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知秋丨哈尔滨冰灯之夜 - 世说文丛

落叶知秋丨哈尔滨冰灯之夜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2010年春节我是在哈尔滨过的。
大年初一的夜晚,家人买了两箱鞭炮烟花来到冰天雪地的松花江边,夜色笼罩的松花江干冷干寒,连雾气都仿佛飘着密密霜雪。浓重的夜空和江面上的茫茫冰雪连成一些深灰浅灰的几何板块,令人在彻骨的寒冷中感到时空已被冰冻凝滞。江边却是灯火辉煌热闹非凡,游客们聚集在这里放鞭炮,跟着乐曲拼命跺脚扭秧歌,脸上眼泪鼻涕吼唱“二人转”。我们三代人一齐出手,把一个个大雷子烟花摆在雪中,一挂挂鞭炮挂在铁栅栏上,用特制的防潮大火柴把鞭炮烟花点燃——刹那间鞭炮声震耳欲聋,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夜空中盛开出缤纷花雨,万缕金钱……啊,美妙的松花江畔春节之夜!
第二天一早,在酒店里吃过自助餐去滑雪。滑雪场坐落在松花江畔的山坡上,精神抖擞的年轻人穿着鲜艳的滑雪服,在这滑雪场上一个个如骑兵冲刺,一对对如踏着园舞曲旋转,健美潇洒,尽显风流。
孩子们都穿上了靴子、踏上雪橇,撑滑杆冲进了滑雪场。我看的眼热也要踏进滑雪场一展风采,女儿女婿只得帮我穿上靴子,踩上雪橇,谁知我刚起步就摔倒在雪地上,手里的滑杆也飞了出去,好在穿得厚没有摔痛。孩子们又是埋怨又是笑,像拖行李包一样把我竖了起来。此时我从滑雪场上知难而退,改乘爬犁。拉爬犁的六条大狗坐在雪地上,领头的那条栗色大狗如小牛犊般健壮。我抱着外孙女萱萱坐在爬犁上,驯狗师骑上摩托,一声呼哨驰骋在前,六条大狗排成扇形拉起爬犁奔跑,我和萱萱开心大笑……
中午吃饭去了哈尔滨最有名气的“华美”西餐厅。该餐厅是一犹太富商于二十世纪初创建,至今保留其原始风貌——哥特式建筑的银灰色塔楼气势不凡,高而狭窄的圆顶玻璃窗密密镶嵌在灰色厚墙内。门口大理石台阶铺红地毯,正中圆拱门上雕刻着飞翔的小天使,两边石栏上尽是西番莲浮雕。
餐厅内宽大明亮,温暖馨香,食客川流不息,餐桌座无虚席。踏上橡木旋转楼梯来到二楼,餐桌上已铺好雪白台布,摆上了刀叉杯盏,中间蓝色瓷瓶里插一束红玫瑰,气氛浪漫华贵,令人矜持。入座喝着蓝莓果汁,侍者们开始上葡萄酒、烤面包、芥末牛排、鱼子酱、咖哩肉、黄豆蕃茄羹、酸黄瓜……牛排烤得很嫩,烤面包抹上鱼子酱味道极好。我手持刀叉,尽量斯文,在如此环境里吃着如此正宗之西餐不仅是口福,更是一种自我提升品味优雅之过程。
傍晚,女婿的东北朋友开车接我全家向太阳岛冰灯城驰去。早在八十年代,歌星郑绪岚的一曲《太阳岛上》曾风靡神州大地,激发着人们对太阳岛的向往。今天我们一下车齐声惊呼:这冰雪仙境太美了!太神奇壮观了——辽阔坚实的雪地上全是晶莹彩冰构建的高楼大厦,宫殿廊桥,宝塔亭阁,旋转滑梯;更有狮虎争霸,龙凤翱翔,玉树林立,琼花怒放;广寒宫内嫦娥起舞,碧波涛中美人鱼邀游……因是庚寅年,“虎”的冰雕特多:群虎、双虎,露着獠牙的虎头等等。一些商家也在此大作广告:一个约二十米高的翠绿酒瓶屹立于冰台,瓶体上闪烁着“哈尔滨啤酒”和联系电话,很多游客酒友在此留恋徘徊,望梅而不止渴。
