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珠丨穿越时空,加入美的巡礼——李泽厚忌日读《美的历程》有感 - 世说文丛

宋慧珠丨穿越时空,加入美的巡礼——李泽厚忌日读《美的历程》有感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QQ20251102-172727.png

《美的历程》一书是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员李泽厚先生所著。阅后,我为这本书所蕴含的丰富知识所震撼,为它优美华丽的诗词解读所折服,为作者能带领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把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的精华从尘封的“历史尘埃”中提升出来所钦佩。
冯友兰评价说:“它是一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翻阅此书,你会发现作者从中国的旧石器时期,从我们的祖先打磨的那些小砾子作为装饰品,还有原始人群撒抹红粉开始,就对美有了朦胧的追求,他们做这些不只是为感官的愉快,而且已经积淀了观念性的想象和理解。还有那遥远的图腾和巫术礼仪,都说明了“人性”在慢慢地苏醒。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报道,一位欧洲女记者在非洲和猩猩一起看落日,非洲广袤的原野,落日的彩霞映红了半边天,那真是惊心动魄的美,记者注意观察猩猩的眼睛,它也看落日的美景,但没有半点惊喜,这说明只有人类能够体味美的真谛。
《美的历程》一书,作者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到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浪漫主义”的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的唐宋佛教雕塑;宋元山水绘画;明清时期的小说戏剧等等,一一向我们如数家珍般的娓娓道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我们祖先文化的伟大,细细品味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我们对自己生命的意义和命运有了重新的发现和认识。
文中的第五章说:以曹丕为最早标志,确乎是魏晋新风。但他们意识到:帝王将相,富贵功名,终究要逝去,很快便是白骨荒丘,真正不朽能够世代流传的是精神方面生产的东西,文章不朽,便是人的不朽。再以后人在精神追求方面需要树立一种表现为“静”,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人格力量的想象寄托物,于是佛像雕塑作为最合适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了,因为人生之谜在他们的精神上无法排遣,他们把自己思想中的向往寄托于神,以求解决思想中的疑虑。而阮籍和陶渊明则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避难,宁息归耕田园,藐视功名利禄,在他们的笔下,山水草木不再是一堆死物,而是情深意真,既平淡无华又生气盎然,于是,富有田园风格的诗歌诞生了。“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
一代一代的文化传承和改变,一代一代的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变更,使我们的文化积淀越来越厚重,越来越丰富。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意思是说:文学作品的演变联系着社会的情况,文坛的盛衰联系着时代的动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所取得成就得到了世人的瞩目。在此之际,我们重读这本《美的历程》,更加深刻体会到祖国文化底蕴之厚重,如何继承和发展使之繁茂,是摆在每个国人面前的一道课题。
纵观历史发展行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观,有时决然不同的两种审美观点,都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但时代再怎么发展,也是在自己祖先打下的基础上发展的,文化的遗传基因毋庸置疑地流淌在国人的血管里,而《美的历程》这本书无论从中国的美学以及哲学方面都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这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时代孕育了新的文艺,新的文艺又引领着又一个时代。“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
李泽厚先生的这本《美的历程》实在是一本好书。今天是他逝世四周年纪念日,2021年11月2日,他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家中逝世,享年91岁。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哲学家和美学家之一,他为中国文化所做的贡献令人钦佩。让我们加入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巡礼吧,来体味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这不是一件闲情逸致的事情,因为“美的历程都是指向未来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宋慧珠丨穿越时空,加入美的巡礼——李泽厚忌日读《美的历程》有感》 发布于2025-11-2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