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丨“举例”打败“平均”——从 Minerva与哈佛的入学率说起(杂谈122) - 世说文丛

慕容丨“举例”打败“平均”——从 Minerva与哈佛的入学率说起(杂谈122)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又是大学录取季节。我在美国教书,所以关注高考。近年来,有所叫Minerva的大学常与哈佛大学并列,因为录取率都在4%左右。可冷静的考生心里清楚,哈佛的入学率高达80%,而 Minerva 的不及一半。就是说,如果他们同时被哈佛和Minerva录取,大概率会选哈佛。然而,2012年建校的Minerva的成功不是没有原因的,我想,原因之一可能是成功的营销。
如今,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那我说三遍:营销,营销,再营销。Minerva 能吸引近万名申请者,说明它知名度很高。通过低录取率,它被包装成“全球最难进的大学”。它没有校园,被誉为“全球六城轮换”,没有大教室,却声称“全小班互动”;没有像样的科研,却被解释为“重理念和思维,轻(随处可查阅的)知识”。这些短板在营销下瞬间化成独特的卖点,真是叙事重构的高手。
但是,在“平均起薪”这种硬指标面前,哈佛毕业生就遥遥领先了。但Minerva 不感兴趣平庸的平均起薪,他们热衷于成功的案例。是的,“平均”是个冷冰冰的统计数字,而“案例”才是活生生的真实世界啊!于是,平均的冷酷被案例的热情驱散,同时被驱散的还有关注者的理性和逻辑思维。这正是营销的力量:它利用人类心理偏好,把极小的光点说成是普照,把不可复制的奇迹塑造成趋势。故事比数字更易传播,更能制造掌声和幻觉。
这让我想起了如今国内如火如荼的传销大会:越是经济疲软时它越火、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起劲!在传销大会、投资讲座、养生讲座、职场培训上,职业演讲者们永远只讲案例:某人一夜暴富、某人重病康复、某人一年买房、某人翻身逆袭。他们回避冷漠的“平均值”和费力不讨好的“双盲实验”,因为统计会揭示 99% 的失败率——不过,台下的观众被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弄得神魂颠倒——他们会恨你,如果你跟他们扯什么平均值——“你凭什么认为我就不会是那个成功者呢?”
其实,热血沸腾的案例只代表希望,而冷冰冰的平均值才是现实,但多数人选择相信后者。于是,百年哈佛靠平均维系,而十年Minerva靠案例腾飞。当众人被传销大会的案例煽动得激动不已时,很少有人还能冷静地去了解一下“平均”。
我希望我的亲戚朋友以及他们年迈的父母能是后者——可以把鸡蛋拿回家,但高回报投资和传销致富就算了吧,因为——我知道我说出来会挨骂——因为咱们的认知、人脉、资源和财力甚至还不及“平均值”啊!


慕容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慕容丨“举例”打败“平均”——从 Minerva与哈佛的入学率说起(杂谈122)》 发布于2025-8-23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