广场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非洲摇滚乐,两个戴虎帽穿虎衣的帅哥美女煽情地吼叫领舞迪斯科。来自天南海北的上千游客们也起劲地跟随扭舞,有些年轻人还在雪地上狂欢翻滚,我也忘情地跟着孩子们投入进去,又是扭腰又是跺脚——反正在这里谁也不认识谁,只管乐,不怕丑,真是太过瘾了。
此时夜晚九点,气温零下摄氏近三十度,我等刚一停下舞蹈,身上汗水湿冷刺骨,赶紧上车去吃晚饭。这次女婿和朋友们带着去的地方是一农家村院,大房舍内中间有甬道,甬道两边各用土墙木窗隔成十数单间,每单间内的土炕上坐满了人围着火锅吃喝划拳,更有赤膊上阵者手握酒瓶吼唱二人转,被称之为“社员”的男女服务员们走马灯似的上酒端菜。好不容易等到了一单间,我们八人进去盘腿围坐于炕上。头戴瓜皮帽、臂戴红袖章的男社员为我们送上茶水,向大锅内添进蘑菇汤,用木柴烧炉灶。不一会炉内火旺,锅内汤沸,我们坐的土炕也烧热,大家只穿内衣仍热汗淋淋。穿着红袄绿裤腰系绣花小围腰的女社员把一条松花江肥鱼下到汤锅内,又煮上白菜、豆芽、豆腐……继而端上来酸菜炒肉、油豆角、栗子鸡、盐水虾,炒年糕等。女婿山东籍的东北朋友殷勤为我们斟满“北大荒”白酒,他举杯一饮而尽说:“先干为敬!在座的都是从老家来的乡亲,一定要连干三杯。咱北大荒也叫北大仓,黑土地肥的冒油,撒下种子就是丰收。这‘北大荒’酒就是咱北大仓产的纯高梁酒,味道不比五粮液差,来,乡亲们,干杯!”
这个热情的小伙子说,他们家祖上是山东齐河县人,老家在黄河滩边,家里人多地少吃不上饭,听说东北那旮沓地荒着没人种,谁在荒地上挖坑撒种就是谁的地。他老爷爷那一辈就跟着村里的一大帮人一路打工要饭到了这里,现在叫闯关东,那时叫闯崴子。后来山东老乡越来越多,在这里开荒种地、捕鱼、摆摊做生意,好多屯子热闹起来,赶集串乡互相一打听,嗨,多一半都是咱山东老乡。咱山东人勤快能吃苦,来这里啥都能干,不光会种粮食,还会种烟、酿酒、磨豆腐、办工厂,有学问的人在这里办学堂……最吸引人的是咱山东人在这里好找媳妇,他们老东北人一听说是山东来的小伙,都争着把大闺女嫁给咱——要不怎么说咱山东人在这里人丁兴旺呢……
齐河小伙子一席话说得我们哈哈大笑,小伙子又给我们上了一盆酸菜炖野猪肉,大家吃得满嘴流油。在这小伙子的猛劝下,我等举杯畅饮“北大荒”高度白酒,果然味道醇厚。待酒过三巡,我等猜拳行令,狼吞虎咽,刹那间一桌美味杯盘狼藉。此时锅内大鱼已煮得脱骨,女社员来到桌前为我们分盛鱼汤,鱼汤浓郁鲜香,胜过名酒佳肴。觥筹交错中,东北朋友们乘酒兴大谈冰灯:“以前咱东北人一到冬天只能猫冬,现在这冰灯节让咱东北人有事干了——冰灯节每年从十二月一日到三月一日,门票二百元一人次,每天游客数千人到上万人,其经济收入成了咱哈尔滨冬天的支柱产业,没有之一,只有唯一!话又说回来,办这冰灯节也很不容易啊。每年一入冬先在松花江内制作上千吨冰块,这种冰块需要特别纯净坚硬,切割后制作出的冰雕透明度高,造型质量好,三个月期间风吹日晒不坏。”
“知道这冰灯最早是谁发明的吗?是松花江上的渔民呵!几百年前,渔民就是用冰做成空心水桶形状,中间点燃松脂夜晚照明,后来这冰灯越作越巧,成了如今的娱乐景观。”
大家吃喝唠嗑到了凌晨,醉醺醺回到酒店睡下,醒来已是中午。连着两天又在松花江畔尽兴吃喝游览,直到初五才准备离开。东北朋友们热情劝我们留下看一年一度的“冰捕”——正月初八这天,渔民们率船队欢聚在松花江上举行盛大庆典,于鞭炮锣鼓、渔歌号子中开始凿冰捕鱼,捕上的头鱼由船老大当场竞拍。去年一条两米长的头鱼竞拍了八万元,当时江上鼓乐喧天、围观人群欢声雷动,庆贺捕上头鱼的渔民们和买家在这新的一年里共交好运。我真想留下看冰捕,怎奈孩子们初六上班,只得按原计划返程。
