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大冰块与小冰砖 - 世说文丛

张勇丨大冰块与小冰砖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QQ20250820-215337.jpg

虽说已出伏,又来秋老虎。连日高温不断,是否归于全球变暖。想想幼时的冬日,确实严寒。每当雪后,午间屋顶的房檐,依然会在阳光之下,结出很长的冰柱。相比那时的酷暑,远不及今日的程度。
平原路菜店,就在家门口。几处营业点,包括29号内部的办公室以及外间的酱醋油料的零售柜台和一处水泥台的卖鱼处。观象一路路口的南侧,是占道堆存蔬菜的地方。特别是在冬季,有盖着棉被的一垛垛的大白菜,还有大人小孩总爱去过过磅的老式平板地秤。
逢年过节,凭票证、按户口,供应刀鱼时,就会在29号的门口排起长队。夏季,时不时会有些小杂鱼在卖。通常在水泥台上,会看到摆着的长方体大冰块,应当是起到保鲜的作用。
臭鱼烂虾,是民间认知的一种相对正常或合理的水产品状态。也就是说,不带点儿异味的鱼,似乎不是真鱼。看起来不烂的虾,恐怕也不是什么好虾。
这些大冰块,通常是捆绑固定在地排车上。地排车,即为俗称的大车。拉大车的体力活,是教育小孩儿好好念书的范例。当然,特殊年代,特殊家庭接近成年的男子,曾经也不得不把拉大车作为临时的求生之道。经过拉大车的历练,他们当中的不少人在时来运转后,不乏成长为各个行业的佼佼者。
不知冰块是从哪里拉来的。但每当街边有大车停下来,或暂时休息或准备搬走,总会有小伙伴们凑上前去。除了感受冒着凉气的清爽外,每个人恨不得都想抠下一小块冰来玩玩。毕竟,要在黄岛路拐角位置的冰糕摊点买根奶油雪糕,是要花上五分钱的。
受大冰块的启发,最近把以前用过的爱斯基(ESKY)塑料冰板拿出来,当成在室内局部范围降温的小冰砖。虽说收效并不太大,但从冰柜里拿出的瞬间,还是冰到了手、凉到了心。这样的话,半天在室内、半天在冰柜。循环使用,持续增效,不啻为寻求低水平高质量发展的捷径。

QQ20250820-215357.jpg

冰糕摊是刘家老太太经营的。那个年头,冰箱冰柜还是闻所未闻的陌生事物。一根根的冰糕,都装在几个立式圆筒的保温瓶里,顶上有个圆形的厚盖。外面则是白色的棉被,严严实实地给包裹盖紧。
曲阜路河南路拐角的糖果冷食厂,是各式冰糕的生产厂和批发地。曲阜路安徽路黄岛路的线路,除了消防队一段是平道外,其余的马路全是上坡。光看在老太太的家门口,有个遮阳伞是冰糕售卖点的标记。但是批发冰糕、拉回家里的过程,也是勤劳致富的必由之路。
从三分钱的桔子味到四分钱的花生,然后是五分的奶油雪糕。很长时间内,淡褐色的花生冰棍和雪白的奶油冰糕,是摊点的主要品种。再后来的升级版,好像就到了纸袋外包装的“大白兔”。进而,有一款口感更细腻、价格也更高些的“娃娃头”。雪糕不仅是娃娃脸的轮廓,而且是巧克力+牛奶的双重组合。后来说叫“娃娃头”太过恐怖,于是变换成“小雪人”的名称。
现在能够买到的小雪人,已是美登高(Meadow Gold)生产的“无蔗糖小同雪”。岛城的娃娃头何时消失,成了无关紧要的往事。
早先的大冰块,被空调冰柜和其他制冷设备替代。若是将小冰砖说成冰激凌,时下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并且留下更久的回味。 

2025.8.20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大冰块与小冰砖》 发布于2025-8-20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