前村品尝被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品尝过而大加赞誉的微山湖鲤鱼,他们说,在岛上吃微山湖四鼻鲤鱼和在陆地上吃大大不同。
微子墓在微山岛西北部一个小山上,海拔不足百米,是全岛的最高点。此地就是微山了。山因微子墓得名,湖因山得名,地方也因山得名。我去采访的时候,微子墓修葺过,说是比过去好看了,墓两侧两个大红立柱的绿色琉璃瓦攒顶四角亭,墓前四块石碑,中间一块主碑,“殷微子墓”四个别别扭扭的大字,当年我没认出来,又得拿捏住,不懂装懂,就没好意思问别人。——自此,微子即做了“殷”姓的始祖。墓周围还有碑室、拜台、甬道等摆设,都记不真切了。微子墓南边三里远是张良墓,土丘比微子墓大很多。如果形容微子墓像茶杯的话,张良墓就是脸盆了。张良墓的石碑是乾隆二年立的,上书“汉留侯张良墓”,留,即古留国,如今沉没于微山湖底下了。留侯,即刘邦给张良的封名。墓前有个村子,最早的时候,这里定居的都是慕微子、张良的贤名搬来的,久而久之子孙繁衍,村庄便有了规模,叫作墓前村,我们准备品尝四鼻鲤鱼的地方。
那次鲤鱼的味道,我完全记不得了,鱼头是否四鼻也很依稀,必定没数就吃了起来,又太好吃,了一气吃完,旋即回了济宁。
我现在都后悔:怎么没数鼻孔呢?
据说,我每次想起一些事,一后悔,芒子花就落满微山。据说,诗人张枣也是如此,每次一后悔,梅花就落满南山。不知还有没有人跟着后悔,让杏花也落满南山北山的。另据说,晋人张翰一后悔,齐王冏就“俄而败”,那刻便秋风再起,葑门外,吴中湖区菰、蒪、蟹、鲈就落满上方山,而那刻,1996年前后,我穿条裤头,脚趿拖鞋,正从行春桥往吴越春秋主题游乐园走,在石桥中间停下来,手抓桥栏一根望柱上的石狮子头,一边摇晃,一边朝南迷离着双眼,张开大嘴,蒪羹就往我嘴里流,混合着各种鱼和草。蒪者,莼菜也。蒪羹,比茭白更上个台阶的葑水清味,人称丝蒪为第一肥美,若称赞吴女也。自五月至九月,莼叶舒长而美足,名曰丝蒪,杜甫《陪王汉州留杜绵州泛房公西湖》五律五六句云:“豉化蒪丝熟,刀鸣鲙鱼飞。”于是张翰一想起蒪丝羹就后悔跟了齐王冏胡闹,齐王冏便“俄而败”,在历史书里循环演绎,而我则在现实中,在人生的旅途上,张大嘴巴后悔忘记数微山湖鲤鱼几个鼻孔。
却总有机会可以补偿。
2014年8月底,我随高密教会赵牧师到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郑公街道西山甫和逄家庄一带分享福音。近中午时分,逄家庄聚会点一个弟兄说去他家吃峡山水库的四鼻鲤鱼,他昨天搞到手的,养在院子的大水缸里。我一听四鼻鲤鱼,眼睛就瞪大了,仿佛自己早已经是其中一条四鼻鲤鱼一样,因为微山湖的鲤鱼在我的记忆中像苏州一般反复出现,毫无疑问是独一无二的四鼻四须,难道它从微山湖跟着我到过苏州又来了潍河定居了?当然,我没大惊小怪,一惊一乍,而是像鲤鱼悬空在湖水中那样稳住,盯着他看。
那条鲤鱼大概十二三斤,或十五斤以内,模样与微山湖鲤鱼相似,体形修长,红尾青背,体侧一些金黄色的鳞片,中间一行暗褐色的斑点,像一根银线,嘴上部多长出两根短须,看起来像两个鼻孔,这就凑出了四个鼻孔。一见之下,我恍然大悟,溪流湖泊中的野生鲤鱼原来都长得差不多,只是与人工饲养的区别明显。我赶紧摸摸鼻子,还好依然在嘴唇的上部,眼珠的下部,不曾有些许进化。
弟兄的做鱼法与微山岛上的渔民如出一辙,遵从返璞归真,道法自然,在八印铁锅中清炖,不加任何调料,灶底烧木柴,小火慢慢煨熬。不同的是水,微山岛上的鲤鱼用的是微山湖的水,峡山水库的鲤鱼用的是潍河的水,野生的鱼和野生的水,都是活的,自然与自然融合,合二为一成一锅美味。鱼肉入口,那沉睡了二十多年的记忆便回来了,有菰味,有蒪味,有鲈味,有蟹味,还有点水腥味、土腥味,多味杂陈,美不胜收:“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不过,那当儿,我好像什么话也没来得及说,只管低头忙着吃了。
因为我知道,那湖水深处,芒子花又要开了。芒子花一开,梅花、杏花、芦花……免不了再次落满微山,落满上方山。

2025年1月19日草稿
2025年8月6日星期三修改


阿龙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李言谙丨葑水清味及四鼻鲤鱼记》 发布于2025-8-12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