我们离开哈尔滨,登机向青岛飞去。我从飞机舷窗望着这片渐渐远去的冰雪大地肃然沉思——这片土地曾经承载了太多的灾难:二十世记初日本和俄国两个侵略扩张国在这里交战,鲁迅先生笔下的《示众》就是写那个在日俄战争中被日本人诬为间谍抓起来示众杀害的中国人。这个中国人乃是在东北土地上万万千千被惨害的同胞之一。继而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侵占了东三省,在这片长满大豆高梁的富饶土地上烧杀奸淫、修筑监狱碉堡,使无数东北人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至今那首悲愤控诉的《松花江上》歌声仍缭绕在耳,那些表现东北人民英勇抗战的影片:八女投江、钢铁战士、赵一曼、扬靖宇、夜幕下的哈尔滨……仍震撼在记忆深处。
余秋雨的《流放者的土地》记叙了从明清历史到近代东北人在这里的艰难生存。文中写道,明清统治者把东北界定为流放犯人的地区,仅清代流放的犯人就达一百五十万以上,其中不乏官员名士和他们的娇弱女眷,有许多人在枷锁千里的迁徙流离中疾病冻饿而死,即使活着到了这里,在这残酷的自然环境中也难以生存——这种美其名的“流放”实际上是暴虐的统治者对无辜生命群体不用屠刀的折磨残杀。但正如文中写道:“灾难,对常人来说也就是灾难而已,但对知识分子来说就不一样了。当灾难初临之时,他们比一般人更紧张、更痛苦、更缺少应付的能耐;但是当这一个关口度过之后,他们中部分人的文化意识又会重新苏醒,开始与灾难周旋,在灾难中洗刷那些只有走运时才会追慕的虚浮层面,去寻求生命的底蕴。”
被命运抛到这冰雪炼狱中的有离乡背井的难民,有亡命天涯的逃犯,有梦寐发财的淘金者,更有怀才不遇的文人贬官。这些人在饱受世态炎凉、历经了生死浩劫后,开始重新认识生命和自我;他们凝聚朋友团结于险境,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强悍意志共同开垦这片荒无人烟、虎狼出没的土地。多元化的人文科学开始在这里汇集扎根,人脉人气在这生命磁场上日益强盛,从此这片原始蒙昧的冰雪大地有了温暖亮丽,有了春华秋实,更有了与广阔空间共存的生命繁衍。一代代东北人秉承祖辈血脉,体魄健壮,性格豪爽,待人大气热情;正是这种刚毅自信使他们坚守奋斗,变苦难为财富,化冰雪为神奇。如今他们不仅过上了小康日子,更是利用天时地利,把家乡创建成令国内外瞩目的旅游胜地——他们不愧是用意志才情征服冰雪穷困、感动世纪的东北人!
我全家在这北国鱼米之乡欢度春节之后深切体会到——这片曾是流放者的土地如今之所以富饶,既是历史的深情馈赠,也是东北人勤劳致富的必然回报。
飞机要在青岛降落了,我依然回想着松花江畔的夜晚,心中依然闪烁着晶莹的冰灯世界……
2010年正月/青岛




落叶知秋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落叶知秋丨哈尔滨冰灯之夜》 发布于2020-11-30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